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角
学习目标: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
2.学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判断象限角,掌握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写。
学习重点:将的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
学习难点:1.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
2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复习:1.初中所学角的概念。
2.实际生活中出现一系列关于角的问题
新授探究案:
1.角的定义: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起始位置旋转到终止位置,形成一个角,点 是角的顶点,射线分别是角的终边、始边。
说明:在不引起混淆的前提下,“角”或“”可以简记为.
2.角的分类:
正角:
负角:
零角:
3.象限角:
非象限角(也称象限间角、轴线角):如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
4.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所有与角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
说明: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
例1:在范围内,找出与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定它是第几象角.
练习1.在与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 (2) (3)
例2写出终边直线在上的角的集合,并把中适合不等式
的元素写出来.
练习2. 写出下列各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把中适合不等式的元素写出来: (1); (2);
当堂检测
1.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终边在y轴非负半轴上的角是直角 B.第二象限角一定是钝角
C.第四象限角一定是负角 D.若β=α+k·360°(k∈Z),则α与β终边相同
2.在[360°,1440°]中与-21°16′终边相同的角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与1840°终边相同的最小正角为 ,与-1840°终边相同的最小正角是 .
4.若角α的终边为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则α的集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
1.终边落在X轴上的角的集合是( )
Α.{ α|α=k·360°,K∈Z } B.{ α|α=(2k+1)·180°,K∈Z }
C.{ α|α=k·180°,K∈Z } D.{ α|α=k·180°+90°,K∈Z }
2.若α是第四象限角,则180°-α一定是( )
Α.第一象限角 B. 第二象限角
C.第三象限角 D.第四象限角
3.第二象限角的集合可表示为 .
4.已知(是第二象限角,问是第几象限角?2(是第几象限角?
弧度制
【教学目标】
① 了解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② 认识弧长公式,能进行简单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弧度制,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难点:弧度的概念及其与角度的关系.
复习案:1.在范围内,找出与终边相同的角,并指出它是第几象限角?
新授探究案:
1.提出问题:初中的角是如何度量的?度量单位是什么?1度的角是怎样定义的呢?
2.定义:
(1)长度等于___________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弧度记作rad。这种以弧度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叫做___________。
(2)正角的弧度数是一个______,负角的弧度数是一个_______,零角的弧度数是______.
(3)如果半径为r的圆的圆心角所对弧的长为l,那么,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_______.
3.角度制与弧度制如何换算?
rad 1=
归纳:把角从弧度化为度的方法是:
把角从度化为弧度的方法是:
一些特殊角的度数与弧度数的互相转化,请补充完整
30°
90°
120°
150°
270°
0
例1、把下列各角从度化为弧度:
(1) (2) (4)
变式练习:把下列各角从度化为弧度:
(1)22 o30′ (2)—160o (3)
例2、把下列各角从弧度化为度:
(1) (2) 3.5 (3) 2 (4)
变式练习:把下列各角从弧度化为度:
(1) (2)— (3)
例3:利用弧度制证明下列关于扇形的公式:
课后练习案:
1、半径变为原来的,而弧长不变,则该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原来的 倍。
2、若2弧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则这个圆心角所在的扇形面积是 .
3.
4.下列各组角中,终边相同的是( )
1.1任意角和弧度制 综合训练
学习目标: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概念。
2.学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判断象限角,掌握终边相同角的集合
的写。能把角度制与弧度制互化,进行简单扇形面积等计算。
学习重点:终边相同角运用和扇形面积,弧度制,弧长计算。
复习:1.任意角知识点。
2.弧度制相关计算公式。
限时检测
1.与120°角终边相同的角是( )
A.-600°+k·360°,k∈Z B.-120°+k·360°,k∈Z
C.120°+(2k+1)·180°,k∈Z D.660°+k·360°,k∈Z
2.若是第二象限角,则一定不是( )
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
C.第三象限角 D.第四象限角
3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度”与“弧度”是度量的两种不同的度量单位
B.一度的角是周角的,一弧度的角是周角的
C.根据弧度的定义,一定等于弧度
D.不论是用角度制还是弧度制度量角,它们与圆的半径长短有关
4.已知扇形的周长是6cm,面积是2cm2,则扇形的中心角的弧度数是________.
