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生物与环境
考点1 生物的特征
1、(2012·广东东莞)“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之间能相互影响
1、C “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是动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是动物的一种防御行为。
2.(2012·安徽巢湖)草原上,一只老鼠发现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A. 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 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2、B 老鼠遇到天敌能进行躲避,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点。
3.(2012·江苏盐城)“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体现了小草
A.需要营养 B.能生长 C.能呼吸 D.能排泄
3、B 小草从土地里向外生长属于植物的生长现象。
考点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2012?山东烟台)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1.A 绿色表示的是陆地,是岩石圈;白色表示大气圈;蓝色代表海洋,所以蓝色的是水圈。
2.(2012?山东菏泽)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2、B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会散失到空气中大量的水分,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的水分更多,造成气候湿润,降雨量增多,调节了气候,这属于典型的生物影响环境。
3、(2012·广东东莞)关于“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B.实验结果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C.该实验的变量是光 D.实验结论是明亮处1只,阴暗处9只
3、C 该实验是探究实验,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实验中只由光照这一个变量不同,其他条件要都相同。
4.(2012·湖南湘潭)“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草和豆苗之间的关系是
A.合作 B.竞争 C.共生 D.捕食
4、B 草和苗都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会争夺空间、阳光、水和无机盐等,属于竞争关系。
8.(2012·湖北恩施)某环保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一: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二: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旋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下表)
项目
A
B
C
D
E
加无污染河水的体积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加废电池的数量及型号
不加
1节5号
1节7号
1节5号
1节5号
加满江红的数量
不加
不加
不加
10克
30克
放同样小鱼的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1条
小鱼存活的时间
10天
3天
5天
6天
8天
结合上述有关内容,请完善下列探究活动:
(1)表中B,D两组对照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为探究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则应选择 进行对照试验。
(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三)实验反思
(4)满江红属蕨类植物,与葫芦藓等苔藓植物相比,它特有的结构是具有真正的
(5)满江红生活在水中,能净化水质,这充分体现 (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释)。
(四)交流讨论
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乱丢,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以便集中无害化处理。
30.答案:(1)满江红能净化被废电池污染的水质(只填“满江红净化水质”不得分) (2)A/B或A/C(填两组中任意一组都对,但每组中错一项不得分) (3)所选小鱼数目太少,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偶然性(只填写了“小鱼数目太少”也可得分,意思相近即可) (4)根(5)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解析:(1)表中B,D两组对照除了B组无满江红,D组有满江红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D组小鱼存活的时间长,则证明了满江红能净化被废电池污染的水质。(2)A与B或A与C作对照,其变量都是废电池,都可以证明废电池会污染水质。(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小鱼只有1条,数目太少,可能会存在偶然性。(4)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但无真正的根,而蕨类植物有了真正的根。(5)满江红能生活在水中,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满江红能净化污水,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考点3 对生态系统的理解
1.(2012?山东菏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1、D 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生物的数量会因食物和天敌的数量变化而发生波动,但是,总体上保持平稳。
2、(2012·广东东莞)若人吃的牛肉来自以玉米为饲料的牛,人和牛分别扮演的角色是
A.生产者、消费者B.消费者、生产者
C.消费者、分解者D.消费者、消费者
2、D 牛以玉米为食,人以牛为食,构成一个食物链,人和牛都是消费者。
3. (2012·重庆涪陵)右图表示某个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图中的①所代表的成分名称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A 图中①~⑤分别表示的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无机环境。
4.(2012·湖北黄冈)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
B.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
C.生理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
D.过程②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还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4、D 大气的成分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图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为植物到各级动物,植物和动物到微生物;生理过程②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5.(2012·江苏盐城)右图为生态系统各个成分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是生产者,它能够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B.B为消费者,它和C的关系为消费关系
C.C是分解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D.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为生物圈
10、B C以B为食物,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捕食关系。
10.(2012·山东潍坊)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沂山某地域内的动、植物种类进行调查后,绘制了如下食物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需增加的成分有
。
(2)蛇与鹰之间的生态学关系是 ;处在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 。
(3)若蜘蛛获得l0千焦的能量,则最少需从蝴蛛中获取_ 千焦的能量。若该区域受到某种重金属污染,一段时问后体内积存该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
(4)沂山生物种类及数量能够较长时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原因是 。
(5)同学们对该区域田鼠的毛色遗传做了如下研究:选取四组田鼠让其自由交配,对所生小鼠的毛色进行统计,并绘制如下表格:
请用遗传图解(用A,a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表示第②组交配组合的繁殖过程。
10.答案: (1)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2)捕食与竟争 蜘蛛、食虫鸟、蛇、鹰 (3) 50 鹰 (4)生态系统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表述合理即可得分)(5)遗传图解如右图所示
解析: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生态系统,还要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鹰捕食蛇为食,它们是捕食关系,同时,鹰和蛇又都以野兔和田鼠为食,它们还存在竞争关系。凡是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物的都属于第三营养级,所以,图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有蜘蛛、食虫鸟、蛇、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效率为10%~20%,所以,蜘蛛获得l0千焦的能量,则最少需从蝴蛛中获取10÷20%=50千焦的能量,要按照最大能量传递效率计算。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积累,食物链中的最高营养级含有的有毒物质最多,在该区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最高,所以,含有的重金属最多。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调节维持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动态平衡。根据第③组的杂交结果可知,黑色为显性性状,黄色为隐性性状。第②组中亲本黄色的基因型为aa,因为第②组子代中有黄色个体,基因型为aa,这两个基因来自父母双方,所以,推知亲本黑色个体基因型为Aa,在根据亲本写出它们交配组合的过程如答案所示。
