2022年中考科学复习 第11讲 压力和压强(课件 27张PPT+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中考科学复习 第11讲 压力和压强(课件 27张PPT+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12 23:10:48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浙教版版 七年级下
第11讲 压力和压强
考点梳理
考点一 描述压强的概念[a]
1. 压力(1)定义:压力是    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方向: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    的物体。
(3)原因:相互    的物体间发生相互    。
(4)压力作用效果: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
① 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②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 ,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垂直
被压
接触
挤压
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
【提醒】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压力和重力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
2. (1)定义:压强是指物体在     上受到的    。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压强就越大。
单位面积
压力
海绵凹陷的程度
越小
越大
考点梳理
考点二 辨认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a]
1. 增大压强的方法:   压力、减小     。
2. 减小压强的方法:   压力、增大     。
增大
受力面积
减小
受力面积
考点三 直接应用压强公式或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b]
1. 公式:计算压强的公式是     。
2. 单位:1 Pa=1 N/m2。
1 m2=    cm2=    mm2。
注意:在运用压强公式计算时,受力面积和压力要对应,单位要统一。
1×104
106
考点梳理
考点四 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a]
1.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受到    的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2. 特点:液体对容器的    和    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处处有压强,向 都有压强 。
重力
侧壁
底部
考点五 知道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深度的定性关系[a]
1.压强计:通过 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2.影响因素: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的    和    有关。在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在     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密度
深度
相等
增大
同一深度
各个方向
U形管液面高度差
考题精讲
重点一 压力大小的判断
例1 如图所示,几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关于比较甲、乙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图乙大
B.图乙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图甲大
C.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D.无法确定
【解析】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中均为两相同的条形磁体,故根据整体法分析可知,甲、乙两图中磁体对桌面的压力均等于两块磁体的总重力,故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相等,故选C。
C
对点训练
训练1 如图所示为一台非铁性物质制成的天平。天平左盘中的A是一铁块,B是电磁铁。未通电时天平平衡,给B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a端接电源正极,b端接电源负极),调节线圈中电流的大小,使电磁铁对铁块A的吸引力大于铁块受到的重力,铁块A被吸起。当铁块A向上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磁铁B的上端为S极,天平仍保持平衡
B.电磁铁B的上端为S极,天平右盘下降
C.电磁铁B的下端为N极,天平左盘下降
D.电磁铁B的下端为N极,无法判断天平的平衡状态
C
重点二 压力的作用效果
例2 李东和王芳在海边沙滩上游玩时发现,游客们走路时在沙地上留下的脚印有深有浅。
(1)李东观察发现小孩的脚印一般较浅,成人的脚印一般较深。他猜想脚印的深浅可能与人的重力有关,重力越大,脚印越深。两人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①在地面上铺上一层足够厚的松软细沙,把一长方体砖块轻轻放置在沙面上,稳定后移开砖块;
②用沙子堆成一个倾角较小的斜坡,将砖块轻轻放置在沙子上,
稳定后,移开砖块;
③用沙子堆成一个倾角较大的斜坡,将砖块轻轻放置在沙子上,
稳定后,移开砖块。上述实验过程中,下列哪种测量工具是必不
可少的?______。 A.天平 B.弹簧测力计 C.刻度尺 D.量角器
三次实验的现象分别如图所示:
从实验结果可知,李东的猜想是不科学的,影响印痕深浅的另一个物理量不是施压物体的重力而是______。
(2)李东和王芳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进一步分析,发现重力一定的物体,放在倾角不同的斜面上,斜面越陡,斜面受到的 越小。
【解析】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都有关系: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
明显;要比较印痕的深浅就要有刻度尺进行测量;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压力可能由重力引起,但不一定等于重力;压力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物重一定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大,压力越小。
压力
C
压力
考题精讲
对点训练
训练2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
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做转化法。
(2)分析乙、丙两组实验可得到结论: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积越 ,压力作用效果
越 。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 。
A.压路机的碾子做得质量很大 B.用较大的力臂开木柴 C.书包要用宽的宽带
(3)此实验不能用硬纸代替海绵,原因是 。
大(小)
不明显(明显)
海绵的凹陷程度
C
硬纸板形变效果不明显
重点三 固体的压强
例3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体积VASB,对地面的压强pA=p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A的密度一定小于B的密度