5.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等于,则各内角的弧度数分别为 .
6已知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大轮有48齿,小轮有20齿,当大轮转动一周时,小轮转动的角是 ,即 rad.
7.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半径长为6cm,求:
(1)弧的长;
(2)该扇形所含弓形的面积
课后作业
1、下列角中终边与330°相同的角是( )
A.30° B.-30° C.630° D.-630°
2、-1120°角所在象限是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把-1485°转化为α+k·360°(0°≤α<360°, k∈Z)的形式是 ( )
A.45°-4×360°B.-45°-4×360°C.-45°-5×360°D.315°-5×360°
4、写出-720°到720°之间与-1068°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___________________.
5、终边在第二象限的角的集合可以表示为: ( )
A.{α∣90°<α<180°}
B.{α∣90°+k·180°<α<180°+k·180°,k∈Z}
C.{α∣-270°+k·180°<α<-180°+k·180°,k∈Z}
D.{α∣-270°+k·360°<α<-180°+k·360°,k∈Z}
6、已知A={第一象限角},B={锐角},C={小于90°的角},那么A、B、C关系是( )
A.B=A∩C B.B∪C=C C.AC D.A=B=C
7、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Α.三角形的内角必是一、二象限内的角 B.第一象限的角必是锐角
C.不相等的角终边一定不同
D.=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象限的角是锐角 B.锐角是第一象限的角
C.小于90°的角是锐角 D.0°到90°的角是第一象限的角
10、已知角是第四象限角,求:(1)角是第几象限的角;(2)角终边的位置。
1.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⒈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理解同角公式都是恒等式的特定意义;
2 通过运用公式的训练过程,培养解决三角函数求值、化简、恒等式证明的解题技能,提高运用公式的灵活性;
3 注意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有关求值问题;在解决三角函数化简问题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及思维的深化;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学习难点:(1)已知某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它的其余各三角函数值时正负号的选择;(2)三角函数式的化简;(3)证明三角恒等式
复习: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
诱导公式一(其中): 用弧度制可写成
新授探究案:
同一个角的正弦、余弦的平方和等于 商等于
即 , 。
例1:已知,求的其他三角函数值
变式练习:若cosα=-,求α的其他三角函数值.
例2求证
变式练习:化简,其中X为第二象限角。
课堂练习:
已知 ,求的值。
2.已知,求的值
3若是方程的两根,则的值为
课后作业
1.,则的值等于 ( )
A. B. C. D.
2.若,则 ; .
3.化简sin2+sin2β-sin2sin2β+cos2cos2β= .
4.已知,求的值
学后感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借助单位圆,推导出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能正确运用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并解决有关三角函数求值、化简和恒等式证明问题。
2.通过公式的运用,了解已知到未知,复杂到简单的转化过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诱导公式的推导及应用,三角函数式的求值、化简和证明是重点;诱导公式的灵活应用是难点。
复习:诱导公式一及用途
终边相同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
公式(一)
新课讲授:
角的终边关于轴对称、轴对称、原点对称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①、角的终边关于轴对称;
(公式二)
②、角的终边关于轴对称;
(公式三)
③、角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
(公式四)
④问题:(1)诱导公式的用途?
(2)诱导公式中角的范
(3)公式如何记忆?
,,,的三角函数值等于的同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看作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应用示例:
例1.求值:
① ② ③
解:
例1表明,利用上面的公式可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一般的解题步骤是: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任意正角的三角函数~的角的三角函数锐角的三角函数
练习:① ②
例2.化简:
练习:求证
利用诱导公式化简证明,尽量将角统一。首先负角化正角。
当堂训练:课本27页练习1,2,3题
学后感:
诱导公式(二)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诱导公式及其探求思路,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些公式进行任意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的求解、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三角恒等式的证明;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四组诱导公式及这四组诱导公式的综合运用.
难点:公式(四)的推导和对称变换思想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渗透.
