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学期学生开学检测
九年级语文
(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亲贤臣,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诸葛亮《出师表》)
(2)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晏殊《浣溪沙》)
(3)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5)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7)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8)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
(9)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
(10) ,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6分)
西溪乃东台之根。汉武帝时设镇,晋安帝时为建陵县治所在地。西溪人文荟萃,北宋晏殊、吕夷简、范仲淹三任宰相先后在西溪任盐官。晏殊创办西溪书院,并在西溪留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千古名句。范仲淹主持修建范公堤,曾以“莫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参知两丞相,曾向此间来”称诵西溪。孝贤文化家y 户晓,“董永七仙女传说”脍炙人口。泰山护国禅寺建于南宋,历经900余年苍桑犁木街现存多处明清民居,三里路至今已逾两千余年。西溪名胜古迹甚多,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y 。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荟萃( ) 脍炙人口( ) 家y ( )户晓 美y ( )
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1分)
改为
(3)请解释划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分)
脍炙人口: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只有走进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才能洞见他们的人生轨迹,守护劳动者的风景。
B.专家认为,过度疲劳引起健康透支,最大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休息时间都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C.苹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前应将苹果洗净、削皮。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园的荷花尤其特别引人注目,游人不由得驻足欣赏。
4.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 )
A.微风摇碎一树阳光,地上树影斑驳,四下一片静谧。
B.冬野寂寂,万物悄然积蓄力量,静待生命在春天怒放。
C.回到阔别多年的母校,师生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D.邓稼先当年隐姓埋名研“两弹”,今日家喻户晓扬美名。
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柳宗元创作的“永州八记”备受后人推崇。
B.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C、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D.干支,最初是用来纪日的,后来用来纪年,例如:丁卵年。
6.名著阅读(6分)
(1)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真的,我得走!”我有点恼火了,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①“我”和“你”分别是作品中的哪两个人物?(2分)
②你是怎样理解“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这句话的 (2分)
(2)在《儒林外史》中,作者具体描写了四位“奇人”:在寺院里安身的李遐年,卖纸
火筒的王太,开小茶馆的盖宽,做裁缝的荆元。请任选两位简要概括他们分别有什么奇本领?(2分)
7.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7分)
【材料一】当词典编者把有“忄”的汉字罗列在这里,把有“艹”的汉字罗列在那里的时候,其实不仅便于查阅,而且也揭示了那些相同偏旁部首汉字间的相互关系。
(摘自2019年8月19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不少人搜集资料时首选网络搜索引擎,输入几个关键词,一大批资料便立刻呈现在屏幕上。但是,想在海量的搜索结果中精准找出所需要的信息,就不那么容易了。
(摘自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6页)
【材料三】课间,小明主动提及脚上崭新的名牌运动鞋:“鞋倒是限量版的,可惜我老爸选的这颜色太丑。”同学小强笑道:“你现在都会'凡尔赛文学了!”小明不知道“凡尔赛文学”是什么意思,就去查词典,词典上没有解释,回家上网一查,解说众多,费了很大劲,才明白了大概。
(1)妈妈要给小明买《现代汉语词典》,他却以网上检索便捷为由拒绝。请拟两条理由,帮妈妈说服小明。(2分)
(2)请概括“凡尔赛文学”这种说话方式的特点。(2分)
网络用语“凡尔赛文学”被《咬文嚼字》编辑部选为“2020年十大流行语”,今后再版《现代汉语词典》,你是否同意收录该词条?请简述理由。(3分)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6分)
过无锡①
文天祥
金山②冉冉波涛雨,锡水茫茫草木春。
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
英雄未死心先碎,父老相从鼻欲辛。
夜读程婴存赵③事,一回惆怅一沾巾。
【注释】①选自《指南录》,文天祥被元军扣押北上软禁黄埠墩时所写。②金山:无锡运河中黄埠墩的别称。③程婴存赵:程婴为保全赵氏孤儿,将自己的儿子交出,将赵氏孤儿养大,终于报得家仇。
8.赏析首联的作用。(3分)
