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一棵小桃树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啊,小桃树,我怎么将你遗在这里,而身飘异乡,又漠漠忘却了呢?
B.我忍不住几分幽伤,泪珠儿又要下来了。
C.将桃核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儿畜着我的梦。
D.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
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我一毕业就走上了社会,要轰轰隆隆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
B.他虽然在血气方刚的年纪,却很沉得住气,从来不好勇斗狠。
C.老师那坚定而猥琐的目光,给了大家继续前行的信心。
D.真是祸不单行,他刚失业,妻子也在这一拨的裁员名单中,家庭经济顿时陷入困境。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调查显示:消费投诉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服务类消费关注度高,二是互联网广告投诉增长。
B.是大半夜起来看球赛?还是美美地睡上一觉呢?作为球迷,很多人心里会有些纠结。
C.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游客都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体验传统文化。
D.在“做一天上海人”的特色活动中,全体师生一起了解了上海的历史、体验了上海的生活。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
B.我不禁有些颤抖了: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吗?
C.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是我太爱怜它吗,是我爱怜得无所谓了吗。
D.啊,小桃树,我怎么将你遗在这里,而身漂异乡,又漠漠忘却了呢?
5.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他忠实地履行了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履行职责”。
B.热情高涨 千钧重负 悲天悯人 血气方刚
解说:这几个短语的结构不全相同。
C.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解说:这个句子中加粗的字词都是助词。
D.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
解说: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棵小桃树》是一篇状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贾平凹,当代作家。
B.贾平凹的《腊月·正月》获得了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儿》获得了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C.“雄伟壮丽”“土地和杂草”“一棵小桃树”都是并列短语。
D.贾平凹的散文上承古代文化的精髓,近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散文名家的风范,同时吸收绘画、戏曲和秦汉地域文化的韵味,形成了空灵蕴藉的风格。
7.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采用顺叙的方式,开头先写小桃树第一次开花便经风雨;接着具体写了小桃树从播种到第一次开花过程中经历的磨难,展示它顽强不屈的性格,这一部分是文章的主体;最后写小桃树与风雨搏斗,照应开头,突出中心。
B.“我”把桃核埋起来,是因为“我”希望桃核在墙角发芽、成长、开花、结果,孕育“我”的梦想。
C.课文以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表明寓意:只要不畏惧困苦和波折,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美好的希望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D.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为明线,即小桃树的经历;另一条为暗线,即作者的经历。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紫藤萝瀑布》是一篇优美的写景状物的散文。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写景抒情,由看花、忆花、思花三部分层层深入,表达主旨。
B.《一棵小桃树》的作者是贾平凹,当代作家。文章的明线是作者自己的经历,暗线是小桃树的经历。
C.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D.《驿路梨花》从文章整体结构看,全文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采用的是顺叙;其中瑶族老人打猎迷路而夜宿小茅屋,解放军战士盖小茅屋,梨花姐妹照料小茅屋又是插叙。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对于同学们是很熟悉的。
B.小桃树能否经受住大雨的洗礼,关键在于小桃树拥有坚强的意志。
C.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就爬起来,将桃核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目的是为了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
D.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
10.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阿姨安慰想念父母哭闹不休的幼儿时说:“别哭!再哭我就不让爸爸妈妈来看你啦!”
B.某校为高三学子举行送祝福活动,校内电子屏显示主题语为:“擦干眼泪,从头再来!”
C.好友数学考满分,张乐拍着好友的肩膀说:“恭喜!恭喜!勇夺桂冠,下不为例!”
