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练习(word版,有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练习(word版,有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4 19:1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纲要下第十一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时训练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
一、单选题
1.英国一史学家说:“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A.否定了资本主义的进步作用 B.号召人们推翻现存的社会制度
C.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 D.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
2.随着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爆发了1825年,1836年和1847年三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无法正确解释经济危机的根源,更找不到解决危机的根本出路,这一切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准备了物质条件。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意味着工人阶级与封建制度的决裂 B.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
C.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尖锐性 D.批判了资本主义文明的扩张性
3.巴黎公社建立后,革命者摧毁了象征拿破仑军国主义和沙文主义的旺多姆广场上的“凯旋柱”,并将广场改名为国际广场。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
A.革命措施过于激进彻底 B.积极团结广大工农群众
C.一定程度超越民族主义 D.全面贯彻马克思的主张
4.“为了避免篡夺政权的嫌疑,他们进行公社的选举,失去了大好的时机(在巴黎的反动派在万多姆广场上失败以后,本来是应该立即向凡尔赛进军的),而组织公社等等又浪费了更多的时间。”马克思这段论述指出了巴黎公社失败的
A.经济基础原因 B.策略和组织原因
C.阶级基础原因 D.外部客观原因
5.《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宣言认为,真正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实现两大阶级合作建立联合政府 B.完善资本主义制度消除阶级对立
C.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共产主义 D.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巴黎公社
6.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
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马克思主义诞生
C.“第一国际”的成立 D.巴黎公社的建立
7.1887年1月27日,恩格斯在谈及美国工人运动时说道:“愈少从外面把这种理论硬灌输给美国人,而愈多由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去检验它,它就愈会深入他们的心坎。”恩格斯意在
A.赞扬美国工人阶级的斗争精神 B.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开展革命
C.倡导工人运动应采取谨慎做法 D.强调工人运动应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
8.1842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新和谐”村,开始为期四年的社会主义实验。因脱离社会现实,“新和谐村实验”最终失败。但马克思、恩格斯对欧文设计的社会主义蓝图和实践,都给予很高的评价。由此可见
A.欧文实验为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指明了方向
B.欧文实验为社会主义运动设计了美好的蓝图
C.欧文实验推动了资产阶级的社会改革
D.欧文实验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实践基础
9.从1872年到1893年间,马克思、恩格斯先后为《共产党宣言》不同文字的版本写了七篇序言,这些序言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修改或完善。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 B.成为各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C.理论来源逐步扩大 D.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
10.《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这强调
A.资本主义制度走向衰亡具有必然性
B.世界上首个无产阶级政党已经形成
C.资产主义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D.工业革命是摧毁资本主义的导火线
11.列宁说:“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他评论的文献是
A.《十二铜表法》 B.《共产党宣言》 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12.1831年11月21日,法国里昂的2000多名丝织工人,为了反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发动武装起义。1834年,里昂再次爆发工人起义,要求释放工人领袖并废除禁止工人结社集会的法令。里昂工人起义
A.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失败 B.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C.进一步传播了科学社会主义 D.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13.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的选举“彻底清除了国家等级制,以随时可以罢免的勤务员来代替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们,以真正的责任制来代替虚伪的责任制,因为这些勤务员总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马克思意在说明巴黎公社
A.着力建立高效型政府 B.重视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
C.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D.推动了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14.马克思指出:“公社一举把所有的公职一一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在巴黎公社选出的89名委员中,工人占了30多位。材料表明巴黎公社
A.是无产阶级执政尝试 B.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C.推翻了资产阶级专政 D.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
15.巴黎公社建立之后,公社认为纪念拿破仑一世胜利的凯旋柱是一个波拿巴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象征,于是将其拉倒。这反映出
A.马克思主义已逐渐法国化 B.法国试图改变对外侵略扩张政策
C.工人运动的国际主义精神 D.巴黎公社实现世界无产阶级联合
16.在1871年的法国巴黎,“人们带着对1792年巴黎公社的眷恋之情而建立了公社”。不仅公社的名称相同,一些建制和活动也相似,如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活动时演奏《马赛曲》,还恢复了当年的革命日历。这反映出1871年巴黎公社
A.延续了1792年的斗争目标 B.受到法国革命传统的影响
C.只是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 D.背离无产阶级革命的宗旨
17.马克思和恩格斯吃惊地发现,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在曼彻斯特的一个纺织厂区里,每到星期天就有3000多个工人集体坐在路边谈论政治、社会和文化。这是很震撼的场景。工人们把宗教歌曲或赞美诗改为世俗歌曲,唱出他们希望联合力量改变社会现状的心声。这反映出
A.工人意识到造成现状的根源 B.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C.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理论指导 D.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18.参加巴黎公社的外国战士来自波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俄国、意大利等国家。据统计,仅波兰人就有500人。5月6日,公社拆毁了象征军国主义和沙文主义的旺多姆纪念柱,并将旺多姆广场改名为“国际广场”。由此可知,巴黎公社革命
A.实现了世界无产阶级的真正联合 B.得到马克思主义的直接指导
C.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精神 D.建立了较为广泛的工农联盟
19.巴黎公社是19世纪初期以来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高峰和总结,同时它也使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下列有关巴黎公社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
C.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公社尝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20."如同之前的浪漫主义一样,他们都在寻求一种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状态,克服工业化资本主义带来的社会冷漠和情感疏离。有所不同的是,这种美好的理想最终成了科学理论……"这一理论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
