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社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练习(5课打包·名校精品)(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社新课标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练习(5课打包·名校精品)(人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1-28 11: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单元
9、故乡
◎基础训练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祭祀( ) 恣睢( ) 脚踝( )
愕然( ) 寒噤( ) 颧骨( )
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阴huì( ) 潮xùn( ) chī笑( )
厚zhàng壁( ) 深dài色( ) 应chóu(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萧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鄙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
惘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
隔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语句的意思,依次填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 )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②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 )。
③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 )起来。
④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 )。
A、悲哀 凄凉 气闷 悲凉 B、凄凉 气闷 悲凉 悲哀
C、悲凉 悲哀 凄凉 气闷 D、悲凉 气闷 悲哀 凄凉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乡》中的“杨二嫂”这一形象从另一侧面说明:随着农村经济的破产,小市民阶层也日趋困窘。作者对这一形象给予了无情的辛辣的讽刺。
B、《故乡》一文两次描写闰土的肖像,其作用是表现闰土少年与中年的巨大差异。
C、《故乡》中的“迅哥儿”即指鲁迅自己。
D、“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与“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两句前者不是比喻句,后者是比喻句。
6、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
⑴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
⑵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
⑶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
⑷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
◎课内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这来的便是闰土。口口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口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口口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
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7、在第一段的方框内填上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然 就 并且 B、即使 也 何况
C、虽然 而 况且 D、虽然 但 而且
8、第一段以______描写为主,刻画了中年闰土________的性格特点。
9、第三段描写了闰土的______,语言描写只有一句,然而“老爷”足以证明“我”与闰土之间童年的纯真感情已完全为______所代替。
10、“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的含义是不相同的。“辛苦展转”指______,“辛苦麻木”是指______;“辛苦恣睢”是指______。
11、说说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10、孤独之旅
◎基础训练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撩逗( ) 掺杂( ) 旧茬( ) 戳破( )
纯cuì( ) qū除( ) 肥shuò( ) juē断( )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了到另一翻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
B、他对杜小康带了哭腔的请求,置知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赶向前方。
C、前行是纯脆的。
D、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了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
厚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
歇斯底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空格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父亲 也是有所慌张的。
②当他们全部浮在水面上时, 已经是一大片了。
③到暴风雨将歇时,________还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
④鸭们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他们才 觉得自己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
A、居然 突然 依然 显然 B、显然 居然 竟然 忽然
C、显然 居然 依然 忽然 D、忽然 居然 竟然 显然
5、选出运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 )
A、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
B、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
C、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
D、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6、关于苦难名人是这样说的:
(1)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
(2)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雪雨。——冰心
(3)人的生命,不遇到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奥斯特洛夫斯基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名人名言,试写一条在下面。
7.简答。
“孤独之旅”是什么含义?结合本文的内容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欣赏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②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因为,他看到,鸭群被分成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
③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
……
④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⑤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
⑥杜小康顺手枢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曲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8.①③⑤⑥这四段文字各属于什么描写?(A.动作描写B.环境描写C.语言描写D.心理描写)
①____③____⑤_____⑥______
9.第①段中4个加点的“黑”字,哪些是实指,哪些是虚指?作者这样肆意渲染,有什么作用?
10、如何理解第④段中“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与第⑥段“他并没有哭”这两处细节描写?
11、用“ ”画出文中的一处景物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12.杜小康为什么“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你是否也有过忽然长大的感觉?
11、我的叔叔于勒
◎基础训练
1、下面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挣钱 挣扎 挣脱 挣开 B、煞白 煞有介事 煞风景 恶煞
C、蛋壳 蛎壳 金蝉脱壳 地壳 D、万象更新 变更 新旧更替
2、填空。
(1)《我的叔叔于勒》选自 国著名作家 的短篇小说集《 》。
(2)本文以 为主线,以 为副线来安排情节,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 关系,主人公是 。
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的词语。
(1)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福音书:
(2)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计较:
4、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
B、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C、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D、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
5、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 )
(2)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
(3)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
(4)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
6、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手法。
(1)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
(2)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
(3)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
(4)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
◎课内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
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① (A、怀疑 B、犹豫 C、诧异 D、激动)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 ② (A、升 B、跳 C、现 D、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7、结合语境,给文中横线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①__ ②__
8、文中加点的两个“狼狈”意思一样吗?怎么解释?
9、作者在写菲利普夫妇和若瑟夫时各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反映了他们什么性格特点?
10、从描写角度看,选段写于勒,运用了 描写。选段描写环境的句子是
,作用是 。
11、画曲线的句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这默念的三句话意思有什么异同?作者为什么重复写?这表现了“我”什么心理?