D.交警敬礼后对司机说:“同志,您好!请出示您的驾驶证、行驶证。例行检查,谢谢配合。”
11.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枝条上一颗颗蓓蕾也悄悄地鼓胀起来。
②忽有一天,几个粉红色的小嘴突然张了开来,零零星星地挂在枝头,一朵,一朵,又一朵,鲜艳夺目。
③老家的院里种着一棵桃树。
④每逢春寒料峭之时,桃树柔嫩的枝条便悄悄地返青。
⑤那鼓胀的蓓蕾悄悄地努出粉红色的小嘴,犹如爬在青青枝条上的一枚枚粉色玉石珠子。
A.③④①⑤② B.④①⑤②③ C.③④①②⑤ D.④①②⑤③
1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阳光洒在它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自己在努力,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它虽然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
13.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1)可怜它年纪太小了,可怜它才开了第一次花儿!我再也不忍看了,我千般万般地无奈何。(__________)
(2)奶奶从集市上回来,带给了我们一人一个桃子。(__________)
(3)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__________)
(4)我心里稍稍有些安慰了。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那花儿开得火灼灼的,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甲]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_________,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乙]笑着。
(1)给文段中加粗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灼(zhuó) 薄(báo) B.灼(sháo) 薄(bó)
C.灼(zhuó) 薄(bó) D.灼(sháo) 薄(báo)
(2)从“的”“地”“得”三个助词中选择两个,分别填入文段中的[甲][乙]处。
[甲]_________ [乙]_________
(3)文段中横线处所填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忧心忡忡的少女 B.忧心忡忡的少男 C.患了重病的少女 D.患了重病的少男
15.一棵小桃树以它顽强的生命力给予了作者希望。是否也有那样一棵树、一株草,抑或自然界的其他景物给了你生活的感悟、生命的启迪?请你以此为对象写一段文字。(150字左右)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项中的“飘”应为“漂”;B项中的“幽”应为“忧”;C项中的“畜”应为“蓄”。
2.答案:C
解析:猥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3.答案:C
解析:A项中,“调查显示”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B项中,“是大半夜里起来看球赛”和“还是美美地睡上一觉呢”是选择性问句,中间应该用逗号。D项中,并列短语“了解了上海的历史”“体验了上海的生活”之间应用逗号。
4.答案:C
解析:句中的两个“吗”后面都应用问号。
5.答案:C
解析:“和”“但是”是连词,“都”是副词,“的”是助词。
6.答案:C
解析:“一棵小桃树”不是并列短语。
7.答案:A
解析:课文采用的是插叙的顺序,先写眼前情景,然后插叙对过去的回忆,最后又回到眼前。
8.答案:B
解析:明线是小桃树的经历,暗线是作者自己的经历。
9.答案:D
解析:A.主客颠倒,应改为“同学们对于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是很熟悉的”。B.两面对一面,可删去“否”,或在“拥有”前加“能否”。C.句式杂糅,可删去“目的”或“为了”。
10.答案:D
解析:A项,对幼儿语气不能太生硬;B项,送祝福活动的主题语应是祝福的话,如“祝你一路顺风”或“祝前程锦绣”等;C项,“下不为例”不合适。
11.答案:A
解析:本语段写的是一棵桃树开花的过程。先有桃树,然后有春天枝条返青,再有枝条上的蓓蕾鼓胀、努出小嘴,最后突然张了开来。这样符合植物开花的顺序,故选A。
12.答案:C
解析:整体感知语段,应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出种子的生长过程。其中,④②①三句的时间先后最为明显,三个句子应排列在一起。再运用排除法,可知选C。
13.答案:(1)抒情
(2)记叙
(3)描写
(4)抒情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辨析表达方式的能力。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14.答案:(1)C
(2)得;地
(3)C
解析:(1)“灼”的正确读音是zhuó;“薄”在“单薄”中读bó。
(2)“的、地、得”三个助词在使用时要注意区分:在定语后面用“的”,在状语后面用“地”,在补语前面用“得”。[甲]处“似纸做的”补充说明桃花“单薄”的情形,作补语,故用“得”;[乙]处“苦涩涩”用来修饰“笑着”的状态,作状语,故用“地”。
(3)文段中的“单薄”“苍白白”说明桃花十分瘦弱,仿佛患了重病似的,而且花朵常常与女性联系在一起,所以横线处填“患了重病的少女”最为合适。
15.答案:一棵树,从破开土层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要拔地而起,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舍弃很多旁枝末叶。她的目标是苍穹,用自己的一身丈量天空的高度,用自己的一生丈量生命的宽度。
不舍一叶的不是树,是趴在地上的藤蔓,她永远都看不到高处的景色,一辈子只能活在兽蹄、人脚之下。一棵树,舍弃的是枝叶,不是主干。舍掉主干的树,会死掉。人生如是,舍次保主,才能成就生命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