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普通校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12.11
考生须知
1.考生要认真填写密封线内的班级、姓名、学号。
2.本试卷包括六道大题,共6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3.答题前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将答案在答题纸上认真完成。
4.答题时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
5.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
A卷 【基础知识】 满分50分
一、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1~10题。(30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期年(qī) 甲胄(zhòu) 犒劳(ɡào) 横槊赋诗(shuò)
B. 捭阖(bǎi) 商贾(gǔ) 谄谀(chǎn) 蓊蓊郁郁(wěng)
C. 希冀(yì) 长铗(jiá) 债券(juàn) 阙秦利晋(quē)
D. 愀然(qiǎo) 戛然(ɡá) 踞着(jū) 不腆敝邑(tiǎn)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枕籍 缜密 枉废心机 漫山遍野 B.弹劾 浩翰 摩拳擦掌 山川相缭
C.渲染 石罅 志大才疏 纷至沓来 D.喑哑 遨游 俯首贴耳 雍荣自在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 2500年的孔子,曾对着 的江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站在千禧之年的门槛,我们更深切地领会到先哲的睿智。
②营房各处 的灯火,欢腾热闹的情景,使他又激动起来,回想起了白天参加国庆大典的场面。
③ 鲁迅的作品,即使是纯属个人生活的回忆,也总能使我们有清醒的感觉,得到深刻的 。
A.流逝 闪烁 启发 B.流逝 闪耀 启示
C.流泻 闪烁 启示 D.流泻 闪耀 启发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亚洲四强赛上,中国队的表现可圈可点,不但战平了日本,还历史性地终结了盘桓32年之久的“恐韩症”。
B.尽管乙肝病毒感染可以有效防治,但仍有一些人对乙肝谈虎色变,使得大批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困难。
C.成都叫停“奥数”等用来规范办学的举措,曾引起过广泛争议,如今终于尘埃落定,得到了有效实施。
D.“两会”上,大家认为无关现实痛痒的议案应该少提,把难能可贵的时间让位给老百姓最关注的议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形成危害的物种。
B.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C.近年来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目前正在加快高铁设备的出口规模。
D.只有弄清几十年在前进道路上的是非得失,认识教育规律,人们才能改革教育,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6.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均选自《左传》。
B.《战国策》内容多为战国时期策士的活动和言论,经西汉刘向整理,属国别体。
C.《国语》以“国”为目,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部分史实,属国别体史书。
D.朱自清,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诗人、民主战士,我们学过他的作品《背影》、《荷塘月色》等。
7.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彼实构吾二君 构:挑拨? 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C.寡人不祥 祥:吉祥 D.徐公来,孰视之 孰:仔细
选出“其”字用法意义判断错误的一项( )
A.以其无礼于晋 代词,代郑国 B.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语气副词,大概
C.吾其还也 语气副词,还是 D. 又欲肆其西封 代词,它的
9. 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A.王之蔽甚矣 B. 行李之往来
C.败秦师于崤 D. 忌不自信
10.下列加点字活用类型不一样的一项( )
A.不拊爱子其民 B.吾妻子美我者
C.既东封郑 D.孟尝君怪其疾
二、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11~14题,并完成第15小题(共20分)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扬孙奔宋。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
11. 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 (4分)
A. 轻则寡谋,无礼则脱。 脱
B. 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秣
C. 且使遽告于郑。 遽
D.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市
12. 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B. 为吾子之将行也
以其无理于晋 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C. 左右免胄而下 D. 使皇武子辞焉
夜缒而出 子亦有不利焉
13. 对下面各句在文中意思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
解释:进攻他们不能取胜,围攻他们没有继续坚持。
B. 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
解释:因您的部下(要来)停留,住一天就供给一天的食用。
C. 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
解释:你们长久停留在敝国,因此我们的干肉、储备、牲口都竭尽了。
D. 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
解释:你们猎取你们兽园中的麋鹿,来闲置我们的兽园,怎么样?
14. ①这个文段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2分)
②简要分析文段中弦高的性格特点 (2分)
15.在横线处写出课文原句。(共8分)
(1)这时候最热闹的,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纵一苇之所如, 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望美人兮天一方。
(5)舳舻千里,__ __________。 ,横槊赋诗。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亦无所害。
(7)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君之所知也。
(8)既东封郑,___________,若不阙秦, ?
