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探究能力考查
一、下面是一些科学问题和现象,请你判断一下是否正确。在你认为正确的后面画“√”,不正确的后面画“×”。
1.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物体都有影子。 (√ )
2.一天中,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温度和影长不同。 (√ )
3.在同一时刻,阳光下同一地点任何直立物体的影子方向可能不相同。 (× )
4.古代只有日晷一种计时仪器。 (× )
5.用圭表测量正午时的影长,北半球冬至日时表影最长,夏至日时表影最短。 (√ )
6.搅拌、加热、将食盐研碎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但三种方法不能同时使用。(× )
7.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 )
8.向一杯水中不断加盐,食盐可以一直溶解下去。 (× )
9.分离混合的木屑和铁屑,只有用磁铁一种方法解决。 (× )
10.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虽然看不见,但并没有消失。 (√ )
11.所有玻璃都具有透明、易碎的特点。 (× )
12.用过的纸不能再用,应丢弃它们。 (× )
13.种子只能在土壤中,才能发芽。 (× )
14.蜜蜂、甲虫、蝙蝠、蜗牛都能传播花粉。 (√ )
15.植物不仅能用种子繁衍后代,有的植物的根、茎也能繁殖后代。 (√ )
16.所有的花都可以结出果实。 (× )
17.运动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增大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 )
18.弹力也是一种力,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 )
19.体积相同的物体放入水中,上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 )
20.人体的皮肤也能产生弹力。 (√ )
二、下面是隐藏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科学问题,请你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内。(只选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答案)
21.手电筒( C )的变化,不能使物体的影子位置发生变化。
A. 位置 B.方向 C.亮度
22.一天中,王老师早晨测量了甲物体的影长,中午测量了乙物体的影长,哪个物体的影子长?( C )
A. 甲物体 B.乙物体 C.不确定
23.制作日晷时,晷面标有十二个时辰,在晷面最下方的是( B )
A. 子时 B. 午时 C.辰时
24.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A )
A. 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25.食盐能溶解在水中,( B )不仅可以加快溶解,还能让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得更多。
A. 搅拌 B. 将水加热 C.将食盐研碎
26.比较哪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强,就是比较( C )
A.溶解速度和溶解的量 B.溶解速度 C.相同量的水中,哪种物质溶解能力强
27.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实验时,错误的做法是( C )
A. 两个杯子的水一样 B. 充分搅拌后溶解了,再倒入下一份
C.倒入7份食盐,食盐没有溶解,把7份这个数记录下来
28. 溶解在汽水中的气体是( C )
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29.瓦楞纸具有良好的( A ),可以用来制作纸箱。
A. 防震性 B. 吸水性 C.光滑性
30.下列( C )是天然材料。
A. 水泥 B. 玻璃 C.木材
31. 下列材料中,吸水性最强的是( B )
A. 牛皮纸 B.宣纸 C. 作业本上的纸
32. ( A )是人工合成的新型材料。
A. 石墨烯 B. 人造革 C.玻璃
33.下列物体变化后,构成物体的物质发生改变的是( B )
A. 小麦磨成面粉 B. 蜡烛燃烧 C.木材做成木椅
34.下列不是果实的是( C )
A. 南瓜 B. 香蕉 C.西瓜子
35. 下列属于完全花的是( A )
A. 桃花 B. 黄瓜花 C.百合花
36.通过探究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 A )没有关系。
A. 物体的颜色 B. 物体的重量 C.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
37.下面做法中能减小摩擦力的是( A )
A. 给齿轮上润滑油 B. 水泥路面刻上横纹 C.体操运动员往手上抹镁粉
38.下面方法中,不能使弹簧产生弹力的是( C )
A. 压缩弹簧 B. 弯曲弹簧 C.加热弹簧
39.物体受到的力,可以用( A )测量。
A. 测力计 B. 天平 C.量筒
40. 玩蹦蹦床时,利用了蹦床的( B )
A. 摩擦力 B. 弹力 C.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