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考点1 显微镜的使用
1、(2012·山东潍坊)右图是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毛细胞图,则该细胞在载玻片上的放置情况是
1、C 显微镜下成的是倒像,上下左右都颠倒,所以,该细胞在载玻片上的放置状况为C所示。
2.(2012?山东济宁)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
A.细准焦螺旋 B.粗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遮光器
2.A 细准焦螺旋和粗准焦螺旋都是用来调焦的,调节焦距一定要在低倍镜下调,先转动粗准焦螺旋,当视野中出现模糊的物像时,就要换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只有这样,才能缩小寻找范围,提高找到物像的速度。
3.(2012·安徽巢湖)同学们已会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了,你知道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
A. 目镜和物镜 B. 反光镜和目镜
C. 反光镜和物镜 D. 遮光器和反光镜
3、A 显微镜的结构中,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
4. (2012·安徽巢湖)若用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A.
B.
C.
D.
4、D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物体越大,物镜的长度也越大,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也越暗。
5.(2012·江苏盐城)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象暗淡且偏左上方,则以下操作中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的是
A.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B.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C.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5、C 视野中光线暗淡可以换用大光圈,增加进光量;如果要把视野中偏离中央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物像偏向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即可。
6. (2012·湖北恩施)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但下列镜头上所标注的放大倍数模糊不清(见图5)。现欲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A.乙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丙D.甲和丁
6.A 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目镜无螺纹,目镜短的放大倍数大,物镜有螺纹,物镜长的放大倍数大,所以目镜应选择乙,物镜应选择丙。
11.(2012·重庆涪陵)右图为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4]的名称是__ _ _? 。
(2)观察时,先转动图中的[ ]???? 使[2]镜筒缓慢下降,直到[4]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3)若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移动玻片标本和转换[4],这个污点均没有变化,可以判断这个污点是在[ ]____??????上。
11.答案:(1)物镜 (2)[14]粗准焦螺旋 (3)[1]目镜
解析:图中4为物镜。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在载物台上放上玻片标本后,要眼睛从一侧观察,转动图中的[ 14 ]粗准焦螺旋使[2]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显微镜视野中的污点可能存在于目镜、物镜或者玻片标本上面,移动玻片标本和转换物镜,污点多没有移动,说明污点不再玻片标本和物镜上,则推测污点一定在目镜上。
12(2012·福州)同学们还记得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的惊喜吗?图6是显微镜的结构和观察的过程。请你按箭号指示的6个视野顺序,一步步地回忆当时的操作,并将每一步的操作过程 补充完整。(【 】内填写字母)
12.答案:(1)反光镜 (2)B (3)C (4)右 (5)E
解析:显微镜的结构中A、B、C、D、E和F分别是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目镜、高倍物镜和低倍物镜。从图中可以看出第(1)小题中显微镜的视野由暗到亮,应是显微镜的对光步骤,所以,应该转动反光镜。第(3)小题中使视野中的物像由模糊到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要想把视野中的物体移到视野中央,则遵循物像偏向那里,就向那里移动玻片标本的方法,所以,向右移动玻片标本即可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要想放大物像进一步观察,需要转动转化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考点2制作临时装片
1.(2012·湖南湘潭)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滴加的染液是
A.清水 B.生理盐水 C.稀碘液 D.自来水
1、C 滴加的染液的目的是观察细胞核,稀碘液能够把细胞核进行染色。
2.(2012山东烟台)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为了更清楚地看到细胞核,恰当的做法是
A.用碘液染色 B.换用高倍镜 C.换用大光圈 D.移动玻片标本
2.A 叶表皮细胞内无叶绿体,是无色透明的,所以,为了更清楚地看到细胞核需要用碘液染色。
3. (2012·广州)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3.D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一擦、二滴、三取、四展、五盖、六染、七吸。
7.(2012·湖南株洲)根据“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你是老师,在准备本实验的材料用具时,不需要准备图1中的 (填标号),还需要添加的材料用具有 。
(2)如果观察时使用5×目镜和10×物镜,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倍。
(3)观察时如果视野过亮,除了调节显微镜的光圈外,还可以调节哪一结构?请在答题卡上的显微镜上标注该结构的名称。
(4)图2是孙悟同学所绘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请你指出图中存在的错误或不妥之处。
7.答案:(1)③ 消毒牙签、凉开水、稀碘液、吸水纸、纱布和生理盐水(除“纱布、凉开水”外,其他项目不能缺少) (2)50 (3)见右上图(4)多画了液泡 ; 细胞核是细点而不是用涂抹描绘的(合理即可,仅仅只是改正错误不给分,答对一点给一分;共2分)
解析:(1)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不需要刀片切割,但是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需要滴加生理盐水,实验中要把细胞刮取下来涂抹到玻片上进行染色,所以,还需要消毒牙签盒稀碘液、吸水纸等。(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3)显微镜中,调节光线的结构有光圈和反光镜。(4)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液泡;细胞核染色较深,应用密集的细点来表示,不能用涂抹表示。
考点3 细胞的结构
1. (2012·重庆涪陵)右图是植物细胞模式图。挤压柑橘得到的果汁
主要来自图中的什么结构:
A.2 B.4 C.5 D.6
1、C 柑橘中的果汁来自于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还溶解有一些呈酸性、甜性的物质。