一.复习要求:默写上节课四组诱导公式。
二.新课讲授;借助单位圆,推导出正弦、余弦的另外两组诱导公式
公式(五) :
公式(六):
公式(七):课本26页例3证明后作第七个公式
三.应用示例
例1.求证:
练习 化简:
例2.求下列三角函数的值
(1) sin240o; (2);
练习:(1) cos(-252o);(2) sin(-)
四、课后练习:
1.已知sin(+π)= -,则的值是( )
(A) (B) -2 (C)- (D)±
2.式子的值是 ( )
(A) (B) (C) (D)-
3.,β,γ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则下列各式中始终表示常数的是( )
(A)sin(+β)+sinγ (B)cos(β+γ)- cos
(C)sin(+γ)-cos(-β)tanβ (D)cos(2β+γ)+ cos2
4.已知对任意角均成立.若f (sinx)=cos2x,则f(cosx)等于( ).
(A)-cos2x (B)cos2x (C) -sin2x (D)sin2x
5.= .
6.化简:所得的结果是 .
学后感: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练习
【教学目标】
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及符号的确定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诱导公式一确定符号
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课看做“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复习:任意角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及诱导公式一
限时检测:
1、把-1485°转化为α+k·360°(0°≤α<360°, k∈Z)的形式是 ( )
A.45°-4×360°B.-45°-4×360°C.-45°-5×360°D.315°-5×360°
2、把-1125°化成α+2kπ ( 0≤α<2π,k∈Z)的形式是 ( )
A.--6π B. -6π C.--8π D.-8π
3、半径为cm,中心角为120o的弧长为 ( )
A. B. C. D.
4、若2弧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4cm,则这个圆心角所夹的扇形的面积是 ( )
A.4 cm2 B.2 cm2 C.4πcm2 D.2πcm2
5、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P(-1,2),cosα的值为 ( )
A.- B.- C. D.
6、α是第二象限角,P(x, ) 为其终边上一点,且cosα=x,则sinα的值为 ( )
A. B. C. D.-
7、已知角θ的终边在直线y = x 上,则sinθ= ;= .
8、求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课后作业:
1、(1)已知角的终边经过点P(4,-3),求2sin+cos的值;
(2)已知角的终边经过点P(4a,-3a)(a≠0),求2sin+cos的值;
1、
A. B. C. D.
2、角α(0<α<2π)的正、余弦线的长度相等,且正、余弦符号相异.那么α的值为( )
A. B. C. D.或
3、若<θ < ,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 )
A.sinθ>cosθ>tanθ B.cosθ>tanθ>sinθ
C. tanθ>sinθ>cosθ D.sinθ>tanθ>cosθ
4、sin(-1770°)·cos1500°+cos(-690°)·sin780°+tan405°= .
5.已知=1690o,
(1)把表示成的形式,其中k∈Z,∈.
(2)求,使与的终边相同,且.
6.已知角是第二象限角,求:(1)角是第几象限的角;(2)角终边的位置。
7.函数的定义域是 ( )
A., B.,
C., D.[2kπ,(2k+1)π],
学后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立体几何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已知直线a、b是两条异面直线,直线c平行于直线a,则直线c与直线b( )
A.一定是异面直线 B.一定是相交直线
C.不可能是平行直线 D.不可能是相交直线
2、两个平面α与β相交但不垂直,直线m在平面α内,则在平面β内 ( )
A.一定存在直线与m平行,也一定存在直线与m垂直
B.一定存在直线与m平行,但不一定存在直线与m垂直
C.不一定存在直线与m平行,但一定存在直线与m垂直
D.不一定存在直线与m平行,也不一定存在直线与m垂直
3、设m、n是平面α内的两条不同直线,l1、l2是平面β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α⊥β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
A.l1⊥m,l1⊥n B.m⊥l1,m⊥l2 C.m⊥l1,n⊥l2 D.m∥n,l1⊥n
4、设a,b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若a⊥α,a⊥β,则α∥β
B.若b是β内任意一条直线,a?α,a⊥b,则α⊥β
C.若a?α,b⊥α,则a⊥b
D.若a∥α,b?α,则a∥b
5、 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45°,腰和上底长均为1的等腰梯形,则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是 ( )
A. + B.1+ C.1+ D.2+
6、 如图,已知六棱锥P-ABCDEF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A⊥平面ABC,PA=2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PB⊥AD B.平面PAB⊥平面PBC
C.直线BC∥平面PAE D.直线P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45°
7、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面体四个面的面积中最大的是 ( )
A.8 B.6 C.10 D.8
8、将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AC折成一个直二面角,则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是( )
A.30° B.45° C.60° D.90°
9、一个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侧视图是等边三角形.该四棱锥的体积等于 ( )
A. B.2 C.3 D.6
10、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将△ABD沿BD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构成三棱锥A-BCD,则在三棱锥A-BCD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平面ABD⊥平面ABC B.平面ADC⊥平面BDC
C.平面ABC⊥平面BDC D.平面ADC⊥平面ABC
二、填空题:
11、一个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棱锥的体积为________.