B. A的密度可能等于B的密度
C. 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
D. A的质量可能等于B的质量
【解析】均匀柱状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ρgh,因pA=pB,hAρB,故A、B两选项不正确;又因pA=pB,SA>SB,则FA>FB,水平地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GA>GB,即mA>mB,故C选项正确。
C
考题精讲
训练3 如图是小聪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象,用上述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实心正方体,b的边长是a的2倍,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pa:pb=1:8
B.pa:pb=1:4
C.pa:pb=1:2
D.pa:pb=1:1
A
对点训练
例4-1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质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A
重点四 液体的压强
【解析】三容器装入相同质量的水,因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水面如图。
考题精讲
三容器内水的深度关系为h甲>h乙>h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p丙。
例4-2 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探究的问题是 (  )
A. 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 B. 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C.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D. 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液面高度差/cm
1 水 3 朝上 2. 8
2 6 朝上 5. 6
3 9 朝上 8. 4
B
【解析】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表中橡皮膜方向和液体相同,深度不同,实验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考题精讲
训练4-1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这时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1;把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不考虑水和酒精的蒸发),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2。则(  )
A. p1>p2 B. p1C. p1=p2 D. 无法确定
C
对点训练
训练4-2 如图甲所示,该实验装置的名称是       。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则说明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图乙和图丙是将该装置的探头放入水中不同深度的情况,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图丙和图丁,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有关。
压强计
漏气
增大
液体密度
对点训练
重点五 压力、压强的变化分析
考题精讲
例5-1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移离桌边近木块一半的过程中,下列木块对桌面压力和木块对桌面的压强的变化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不变,不变 B.减小,不变
C.不变,增大 D.增大,减小
【解析】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始终等于木块的重力,所以压力不变;因为受力面积减小,根据压强的公式p=F/S可知,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C
例5-2 如图所示,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把它倒置过来,则 (  )
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减小 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考题精讲
第一次,液柱所产生的压力比容器中的水多,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
第二次,液柱所产生的压力比容器中的水少,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
【解析】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可用液柱解决,如图,F=G柱。
A
对点训练
训练5-1 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重物 A、B,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底面积分别为SA和
SB,且 SA>SB,将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A和P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 FA和FB,下列物理量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 B.PA>PB
C.ρA>ρB D.切割前后 A、B 对地面的压强均不变
C
训练5-2 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pA pB,原因
是 ;瓶子倒置后对桌面的压强较之前将会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原因是 。
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小
<
倒放时水的深度变大
变大
对点训练
1.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
D
课时训练
2.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F1F2
C. p1p2
C
课时训练
3.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平底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两次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瓶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A.F甲>F乙 B.P甲>P乙
C.F甲<F乙 D.P甲<P乙
D
4.一个空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用力使其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橡皮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形变程度相同
B.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朝下时形变更多
C.两次都向内凹,形变程度相同
D.两次都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形变更多
