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目标 1.会认“吃、忘、井”等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吃、叫、主”等生字,认识“心、广”等部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识记词语。 难点:感悟饮水思源的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1.播放《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曲,学生可边听边跟着音乐一起唱。 2.这首歌曲唱的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敬爱的毛主席。(课件出示毛主席像,简单介绍人物) 3.揭题:毛主席一生做过许多感人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题,讲讲题目的意思。 2.细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谁“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挖井人”是谁? (2)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毛主席为什么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乡亲们又是怎样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的?带着这些问题,深入学习课文。
三、认知贯通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检查朗读情况。 (正音:“吃水”“村子”“主席”“乡亲”等) 3.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读听结合,理解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表示地点的词语。(“瑞金”“沙洲坝”“江西”) 2.指名读。让同学们想一想这三个地点之间有什么关系。 3.全班齐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城外的沙洲坝住过。) 4.教师介绍背景,学生细听,提示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第2自然段。(问题:沙洲坝是个什么地方?那里的人民遇到什么困难?)
五、读想结合,理解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数数有几句话。 2.毛主席在沙洲坝住的时候,那儿的人民遇到什么困难?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3.那么毛主席是怎么做的?读第二句讲一讲。(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4.学生自由回答:为什么毛主席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处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群众解除疾苦。)
第2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童谣导入 师:在当时的沙洲坝,流传着这样的歌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请大家读一遍,说说你的理解。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毛主席为乡亲们解决了困难。他这样关心人民,那么沙洲坝的乡亲又是怎样做的?
二、学习第3自然段 师:村里有了井,给老百姓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他们念念不忘毛主席的恩情,就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出示课文插图) 大家一起读一读石碑上的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指名读石碑上的字。 1.学生自由轻声读,指名读。 2.出示“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①乡亲们什么时候会想念毛主席? ②人们为什么会想念毛主席? 是啊,虽然毛主席已经离开了这里,可是,沙洲坝的乡亲们却不曾忘记他,经常想着他,希望再见到他。课文中哪两个词写出了乡亲们的心情?(“不忘”“想念”) ③在你的生活中,都有哪些人关心着你的成长,无私地帮助过你?你会忘记他们吗?为什么? 3.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学生读出对毛主席的崇敬、怀念之情。
三、朗读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开展朗读挑战赛。(可以同桌进行,也可以小组进行)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指名学生读生字,复习读音,教师正音。(课件出示生字及注音) 2.出示会写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笔画,教师示范书写。学生描红书写,教师进行指导。 3.指导学生用加偏旁、组词的方法识记生字。 4.教师指导读背“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
1 吃水不忘挖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