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中 二 年 化学 科试卷
命题学校: 罗源一中
考试日期: 11月 13 日 完卷时间: 90 分钟 满 分: 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N-14、O-16、Na-23、Cl-35.5、Zn-65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为应对石油危机,将全面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为发动机燃料,即在汽油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乙醇,以代替一部分汽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清洁能源,燃烧不会产生污染
B、乙醇与汽油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成分相似
C、乙醇汽油燃烧时,耗氧量高于等质量的汽油
D、乙醇可通过淀粉转化制得,是一种可再生的燃料
2、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利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
3、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这现象说明了( )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可以发生反应
C、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D、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
4、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一定不能发生 B. C(s)+1/2O2(g)=CO(g) △H<0,则12g 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 CO所具有的能量
C.已知:2SO2(g)+O2 (g)?2SO3 (g);△H =-98.3 kJ/mol。将1 mol SO2和0.5 molO2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反应,放出49.15 kJ的热量 D.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5、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的速率,且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反应容器中加入适量的( )
A.NaOH(s) B. H2O(l) C. NH4Cl(s) D.Na2CO3(s)
6、下列中和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可用: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来表示的是( )
A.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ΔH=-Q1 kJ·mol-1
B.1/2H2SO4(浓)+NaOH(aq)1/2Na2SO4(aq)+H2O(l);ΔH=-Q2 kJ·mol-1
C.HNO3(aq)+NaOH(aq)NaNO3(aq)+H2O(l);ΔH=-Q3 kJ·mol-1
D. 1/2H2SO4 (aq)+ 1/2Ba(OH)2(aq) 1/2BaSO4 (s)+ H2O(l);ΔH=-Q4 kJ·mol-1
7.有甲、乙两个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乙装置中,Zn的质量均减小 B. 甲、乙装置中,Cu上均有气泡产生
C. 化学反应速率 乙 > 甲 D. 甲中H+ 移向Zn,乙中H+ 移向Cu
8、常温下,分别将四块形状相同,质量为9 g的铁块同时投入下列四种溶液中,产生氢气速率最快的是( )
A.200 mL 2 mol·L-1盐酸 B.500 mL 2 mol·L-1H2SO4
C.100 mL 3 mol·L-1盐酸 D.500 mL 6 mol·L-1 HNO3
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镀铜铁比镀锌铁更容易生锈21世纪教育网
B. 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C.N2(g)+3H2(g)2NH3(g) △H<0,因此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减小
D. 铝制品的耐腐蚀性强,说明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0、下列化学用语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 )
A. 电镀时,要在铁上镀银,则正极为银,电极反应式为:Ag+ + e- Ag
B.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a+ + e-Na
C. 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Fe-2e-Fe2+
11、对可逆反应4NH3(g) + 5O2(g) ?4NO(g) +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C.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 = 3v正(H2O)
D. 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 = 5v逆(NO)
12、纽扣式银锌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电池的总反应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作负极,放电时Zn附近区域PH 变大
B.电子经外电路流向极
C.放电过程不需要消耗KOH
D.正极反应:
13、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CH4(g)+2O2(g) = CO2(g)+2H2O(g)△H=-893.0kJ/mol,则甲烷的燃烧热为893.0kJ/mol
B、已知4P(红磷,s)= P4(白磷,s);△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C、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1/2H2SO4(aq)= 1/2Na2SO4(aq)+H2O(l);△H=-57.4kJ/mol
D、己知C(s)+ O2(g)= CO2(g) △H1 ,, C(s)+1/2 O2(g)= CO(g) △H2 , 则△H1>△H2
14、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④C物质的量浓度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⑥ B的转化率
A.①④⑤⑥ B.只有④ C.②③④ D.全部
15、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M
B.t 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平衡时,N的转化率是75%
D.t1分钟内,反应速率: v(M)=2v(N)
16、反应C(s)十H2O(g) CO(g)十H2(g)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能使反应速率减小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A.减少C的量 B.压强不变,充入Ne
C.容积不变,增加水蒸气的量 D.升温
17、装置如图,通电后,发现Cu极附近溶液蓝色加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极为负极,Cu为阳极
B.左烧杯溶液和右烧杯溶液pH都变小
C.左烧杯溶液浓度变大,右烧杯溶液浓度不变
D.左烧杯Pt极和右烧杯Fe极的电解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8、“暖宝宝”的主要原料有铁粉、活性炭、水、食盐等,其中活性炭是原电池的电极之一,食盐的作用是溶于水形成电解质溶液。下列有关“暖宝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暖宝宝”使用前要密封保存,使之与空气隔绝
B.“暖宝宝”放出的热量是铁发生氧化反应时产生的
C.活性炭作用是作原电池正极,加速铁粉的氧化
D.活性炭最终将转化为二氧化碳
19、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
B.图b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
C.图c中,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
D.图d中,Zn-MnO2干电池放电腐蚀主要是由MnO2被氧化引起的
2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
A、Z为0.3mol/L B、Y2为0.4mol/L
C、X2为0.2mol/L D、Z为0.4mol/L
21、将右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
B.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
C.片刻后甲池中c(SO42—)增大
D.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22、爱迪生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Fe+ NiO2+2H2O Fe(OH)2+Ni(OH)2,
下列该蓄电池推断正确的是( )
① 放电时,Fe参与负极反应,NiO2参与正极反应
② 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OH)2 + 2e- = Fe + 2OH-
③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