2.(2012·山东潍坊)将死亡的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水溶性染色剂( PI)中.,细胞核会被着色;将活细胞浸泡其中,其细胞核不着色,但将PI注入到活细胞中,细胞核会被着色,因此可将PI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其鉴别的基本原理是
A甲活细胞的细胞核能够分解PI
B死细胞和活细胞内细胞核所含的物质不同
G.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阻止PI的进入
D.活细胞的细胞壁能够阻止PI的进入
2、C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活细胞的细胞膜能识别并阻止PI的进入。
3.(2012·广东东莞)右图中,能决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的主要结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C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一种遗传现象,是由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4.(2012·湖南湘潭)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4、A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5.(2012·福州)在下列几种单细细胞生物中,没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A衣藻 B草履虫 C酵母菌 D.大肠杆菌
5、D 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菌体内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10. (2012·安徽巢湖)(每空1分,共10分)右图为某细胞结构图,据图回答
(1)右图是 细胞的模式图。请在引线旁写出所指示的细胞结构名称。
(2)此细胞最外层的结构是 ,人体细胞最外层结构是 ,与人体细胞相比,另外的不同点是,人体细胞没有 和 。
10. 答案:(1)植物 (2)细胞壁 细胞膜 叶绿体 液泡
解析:图示细胞具有细胞壁,属于植物细胞。植物细胞最外面是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功能。人体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最外面是细胞膜,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还具有叶绿体和液泡结构。
考点4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2012·湖北恩施)16.杜鹃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杜鹃花(俗名映山红)则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下列关于杜鹃与杜鹃花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细胞质中都有叶绿体
B.杜鹃由根、茎、叶等器官构成
C.杜鹃花有输导、上皮、结缔等组织
D.杜鹃比杜鹃花多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1.D 杜鹃是动物,杜鹃花是植物,杜鹃细胞的细胞质中没有叶绿体,杜鹃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杜鹃,杜鹃花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杜鹃花,杜鹃比杜鹃花多系统这一结构层次;杜鹃花是植物,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属于动物组织。
2.(2012·安徽巢湖)下列图中属于神经组织的的是
A.
B.
C.
D.
2、D 神经组织由许多星状的神经细胞交错连接而成,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
3.(2012·福州)茉莉花由多种组织构成,但它不具有
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肌肉组织 D营养组织
3、C 茉莉花是植物,植物的组织有保护组织、疏导组织、机械组织和营养组织等,肌肉组织是动物的组织。
4.(2012·湖南株洲)以下四种植物组织中,具有输导功能的是
A B C D
4、B 植物体中导管可以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可以由上向下运输有机物,导管和筛管属于疏导组织,即图B所示。
5.(2012?山东烟台)11.骨髓移植能够治疗白血病,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右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
A.生长
B.分裂
C.分化
D.分类
5.C 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的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但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不发生变化,而细胞经过分化以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图中所示的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10.(2012·浙江杭州)下图表示人的个体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1)丁由甲细胞发育而来。则甲细胞的名称是 。
(2)由乙形成丙,细胞需要经过分裂、 和
的变化。
(3)甲到丁的过程,其同化作用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异化作用。
(4)丁要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需要在 和 的调节下实现。
答案:(1)受精卵(2)生长 分化 (3)大于(4)神经 激素
解析:甲细胞为受精卵,人体各个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的。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生长的过程中发生分化,成为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执行特定功能的细胞。甲到丁的过程,细胞需要不断吸收营养物质分裂产生新细胞,新细胞不断吸收营养物质生长为其他细胞,所以,其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人体要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需要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
11.(2012·湖南株洲)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的生殖发育、遗传变异都离不开细胞。下面是有关人体细胞与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的知识结构图(表示各知识点之间关系的图解)。图中标号①~⑨分别
表示什么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11.答案: ①细胞膜 ②基因 ③控制(或决定) ④受精 ⑤细胞分化(“分化”给分) ⑥X或Y(其他答案不给分) ⑦XX或XY(其他答案不给分) ⑧XY ⑨ XX
解析: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为个体;分裂产生的细胞经过细胞分化产生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组织;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有X和Y两种,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能产生只含X或Y的两种精子,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只产生含X的一种卵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