11.(2012·广州)下图是“桑基鱼塘”生态农业示意图。人们将蚕沙(蚕的粪便)、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或直接用蚕沙喂鱼,用塘泥施肥。
该生态系统中,蚕与桑属于______________关系。
下列选项中属于蚕细胞结构图的是( )。
A B C D
(3)在利用蚕沙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中它属于___________。
(4)桑树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_______。
(5)如果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应是_______________。
(6)如果大部分桑叶被害虫吃掉了,会影响桑树的_____________作用。
11.答案:(1)捕食 (2)C(3)细菌(或:杆菌和甲烷菌 或:微生物) 分解者(4)太阳能(或太阳、阳光) (5)鱼 (6)光合
解析:(1)蚕吃桑,所以蚕与桑属于捕食关系。(2)蚕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图中A无细胞结构,B无成形的细胞核,D有细胞壁,所以蚕与图中C细胞结构相同。(3)甲烷菌分解蚕沙中的有机物产生甲烷,它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4)桑树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5)在该生态系统中鱼的营养级别最高,所以鱼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6)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大部分桑叶被吃掉,会影响桑树的光合作用。
考点4 食物链与食物网
1.(2012·山东济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看成( )
A.一条食物链 B.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C.一个食物网 D.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1.B 此题易错选A项,食物链必须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蝉、螳螂、黄雀都是生产者,没有消费者;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它们之间是一种捕食关系。
2、(2012·广东东莞)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鼠→蛇→鹰 B.阳光→草→鼠→蛇→鹰
C.草←鼠←蛇←鹰 D.草→鼠→蛇→鹰
2、D 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由最高营养剂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3.(2012·湖南湘潭)近年来,“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湘潭迅速蔓延,对我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关于这一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破坏了本地的生态平衡 B.危害本地生物多样性
C.这是外来物种入侵现象 D.引入新生物资源,可大力推广
3、D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增多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要根据本地生态系统的情况引入,不能盲目引入,否则新引入的物种如果没有天敌,会泛滥成灾,对生态系统造成更大的危害。
4.(2012·江苏盐城)某同学根据右图书写了四条食物链。其中正确的是
4、B 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由最高营养剂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9. (2012?山东菏泽)右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者。
(2)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_________________
和能量流动,且能量传递具有单向性和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人们研究其能量流动的目的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一面。我市牡丹区杜庄村的一些瓜农,利用农作物秸秆反应堆技术在大棚内种植甜瓜,使甜瓜提早上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种技术不但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而且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它主要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等分解者,将秸秆中的_________________分解成供甜瓜利用的简单物质,并释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答案:(1)生产 消费 (2)物质循环 逐级递减 (3)腐生细菌和真菌 有机物 二氧化碳
解析:(1)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为其他动物提供食物,属于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靠捕食其他生物为食,属于消费者。(2)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它们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因为每一个营养级都会通过呼吸作用散失很多能量,所以,能量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时,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3)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它们能通过呼吸作用把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同时释放出能量供给身体生命活动。
10.(2012·湖南湘潭)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
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 。
(2)图一的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
(3)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 。
(4)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5)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草的数量会 ,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10.答案:(1)分解者 (2)4 (3) 草(4)猫头鹰或乙(答对一个即可) (5)大量减少
解析:(1)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部分组成,缺一不可。(2)图中的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分别是:草→兔→猫头鹰;草→兔→蛇→猫头鹰;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3)在食物链中,越低的营养剂占有的能量和有机物越多,丙在食物链中含有的有机物最多,应该属于生产者——草。(4)食物链中,有毒物质会随着生物的捕食在食物链中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并且有毒物质会在生物体内富集,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有毒物质越多,猫头鹰和乙都处在食物链的最顶端,所以,所含有毒物质最多。(5)在食物网中蛇的数量大大减少,其捕食的兔和鼠因天敌减少而增加,它们吃的草也更多,导致草大量减少。
11.(2012·湖北黄冈)某农场收获的水稻作为人的粮食和牛饲料,饲养的牛供人食用,人和牛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水稻的肥料,据此回答:
(1)依据上述信息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
(2)沼气池中一些杆菌、甲烷菌在无氧的环境中通过发酵产生沼气,这些细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
(3)水稻田管理技术要点有合理施肥、科学管水和除杂草等。除杂草是由于水稻与杂草之间是______关系。科学管水是因为水稻不同生育期的需水量不同,水稻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4)水稻性状有抗病和不抗病,这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如果抗病对不抗病是显性,用B表示显性基因,b 表示隐性基因。现将不抗病水稻花粉传授给抗病水稻,产生的种子全部种植后,统计结果如右图所示,那么亲代抗病植株的基因组成是_____,它产生基因组成为B 的卵细胞概率是_____。
(5)用显微注射法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奶牛的受精卵中,培育的转基因奶牛的乳汁含有生长激素,奶牛的这种性状能遗传吗?______(能、不能)。
11.答案:(1)水稻→人(水稻→牛→人) (2)无成形的细胞核(3)竞争 成熟区(4)相对性状 Bb 1/2(50%) (5)能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食物关系,可以写出食物链如答案所示。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水稻和杂草彼此争夺阳光、水和无机盐等,它们属于竞争关系。水稻的根尖部的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适合于吸收水分,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区域。水稻的抗病和不抗病属于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它们是一对相对性状。子代不抗病水稻的基因组成为bb,这两个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所以,亲代抗病植株的基因组成为Bb。在产生配子时,这两个基因会随机的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形成配子,所以,能产生分别含B和b的两种配子,每种配子比率都各为50%。转入受精卵内的基因会随着生殖细胞传给子代,所以这种性状会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