D
课时训练
5.如图所示,一质地均匀的圆柱形平底玻璃杯,置于水平桌面中央,杯内水中漂浮着一冰块,关于冰熔化前后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增加
B.容器内液体的密度减小
C.玻璃杯中液面的高度升高
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
D
课时训练
6.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容器,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底面积S甲>S乙;容器中装入等质量的水且液面高度相同(如图所示),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 则(  )
A.p甲=p乙,p'甲=p'乙 B.p甲C.p甲=p乙,p'甲p'乙
C
课时训练
课时训练
7.如图所示,两个相同容器都盛满水,甲中有一个体积为50 cm3、密度为0.5×103 kg/m3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并有1/3 体积露出水面
B.将木块缓慢下压至浸没的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浮力不变
C.木块全部压入水中后两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和压强都相等
D.取出木块后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都相等
C
8.科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在野生动物园游玩时,发现了大象行走时留在平整沙地上的一串大小、深度基本相同的脚印,如何通过脚印来估测大象的质量呢?同学们找来平底圆柱形容器,将它放在脚印边同样的沙面上,不断往容器中装小钢珠,使容器陷入沙面的深度和脚印深度相等,然后又做了脚印的石膏模型。回到学校后测得该容器的底面积为10厘米2,容器和小钢珠的总质量为25千克。把石膏模型放在一张纸片上画出脚印形状,剪下“脚印”,测得质量为40克。在同一张纸上剪下一块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测出质量为5克。(g=10N/kg)
(1)利用平底圆柱形容器可以算出行走(两脚着地)时大象对地面的压强为 帕。
(2)大象的质量约为 千克。
4000
250000
课时训练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讲 压力和压强 学案
*考点梳理
考点一 描述压强的概念[a]
1. 压力(1)定义:压力是    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方向: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    的物体。
(3)原因:相互    的物体间发生相互    。
(4)压力作用效果: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
①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②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 ,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
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
【提醒】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压力和重力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
2. (1)定义:压强是指物体在     上受到的    。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压强就越大。
考点二 辨认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a]
1. 增大压强的方法:   压力、减小     。
2. 减小压强的方法:   压力、增大     。
考点三 直接应用压强公式或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b]
1. 公式:计算压强的公式是     。
2. 单位:1 Pa=1 N/m2。
1 m2=    cm2=    mm2。
注意:在运用压强公式计算时,受力面积和压力要对应,单位要统一。
考点四 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a]
1.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受到    的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2. 特点:液体对容器的    和    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处处有压强,向 都
有压强。
考点五 知道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深度的定性关系[a]
1.压强计:通过 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2.影响因素: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的    和    有关。在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
各个方向的压强    ,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在    处,液体的密度越大,
压强越大。
*考题精讲
重点一 压力大小的判断
例1 如图所示,几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关于比较甲、乙两图中桌面受
到的压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图乙大
B.图乙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图甲大
C.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D.无法确定
*对点训练
训练1 如图所示为一台非铁性物质制成的天平。天平左盘中的A是一铁块,B是电磁铁。未
通电时天平平衡,给B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a端接电源正极,b端接电源负极),调节
线圈中电流的大小,使电磁铁对铁块A的吸引力大于铁块受到的重力,铁块A被吸起。
当铁块A向上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磁铁B的上端为S极,天平仍保持平衡
B.电磁铁B的上端为S极,天平右盘下降
C.电磁铁B的下端为N极,天平左盘下降
D.电磁铁B的下端为N极,无法判断天平的平衡状态
*考题精讲
重点二 压力的作用效果
例2 李东和王芳在海边沙滩上游玩时发现,游客们走路时在沙地上留下的脚印有深有浅。
(1)李东观察发现小孩的脚印一般较浅,成人的脚印一般较深。他猜想脚印的深浅可能
与人的重力有关,重力越大,脚印越深。两人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①在地面上铺上一层足够厚的松软细沙,把一长方体砖块轻轻放置在沙面上,稳定
后移开砖块;
②用沙子堆成一个倾角较小的斜坡,将砖块轻轻放置在沙子上,稳定后,移开砖块;
③用沙子堆成一个倾角较大的斜坡,将砖块轻轻放置在沙子上,稳定后,移开砖块。
上述实验过程中,下列哪种测量工具是必不可少的?______。
A.天平 B.弹簧测力计 C.刻度尺 D.量角器
三次实验的现象分别如图所示:
从实验结果可知,李东的猜想是不科学的,影响印痕深浅的另一个物理量不是施压
物体的重力而是______。
(2)李东和王芳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进一步分析,发现重力一定的物体,放在倾角不同的
斜面上,斜面越陡,斜面受到的 越小。
*对点训练