12、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棱PD⊥底面ABCD,PD=4,DC=3.则△PAD13、对于平面α和共面的直线m,n,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________.
① 、若m,n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m∥n ② 、若m∥α,n∥α,则m∥n
③ 、若m⊥α,m⊥n,则n∥α ④ 、若m?α,n∥α,则m∥n
13、已知矩形ABCD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O的球面上,且AB=6,BC=2,则棱锥O-ABCD的体积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14、如图所示为一简单组合体,其底面ABCD为正方形,PD⊥平面ABCD,EC∥PD,
且PD=AD=2EC=2.
(1)、求四棱锥B-CEPD的体积;(2)、求证:BE∥平面PDA.
15、如图,在△ABC中,∠ABC=60°,∠BAC=90°,AD是BC上的高,沿AD把△ABD折起,
使∠BDC=90°.
(1)、证明:平面ADB⊥平面BDC;
(2)、设E为BC的中点,求直线AE与直线DB所成角的余弦值.
(3)、求直线AE与面BDC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4)、求二面角A-BC-D的余弦值。
16、如图,已知点H在正方体ABCD-A′B′C′D′的对角线B′D′上,∠HDA=60°.
(1)、求DH与CC′所成角的大小;(2)、求DH与平面AA′D′D所成角的大小.
1.2.2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学习目标:(1)已知某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它的其余各三角函数值时正负号的选择;
(2)三角函数式的化简;
(3)证明三角恒等式
例1,使 =成立的α的范围
例2.已知tanθ=2,求sin2θ+sinθcosθ-2cos2θ
课堂作业
1.若sinα=,且α是第二象限角,则tanα的值等于( )
A.- B.
C.± D.±
2.化简的结果是( )
A.cos160° B.-cos160°
C.±cos160° D.±|cos160°|
3.若tanα=2,则的值为( )
A.0 B.
C.1 D.
4.若α是第四象限的角,tanα=-,则sinα等于( )
A. B.-
C. D.-
课后作业
1.若α为第三象限角,则+的值为( )
A.3 B.-3
C.1 D.-1
2. A为三角形ABC的一个内角,若sinA+cosA=,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为 (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3求证:
4已知,且.
(1)求、的值
(2)求、、的值
1.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⒈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理解同角公式都是恒等式的特定意义;
2 通过运用公式的训练过程,培养解决三角函数求值、化简、恒等式证明的解题技能,提高运用公式的灵活性;
3 注意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有关求值问题;在解决三角函数化简问题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及思维的深化;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学习难点:(1)已知某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它的其余各三角函数值时正负号的选择;(2)三角函数式的化简;(3)证明三角恒等式
复习: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
诱导公式一(其中): 用弧度制可写成
新授探究案:
同一个角的正弦、余弦的平方和等于 商等于
即 , 。
例1:已知,求的其他三角函数值
变式练习:若cosα=-,求α的其他三角函数值.
例2求证
变式练习:化简,其中X为第二象限角。
课堂练习:
已知 ,求的值。
2.已知,求的值
3若是方程的两根,则的值为
课后作业
1.,则的值等于 ( )
A. B. C. D.
2.若,则 ; .
3.化简sin2+sin2β-sin2sin2β+cos2cos2β= .
4.已知,求的值
学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