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2-14 15:3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一、单选题
读“北极地区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部分地区终年冰雪覆盖,是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B. 居住着因纽特人,耐寒的北极熊和企鹅也生活在这里
C. 甲是格陵兰岛,北冰洋被三个大洲所围绕
D. 中国黄河站位于北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现象
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有很多相似之处,你认为正确的是
A. 均有定居人口 B. 均是气温低、降水多
C. 均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D. 针叶林分布广
当地时间2020年2月14日,“雪龙2”号科考船从南极长城站起航,奔赴下一个目的地——罗斯海新站。下面是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题:
中国五个南极科考站都()
A. 位于高纬度 B. 位于东半球
C. 有极昼极夜现象 D. 有四季更替现象
南极科考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南极,保护南极。下列项目不属于科考关注的是()
A. 全球气候变化 B. 海洋环境考察
C. 保护生物多样性 D. 旅游资源开发
南极大陆有四个点因其突出特征被分别冠以极点、磁点、冰点和高点。读“南极大陆示意图”完成下列题。
图中①②③分别位于
A.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2019年I月18日,中国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成功降落在位于高点附近的昆仑站机场。飞机降落时可能遇到
A. 极昼、强日照 B. 酷寒、烈风 C. 缺氧、暴雨 D. 极夜、沙尘暴
下列保护南极环境的做法比较合理的是
A. 停止一切科考活动,保护南极脆弱的环境
B. 有条件的科考站安装污水与垃圾处理系统
C. 禁止捕杀极地动物,禁止发展观光旅游业
D. 只在夏季进行科考活动,冬季暂停以休养生息
目前,中国已成为登陆南极旅游的第二大客源国。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游客在南极地区可能看到的代表性动物是
A. B.
C. D.
“除了脚印,什么也和特来;除了回忆,什么也不带走”,下列做法符合极地生态旅游的是
A. 追逐着企鹅拍照 B. 给动物投喂食物
C. 品尝当地野味 D. 把生活垃圾带走
我国去南极科学考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此时南极
A. 为雨季 B. 冰雪大量消融
C. 为暖季 D. 极夜时期,风雪小
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心甲点的纬度是()
A. 90°S B. 0° C. 90°N D. 180°
以下关于图中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企鹅是该区域的代表动物 B. 纬度高,气温低
C. 1-2月是科学考察最好时段 D. 海洋广,降水丰富
每年,我国科考队员都要赴南极考察。考察结束后,大部分科考队员返回国内,留下少数队员维持站区的正常运转和开展部分考察工作,等待下一批科考队员前来交接。这个过程被称为“越冬”。如图是南极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关于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建新站位于太平洋沿岸 B. 昆仑站纬度最低
C. 均位于南极圈以内 D. 均位于南极大陆的边缘
关于在中山站“越冬”描述正确的是(  )
A. 越冬期从11月持续到次年3月 B. 越冬期即使在深夜也是阳光万丈
C. 越冬队员要忍受极夜的漫长 D. 越冬队员要戴好面罩以防晒伤
二、综合题
南极地区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原始的自然环境而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结合“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箭头代表地球自转方向的是________。
(2)图中字母A、B、C代表南极地区周围的大洋,其中B是________洋;四个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站;泰山站大致位于长城站的________方向。
(3)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原因是(______)
①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②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
③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发射强,吸收的热量少④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受南极冰天雪地的自然景观和独一无二的生态系统的吸引,赴南极旅游的游客日益增多。下图是从北京去南极旅游的路线。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路线,游客从北京去南极旅游跨越了亚洲、______洲、______洲,到达南极洲。
(2)去南极旅游有不同的旅游线路,如下表所示。
南极旅游线路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交通工具 游轮 飞机+游轮 飞机
时长和费用 12天以内5-8万元 12-15天10-12万 40-50万元
游客占比 88%左右 11%左右 1%左右
大部分游客选择方案______,理由是______。
(3)下面是某游客的旅游日记,请补充完整:
2月14日:今天上午我们来到了库佛维尔岛(64°S,62°W)。此时,这里______(昼夜长短),很幸运我们拍摄到了座头鲸的照片。
2月15日:今天下午我们来到了天堂湾(65°S,63°W),这里位于库佛维尔岛的______方向。由于时值南极较为温暖的季节海豹在冰面上享受着午后阳光。游客登陆南极大陆前会被要求给所有登陆时携带或穿着的物品进行真空除菌,消毒并清洁鞋底,返回船上后也必须再次消毒并清洁鞋底。登陆后与企鹅必须保持距离,不可主动靠近其5米的范围。严禁踏足在青苔覆盖的土地。
(4)以上对游客在南极登陆采取的措施,其意义在于______,除此以外,你认为还应在哪些方面采取相关措施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读“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极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南极洲由于气候条件恶劣,受人类的影响较小,保持着未经人类雕刻的原始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各项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据新华社报道:我国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大陆最高冰穹上建立了第三个科学考察站——昆仑站(约77°E、80°S),这是我国在极地考察进程中的又一里程碑。但近几十年来,南极这片净土受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如在企鹅体内发现农药残留物,在南极大陆外海经常出现漂浮油污带。
(1)在“南极地区图”画上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烈风、酷寒、干燥),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原因是 ( )
①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 ②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
③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 ④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下列属于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 )