A.找到了克服工业资本主义之弊端的利器
B.是寻求公正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C.揭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D.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材料分析题
21.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体现了本民族的精神面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西周时期,“其王朝会,必陈设仪仗,奏国乐”,而且不同等级、不同场合所演奏的“国乐”有着严格的规定。作为一种宫廷的仪式音乐,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礼崩乐坏”,但却随着皇权不断强化被后世历代王朝所效仿和传衍。魏晋南北朝时期,“谣俗”和“四夷杂歌”成为宫廷音乐的重要来源。两宋时,大量民间歌伎、乐工成为宫廷乐师,使统治者参照“雅正之乐”的标准,作出形式和内容上的规范和取舍。明清时期的“国乐”则都交由道士或僧人主持演奏,以满足统治者利用宗教祈福的要求。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国乐”应该是体现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音乐作品,“国歌”就是最典型的表现。
——摘编自洪学明《论术语“国乐”》
材料二 《马赛曲》(1792年诞生,1795年被定为国歌):“前进!法兰西祖国的男儿,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压迫着我们,祖国大地在痛苦呻吟……我们渴望珍贵的自由,决心要为它而战斗!”
《国际歌》(1871年诞生于巴黎公社失败后,1917年后被苏联定为国歌,1944年被定为苏联共产党党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诞生,1949年被定为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国乐”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首国歌,分别分析其创作的历史背景。
2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与历史意义
材料一 资本主义加速对工人阶级的剥削,破坏财富生产者的生存条件;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使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再继续发展生产力,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转化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英国的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说:“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烦,就有《共产党宣言》……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并说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条件。
(2)根据材料二,《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3)《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成为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
试卷第2页,共5页
试卷第3页,共5页
答案
1.D
【详解】
根据“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可得出马克思强调要不断完善理论,与时俱进,D项正确;材料没有否定资本主义的进步作用,排除A项;BC项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但是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BC项。故选D项。
2.B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物质基础,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无法正确解释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源,这一切都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因而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工人阶级与封建制度的决裂,也未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尖锐性,排除A项、C项;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马克思主义诞生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文明的扩张性,而是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资本义社会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详解】
根据“革命者摧毁了象征拿破仑军国主义和沙文主义的旺多姆广场上的‘凯旋柱’,并将广场改名为国际广场”可得出,巴黎公社不仅要摧毁本国的专制压迫,还要试图为国际社会建立典范,这体现了巴黎公社革命运动已经超越了民族主义的局限,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出彻底,排除A项;巴黎公社没有团结农民,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没有指导巴黎公社,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
根据“失去了大好的时机”、“浪费了更多的时间”等信息可知,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把握时机,是策略和组织方面的原因,B项正确;材料说明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因为策略和组织不当,ACD都没有体现这一主旨,排除。故选B项。
5.C
【详解】
根据“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得出其强调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最终战胜资产阶级,C项正确;两大阶级是对立的,并不是联合,排除A项;马克思主张消灭资产阶级,排除B项;材料与巴黎公社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工人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B项正确;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排除A项;“第一国际”的成立是在1864年,排除C项;巴黎公社的建立是在1871年,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
材料“愈少从外面把这种理论硬灌输给美国人,而愈多由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去检验它,它就愈会深入他们的心坎”强调的是,不能把理论生搬硬套的灌输给美国人,而应由美国人自己去亲身经验和实践,体现了美国工人运动应该结合本国的国情,D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体现赞扬美国工人阶级的斗争精神,排除A项;题干没有全世界工人阶级联合的信息,排除B项;主张工人运动要结合本国国情,并非主张工人运动应该采取谨慎的做法,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
根据材料“马克思、恩格斯对欧文设计的社会主义蓝图和实践,都给予很高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实践为社会主义运动设计了美好的蓝图,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创造了条件,因此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评价,B项正确;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指明了方向,排除A项;欧文实验属于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排除C项;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理论来源,非实践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详解】
材料“这些序言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修改或完善”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根据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体现的是与时俱进的特征,D项正确;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成为各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及理论来源逐步扩大的说法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A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贫富分化差距越来越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兴起,要求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这与材料中《共产党宣言》阐述的主旨相符,强调了资本主义制度走向衰亡具有必然性,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无产阶级政党问题,排除B项;“资产主义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只是材料的爆发内容,不全面,排除C项;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不是摧毁资本主义的导火线,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
