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最后一次讲演—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最后一次讲演—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4 10:5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最后一次讲演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通过暗杀革命人士来维持独裁统治,这种卑鄙无耻的行径令人发指。
B.上课迟到了,他向老师报告后,偷偷摸摸地回到座位上。
C.这件事我做得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D.反动派想通过谣言来挑拨离间,蛊惑人心。
2.下列各项中,能与前面加粗部分构成最佳对偶的一项是( )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___________。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___________,和平可期,___________,杀人者必覆灭。
A.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
B.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紧 民主自由
C.人民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D.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3.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品读历代文人华章,随处可见流淌其中的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炽热的济世情怀。
A.在《藤野先生》中,鲁迅记录了自己弃医从文之心的缘起,展现了其浓烈真挚的爱国情怀。
B.东汉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C.目睹旧中国的黑暗,鲁迅在小说《社戏》中寻求一片乐土,寄托了其美好的精神世界。
D.民族危难之际,闻一多先生发表的《最后一次讲演》,不仅是一篇言辞激烈的战斗檄文,更是爱国民主人士的战斗宣言!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二左右的时间都在吃饭睡觉、休闲娱乐。
B.能否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是培养青年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C.张亮以2小时19分的成绩刷新世界纪录,成为全世界马拉松陆上赛艇最快的人。
D.家里的客厅常常回荡着爸爸爽朗的笑声和妈妈深情的眼神。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闻一多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B.《最后一次讲演》揭露并痛斥了反动派的卑劣行径。
C.《最后一次讲演》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情感。
D.通过学习《最后一次讲演》,使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勇于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那些杀身成仁的志士将生命视作敝履,他们并非对于生已感到厌倦,相反,他们倒是乐生的人。
②这是“生”的美丽之最高的体现。
③他们是为了保持“生”的美丽,维持多数人的生存,而毅然献出自己的生命的。
④这样深的爱!甚至那躯壳化为泥土,这爱也还笼罩世间,跟着太阳和明星永久闪耀。
⑤“生”的确是美丽的,乐“生”是人的本分。
A.①③④②⑤ B.①③②④⑤ C.⑤①③④② D.⑤②①③④
7.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
④批判别人或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
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⑥对于有些事情,人们一般不愿意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
⑦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截了当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
A.⑤②③④⑦①⑥ B.②③⑦①⑥④⑤ C.⑤②③⑦④①⑥ D.②③⑦⑤⑥④①
8.对下列语句进行排序,使之成为一篇条理清晰的短文,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些公开的事实,让人们对日本核电从业者及政府相关管理人员身上所暴露出的职业水准低下、玩忽职守、弄虚作假等问题深感震惊。
②国际分析人士认为,东京地方法院所给出的这种不负责任的判决结果已在预料之中,因为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不久,日本相关机构就已经把责任甩给了自然界的无常。
③法院还认定,被起诉的这些公司前高管,无法预料会有破坏性如此之大的海啸来袭,不可能防患于未然。
④日本核事故发生之后,相关调查证实,福岛核电站运营商东京电力公司由于业务过失导致多人死伤,因而其若干前高管被强制起诉。
⑤然而,对事故真实原因寻根究底的调查并未因此而停止,例如日本国会公开的调查结果,认定东京电力公司和相关政府机构难辞其咎,并列举出了一系列证据。
⑥一年半以前,东京地方法院宣布,因福岛核电站事故被起诉的东京电力公司若干前高管无罪。
A.④⑥③②⑤① B.①⑤③②④⑥ C.②③⑤①⑥④ D.⑥②③④①⑤
9.文学常识填空。
《最后一次讲演》是我国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_________在1946年7月15日
_________(人名)的追悼会上发表的一篇讲演。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红烛》等。
10.按要求变换句式。
句子: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①变成肯定句:_____________
②变成主动句:_____________
11.学习语文既要善于审美观察,又要学会诗意表达。请参照示例,另选一种事物,写一个句子。(要求:体现事物特征,诗意表达,不要求句式一致。)
示例:茶——树叶和水热恋后流下的眼泪。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反动派挑拨离间( ),卑bǐ( )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shǔ( )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错了!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绩起的!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鼓掌)历史赋( )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1)给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挑拨离间( ) 赋( )予
卑bǐ( ) shǔ( )假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
(3)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13.学习了《最后一次讲演》一文后,班级开展“家国天下”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课文内容,请对闻一多做简单的评价。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你再添加一个爱国人物故事。
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却被奸臣陷害、怀王疏远,悲愤难挨,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闻一多先生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联系闻一多先生的高贵品质,为闻一多先生拟写一段颁奖词。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1)选段中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观点的是哪句话?
(2)文中“你们”“我们”各指的是谁?交替使用两种人称有什么作用?
(3)如何理解“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这句话?
(4)赏析下列语句。
①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②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5)联系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谈谈选文体现了闻一多先生哪个方面的“说”和“做”,它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哪种精神和感情?
