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华师大版 七下
§5 . 3 生物圈
复 习:
1、什么是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哪些?
3、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作用是什么?
4、说一说如何才有可能保持生态系统长期稳定?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综合体。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温度、阳光、空气、水、营养等非生物成分。
通过光合作用,将简单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体内的有机物中。
保持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类、数目相对稳定;外来干扰不超过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目前为止,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地球生物圈是地球上一切生物与存在生物
的大气圈、水圈、 岩石圈之间相互依存、相互
影响的一个综合圈。
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
一、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综合圈,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点击图片播放)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对流层)、岩石圈的上层(土壤层)和水圈的一部分。它大约包括从海平面下12 km 到海平面以上10 km范围内的海洋、陆地和空中。
3、生物圈中最适宜生物生存的区域:
大气圈和土壤岩石圈交汇处,即海平面上下100 m 左右范围内,是适宜生物生存活动的空间,也是生物最活跃的区域。
(点击图片播放)
4、生物圈的组成:
生物圈除大气、水、土壤、阳光等自然因素外,还存在各种各样的生物,人是生物圈的主要成分。
生物圈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因素与土壤、水、空气、阳光等非生物因素是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制约的。
生物圈是地球上一切生物与存在生物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一个综合圈。
二、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
1、人类加速生物圈的退化:
由于不合理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如土地、水和空气受到很大的影响。
虽然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在漫长和曲折的进化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改造环境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由于生物圈非常脆弱,我们一不小心,就会给自己生存的空间造成巨大的甚至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1)资源贫乏、污染严重:
人类在有限的地球上无节制地发展着,使地球承受重负,资源、能源正在不断地被消耗,环境被严重污染。每年有4 500亿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倒入江河,20亿人生活在污染物超标的大气环境中,有10亿以上的人饮用被污染的水 。
(2)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地球上每年有6×10 4 km2 的土地沙漠化,每年有1.1×10 5 km 2 森林消失,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的变迁就是一个痛心的实例。
(点击图片播放)
黄土高原
(3)温室效应加剧: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极其严重问题。
科学家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每增加1倍,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5~4.5℃,而两极地区的气温升幅要比平均值高3倍左右。因此,气温升高不可避免地使极地冰层部分融解,引起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4)臭氧层被破坏:
科学家认为,大气层里的臭氧浓度每减少1%,就会使人类皮肤癌患者增加5%;臭氧含量减少25%,就会杀死水域中的浮游生物和幼小生物。从而危及整个生物圈。
目前已有3-5%的臭氧遭到破坏,科学家已在南极上空发现了臭氧层"空洞",其面积大到可以容纳美国大陆,深度可以装下珠穆朗玛峰。
近年来臭氧层的浓度降低,主要是人为活动产生的大量氮
氧化物,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大量氮氧化合物和其他气体。尤其
是用作致冷剂、除臭剂的氯氟烃化物(氟利昂)等排入大气,这些
物质在平流层中稳定滞留并与臭氧发生化学反应而使臭氧消失。
(5)酸雨问题: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物质和空中水汽相结合,形成的降雨叫做酸雨。
酸雨酸雨强弱是空气质量好坏的证明。
酸雨会严重损坏森林、土地、建筑物等,被称为“看不见的空中恶魔”。
被酸雨损坏的森林和建筑
(6)沙尘暴问题:
沙尘暴 是沙和尘暴 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
(7)PM2.5问题:
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
入肺颗粒物。
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
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
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空气中PM2.5剧增的主要原因:除自然原因之外 ,
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更加剧其数量的增加。如煤、石油
等燃料的大量使用、汽车尾气的排放、建筑工地及马路扬尘、燃放烟花爆竹等。
1、生物圈2号的设想:
科学家们把人类休 养生息的地球称为“生物圈 1号”,把人造生物圈称为“生物圈 2号”。
“生物
圈 2 号”内有土壤、水源、空气和多种多样的动植物和微生物。
科学家们希望,模拟地球环境的人造生物圈能够提供足够的食物、水和空气供人类生存。
但经过试 验,科学家的愿望未能实现。
三、生物圈2号
2、生物圈2号给我们的启示:
人造生物圈试验的失败说明,到目前为止,在人类可及的范围内,地球 是唯一孕育生命的星球,我们只有依赖它才能生存。
1)既然人工造一个地球目前是不可能的,到宇宙中 再找一个像地球一样的星球目前也不可行,那就只有保护好现在的地球,而别无选择。
2)地球上的森林、湖泊、草 原、海洋等自然生
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所以人类的发展
可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人类要与自然和谐
共存。
为了试验人类离开地球是否能生存,1991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布东北建 起了一个占地约为12 000 m2 、容积为1.4×107 m3 的世界中的“世界”——“生物圈 2号”。