根据材料“唯物主义”“发展学说辩证法”“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这一文献以唯物论、辩证法的观点科学分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最终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明确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等内容,B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维护的是贵族奴隶主利益,排除A项;《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纲领性文件,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诉求,排除C项;《独立宣言》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颁布的法律文件,阐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法国里昂工人的起义表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由此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条件,B项正确;里昂工人起义并不是空想社会主义失败的标志,排除A项;里昂工人起义爆发的时候科学社会主义还没有诞生,排除C项;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的政权建设清除了等级制,强调公社的责任制,加强对公社的监督,这有利于推动政治生活的民主化,D项正确;“着力建立高效政府”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未体现公社重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排除B项;题干所给材料体现了公众对公社的监督,不能体现分权制衡原则,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工人阶级成为了公社的主人,说明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执政尝试,A项正确;材料的的主旨是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执政尝试,没有体现民主集中制,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巴黎公社的性质,不是强调推翻了资产阶级专政,排除C项;巴黎公社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详解】
材料“推倒凯旋柱”表明巴黎公社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不主张对外扩张,具有国际主义精神,C项正确;材料与马克思主义的法国化说法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法国对外侵略扩张无关,排除B项;巴黎公社并未实现世界无产阶级联合,排除D项。故选C项。
16.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巴黎公社继承了1792年法国大革命时期巴黎公社的名称及建制,甚至沿用《马赛曲》甚至日历等,说明1871年巴黎公社继承了1792年法国大革命的优秀传统,B项正确;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接夺取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而1792年巴黎公社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巴黎市政自治机构,两者目标不同,排除A项;1871年巴黎公社继承法国大革命的优良传统,没有体现1871年巴黎公社“只是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排除C项;1871年巴黎公社继承法国大革命的优良传统,没有背离无产阶级革命的宗旨,排除D项。故选B项。
17.C
【详解】
材料“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工人们把宗教歌曲或赞美诗改为世俗歌曲,唱出他们希望联合力量改变社会现状的心声”体现的是早期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需要理论指导,C项正确;当时工人并未认识到导致自身困境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排除A项;材料主旨并未描述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排除B项;当时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恶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8.C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高高举起国际主义的旗帜,体现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各国无产阶级在反对资本主义、争取人类解放的共同事业中,和公社团结一致。公社摧毁象征拿破仑军国主义的万多姆广场上的凯旋柱,并把万多姆广场改名为国际广场,C项正确;巴黎公社并未真正实现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排除D项。故选A项;巴黎公社并未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排除B项;巴黎公社并未建立工农联盟,排除D项。故选C项。
19.C
【详解】
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项与设问相符,故选C项;巴黎公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排除A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排除B项;巴黎公社尝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排除D项。故选C项。
20.D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故D项正确;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克服工业资本主义的弊端,而是要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排除A项;科学社会主义是寻求公正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还有其揭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符合史实,但是都不能说明它的科学性,排除BC项。故选D。
21.
(1)深受礼乐制度的影响;主要服务于统治阶级;主要用于宫廷祭祀、朝会等官方活动;与时俱进;具有继承性和延续性;融合民间、民族、宗教等多种因素;代表古代音乐最高水平。
(2)《马赛曲》:法国大革命爆发,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思想的影响。《国际歌》:巴黎公社的失败;资本主义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义勇军进行曲》:日本加紧侵华,先后制造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高涨;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国乐”发展的特点,据“早在西周时期,‘其王朝会,必陈设仪仗,奏国乐’”可知主要服务于统治阶级,主要用于宫廷祭祀、朝会等官方活动;据“而且不同等级、不同场合所演奏的‘国乐’有着严格的规定”可知深受礼乐制度的影响;据“作为一种宫廷的仪式音乐……但却随着皇权不断强化被后世历代王朝所效仿和传衍”可知与时俱进,具有继承性和延续性;据“魏晋南北朝时期,‘谣俗’和‘四夷杂歌’成为宫廷音乐的重要来源”“两宋时,大量民间歌伎、乐工成为宫廷乐师”“明清时期的‘国乐’则都交由道士或僧人主持演奏”可知融合民间、民族、宗教等多种因素;据“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国乐’应该是体现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音乐作品”可知代表古代音乐最高水平。
(2)本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首先根据材料二可知反映了《马赛曲》《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三首国歌。再从中选择两首,分别分析创作的历史背景。如选择《马赛曲》,则结合法国大革命相关的时代背景予以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思想的影响。选择《国际歌》,则结合巴黎公社、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相关背景予以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资本主义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选择《义勇军进行曲》,则结合抗日救亡运动的的时代背景予以分析,日本加紧侵华,先后制造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高涨;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
22.
(1)根本条件: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逐渐暴露,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2)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生产力。
(3)《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成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基本理论。
【详解】
略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