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镇平县侯集镇第一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下学期开学寒假学情检测八年级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镇平县侯集镇第一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下学期开学寒假学情检测八年级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3 23:4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春期寒假学情质量检测题
八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1.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决斗”的结果是清政府
A.割让香港岛 B.赔款白银4.5亿两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2.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19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主要是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大片领土
C.获得了中国大量赔款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3.史学家陈旭麓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意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这一认识主要基于当时
A.中国再次败给西方侵略者
B.中国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
C.太平军抗击了洋枪队
D.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产生
4.纪录片《走向海洋》中有这样一段话:黄海风云突变……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此战中,率领致远舰冲向日舰、最后壮烈殉国的海军管带是
A.邓世昌 B.左宗棠 C.丁汝昌 D.关天培
5.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失败,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它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这次"认识”使先进人士开始
A.创办近代工业以自救
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7.1898年11月7日,英文报纸《字林西报》周刊中的文章这样写道:中国野蛮地谋杀了它的第一批爱国青年……但我们可以断言,这些人的精神是继续存在很多人中间的,改革一日不完成,他们一日不会休止。材料强调
A.清政府统治出现危机
B.清政府的改良失败了
C.顽固派利益受到触犯
D.变法影响广泛而持久
8.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
A.五四运动爆发
C.黄埔军校创建
B.中国共产党诞生
D.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9."浩浩洪流北伐夸,威名赫赫将中花。初师贺胜桥头帜,复刃黄龙铁血霞。义勇同声吁国难,精忠独罪陷囚枷。江南一叶冤千古,咽泪黑茶山上差。”这首诗和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A.朱德 B.贺龙 C.叶挺 D.项英
10.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革命屡屡受挫。面对严峻现实,毛泽东创造性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创造性”的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1.漫画常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某一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右图是漫画家张订于1946年完成的作品《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与该漫画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西安事变
12.下列是在某次战争中牺牲的部分革命英烈名单。据此分析, 这场战争是
范庭兰(1903-1939) 戴民权(1891-1940) 孔庆同(1912-1942)
郭好礼(1904-1943) 李恒泉(1915-1944) 彭雪枫(1907-1944)
A.甲午中日战争
B.北伐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日战争
13.2018年1月,日本主流媒体—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NHK)播出了纪录片《731部队——人体实验是这样展开的》。这部纪录片详细揭露了日本731部队在中国东北地区秘密进行人体实验、研发细菌武器的丑恶罪行。日本的这一残暴恶行发生在
A.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抗日战争时期
14.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五四运动的主题是民主、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主题是
A.爱国、救亡
B.民主、和平
C.自强、求富
D.和平、发展
15.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发给毛泽东第二封电报:"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勤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电报发出后,时任《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国民党想要制造什么样的空气
A.国民党想要发动内战
B.国民党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C.国民党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D.国共合作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A.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B.马克思主义传播史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D.西方列强的侵华史
17."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睿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
A.变法图强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18.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对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
A.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B.礼仪风俗的简洁化
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
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
19.旗袍原是满族妇女的基本服饰。在20世纪20年代,旗袍吸收欧美服装讲求适体和曲线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C.样式不断翻新,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20."民族大实业家传记系列”中人物籍贯分布统计如下:江苏4位,张骞、周作民、荣宗敬、荣德生;浙江1位,虞洽卿;安徽1位,周学熙;湖南1位,范旭东;福建1位,侯德榜。这些民族大实业家籍贯多为沿海沿江地区,从侧面说明
A.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总体比较落后
B.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轻、重工业分布不均衡
C.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地区分布不平衡
D.我国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轻工业领域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92年,张裕酿酒公司创立。
1896年,酿造出中国第一批葡萄酒。
1905年,地下酒窖竣工,这是亚洲最大的地下酒窖。
1912年,孙中山先生到张裕酿酒公司参观,并题赠"品重醒泉”四字。
1915年,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
1917年,张裕正式营业四周年庆典,张学良、康有为、黎元洪等社会名流前来祝贺。
1934年,进入中国银行(孔祥熙控制)接管时期。
1941年,被日军强行接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裕酿酒公司1892-1917年不断发展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张裕酿酒公司的发展状况及原因。(2分)
(3)从张裕酿酒公司的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1分)
22.(6分)西洋、东洋是古代中国人以中国为中心的一个地理概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以前,中国对外商贸文化往来以陆路交通为主,张骞通西域之后,丝绸之路形成,玉门关、阳关以西广大地区泛称西域。唐朝以来,经济重心南移,科技进步,海路交通发展,海上陶瓷之路兴起,中国与东南亚、印度洋周国国家商贸繁荣,印度洋一带国家泛称西洋。新航路开辟后,中国与欧洲国家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欧洲国家泛称西方。
材料二 "东洋”名称来源于宋代,是古代中国人原创的地理名词。"东洋史”就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但近代以后,"东洋”词义却发生了急剧变化。日本历史学家重新诠释了"东洋史”,"东洋史”中的主角不仅由中国变成日本,甚至就连"东洋”之名,亦被日本独享。
(1)据材料一可知,古代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变化过程按陆路交通范围发展到海路交通的范围可分为"西域”"西洋”"西方”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的代表性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东洋”易主的原因。(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和"东洋”学习中引发了哪些历史事件?人们由向"西方”学到向"东洋”学的意识转变开始于什么时候?(2分)
3.(6分)分析下列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将表格中①②两处补充完整。(2分)
(2)怎样理解"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2分)
(3)结合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特点。(回答两点即可)(2分)
24.(7分)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铸就了惊天动地、气贯长虹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这些伟大的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创举(或事件) 意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① 改编了军队,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井冈山道路 开创了一条②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材料二 2021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八年级(4)班同学准备开展"诗歌长征”纪念活动。品读下面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并帮助他们完成纪念活动。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透拖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三 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面对外来侵略,国难当头之际,全体中华儿女一致抗日中体会到;从掩埋了牺牲的战友,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戳、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
(1)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为中国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中的表格。(2分)
(2)导致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2分)
(3)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中华儿女一致抗日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各是什么?根据材料总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3分)
25.(6分)军装指军队的制服。军装采用的是一种制式服装,透过一个国家、一个时期军服的质地、颜色和款式,不仅可以品出时代的审美,而且可以读出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军军服也有很大不同。观察下列图片,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参考答案
一、1.A 2.B 3.B 4.A 5.C 6.C 7.D 8.B 9.C 10.C
11.B 12.D 13.D 14.B 15.C 16.C 17.D 18.A 19.B 20.C
二、21.(1)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鼓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2)状况:发展艰难。原因:日本侵华;官僚资本的压制;长期的战乱,缺乏有利环境。(任答一点即可)
(3)民族独立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前提。(言之有理即可)
22.(1)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
(2)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东方文明中心地位动摇;明治维新后,日本快速崛起;近代日本企图称霸东方;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国际地位下降,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以前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洋”概念转变为以日本为核心的"东洋”概念。(任答两点即可)
(3)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1895年。
23.(1)①三民主义②新文化运动
(2)毛泽东突破了俄国"城市中心论”,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并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是中西文明碰撞和交流的产物;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并随着民族危机加深而发展;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任答两点即可)
24.(1)①井冈山会师②农村包围城市
(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
(3)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25.【例文】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我军的军服
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图一是毛泽东在长征时戴过的军帽。图二反映了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走上抗日战场。图三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英勇作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不朽功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