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多想去看看
教学目标 1.认识“想、告、诉”等12个生字,会写“会、走、北”等6个生字。认识部首“?”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了解我国的新疆。 4.使学生产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学习感叹句。 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美丽的图片,你们想看看吗?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2.对,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美丽的首都——北京。(老师简单介绍北京及其美景)刚才看了这么多图片,又听老师说了这么多,你们有什么感想呢?(北京太美了!我多想去看看!) 3.有位小朋友,他和你们一样,也有这个心愿, 想到北京城去看一看,他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识记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读一读。 4.让学生自由举手朗读诗歌,老师相机点拨正音。
三、图文结合,学习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课文配图,老师范读第1自然段,让学生思考:小男孩的家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2.理解“弯弯的”“遥远”。 (1)读读词组:“弯弯的小路”和“遥远的北京城”。 (2)想一想:山里的孩子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出大山后,还要走多少路才能到“遥远的北京城”?(理解“遥远”) (3)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还有哪些地方也离我们很遥远。 3.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 4.刚才有一位同学说得很好,他说这位小朋友很想到北京去看看。现在请这位同学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一句话中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三、图文结合,学习第1自然段(续) 5.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答案就藏在这里(出示妈妈的话),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课件出示: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2)可让学生想象广场的大,比如,让学生观看升旗仪式的视频资料,并与学校操场对比。 6.理解“我多想去看看”。 (1)这句话连续说了两遍,抒发了小男孩向往北京的强烈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朗读时语气要坚定,读出小男孩的迫切心情,重读“多”,表达强烈愿望。 (2)“我多想去看看”为什么要说两遍呢?(说明小男孩非常想去)
第2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衔接旧知,导入新课 小男孩想去北京的原因是想去看看壮观的升旗仪式,其实呀,在我们的国家,有许多的文化古城,像北京、西安、南京等等,还有许多奇山秀水、异域风情。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2自然段,看看另一个小男孩想去哪里看看。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课件出示新疆风貌图、天山图、雪莲图等。请同学们说一说图片上的景物都是哪里的。(同学们举手回答) (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新疆的地域特色、风俗文化。 (2)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是否想亲身去体验一下。 2.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全班齐读。让学生边读边画出描写新疆的句子。 (1)教师提问:文段中提到了新疆的哪些事物?(学生自由回答:天山、雪莲。) (2)新疆有这么美好的事物,同学们都想去看一看,文中的小朋友也想去看一看。指名学生说出文中小朋友说的内容。(课件出示文段最后一句话) 3.开火车读文段最后一句话,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我”迫切想去看看祖国边疆的愿望,体会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复习字词,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指导观察田字格中字的位置。 2.学生自由书写,教师相机指正。 3.玩“找朋友”游戏,组词识记生字。 4.指导读背“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并学习填写叠词。
四、拓展提升 1.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两个小朋友分别想去祖国的北京、天山看一看的愿望,知道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2.同学们,你们想去祖国的哪里看一看呢?和爸爸妈妈计划一次旅行,去感受祖国的美吧! 3.练习用“我多想……”为开头,写一写自己的愿望。
2 我多想去看看 各族人民心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