B卷 【能力综合】 满分50分
三、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6~17题,并完成第18小题(共13 分)
感遇①
(唐)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②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①开元末,玄宗耽于政事,贬斥贤臣,本诗是作者被贬荆州时借丹橘言志的作品。②孔子曾有“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之语,故后世常以“岁寒”借指砥砺节操。
16.下面对这首诗的解说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一、二句写丹橘区别于一般树木,能够经受住严冬的摧残,“犹”字的运用包含着作者对丹橘的赞颂之意。
B.三、四句先以反诘语“岂伊地气暖”一“纵”,又以肯定语“自有岁寒心”一“收”,毛病丹橘具有耐寒的节操。
C.五、六句的意思是丹橘作为上好的水果可以用来款待嘉宾,可是从中原到江南却有山水阻隔,嘉宾难以到来。
D.七、八两句承接前句而来,是说那些嘉宾们的命运难测,只能听其自然,如同寒暑变更四季交替让人无法追寻。
E.最后两句指出人们只顾栽种桃李而不种丹橘,并以“此木岂无阴”反诘收束全诗,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怨愤之情。
17. 杜甫曾称赞张九龄“诗罢有余地”,意思是说他的诗意给读者留有驰骋想像和联想的余地。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感遇》能让人联想到哪些内容。(4分)
18.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公 子 为 人 仁 而 下 士 士 无 贤 不 肖 皆 谦 而 礼 交 之 不 敢 以 其 富
贵 骄 士 士 以 此 方 数 千 里 争 往 归 之 致 食 客 三 千 人 当 是 时 诸侯 以 公 子 贤 多 客 不 敢 加 兵 谋 魏 十 余 年。
(选自《信陵君窃符救赵》)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9~23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
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燕之计过矣。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则明日及齐、楚矣。且夫救赵之务,宜若奉漏壅,沃焦釜。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赵,威却强秦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则为国计者过矣。”
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赢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赢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赢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赢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赢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裂而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选自《战国策·齐二、楚四》)
1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 蔽:屏障
B. 不如听之,以却秦兵 听:借给
C. 仆欲将临武君 将:带兵
D. 更赢曰:‘此孽也。’ 孽:经受过灾难
2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不如听之,以却秦兵 ②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B. ①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②常能为汉伏驽射杀之
C. ①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齿之有唇也 ②何厌之有
D. ①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②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21.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则(我秦国)且遂攻之 B. 夫(齐国)救赵,高义也
C.(其,孤雁)闻弦音,引而高飞 D. 然则(汝,魏加)射可至此乎
22.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属于直接劝谏的一组是( )
①不如听之,以却秦兵 ②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
③仆欲将临武君 ④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⑤飞徐者,故疮痛也 ⑥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A. ①②⑥ B. ②④⑥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2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秦国攻赵国长平,初时采取的是相机行事的战略。
B. 苏秦认为赵国像只漏瓦罐一样,求赵宜快不宜慢。
C. 楚春申君在天下合从的形势下准备派临武君拒秦。
D. 魏加以“引弓虚发而下鸟”为喻告诉春申君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任用为将。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4~27题。(共22分)
小鸟,你好
①车子开出医院大门,我立刻摇下车窗,探出头,心飞翔了,是一只冲出笼子的小鸟。
②华山路、常熟路……这些再熟悉不过的马路和路边的大店小铺,仿佛都焕然一新,我像个好奇的孩子一头扎进偌大的玩具世界,看什么都新鲜、都兴奋。
③住院一个月,我似有脱胎换骨的感觉,以前那个总在埋头赶路、急急匆匆的我不见了。每天清早下楼去散步,扶着楼梯一步一步往下挪,脚步踩不稳,摇摇晃晃的,如同刚会走路的孩子。而最像孩子的,是眼光的变化。一些在过去很少引起我注意的东西,一一进入了我的视线:首先是楼外靠围墙的那排冬青,由于低矮,以前根本不在我眼里,但在出院第二天,我试着下楼,刚迈出门,迎面所见的就是那排齐腰的冬青已笼着一层鲜润的新叶,油嫩油嫩的,嫩得像婴儿的心,嫩得让人不忍走开。我停在树丛前,像碰摸炫目的肥皂泡一样小心地捏了捏那逼眼的嫩叶,我的指尖如过电似的被那饱含新生的“嫩”触动了,有一股热热的、流动的东西从手指一直通到心底,我感觉,那是一种生命的东西。