训练2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了如图
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做
转化法。
(2)分析乙、丙两组实验可得到结论: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积越 ,压力作用效
果越 。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 。
A.压路机的碾子做得质量很大 B.用较大的力臂开木柴 C.书包要用宽的宽带
(3)此实验不能用硬纸代替海绵,原因是 。
*考题精讲
重点三 固体的压强
例3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体积VASA>SB,对地面的压强pA=p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A的密度一定小于B的密度
B. A的密度可能等于B的密度
C. 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
D. A的质量可能等于B的质量
*对点训练
训练3 如图是小聪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象,用上
述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实心正方体,b的边长是a的
2倍,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
强之比为(  )
A.pa:pb=1:8 B.pa:pb=1:4
C.pa:pb=1:2 D.pa:pb=1:1
*考题精讲
例4-1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质量的水(水
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例4-2 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据表中信
息判断小明探究的问题是 (  )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液面高度差/cm
1 水 3 朝上 2. 8
2 6 朝上 5. 6
3 9 朝上 8. 4
A. 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 B. 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C.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D. 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
*对点训练
训练4-1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这时容器底受到
液体的压强为p1;把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不考虑水和酒精的蒸发),容器
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2。则(  )
A. p1>p2 B. p1C. p1=p2 D. 无法确定
训练4-2 如图甲所示,该实验装置的名称是       。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
则说明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图乙和图丙是将该装置的探头放入
水中不同深度的情况,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图丙和图丁,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有关。
*考题精讲
重点五 压力、压强的变化分析
例5-1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移
离桌边近木块一半的过程中,下列木块对桌面压力和木块对桌
面的压强的变化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不变,不变 B.减小,不变
C.不变,增大 D.增大,减小
例5-2 如图所示,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把它倒置
过来,则 (  )
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减小 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对点训练
训练5-1 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重物 A、B,密度分别为ρA 和 ρB,底面积分别为
SA和SB,且 SA>SB,将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水平割去上半部分
如图中虚线所示),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 FA和
FB,下列物理量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
B.PA>PB
C.ρA>ρB
D.切割前后 A、B 对地面的压强均不变
训练5-2 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
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pA pB,原因是
;瓶子倒置后对桌面的压强较之前将会 (选填“变大、
不变、变小”),原因是 。
*课时训练
1.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
2.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手指受到的压
力为F2,压强为p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F1F2
C. p1p2
3.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平底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两
次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瓶对桌面的压强分
别为P甲和P乙,则( )
A.F甲>F乙 B.P甲>P乙
C.F甲<F乙 D.P甲<P乙
4.一个空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用力使其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两
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橡皮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形变程度相同
B.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朝下时形变更多
C.两次都向内凹,形变程度相同
D.两次都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形变更多
5.如图所示,一质地均匀的圆柱形平底玻璃杯,置于水平桌面中央,杯内水中漂浮着一冰块,
关于冰熔化前后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增加
B.容器内液体的密度减小
C.玻璃杯中液面的高度升高
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
6.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容器,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底面积S甲>S乙;容器中装入等质
量的水且液面高度相同(如图所示),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