15.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有教养的人必具有良好的外在行为和美好的道德品质。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班级拟开展“说教养”主题演讲活动,请写一篇不超过200字的演讲稿。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偷偷摸摸:形容瞒着人做事,不敢让人知道。和“向老师报告后”前后矛盾。此处形容手脚动作轻,应该用“轻手轻脚”。
2.答案:A
解析:注意与上下句的内在逻辑。
3.答案:B
解析:陶渊明是东晋诗人。
4.答案:C
解析:A.语意重复,应删去“约”或“左右”。B.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D.搭配不当,“回荡”和“眼神”不搭配,应删去“和妈妈深情的眼神”。
5.答案:D
解析:该句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
6.答案:C
解析:第①句中的“他们倒是乐生的人”承接第⑤句中的“乐‘生’是人的本分”,并且第⑤句概括了整个语段的内容,其中有两个关键词“美丽”“乐生”,故第⑤句在第①句之前;第③句中的“他们”指的是“那些杀身成仁的志土”,故第③句紧承第①句;第④句中的“这样深的爱!”是对第③句中的那些杀身成仁的志士行为的评价,故紧承第③句;第②句是总结句。故选C。
7.答案:B
解析: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通读语段结合选项可知,开头句有②和⑤两个备选项,②句总体介绍说话的两种方式,应该放在句首;⑤是阐述不应该一味追求说话方式,语意转折不能放在句首,应该是放最后一句,排除A、C。剩下B、D两个选项,前三句都是②③⑦,直接比较后面的排序即可;D项把⑤列在第四句,否定过分追求说话方式,显然非常突兀,可以排除;另外,⑥④①这样的排序也可以排除。综合排序为:②③⑦①⑥④⑤。故选B。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这六个句子讲述的是日本核事故造成多人死伤,福岛核电站运营商东京电力公司若干前高管被起诉的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梳理:(1)起诉,第④句,“由于业务过失导致多人死伤”,福岛核电站运营商东京电力公司若干前高管被起诉,排首句;(2)法院判决结果,第⑥句宣布法院判决结果“东京电力公司若干前高管无罪”;(3)法院申明判决原因,第③句法院判决其无罪的原因是其“无法预料会有破坏性如此之大的海啸来袭,不可能防患于未然”;(4)公众对于判决结果的反映,第②句“国际分析人士认为,东京地方法院所给出的这种不负责任的判决结果已在预料之中”;(5)判决后的后续调查,第⑤句“对事故真实原因寻根究底的调查并未因此而停止”;(6)后续调查的社会影响,第①句“让人们对日本核电从业者及政府相关管理人员身上所暴露出的职业水准低下、玩忽职守、弄虚作假等问题深感震惊”。因此正确的排序为④⑥③②⑤①。
9.答案:闻一多 李公朴 死水
10.答案:①历史上所有反人民的势力都被人民毁灭了。②人民毁灭了历史上所有反人民的势力(或人民把历史上所有反人民的势力都毁灭了)。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变换能力。句式变换要注意只是句子的样式改变,句子含义不能改变。答题前应该先分析原句的句式特点,然后根据要求变换即可。原句是一个双重否定句,也是一个被动句。①题是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要去掉否定词,再根据原句的意思适当增减词语,达到表意一致即可。②题是把被动句改为主动句,把相关词语的位置进行调换,再根据原句的意思适当增减词语,达到表意一致即可。要注意掌握常见句式的特点,灵活变换。
11.答案:露珠——冷热空气亲吻后的结晶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仿写能力,要注意所选事物包含生活道理,然后诗意地表述出来。
12.答案:(1)jiàn;fù;鄙;暑
(2)绩起;继起
(3)难道我们昆明的青年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吗?
解析:(1)字音字形题,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多音字应据义定音。如,“挑拨离间”的“间”应读作jiàn,“暑”不要误写为“署”。
(2)“继”和“绩”为同音字,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恰当区分运用。
(3)本题为句式变换题,作答时要将表示否定意义的“决不”去掉,并补充上加强反问语气的词语“难道”,句末的感叹号改为问号。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
13.答案:(1)(示例)闻一多作为民主战士,具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是伟大的革命先驱。
(2)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3)(示例)闻一多,坚定的民主战士,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面对国民党当局制造的白色恐怖,他挺身而出,向全国人民疾呼: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起草了政治传单,大骂特工,并参加了游行示威队伍,最终用宝贵的生命,证实了自己的言行。他,是中华民族学者的典范,革命者的代表。
解析:(1)对人物的评价,要突出人物的身份和精神。
(2)本题考查语境补写。读文段,了解爱国情怀是宽泛的: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等等。据此写出有关的爱国人物故事即可。
(3)结合课文内容,概括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所做的贡献,用简洁、流畅而又富有文采的赞美性语言拟写即可。
14.答案:(1)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2)“你们”是指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我们”是指作者及爱国民众。 用“你们”表达愤怒蔑视之情,直接揭露敌人的罪行及虚伪本质;用“我们”表达作者对人民大众的亲密情感,激励人民团结战斗。交替使用两种人称使得对比鲜明,感情强烈。
(3)杀害李公朴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斗争。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恨,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4)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反动派作垂死挣扎及斗争将更加残酷。
②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强大力量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
(5)选文体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者“说”的方面,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精神和对国民党特务的愤怒。
15.答案: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什么是教养呢?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有教养的人必具有良好的外在行为和美好的道德品质。周总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他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与身边的服务人员一一握手道谢。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做到待人谦虚、礼貌得体,遇困难不气馁,有成绩不骄傲。同学们,让我们都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