实际上它是一个巨大的温室,在内部建造了5个模拟世界各地景观的野生生物群落(一片热带雨林、一片热带草原、 一片沙漠、一片沼泽和一个小海洋)和 2个人工生物群落(农业区和居住区)。 圈内共有约4000个物种,其中动、植物 约3000种,微生物约1000种,与地球生物圈类同。
同年9月26日,来自美国、 德国、英国和比利时的4男4女共8名科学家,走进了“生物圈2号”,成为这个世外桃源的首批居民。
然而,事实表明,“生物圈2号”的设想是不现实的。
试验开始不久,人造生物圈内部植物光合作用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氧气 含量下降,居民出现疲倦、难以睡眠等症状。“生物圈2号”还是不能产出仅供8人 维持生命的氧气、饮用水和适量的食物,只能向“生物圈1号”——地球求救。另 外,他们的食物有80%是自己种的,20%是储备食物,主要是红薯、小麦、大麦和香蕉, 很少吃到鸡、鸡蛋和羊肉。
过了两年封闭式生活之后,这个人造生物圈已处于奄奄 一息之中。1993年9月26日,8名科学家终于被迫走出了这个人造生物圈。
生物圈2号
生物圈2号内部
(点击图片播放)
四、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1、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当今全世界都在关注人类的生存空间。
1972年6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了联合 国人类环境会议,各国政府共同讨论了当代的环境问题,
探讨保护全球环境的战略,会议通
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向人们敲
响了保护生物圈的警钟。
2、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1)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主持的有关环境与 发展问题的讨论,签署了多项保护环境的国际公约和条约,并且把环境保护 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20世纪 80年代我国先后颁布了多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 律、法规,其中影响较大的是 1989年 12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现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条例已有几十个。
3)十九大报告提 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国家再次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 重要性,
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着重加强生态环境建
设,促进经济、社会、环 境协调发展,真正建
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
课堂小结
1、生物圈是指地球上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综合圈,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人是生物圈的主要成分。
2、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对流层)、岩石圈的上层(土壤层)和水圈的一部分。
3、生物圈是地球上一切生物与存在生物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一个综合圈。
4、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课堂小练
1、下列人类活动:①绿化荒山,植树种草②要致富,砍大树③若要吃得好,就吃蛙蛇鸟④见毒蛇就打死它⑤退耕还林⑥提倡“免赠贺卡”、“少用一次性木筷”,其中有益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
A. ①②⑥ B. ①⑤⑥
C. ①③⑥ D. ①④⑥
B
课堂小练
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包括大气圈的上部、水圈全部、岩石圈上部
C.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包括大气圈全部、水圈及岩石圈上部
C
课堂小练
3、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你认为与之有关的是( )
A. 洪水泛滥 B. 森林遭到严重砍伐
C. 自然灾害 D. 原来就是这样
B
课堂小练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应该限制工业发展
B.经济落后的地区,可以采用“先发展,后治理”的措施
C.必须采用一定的环保措施,以避免和解决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D.随着科学的进步,环境污染的问题自然会解决
C
课堂小练
5、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弥猴无家可归,酸雨造成植物大面积死亡。这些事实说明( )
A.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存
B.生物正在逐渐灭绝
C.地球的环境越来越差
D.环境因素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D
课堂小练
6、某地区因生态平衡失调,造成水稻减产,下面属于食物链受到破坏而造成减产的原因是( )
A.酸雨的危害
B.使用农药不合理
C.特大的水灾
D.大量捕捉青蛙,使害虫繁殖
D
课堂小练
7、人类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对生物圈造成不良影响,其中对生物圈产生有利影响的是( )
A.“三北”防护林工程
B.乱占林地
C.滥伐树林
D.过渡放牧
A
课堂小练
8、我国黄土高原曾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变成了荒山秃岭,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B.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系统
C.常年干旱,赤地千里
D.地壳运动频繁
B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HS版七下§5.3生物圈预学案
姓名
请您以教材为蓝本,完成下列问题:
一、知识点预习:
1、生物圈是指地球上 (包括人类)及 的综合圈,它是地球上 的生态系统。
2、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 (对流层)、岩石圈的 (土壤层)和 的一部分。
3、生物圈中最适宜生物生存活动的空间是 的交汇处。包括从海平面下 km到海平面以上 km范围内的海洋、陆地和空中,其中海平面上下 m左右范围内是生物最活跃的区域。
4、生物圈是 与地球上 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一个综合圈。
5、全球环境迅速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 和 ,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如土地、水和空气受到很大的影响。
6、全球环境恶化主要包括: 、 、 、 、臭氧出现空洞、各种污染严重等等。
7、“生物圈2号”试验的失败说明: 。
