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专题1常见的盐
1. 在下列物质中:
a 食盐;b 纯碱;c 碳酸氢钠;d 碳酸钙
(1)可用作洗涤剂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
(2)可用作调味剂的是______;
(3)可用作补钙剂和牙膏填充剂的是____;
(4)可用于生产玻璃的是_____;
(5)可用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_____。
2. 下列是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
B. 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
C. 蒸发滤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
D. 倒入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1/3
3. 思考: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如何从剩余物中分离得到氯化钾晶体及二氧化锰?(提示:氯化钾可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4. 小强同学用三支试管,分别取适量的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步骤1: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后,Na2CO3溶液中显红色,说明,Na2CO3溶液显_____性;
步骤2: 小强把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同时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有气泡产生,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显红色;
步骤3:把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滤液,滤液中一定不含有_____。(选填)
A.稀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碳酸钠溶液
【实验猜想】步骤3所得滤液中溶质可能为:
①NaCl Na2CO3 ② NaCl CaCl2 和NaOH ③ NaCl Na2CO3 和NaOH; ④……
【实验验证】(提示CaCl2溶液显中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 于试管中, 加入足量 CaCl2溶液 _________。 猜想③ 成立
【反思评价】有同学提出将CaCl2溶液改为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红色消失,则证明猜想③成立。 小刚同学认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2盐的性质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碱属于碱类,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
B. 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还可治疗胃酸过多
C. 大理石、生石灰的主要成分相同,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D. 胃液中含有的适量醋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2. 氢氧化钠溶液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逐渐变质,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试剂是_______,若已变质,则检验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欲除去变质后生成的杂质可加入_____________。
3. 我在实验室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盛有无色液体(初中化学常用试剂)的试剂瓶,标签破损如图所示。
猜想:这种试剂可能是________溶液, 也可能是________溶液。
我很想知道:这是什么药品呢?你有办法确定它们吗?
4. 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2KMnO4K2MnO4 + MnO2 + O2↑
B. Fe + H2SO4 = FeSO4 + H2↑
C. HCl + NaOH = NaCl + H2O
D. CaO + H2O = Ca(OH)2
5. 碳酸氢钠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小滨同学设计了实验,以探究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 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入几滴酚酞实验,振荡。
现象:溶液变成浅红色。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
【探究实验2】能与酸反应。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3】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实验方案】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现象: 充分加热后,大试管口有水珠出现,管底有白色固体残留,小试管中澄清石灰石变浑浊。
结论: 碳酸氢钠受热能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白色固体。
验证:
(1)请你帮小滨设计实验,证明试管中留下的白色固体是Na2CO3,而不是NaOH(所选试剂不能用酸)。
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试说出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甲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经分析分别含有三种不同的离子,共有K+、Ba2+、 Cu2+ 、OH– 、NO、CO 六种离子,经调查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
OH– NO CO
K+ 溶 溶 溶
Ba2+ 溶 溶 不
Cu2+ 不 溶 不
(1)将甲、乙两车间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变废为宝,既能使废水中的Ba2+、Cu2+ 、OH– 、CO等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又可以用上层清液来浇灌农田。清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________(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它属于化肥中的_________肥(A.氮 B.磷 C.钾 D.复合)。
(2)已知甲车间废水明显呈碱性,则乙车间废水中含有的阴离子_______。
(3)根据以上溶解性表判断,Cu(NO3)2和Ba(OH)2溶液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若能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若不能反应写出理由_____________。
7. 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变化,请选择适宜的物质除去杂质,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8. 某实验小组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小军认为生石灰已变质,试剂瓶中可能含有CaO、Ca(OH)2、CaCO3三种物质,并开展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甲 取试样加入水中, 充分搅拌 产生白色 浑浊 一定含有CaCO3
乙 取试样加入稀 盐酸中 产生无色 气泡 一定含有CaCO3
(1)比较甲、乙两种方案,你认为哪个方案不够合理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小红认为放置时间过长,可能全部变成了CaCO3,请你利用实验验证小红的猜想:_____;
(3)小林认为不可能全部变成CaCO3,一定还有CaO,请你利用实验验证小林的猜想:_______。
9. 小刚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他叫来小军和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NaOH;②可能是Na2CO3;③可能是______。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由此小刚认为白色粉末是Na2CO3。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
(2)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认为白色粉末是NaOH。请判断小军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
(3)小红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______________。为了验证猜想③,小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你认为她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 在小红所做的实验中,若把BaCl2溶液换成Ba(OH)2溶液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
答案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专题1 常见的盐
1. (1)b;(2)a;(3)d;(4)b;(5)c 2. B
3. 第一步:将剩余固体倒入烧杯,加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第二步:过滤,洗涤滤渣,将它干燥后就得到了二氧化锰;第三步:将滤液倒入蒸发皿,加热蒸发结晶得到的固体就是氯化钾。
4. 碱 A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且红色不消失 猜想③成立
无法证明NaOH是否存在
专题2 盐的性质
1. B 2. 石灰水(或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有气泡产生) 适量的Ca(OH)2
3. Na2CO3;Na2SO4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为Na2CO3;
或取样于试管中,滴加BaCl2(或Ba(NO3)2)溶液和稀硝酸,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证明为Na2SO4。
4. C 5. 【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探究实验2】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
【探究实验3】(1)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试管中留下的白色固体是Na2CO3。
(2) 2NaHCO3 Na2CO3+CO2↑+H2O 治疗胃酸的药物
6. (1) KNO3 复合 (2) NO (3)能 Cu(NO3)2+Ba(OH)2=Cu(OH)2↓+Ba(NO3)2
7. 2NaOH+CO2 = Na2CO3+H2O
Na2CO3+Ca(OH)2=2NaOH+CaCO3↓
8. (1)甲 氢氧化钙溶解度较小,溶于水也会出现白色沉淀
(2) 取试样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如果呈现红色,说明还有CaO或Ca(OH)2,如不变色,说明全部变成了CaCO3
(3) 取试样加入水中,充分搅拌,用手触摸容器外壁,如果感觉有明显放热,说明其中还含有CaO
9. ③Na2CO3与NaOH的混合物
(1)不对,如果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加入稀盐酸也会有气体生成
(2)不对,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
(3) Na2CO3 滴加酚酞试液,看溶液是否变红 不行,Ba(OH)2呈碱性会干扰NaOH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