A. B. C. D.
(4)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D大洲:__________ B大洋:__________ ①我国的科学考察站__________。
(5)南极大陆目前除受到各种污染物影响环境外,其他的突出环境问题还有臭氧空洞、冰雪融化、海洋渔业的过度捕捞,针对这一问题,你认为相应采取的对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
(6)从图上可以看出南极大陆的矿产资源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7)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________,是指________度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________大陆,以及周围的__________,是一个__________的寒冷世界。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略
2.【答案】C
【解析】
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南北极地区降水都少,南极地区没有大面积针叶林的分布,南北极地区均有丰富的矿产资源,C对,ABD错。
故选C。
3~4.【答案】A、D
【解析】
3. 读图可知,五个科学考察站的纬度均大于60°,都在高纬度地区,因此都没有明显的四季。长城站不在南极圈以内,无极昼极夜现象,且位于西半球;此外罗斯海新站也位于西半球。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 【分析】
本题考查南极科考的目的,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南极地区科考的目的是解题关键。
【解答】
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其进行科考可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进行海洋环境考察,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南极地区环境脆弱,因此科考目的不是开发旅游资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7.【答案】A、B、D
【解析】
5. 【分析】
本题考查南极洲的位置范围,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有关南极洲的位置知识的识记和灵活运用是解答此题关键。
【解答】
读图,根据经纬度网、相互位置以及南极大陆轮廓判断,图中①②③分别位于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A对,BCD错误;
故选A。
6. 【分析】
本题考查南极洲的自然环境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有关南极洲知识的识记和灵活运用是解答此题关键。
【解答】
南极洲纬度高、海拔高,酷寒、干燥、烈风是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特点,B对,ACD错误;
故选B。
7. 【分析】
本题考查南极洲的考察与保护,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南极洲的考察与保护知识是解答此题关键。
【解答】
A.停止一切科考活动,保护南极脆弱的环境,太过绝对,A错。
B.南极生态环境脆弱,垃圾要带回国内处理,B错误。
C.禁止捕杀极地动物,可以适当发展观光旅游业,C错误。
D.夏季是南极的暖季,可以只在夏季进行科考活动,冬季暂停以休养生息,D对。
故选D。
8~10.【答案】D、D、C
【解析】
8. 【分析】
本题考查南极概况,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示信息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获取图示信息,掌握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
【解答】
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袋鼠是澳大利亚的代表动物;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长颈鹿是热带草原气候区的代表动物。南极寒冷,代表动物为企鹅。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 【分析】
本题考查极地环境保护,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题干信息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符合极地生态旅游的行为。
【解答】
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去南极旅游应该把生活垃圾带走,不能追逐着企鹅拍照,不能给动物投喂食物,更不能品尝当地野味。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0. 【分析】
本题考查南极科考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题干信息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南极科学考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的主要原因。
【解答】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2-次年2月为北半球冬季时,南半球为夏季。南极洲在地球的最南端,北半球为冬季时,南极地区11、12月为暖季,且处于极昼期,有利于科学考察。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1~12.【答案】C、B
【解析】
11.【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北极地区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北极地区的地理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由图可知,图中甲点位于北极点上,所以甲点的纬度是90°N,C对,ABD错。
故选C。
12.【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北极地区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北极地区的地理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由图可知,图中所示地区为北极地区,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6月到8月到北极地区科考的最好时段,北极地区降水不丰富,北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B对,ACD错。
故选B。
13~14.【答案】A、C
【解析】13.
在建新站位于太平洋沿岸;
长城站纬度最低;
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
昆仑站和泰山站位于南极大陆的内陆地区。
故选:A。
14
从11月持续到次年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此时合适南极科考。考察结束后的过程被称为“越冬”,此时南极地区气温很低,有极夜现象,越冬队员要忍受极夜的漫长。
故选:C。
15.【答案】(1)a
(2)大西洋 长城站 东南
(3)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南极地区的位置、科考站、气候等,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南极地区的位置、科考站、气候等是解题的关键。
(1)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旋转,如图a所示。
(2)图中字母A、B、C代表南极地区周围的大洋,其中B是大西洋;四个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长城站(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地区,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泰山站大致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向(泰山站纬度比长城站高,位置偏南,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偏东方向,所以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向)。
(3)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原因是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发射强,吸收的热量少,南北极地区纬度位置相当,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对气温影响不大,B对,ACD错。故选B。
16.【答案】(1)非;南美;(2)1;价格便宜;(3)昼长夜短;西南;(4)保护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垃圾随身带走。
17.【答案】(1)

(2)B
(3)D
(4)南美洲 印度洋 中山站
(5)减少氯氟烃化合物的排放,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强环保意识(符合题意即可)。
(6)煤炭 铁矿
(7)南端 南纬66.5 南极 海洋 冰雪覆盖
(2)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烈风、酷寒、干燥),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原因是: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纬度位置两地都很高,气温与有无定居人口无关。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选B。
(3)A是袋鼠,是澳大利亚的代表动物;B是羚羊,是热带草原气候区代表动物;C是北极熊,分布在北极地区;D是企鹅,分布在南极地区。故选D。
(4)从图可以看出,D是南美洲,B是印度洋,①我国的科学考察站——中山站。
(5)南极大陆目前除受到各种污染物影响环境外,其他的突出环境问题还有臭氧空洞、冰雪融化、海洋渔业的过度捕捞,针对这一问题,相应采取的对策是减少氯氟烃化合物的排放,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强环保意识。
(6)从图上可以看出南极大陆的矿产资源有煤炭和铁矿。
(7)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指南纬66.5度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