8、1972年 6月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目的的提醒人类 。
9、我国十分重视环境与发展问题,先后签署了多项保护环境的国际公约和条约,也颁布了多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 律、法规,其中影响较大的是 1989年12月公布的; 。
二、知识点运用:
1、下面措施中,对保持生态环境最有利的是( )
A.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
B.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
C.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有毒藻类死亡
D.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
2、下列行为不属于人类活动影响生物圈的是( )
A.为了保护某地的原始森林,地方政府禁止游人进入该地区
B.为了追求粮食产量,人们大量使用农药防虫害
C.人们在山坡上修建梯田来种植农作物
D.发菜是一种市场上售价很高的植物,人们为了得到它在宁夏的草原上大量挖掘
3、下列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B.晚上习惯于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
C.每天上学由家长开车接送
D.用餐时习惯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4、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
A.根深叶茂 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大雁南飞 D.旗形树
5、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有的树秋天落叶 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而变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6、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B.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7、目前,我国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是( )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臭氧层出现空洞
C.地震频繁 D.人口过度增长
8、我国西部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①空气污染和水源污染 ②水土流失 ③土壤沙化 ④沙尘暴 ⑤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部分:
1、一切生物 其生存环境 最大
2、下层 上层 水圈
3、大气圈和土壤岩石圈 12 10 100
4、生物 存在生物
5、发展模式 生活方式
6、土地沙漠化 植被破坏 温室效应加剧
7、到目前为止,在人类可及的范围内,地球 是唯一孕育生命的星球,我们只有依赖它才能生存。
8、保护生物圈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知识运用部分:
1、D 2、A 3、A 4、B 5、C 6、B 7、D 8、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HS版七下§5.3生物圈课后练习
姓名
1、中学生的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是( )
A.吃饭常用一次性餐具
B.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卫生
C.饭菜吃多少买多少,不浪费
D.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
2、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 )
①围湖造田 ②排放污水 ③植树造林 ④焚烧垃圾 ⑤养花种草 ⑥喷药灭虫
A.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①②④⑥ D.②④⑤⑥
3、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是由地球上全部的生物组成的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D.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之一
4、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就是生物圈
B.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组成生物圈
C. 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就是生物圈
D.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生物圈
5、下列不属于使生态系统遭到毁灭性破坏的自然因素是( )
A.火山爆发 B.地震
C.雷击引起的火灾 D.引进、消灭某些生物种类
6、毁林开荒的恶果是( )
A.减少木材的产量 B.破坏了当地生物的生活环境
C.造成农林害虫的大量繁殖 D.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7、下列可作为评价一个国家环境质量的指标的是( )
A.有环境保护法 B.工厂“三废”的处置
C.自然资源的保护措施 D.人均占有多少平方米的绿地
8、下列不可作为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实例的是( )
A.在林业部门的规划下砍伐一定的树木
B.用网捕杀鸟类,导致害虫大量增加
C.农民喷洒大量农药杀死害虫
D.森林植被的大量砍伐和草原的过度放牧,使我国频频发生沙尘暴
9、下列关于生物圈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圈,必须禁止开发和利用一切野生资源
B. 生物圈是我们生活的唯一家园,必须科学合理地开和发利用生物资源
C. 生物圈有一定调节能力,人类的活动能加速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起更好的保护作用
D. 生物圈Ⅱ号的实验说明人类有能力建造一个适宜人类生活的新生物圈
10、下列各种环境问题,主要是由植被减少引起的是( )
A. 新冠肺炎 B. 酸雨 C. 沙尘暴 D. 赤潮
11、为了眼前的利益,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生物。下列不属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造成破坏影响的是( )
A. 酸雨 B. 温室效应增强 C. 毁林栽茶 D. 互赠“电子”贺卡
12、保护地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造成危害的是( )
A. 回收处理废电池 B. 使用无磷洗衣粉
C. 冰箱、空调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 D.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参考答案
1、A 2、C 3、A 4、D 5、D
6、D 7、D 8、A 9、B 10、C
11、D 12、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