④ 放电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 + 2H2O- 2e- = Fe(OH)2 + 2H+
⑤ 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浸入某种碱性电解质溶液中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④⑤ D、①③
23、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例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ΔH=-574kJ/mol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ΔH=-1160kJ/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反应①可推知:CH4(g)+4NO2(g)=4NO(g)+CO2(g)+2H2O(l);ΔH<-574kJ/mol B.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分别参加反应①、②,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不同
C.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 CH4还原NO2至NO,放出的热量为114.8kJ
D.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 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6mol
二 、填空题(4小题,共44分)
24、(10分) (1)经测定,20g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蒸气,放热2418.0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已知:3Fe (s)+2O2(g)== Fe3O4(s) △H=-1118.4kJ? mol—1,根据以上信息,则反应 3Fe(s)+4H2O(g)==Fe3O4(s)+4H2(g) 的△H=
(2)某学生实验小组用50mL0.50mol?L—1的盐酸与50mL0.50mol?L—1的NaOH溶液在右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①图中装置缺少的一种仪器,该仪器名称为 。
②将反应混合液的 温度记为反应的终止温度。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烧杯内残留有水,会使测得的反应热数值偏小
B.可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醋酸代替稀盐酸溶液进行实验
C.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D.酸、碱混合时,应把量筒中的溶液缓缓倒入烧杯的溶液中,以防液体外溅
25、(16分)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下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请回答:
(1)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主要形式是 ,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为 (用a、b表示)。
(2)负极反应式为 。
(3)电极表面镀铂粉的原因为 。
(4)该电池工作时,H2和O2连续由外部供给,电池可连续不断提供电能。因此,大量安全储氢是关键技术之一。金属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吸氢和放氢原理如下:
Ⅰ. 2Li+H22LIH; Ⅱ. LiH+H2O==LiOH+H2↑
①反应Ⅰ中的还原剂是 ,反应Ⅱ中的氧化剂是 。
②用锂吸收224L(标准状况)H2,生成的LiH与H2O作用后放出的H2用作电池燃料,若能量转化率为80%,则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5)肼一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该电池放电时,肼作_________极,其电极反应式为(生成无污染物质) 。
26、(10分)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其反应为:
2NO(g)+2CO(g)2CO2(g)+N2(g)。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c(NO)
(mol/L)
1.00×10-3
4.50×10-4
2.50×10-4
1.50×10-4
1.00×10-4
1.00×10-4
c(CO)
(mol/L)
3.60×10-3
3.05×10-3
2.85×10-3
2.75×10-3
2.70×10-3
2.70×10-3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H 0(填写“>”、“<”、“=”)。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
(3)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
(4)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υ正(N2)=υ逆(CO) d.c(CO2)=c(CO)
(5)该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是 。
27、(8分)1918年,Lewis提出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反应,只有少数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能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
(1)图I是HI分解反应中HI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其中属于有效碰撞的是
(选填“A”、“B”或“C”);
(2)图Ⅱ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3) E1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选填“有”或“无”)
(4)进一步研究表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Δ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键能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断开1?mol?化学键时所需吸收的能量。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
C-H
Cl-Cl
C—Cl
H—Cl
键能/ kJ·mol–1
X
243
330
432
??
已知:反应CH4(g)+Cl2(g)=CH3Cl(g)+HCl(g);△H= -106kJ/mol,则上表中X= 。
三、实验题(10分)
28、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①
10mL2% H2O2溶液
无
②
10mL5% H2O2溶液
无
③
10mL5% H2O2溶液
1mL0.1mol·L-1FeCl3溶液
④
10mL5% 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
1mL0.1mol·L-1FeCl3溶液
⑤
10mL5% 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
1mL0.1mol·L-1FeCl3溶液
(1)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由于较长时间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3)写出实验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
分析上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中 二 年 化学 科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46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C
A
D
B
C
B
B
A
D
D
A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C
A
C
B
C
D
B
A
D
A
B
二、非选择题
24、(10分)
(1)
△H= -151.2kJ/mol (各3分)
(2)①环形玻璃搅拌器 (1分) ②最高 (1分) ③ A (2分)
25、(16分)
(1) 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分) 由a到b (2分) ?
(2)?2H2 + 4OH--4e-=4H2O或H2 + 2OH- - 2e- =2H2O ?(2分)
(3)?增大电极单位面积吸附H2、O2分子数?加快反应速率(2分)
(4)?①Li (1分) H2O (1分) ②32 (2分)
(5) 负 (1分) N2H4 -4e-+4 OH-==N2+4H2O(3分)
26、(10分)
(1)< (2分) (2) (2分) 21世纪教育网
(3)1.875×10-4mol/(Ls)(2分) (4) ab(2分) (5)25%(2分)
27、(8分)
(1)C (1分) (2) NO2(g) + CO(g) = NO (g)+ CO2(g) △H= -234kJ/mol(3分)
(3)无(1分) (4) 413(3分)
28(10分)
???(1)降低了活化能(2分)???(2)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分)
向反应物中加入等量同种催化剂(或将盛有反应物的试管放入同一热水浴中)(2分)
???(3)2H2O2 O2↑+2H2O (2分)21世纪教育网
???(4)碱性环境能增大H2O2分解的速率,酸性环境能减小H2O2分解的速率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