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小数乘、除法》(教案) 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总复习—小数乘、除法》(教案) 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13 19:3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总复习—小数乘、除法
内容简介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沉淀,学生已经逐渐掌握了小数乘、除法相关知识,本节课设计了关于小数乘、除法意义、算理、计算方法以及一步应用题的相关复习内容,分成三步进行:1.知识梳理2按模块复习3.回顾与反思。由于小数乘除法和整数乘除法在计算方法上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里把整数乘除法与相应的小数乘除法进行对比复习,使学生在比较两者计算方法的联系和区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解决问题的复习要求学生结合具体问题情境,根据数量关系,运用小数乘、除法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建构小数乘、除法的知识网络,并能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能熟练、正确地进行笔算小数乘法,按照要求截取积的近似值,并能解答有关的小数乘法应用题。
2,通过题组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交流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正确率及速度,更深刻知道小数乘、除法中的三量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知识梳理,使学生建立起小数乘、除法的知识网络,并能准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达各个知识点 ,在思维中理清各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深刻理清积与因数的联系及培养合作意识和数学交流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数学离不开计算,学习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石,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人们常用的应用运算,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这是继整数乘除法之后人类一伟大的数学创造,源于自然而又超越于自然,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一下伟大的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板书课题: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复习)
【设计意图:感受数学应用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引领生活而又创造生活。】
知识梳理
关于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我们学习了很多内容,那么如何能将这些内容清晰地呈现出来,请你用四维图尝试进行整理,之后与你的组员分享交流,适当补充。
学生进行梳理,教师巡视。
小组汇报,学生和教师点评,其他小组进行修改。
范例:
【设计意图:对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相关内容进行模块梳理,将学生头脑中零散的数学知识变得清晰,建立体系,为下面的复习提供了方向。】
(三)按模块复习
1.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1)计算法则的复习
课件出示教材第114页第1题(1)
一边计算一边思考:左右两组算式,每组算式分别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在计算时,它们有什么相通的地方?指名回答。
①小数乘法:先说一说左边这一组。
预设:左边一组算式都是乘法,且数字都是相同的,只是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在计算时都是先计算27×3,再添小数点。
追问:先计算27×3就是先算什么呢?怎么添小数点呢?
预设:相当整数算,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就是积的小数位数。
引导学生说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②小数除法:右边这一组呢?
预设:右边一组算式都是除法,且数字也都是相同的,只是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在计算时都先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
追问:怎样把除数变成整数呢?
预设:利用商不变的性质。
③你能说说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在计算时的共同之处吗?
预设:都和整数有关系,乘法是都看成整数,按整数计算后再添小数点,除法是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再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独立完成两组习题,给予学生独立的空间回顾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边练习边思考两组习题的异同点,通过对比更容易总结出计算小数乘除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练习1.教材第116页第2题
上下分为两组题,学生任选一组独立解决,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说一说在计算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预设:小数乘法:①列竖式时末尾不为0的数字对齐②计算结果后,先添小数点再划去末尾的0。小数除法:①被除数不够除时,商0占位,被除数末尾补0继续除。②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练习2. 教材第118页第14题
说一说,如何将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引导学生说出:小数乘法,先要计算出结果后用四舍五入法再保留两位小数,
小数除法,要保留两位小数算到第三位就可以了。
学生解决问题,集体订正答案。5.87÷1.9,计算到某一位商不够除,商0占位继续除。11.9÷0.72你发现了什么?说一说什么是循环小数?
练习3.单位换算
5.04千克=( )千克 30分=( )分时
3.8平方米=( )平方分米 0.56千米=( )米
2.小数乘、除法的三量关系积估算
练习1.教材第118页第15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小结:一个数乘上比1大的数,积比它本身大,如果乘上比1小的数,积小于它本身。估算的方法,大估和小估。
练习2:已知376×15﹦5640;那么3.76×1.5﹦( ),56.4÷1.5﹦( )。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答案的。引导学生从因数与积的关系进行解释。
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复习
只列式不计算,根据下列问题思考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意义。
①一支笔3.5元,5支笔一共多少元?
②一个长方形长3.5m,宽3.2m,求面积是多少?
③一支笔的价格是3.5元,尺子的价格是笔的1.2倍,求尺子的价格是多少?
引导学生发现都是运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总结乘法的意义:1.已知总数和份数求每份数;2.已知总数和每份数求份数;3.求谁是谁的几倍;4.固定的数量关系。
你能举出几个用小数除法解决的问题,总结出何时用小数除法来解决吗?与你的组员分享交流。集体汇报补充。
总结:1.已知总数和份数求每份数;2.已知总数和每份数求份数;3.求谁是谁的几倍;4.固定的数量关系。
练习1:课件出示教材第113页第1题第(2)小题
①从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据信息你可以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购买苹果的总价是多少?
②谁来说说苹果的总价该怎么解决的?
引导学生说出:总价÷数量=单价;将等量关系变形可以求出所需要的量,
橙子的总价÷橙子的数量=橙子的单价;橙子的单价×1.6=苹果的单价;苹果的单价×3=苹果的总价。
③学生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此题是应用刚复习的小数乘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学习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所在,并建立系统的观点,学会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确定数量关系。】
练习2:小数乘法、除法的意义
水泥厂八月份生产水泥6.6万吨,八月份生产的水泥是七月份的1.1倍,九月份生产的水泥是八月份的1.5倍。七八九三个月共生产水泥多少万吨?
说一说,在计算七月份和九月份生产的水泥时,用乘法还是除法?为什么?
学生解决问题,集体订正。
练习3 到底谁除以谁呢?
(1)50千克黄豆可以榨豆浆25千克,每千克黄豆可以榨豆浆( )千克,榨1千克豆浆需要黄豆( )千克。
李师傅4小时做20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做( )个零件;做每个零件需要( )小时。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收集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到底被除数是谁?引发学生讨论。可以指导学生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研究:每千克黄豆可以榨豆浆( )千克,用一条线段表示1千克黄豆可以榨豆浆的重量,那么50条线段对应25千克,25÷50=0.5(千克)
【设计意图:通过画图帮助学生理解,突破难点。】
练习4 人民币兑换
中国银行外汇牌价(单位:元) 2012年八月28日
一美元兑换人民币 6.34 一港元兑换人民币 0.82 一日元兑换人民币 0.08 一 欧元兑换人民币 7.96
(1)一个玩具标价2.8美元,相当于多少人民币?
(2)100元人民币可以兑换多少美元?(结果表留两位小数)
(3)同一块手表在香港标价500港元,日本标价5500日元。哪儿的标价低?
4.估算
(1)一个汽油桶最多能装汽油0.4千克,要装2.5千克汽油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汽油桶?
(2)有一块长32米的布料,做一条裙子需要1.9米,一共可以做多少条裙子?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汇报时让学生说一说结果取近似数时有几种方法,如何选择。
拓展题:
王老师给学生买了72支钢笔;共用去 67.9△元。其中 和△已经记不清了,请帮助老师算一算:每支钢笔多少钱。
五、板书设计
小数乘、除法复习
转化成整数运算
意义
四舍五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