④弯过冬青,有一大簇细密的枝条,没吐叶子,却已爆出层层叠叠的小花。一片片小巧细润的金黄花瓣,蓬蓬勃勃,耀眼夺目。走过花丛,我驻足不前,好像有一股引力悄悄地包围我,吸住我的脚步,我知道,这是一股生命的力量。
⑤在晨风的吹拂中,新吐的嫩叶和初放的小花,隐隐地飘散着清纯的气息,这不含丝毫尘滓的清纯,是生命最新鲜的时刻,一年只有一次,就像婴儿的满月在人生中只有一次。我又回身,再缓缓地扫视那些新叶,并用力呼吸。这些难得的“新鲜”和“清纯”,对我受损、虚弱的身体都是最好不过的养料。我需要新生,需要成长,需要冥冥的神力助我一臂、推我一把啊。而当我走过这些在早春、在晨曦里饱含希望的小树和小花时,我的心顿时被启迪,豁然开朗:“冥冥的神力”就存在于天地之间,就是大自然的赐予,也就在我们身边,看你是否能发现、是否能感受。
⑥这时,有几只小鸟从半空斜着飞下,掠过冬青和小花,并“叽叽啾啾”地啼啭,轻快,清脆,单纯,这是天籁之声,如同深山里“丁冬”的泉吟。我屏息凝神,仔细静听,“叽啾——叽啾”,这是一种生命的声音,在这嘈杂喧闹的世界里,无论风霜雨雪、电闪雷鸣,小鸟们却始终如一地跳跃、欢叫,用那么纯粹单一的声音应对一切、过滤一切。我的心也立刻被过滤了,沉淀下所有的杂念。
⑦在鸟语花鲜的清晨,我的心空了、净了。
⑧过去的日子里,虽然天天与这排冬青擦肩而过,也常见小鸟在窗外的树木间飞来飞去,我却无暇留意这花花草草,这鸟叫,更不会产生共鸣。心,没有一刻是“空”的“净”的,还自以为很充实、很强大,无所不能。而病了一场,我好像才有“空”与“净”的体验,我才理解了“清静以养神”的涵义。大自然真的对我无比眷顾,帮我推开了心灵的又一扇窗,让我在发现“新叶”、“小花”和婉转的“鸟叫”的过程中,体会“空”与“净”的境界,领会“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神爱与大爱。
⑨从那以后,我似乎懂得了感恩,对每一片阳光,对每一阵清风,对每一朵白云,对每一排绿阴,对草丛里的每一茎野花,我都会欣然地表示感谢。其实,只要活着,在我们身边时刻都有美妙的东西存在;其实,只要真心看待身边这些美妙的东西,并能融为一体,我想,我就能好好地活着了。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吧。
⑩初春果然给了我“复活”的灵性。我每天早早醒来,在晨光乍明时便振作精神出门去听鸟叫、去呼吸新鲜空气。清晨的风爽爽的,仿佛被水洗了一夜,而临风迎霞,怡然地走到大树下,我会仰起头向大树问好,然后,再对小鸟们说一声:“小鸟,你早啊!”
2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作者说自己病后初愈,“最像孩子的,是眼光的变化”,这里的“眼光”,不仅指看待外物的视角,也是指一种感受、一种心境和一种态度。
B.作者从小鸟“用那么纯粹单一的声音应对一切、过滤一切”,感悟到面对世界的嘈杂、生活的灾难时应保持坦然和平静。
C.“初春果然给了我‘复活’的灵性”一句中,“复活”加了引号,目的只是强调自然万物的新生给了作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D.本文用娓娓的语调述说着作者在这次生命休整中所获得的惊奇和快乐,告诫人们要懂得感恩,要关爱自然,珍爱生命。
E.本文行文自然流畅,从眼前景物的鲜嫩、清纯到心灵的“空”与“净”,由实到虚,形神一体,文意隽永。
25.怎样理解“在鸟语花鲜的清晨,我的心空了、净了”中“空了、净了”的含义?(3分)
26. 从全文来看,本文以“小鸟,你好”为题,有什么妙处?(5分)
27.作者说“其实,只要活着,在我们身边时刻都有美妙的东西存在;其实,只要真心看待身边这些美妙的东西,并能融为一体,我想,我就能好好地活着了。”这句话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200左右)(10分)
C卷 【表达写作】 满分50分
六、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们在吃饱穿暖之后,知道了要储蓄,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支取它,借助它走出困境。每当我清点一张张金额不大,但令人鼓舞的存单时,心理就有一种感悟:人生,不也是储蓄吗??? 请你以“储蓄人生”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答 题 纸
A卷【基础知识】 满分50分
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1—10题。(30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11~14题,并完成第15小题(共20分)
11. (4分) 脱 秣 遽 市
12.( ) (2分) 13.( ) (2分)
14. ①这个文段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2分)
②简要分析文段中弦高的性格特点 (2分)
15.在横线处写出课文原句。(共8分)
(1)这时候最热闹的,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纵一苇之所如, 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望美人兮天一方。
(5)舳舻千里,__ __________。 ,横槊赋诗。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亦无所害。
(7)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君之所知也。
(8)既东封郑,___________,若不阙秦, ?
B卷 【能力综合】 满分50分
三、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6~17题,并完成第18小题(共13 分)
16.( )(3分)
17.(5分)
18.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公 子 为 人 仁 而 下 士 士 无 贤 不 肖 皆 谦 而 礼 交 之 不 敢 以 其 富
贵 骄 士 士 以 此 方 数 千 里 争 往归 之 致 食 客 三 千 人 当 是 时 诸 侯 以 公 子 贤 多 客 不 敢 加 兵 谋 魏 十 余 年。
(选自《信陵君窃符救赵》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9~23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9.( )20.( )21.( )22.( )23.( )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4~27题。(共22分)
24.( )( ) (4分)
25.(3分)
26.(5分)
27.(10分)
C卷【表达写作】 满分50分
六、作文
题
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