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最早提出力的概念
B.牛顿最早完成斜面实验并经过合理外推建立了惯性定律
C.伽利略最早通过斜面试验经过合理外推建立了惯性定律
D.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研究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在研充物体运动原因的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艰辛的探究.利用图示理想斜面实验,揭示运动现象本质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开普勒
C.伽利略 D.亚里士多德
3.首先提出斜面理想实验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笛卡尔
4.某时刻,物体甲受到的合力是10 N,加速度为2 m/s2,速度是10 m/s;物体乙受到的合力是8 N,加速度也是2 m/s2,但速度是20 m/s,则 ( )
A.甲比乙的惯性小
B.甲比乙的惯性大
C.甲和乙的惯性一样大
D.无法判定哪个物体惯性大
5.某仪器内部电路如图所示,其中M是一个质量较大的金属块,左右两端分别与金属丝制作的弹簧相连,并套在光滑水平细杆上,a、b、c三块金属片间隙很小(b固定在金属块上),当金属块处于平衡状态时,两根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若将该仪器固定在一辆汽车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汽车加速前进时,甲灯亮
B.当汽车加速前进时,乙灯亮
C.当汽车刹车时,乙灯亮
D.当汽车刹车时,甲、乙两灯均不亮
6.伽利略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规律,有关的实验程序内容如下: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角度,小球在这斜面上仍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使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会沿水平面一直运动下去,既不变快也不变慢。
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它究竟属于可靠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的推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事实②→事实①→推论③→推论④
B.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
C.事实②→推论③→推论①→推论④
D.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④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位移都是理想化模型
B.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通过实验发现的规律
C.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D.伽利略利用了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8.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
B.意大利学者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英国科学家牛顿首先建立了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概念
D.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了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惯性定律
9.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B.一个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其惯性越大
C.一个物体由地球表面到月球上,其惯性减小
D.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的质量
10.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的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较重物体与较轻物体下落的一样快
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C.笛卡尔认为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方向运动下去
D.牛顿认为力不仅可以维持物体的运动,而且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1.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井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现象的对比,我们能够最先猜想到的是( )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只有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才能保持下去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12.如图所示,乘客在公交车上发现车厢顶部A处有一小水滴落下,并落在地板偏前方的B点处,由此判断公交车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向前加速运动 B.向前减速运动
C.向后匀速运动 D.向后减速运动
1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静止时没有惯性 B.汽车加速时惯性不变
C.加速时汽车惯性大 D.减速时汽车惯性小
14.如图所示,某同学面向车行方向坐在沿平直轨道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里.这位同学发现面前的水平桌面上一个原来静止的小球突然向他滚来,则可判断( )
A.列车正在刹车
B.列车突然加速
C.列车突然减速
D.列车仍在匀速直线运动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4秒初到第5秒末是1秒的时间
B.物体的质量越大,具有的惯性也越大
C.质点一定是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
D.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等于物体的路程
二、填空题(共4题)
16.在水平冰面上(摩擦力忽略不计),被踢出去的小冰块以2m/s的速度在冰面上滑行,则在4s后小冰块的速度为________.
17.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有保持原来的_____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_____,其大小取决于_____。
18.伽利略在研究力与运动关系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理想实验,下列为相关实验内容:
①减小斜面2的倾角,小球沿斜面1滚下,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在斜面2上仍能达到释放时的高度
②将斜面1与斜面2对接,让一个静止的小球沿斜面1滚下,小球将滚上斜面2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斜面2的倾角,直至使它成为水平,小球沿斜面1滚下,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
请根据伽利略的设计思想进行排序___(填写相应序号),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把可靠的事实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揭示了力是___(选填“改变”、“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9.(1)伽利略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有关的实验程序内容如下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此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的推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__)
A.事实②→事实①→推论③→推论④
B.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
C.事实②→推论③→推论①→推论④
D.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④
(2)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只要没有任何阻力,小球在水平面上就能匀速运动下去
B.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远无法做到的
C.利用气垫导轨,就能使实验成功
D.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是它建立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的
三、综合题(共4题)
20.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马拉车,车就前进,停止用力,车就停下来,是否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呢?马不拉车时,车为什么会停下来呢?
21.(1)百米比赛中,运动员冲过终点线后,一般要再跑一段距离才停下来。为什么?
(2)如图甲所示,公交车处于什么状态时,车上站着的乘客身体会向后倾?如图乙所示,公交车处于什么状态时,车内乘客身体会向前倾?
22.一列在笔直铁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行驶的火车车厢内,有一光滑水平桌面上放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因受合力为零,故相对地球保持静止状态。若加速运动的列车向后以a做加速运动。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23.如图所示,一较高木块在小车上和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碰到一障碍物的瞬间,(设小车碰后立即停下),则:
(1)若小车上表面粗糙,则木块将如何运动?
(2)若小车上表面光滑,则木块将如何运动?
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B
6.C
7.D
8.C
9.D
10.B
11.A
12.B
13.B
14.B
15.B
16.2m/s
17.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惯性 物体的质量
18.②③①④ 改变
19.C ABD
20.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没有力作用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不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马不拉车时,车会受到阻力作用而停下来。
21.
(1)由于惯性,运动员如果冲过终点线后立即停下来会向前摔倒而导致受伤,故而一般要再跑一段距离才停下来。
(2)当公交车由静止突然快速启动或突然加速行驶时,由于惯性乘客会向后倾;当公交车急刹车或突然减速行驶时,由于惯性乘客会向前倾。
22.因小球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小球保持与地面相对静止,若车相对于地球向前以a做加速,但小球仍相对于地面静止,故小球必相对火车向后以a做加速运动。
23.(1)木块将向右倾倒;(2)整个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