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 笔墨写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辽海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 笔墨写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2-14 11:0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笔墨写意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第一次尝试中国画,对学习的内容比较陌生。本课的知识和技能较多,包括概念和实践两个部分,学生需要
掌握的知识比较多,所以需要认真听、练。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范畴,旨在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中国画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水墨画。
教学目标:
学习写意的概念,掌握毛笔的特性,尝试用粗细,顿挫,转折等用笔方法表现物象。运用焦、重、浓、淡、清相生的用墨要求,从而体验中国画的笔情墨趣。
教学重点:
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焦、重、浓、淡、清的画法,笔墨造型中的笔情墨趣。
教学难点:
工具的使用。
用笔、用墨的训练、方法和效果。
教学工具、材料:
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笔洗等。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教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工具。
讲授新课:
导入:
大屏幕展示一幅中国画,引导学生进行欣赏,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笔墨写意”
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的工具材料
毛笔:羊毫、狼毫、兼毫
墨汁:一得阁、墨块
纸:生宣纸、熟宣纸
用笔用墨技法
用笔法:笔锋运用练习:中锋、侧锋;用笔练习:点、线、面
用墨法:墨色,浓、淡、干、湿;教师当堂演示墨色变化,以“白菜”为例,试验墨色的具体应用。采用随堂讲练结合的办法;一般以大面积的浓淡墨色,采用写意法。
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
布置作业
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写意水墨画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要求:把握浓淡与水分的关系,墨和色相互作用的效果。
教学总结:
表扬笔墨浓淡、水分把握较好的学生,并展示习作,要求多在实践中体会,学生小结,教师总结。
布置下节课的学具准备。
教学反思:
由于是第一次正式接触中国画,学生显得比较兴奋,听讲也很认真,又敢于尝试,为了减轻大家的心里障碍,我选择了同学们熟悉的物体作为范例,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在习作练习中能够独立的完成一幅简单的水墨画。最后希望同学们不仅像喜爱水墨画这样热情,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做每一件事都要认真踏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