9.尾联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14分)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①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冀②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③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④。”(选自《李生论善学者》)
【注】①还:通“旋”,掉转身。②冀:希望,期待。③盍:何。④炯戒:明显的警戒。
1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B.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C.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D.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王生不说____ (2)吾悉能识之____
(3)王生益愠____ (4)王生惊觉,谢曰____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2)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李生要告诉王生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4分)
(三)阅读下列议论文,完成14~17题。(14分)
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
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最好的养心之道。
②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嫌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通过读《论语》《莱根潭》《小窗幽记》,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怒人”,学会了换位思考。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③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④读书可以远离浮躁贪婪,让心灵宁静澄澈。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⑤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书籍是精神上的“港湾”。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那样的磨难,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韧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
⑥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有删改)
14、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分)
15、作者围绕中心论点,从哪几方面展开论证 (4分)
16、文章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请分析其作用。(4分)
17、读完文章,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读书收获。(不少于50字且不得引用文中原句)(3分)
(四)阅读下列散文,完成19~22题。(20分)
报仇的人来了
周云龙
①出国留学前,有段小空闲,儿子提出到国内几个城市转转。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机会,也是难得的父子独处时光。二十多年来,仅仅一次暑假,两人跟随乡友去威海。
②父子二人游,给我的感觉,俨然是一次“素质提升夏令营”,儿子俨然是“夏令营营长”。短短一周时间,让我发现自己随身携带的或有四十多年历史的种种问题。
③絮絮叨叨。儿子出发前有点咳嗽,一路上,我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醒他按时服药。他正忙着“消灭”麻辣串串,我嘀咕几声,便招来一顿怒怼:“知道了!这句话,你已经说过三遍了。”大概已经忍受好久,末了,补上一刀,“你能不能别像老妈一样絮絮叨叨 这是衰老的表现,懂吗 ”
④添人麻烦。路上我带着一件书画卷轴礼品,外包装是足有一米长的礼盒。抓在手上怕丢,干脆将它塞在背包里,但高出一大截。地铁里挤上挤下,儿子看不下去了,一本正经地发出警告:“能不能不给别人添麻烦 你那个礼盒背在身后,很容易碰到人家,人家都要让着你。竖着,放在自己胸前,不好吗 还有,你等车时总喜欢站在盲道上。”我像是被抓了现行的“熊孩子”,苦笑着转换话题:“你能替我拿着吗 ”他撂下一句:“你就喜欢给别人添麻烦。”
⑤自以为是。下榻在一家连锁酒店,顶层是火锅店,四五部电梯里,店家的视频广告全天候轮番轰炸。离开酒店前,我们决定到顶层的火锅店一探究竟。午间,大厅空无一人。我有些不解,随口问服务员:“这幢楼住客这么多,火锅店的广告天天宣传,怎么还是没人 ”回到客房,儿子突然开口;“你怎么这么说话 ”我如实交代,我是感兴趣营销广告和实际销售之间到底有着什么关系。儿子诘问:“你对新闻敏感是不错,但你考虑人家的感受了吗 大厅没人,人家不知道 ”
⑥和儿子一路同行,被他一路吐槽说教,这似乎是他对我们多年教育(引导的一次强势反攻。作为长辈,感觉很没面子,静下心来,又觉得不无道理,仔细想想,似乎有点意思。确实,在职场上,我们的那些小毛病、认知问题乃至致命弱点,主管不会说,同事不愿说,下属不敢说。所以,常常会带着某些不合时宜的东西一路狂奔,甚至不断“做大做强”。不过,如果家中有成长中的孩子,他们不会顾忌你的辈分、身份和面子,会以他理解的做人做事的标准严格要求我们,也会以“别人家的爸妈”提示我们对标找差距。
⑦遥想当年,我给过父亲不少难堪。嫌弃过,鄙视过,一幕一幕,恍如昨日。父亲四十岁那年,我士山生。年龄、观念、知识的差距,决定了父子之间共同语言的稀缺,也决定了我们之间会有龃龉有碰撞。
⑥和儿子一路同行,被他一路吐槽说教,这似乎是他对我们多年教育引导的一次强势反攻。作为长辈,感觉很没面子,静下心来,又觉得不无し道理,仔细想想,似乎有点意思。确实,在职场上,我们的那些小毛病、认知问题乃至致命弱点,主管不会说,同事不愿说,下属不敢说。所以,常常会带着某些不合时宜的东西一路狂奔,甚至不断“做大做强”。不过,如果家中有成长中的孩子,他们不会顾忌你的辈分、身份和面子,会以他理解的做人做事的标准严格要求我们,也会以“别人家的爸妈”提示我们对标找差距。
⑦遥想当年,我给过父亲不少难堪。嫌弃过,鄙视过,一幕一幕,恍如昨日。父亲四十岁那年,我才出生。年龄、观念、知识的差距,决定了父子之间共同语言的稀缺,也决定了我们之间会有龃龉有碰撞。
⑧父亲如果在世,今年九十岁了。他离开那年,我儿子才六岁,什么都不懂,但是当爷爷弥留之际交代他“将来要考个研究生”时,他居然认真地点了点头。
⑨父亲走后,我想到和他口头辩论时,自己爱逞一时口舌之快,而父亲只是无奈地苦笑,痛划过心房。我那时该对父亲多些耐心、多些尊敬,哪怕语气温和一些也好啊!
