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
1.掌握环境问题的概念、成因及分类;
2.能说出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结合案列,分析典型环境问题的类型、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对环境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
指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的现象。
环境问题的概念: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二是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环境问题的危害:
(1) 威胁生态平衡
(2) 危害人类健康
(3) 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的实质:
环境问题是伴随着
而出现的。
根本:
直接原因:
实质:
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
发展问题
人口问题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发展问题
按环境要素划分
按生产类型划分
按地理空间划分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工业环境问题
农业环境问题
土壤污染
区域环境问题
局部环境问题
生活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
环境问题的类型:
环境问题的类型:
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
主要类型 表 现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资源短缺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噪声污染、海洋污染、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等
二、环境问题的表现: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主要表现在过度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
主要表现在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
以及快速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
城市:
乡村: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三、主要环境问题
三、主要环境问题:
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1.资源短缺
由于人类长期大规模开采与破坏,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人均拥有的资源量大幅度减少,以致难以满足和保障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2.生态破坏
(1) 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明显加快了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使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
(2)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不顾生态的良性循环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长时期地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使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态失衡,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态恶化。
全球物种数目分类(单位:种)
类别 所有物种 濒危物种
哺乳类 4629 1096
鸟类 9672 1107
爬行类 6900 253
两栖类 4522 124
淡水鱼类 25000 734
高等植物 270000 25971
总计 302723 29285
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3.环境污染
(1) 概念: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
(2) 常见类型
①大气污染:
概念
常见污染物及主要来源
危害
实例
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放的污染物导致大气质量下降的现象
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一氧化碳以及可吸入
颗粒物等,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物,腐蚀材料,影响气候,
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
②水污染
概念
常见污染物及主要来源
危害
实例
水体因某些有害物质的大量进入,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的
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
造成水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以及
畜禽粪便等
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鱼类死亡,某些金属导致“公害病”(水俣病)
③土壤污染:
概念
常见污染物及主要来源
危害
实例
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
土壤的容纳和自净能力,从而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形状等发生变化,
并导致土壤功能失调、质量下降的现象
土壤污染物主要有工矿企业排岀的废水、烟尘、残渣中所含重金属
元素和有机物,农用化学药剂中的有害成分,以及有害微生物、寄生
虫卵等
通过农作物和水体间接影响人和动物
“镉米”事件
④海洋污染:
概念
特点
常见污染物及主要来源
危害
实例
人类活动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导致损害海洋生物、
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降低海洋环境质量的现象
海洋污染具有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面广、 难以控制等特点
绝大部分海洋污染物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城市和工业
生产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弃物、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
施入农田的农药和化肥、石油污染、热污染和固体废弃物
污染物进入海洋,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生物,甚至通过食物链
影响人体健康
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
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生态问题 主要分布区域 自然背景 主要防治措施
森林破坏 东北、西南、 华南林区 中温带、亚热带边远山区
草原退化 内蒙古、青 海、西藏、宁 夏、新疆 半干旱、干旱草原区
湿地萎缩 三江平原沼泽、湖滨海滨 湿润低平原、 湖泊、海洋边 缘地区
生物多样 性减少 林区、草原、近海海域 物种资源丰富
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半湿润、湿润丘陵地区
土地荒漠化 西北、华北半干旱区 半干旱内陆或春旱严重 地区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 采育结合,
退耕还林、 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停止围垦、
退田还湖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
釆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退田还林、植树种草、修建梯田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
当前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当前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主要原因 主要分布 严重后果 解决措施
全球变暖 森林大量减少,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全球 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 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 地;使各地降水和干湿状 况发生变化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和替代能源等
环境问题 主要原因 主要分布 严重后果 解决措施
臭氧层空洞 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气中氟氯烃增多 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上空 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降低人的免疫力,导致皮肤 癌;危及海洋生物,导致全球变暖
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剂,参与国际保护臭氧
层合作
环境问题 主要原因 主要分布 严重后果 解决措施
酸雨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不断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世界:西欧、北美、日本 我国:主要在南方地区 使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的生存;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的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
对矿物燃料进行无硫处理,加强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环境问题 主要原因 主要分布 严重后果 解决措施
森林锐减 焚耕开垦、开辟农牧场、商业性木材采伐、不合理的生物资源利用等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东南亚等地,以巴西最为严重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全球气候
加强管理与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设立国际基金,鼓励保护性开发
土地荒漠化 主要原因 主要分布 严重后果 解决措施
沙漠化 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滥伐、滥垦、滥牧,破坏植被严重 温带内陆干旱半干旱区;季风区的边缘地带 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退化,面积减少
石漠化 地表土层薄,土下基岩坚硬,地形坡度大,降水多,冲刷作用强,植被破坏 严重 石灰岩广布的高原山区 使山地成为荒漠,人畜饮水困难,导致土地退化
保护好现有植被;加强管理,退耕还林、还牧
禁止陡坡垦荒,实行封山育林
人类治理环境问题的有益举措:
自我检测区
1.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下列环境问题中,由人类排放废水引起的是( )
A.我国某些地方的“粗脖子”病
B.墨西哥湾海上油膜导致鱼类死亡
C.秘鲁附近海域因水温升高而引起的鱼类死亡
D.我国沿海近年频发的赤潮
答案 D
自我检测区
2.下列由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分类正确的是( )
①滥垦草地 ②大量施用剧毒农药 ③直接排放工业“三废” ④土地荒漠化 ⑤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 ⑥捕杀濒临灭绝的动物
A.①②⑥,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④⑥,②③⑤ D.①③⑤,②④⑥
解析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属于生态破坏的有①④⑥,属于环境污染的有②③⑤。
C
自我检测区
阅读下列四幅图:
3.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资源短缺问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图片中的环境问题依次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资源短缺问题包括森林、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A
自我检测区
4.下图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水的关系。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
(2)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自我检测区
(1)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
答案:污染总体呈“W”形变化(先减轻后加重,3日污染最严重,随后减轻恢复常态)。城市地表污染物较多;降雨后污染物被径流带入河流;河流流量小,河水自净能力差。
自我检测区
(2)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 防治水污染的措施包括控制污染源,减少排放;采取技术措施做好污水净化;提高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习惯等。
答案: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水环境的保护意识;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引水冲污,增强河水自净能力。(答三点即可)
5、仔细阅读下面的宣传画,并回答问题。
(1)这幅图所提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2)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二氧化碳等工业废气的大量增加,
产生“大气保温效应”;滥伐森林,环境生态系统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削弱。
5、仔细阅读下面的宣传画,并回答问题。
(3)该问题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4)你认为个人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轻或防治该问题:
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