强分别为p甲和p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
则(  )
A.p甲=p乙,p'甲=p'乙 B.p甲C.p甲=p乙,p'甲p'乙
7.如图所示,两个相同容器都盛满水,甲中有一个体积为50 cm3、密度为0.5×103 kg/m3的
木块漂浮在水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并有1/3 体积露出水面
B.将木块缓慢下压至浸没的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浮力不变
C.木块全部压入水中后两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和压强都相等
D.取出木块后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都相等
8.科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在野生动物园游玩时,发现了大象行走时留在平整沙地上的一串大
小、深度基本相同的脚印,如何通过脚印来估测大象的质量呢?同学们找来平底圆柱形
容器,将它放在脚印边同样的沙面上,不断往容器中装小钢珠,使容器陷入沙面的深度
和脚印深度相等,然后又做了脚印的石膏模型。回到学校后测得该容器的底面积为10
厘米2,容器和小钢珠的总质量为25千克。把石膏模型放在一张纸片上画出脚印形状,
剪下“脚印”,测得质量为40克。在同一张纸上剪下一块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测出
质量为5克。(g=10N/kg)
(1)利用平底圆柱形容器可以算出行走(两脚着地)时大象对地面的压强为 帕。
(2)大象的质量约为 千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讲 压力和压强 复习练习
一、选择题
1.常常在平整松软的土地上练习单脚站立和单手倒立,当他单脚站立时,在地面上留下了凹
陷的鞋印,单手倒立时留下了一个凹陷的手掌印,那么(  )
A.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单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力
B.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单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力
C.手掌印凹陷的深度大于鞋印凹陷的深度
D.手掌印凹陷的深度等于鞋印凹陷的深度
2.如图甲所示,将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水平力F1向右边慢慢推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推动木板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F和f不变,p变大 B.F和p不变,f变大
C.F变小,p和f均变大 D.F不变,f和p均变大
3.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
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则烧杯甲、
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大小关系为(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
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液体。若它们分别在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
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和2V,容器底部受到
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 F1=F2 B.p1>p2 F1<F2
C.p1>p2 F1=F2 D.p1<p2 F1>F2
5.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
②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的明显
③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
小有关
④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
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此过程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大致如下列图中的(  )
二、填空题
7.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书包带做的较宽 B.图钉帽做得面积较大
C.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车轮 D.石磨的磨盘做得很重
8.将纸餐盘、纸杯和吸管按照如图方式粘合在一起即成“纸杯船”。
(1)往纸杯里倒些水,水从吸管喷出时,纸杯船就会前进,说明_____。
(2)杯内装水越多,吸管喷水越远,因为________。
9.长方体物块A、B的高和底面积如图甲所示。把它们放在水中,静止时所处状态如图乙所示。
则在乙图中,A、B两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较大的是________。按图甲把A、B两物块
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较大的是______。
10.白色感压纸受到的压强达到可测最小值时才变色,且颜色随压强变大而变深,大于可测最大值时颜色不再变深. 感压纸A的规格如图所示。
实验1:用250 N的压力垂直作用在A上,受力面积为
0.25 cm2,此压力对A的压强为_________N/cm2. 。
实验2:仍用250 N的压力垂直作用在与A规格相同的感压纸上,要使它变色且颜色深度
与实验1不同,下列哪些受力面积符合要求?______。
①2 cm2 ②0.8 cm2 ③0.3 cm2 ④0.1 cm2 ⑤0.01 cm2
11.利用U形管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比较一些物理量的大小。
(1)将液体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放入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中,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
同,如图甲所示,则ρ1 ρ2。(选填“>”“<”或“=”)
(2)速度为v1和v2的气流,分别经过与U形管左端相连的管子时,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如
图乙所示,则v1 v2。(选填“>”“=”或“<”)
三、解答题
12.如图所示在面积为0.5m2的方形水平桌面中央放有一只装满酒精的圆柱形容器(ρ酒精=
0.8×103kg/m3), 容器底面积为500cm2, 现将一质量为0.9kg、密度为0.9×103kg/m3的实
心小球放入容器中(小球不溶于酒精)。
(1) 试判断小球静止后是漂浮、悬浮还是沉在容器底部?
(2) 此时小球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3) 小球放入容器前后,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A 4.C 5.A 6.D
二、填空题
7.A B C 8.(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9.B;B 10.1000 ②③ 11.(1)< (2)>
三、解答题
12.(1)小球静止后沉在容器底部; (2)此时小球所受的浮力是8N;
(3)小球放入容器前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加了20P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