⑩儿子出国读书了。乡邻对我说,我父亲若在世,不知道要开心成什么样。我想,他一定更乐意见到我与儿子之间的“嘴仗”。二十多年前,儿子出生时,他就开心地预言过:“哈哈,替我报仇的人来了!”我现在在与儿子的“较量”中,总算有了换位的体验,痛,并快乐着。
父子之间“嘴仗”的背后,本无所谓“仇”与“恨”,只是世界上两个最亲密男人之间的较量,往往是幼稚的弱者向成熟的强者单方面发起挑战,是后者对前者爱的一种体现。不同的父子,不同的格局。当弱者成熟起来,强者衰老下去,这种紧张的关系便日渐缓和、温柔起来。我想,当年的父亲应该能理解我,而我也早已识破我家那小子的真面目,他的咄咄逼人里,几分是得理不饶人,几分是恃宠而骄。
(选自《意林·原创版》2020年第10期,有删改)
18.父子二人游俨然是一次“素质提升夏令营”,作者借助三件事加以证明。
请仿照示例,写出另外两件事。(4分)
(示例)第一件事数子怒烈“我”像他老妈一样絮絮叨叨.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19、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以《报仇的人来了》为题有何妙处。(4分)
20.请品味第⑨段画线句和链接材料,体会两个句子蕴含的子女之于父母的相同情感。(不少于两点)(4分)
【链接材料】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21.结合上下文,说说文章第⑩段画线句中“痛”“快乐”的原因。(4分)
读完全文,你想对自己的父亲说点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话。(4分)
三、写作(60分 含卷面书写2分)
23.请以“对自己满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不出现真实的班级、人名。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2页 共6页2022年春学期学生开学检测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1) 远小人 (2) 似曾相识燕归来 (3)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 潮平两岸阔 (5) 了却君王天下事 (6) 留取丹心照汗青 (7) 落红不是无情物 (8) 断肠人在天涯 (9) 思而不学则殆 (10) 万里赴戎机
2、(1) 荟萃( cuì ) 脍炙人口(kuài ) 家y ( 喻 )户晓 美y ( 誉 )
苍改为沧
(3) 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
3、C A项用词不当,将“守护”改为“欣赏”;B项句式杂糅,删掉“所致”;D项语义重复,删掉“尤其”或“特别”。 4、C 5、C 6、(1)①简·爱 罗切斯特 ②表达了男女主人公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2)李遐年写得一手好字,王太下得一手好棋,盖宽画得一幅好画,荆元弹得一手好琴。
7、(1)①网上搜索会出现大量信息,要精准找出所需信息反而费时(或“网上出于众手的百科词条,让人真伪莫辨,容易出错”,或“词典信息更精准”);②词典不仅便于查阅,而且揭示了那些相同偏旁部首汉字间的相互关系,便于学习;③教育部规定学生不能带手机进校园,在校上网查找不便。(写出两点理由,意思对即可)(2)故意用苦恼不开心的口吻炫耀自己(或“表面是不满或贬低自己,实质是炫耀”,或“先抑后扬,明贬暗褒”等)。(3)示例一应该收录。理由:①既然是流行语,则表明其含义逐渐为民众所接受,已经约定俗成;②时代在发展,新的词汇不断出现,这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规律;③语言只有不断丰富,才能满足人们个性化表达的需求。示例二:不该收录。理由:①网络用语,随意性大,不规范;②网络流行语可能会昙花一现,难以长久,不能固定下来;③作为学生的小明都不懂这个流行语,表明其含义不够明确,未被广泛接受。(表明观点,写出两点理由,能自圆其说即可)。
8.首联描写了黄埠墩周边运河水因下雨波涛起伏,水雾迷蒙,草木深深的景象;这既是眼前之景,更是诗人心情痛苦、心境迷茫的写照;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9.尾联运用程婴存赵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能有机会像程婴存赵一样救亡图存,但又现实又让自己无可奈何的痛惜心情。
10.B
11. (1)通“悦”,高兴 (2)都/全 (3)恼火/恼怒/生气 (4)道歉
12.(1)王生喜欢学习,却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2)有的人说你不善于学习,确实是这样吗?
13.示例:学习要善于思考,学习要注意方法,要勇于向别人请教,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或学贵善思;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虚心接受别人意见。)
14、 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或: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最好的养心之道)。
15.“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读书可以远离浮躁贪婪,让心灵宁静澄澈”;第⑤段“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
16、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具体形象地论证了“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这一分论点,进一步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17、示例一:我喜欢读名著,感觉读名著就是与大师们进行一场场心灵对话。鲜活的人物、人间的百态、深邃的思想,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情感、提升了我的品位。读书让我不断成长、成熟,有书为伴,真是人生幸事。
示例二:我喜欢读名著,感觉读名著就是与大师们进行一场心灵对话。鲜活的人物、人间的百态、深邃的思想,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情感、提升了我的品位。读书让我不断成长、成熟,有书为伴,真是人生幸事。
18、儿子嫌“我”总给人添麻烦。儿子告诫“我”不能自以为是。
19.“报仇”指下一代与上一代之间因为共同语言的稀缺,龃龉和碰撞时有发生。“报仇”贬词褒用,表现了文章的内容与主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0.都表现了子女对父母造成伤害的痛悔与愧疚,以及无法挽回过错的遗憾之情。
21.“痛”是因为自己面对儿子的指责却无力辩解,又想起自己曾经对父亲造成的心灵伤害,感到“痛苦”。“快乐”是因为看到儿子长大成人,越来越强大,想到父亲当年应该也理解“我”而感到“快乐”。
22.示例:爸爸,以后您批评我的时候,我一定认真聆听,认真反思,努力改过,不再对此置之不理,更不会对您恶语相向,不给自己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