12、“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文章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12、心 声
◎基础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棱角( ) 窸窸窣窣( ) 撇撇嘴( ) 祷( )告
发窘( ) 嘟囔( ) 抽噎( ) 唾沫( )
2、选词填空。
(1)爷爷放下水烟袋,一把将京京 在怀里。(抱 拥 揽)
(2)京京像个小狗似的 在他旁边。(蜷 蹲 坐)
(3)他 了一口唾沫,把讲义举在面前。(吐 吞 咽)
(4)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眼睛里 出来。(流 滴 涌)
3、下列一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祯会不会嘲笑他?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1)描写方法: 。
(2)人物性格特点: 。
4、词语的叠用都有“非常”“更加”的意思,请根据提示的词语的意思,在横线上填上叠词。
⑴一阵 (形容细小的摩擦声)的声音,每个人都拿出讲义,
(一点也不歪斜,物体各部分非常好地保持应有的平衡状态)摆在面前。
⑵京京站起来, (形容说话口吃的样子)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
⑶“不行,”程老师 (形容说话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
⑷京京有点儿发窘。也许,是他自己理解错了呢?他 (连续不断地低声自语)地说:“读得不对。”
⑸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 (尽兴,尽情)念出来,吐出来。
5、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妙处。
(1)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眼巴巴地望着老师。
(2)刚刚走出教室,琅琅的读书声就从背后追了上来。
6、简答:你怎么看待文中程老师为上公开课所提前做的准备?
◎课内欣赏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程老师脸上有点发白。她严厉地咳嗽了一声,赵小桢还是没有举手。全班都没有人举手。事先说好了的呀!
②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③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④程老师有点慌乱了。她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想鼓励更多的人举手,可是,仍然只有一个李京京,这个声音沙哑的李京京。她只好说了声:“李京京,请你接下去读。”
⑤“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京京大声地、充满感情地念着:“我在给您写信。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
⑥要是他真给爷爷写了信,爷爷一定高兴得要命吧?爷爷的水烟袋还是那么光亮光亮吗?他现在给谁讲“长工与财主的故事“呢?还有妮儿,黑眼睛的、会爬树的妮儿,她跟谁坐在一块儿吃桑果。他真想念他们,他愿意离开城里的家,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一辈子不回来。一辈子!
⑦“‘……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去,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了啦……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万卡嘴角撇下来,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⑧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眼睛里涌出来,“吧嗒”一声落在手里的讲义上,声音那么响,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在笑话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专注和认真。他稍稍地松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早已经念过了赵小桢的那一段,几乎把周海的一段也念完了。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里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这个小小的可怜的“万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老天爷,写故事的人真有本事!
⑨他叹了口气,悄悄地坐了下来。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颤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
7、指出⑧⑨段中表现京京情感变化的动作描写的词语并说说是什么心理。
词语:
心理:
8、文中两处横线处关于程老师的描写表现了她各自怎样的心理。
9、京京的心理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使他想读课文,这种感情是什么?
10、“教室里一片寂静”说明了什么?
11、文中哪一处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出京京的勇敢和坚定。
12、在文段中,找出作者以动写静的两个句子。


13、通过李京京的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
9、故乡
1、sìzì huái è jìn quán2、晦 汛 嗤 障 黛 酬3、⑴荒凉、冷落。⑵看不起。⑶心里好像失去什么的样子。⑷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4、B5、D6、⑴拟人⑵拟物⑶借代⑷比喻7、D8、外貌 愚钝麻木9、神态 隔膜 10、劳碌奔波 因受重压而迟钝愚昧 放纵、放任 11、答案示例: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10、孤独之旅
1. liáo chān chá chuō 2.粹 驱 硕 撅2、D3.(1)丰富、富裕 (2)原意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这里指暴风雨异常猛烈。4、C 5、A6、示例: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7.答案示例:“孤独之旅”主要指杜小康在孤独中的成长的过程。具体而言,因家道中落而失学,失去了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是孤独;随父亲一同放鸭,远离了自己熟悉的村庄及人群是孤独;父子间干巴巴的交流更让人寂寞和孤独;无边无际的芦苇荡让他有一种“永远也逃不走的感觉”,未卜的前途更让他恐惧和迷茫。就在这孤独之中他长大了,坚强了。8.①B③A⑤B⑥D 9.前面三个“黑”字都是实指,后一个“黑”字是虚指,作者肆意渲染暴风雨的可怕,目的是借这样恶劣的环境来表达主人公在风雨中成长的主旨。10、第④段中的“哭”是杜小康种种复杂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的反应,既是委屈的哭,因为这样艰辛的生活本不应该由他这样幼小的心灵和身体来承担;又是激动的哭,因为他战胜了这样的磨难,感到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第⑥段“他并没有哭”则是杜小康长大、坚强的最直接体现,因为他已经像大人一样,坦然面对眼前的境况,冷静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了。11、示例:如第①段,为杜小康的成长提供一个典型的背景,给他一个与暴风雨搏斗的机会和舞台,从而表现他成人般的勇气和坚强。如第⑤段,情景交融,通过写雨后天晴的景色,衬托杜小康找到鸭子后喜悦的心情。12.杜小康失学了,和父亲到这荒无人烟的地方放鸭,要战胜很多东西,要忍受生活的艰苦,对亲人的思念,对读书生活的渴望,尤其是要战胜孤独,杜小康终于能够战胜这一切,因此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坚强了。后一问能联系自己的事例围绕“成长”来谈即可。
11、我的叔叔于勒
1、D 2、(1)法 莫泊桑 羊脂球(2)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 于勒的贫富变化 赤裸裸的金钱 菲利普夫妇3、(1)这里指好消息,幸福的消息。(2)计算,比较。4、D 5、(1)排比(2)反问(3)比喻(4)反复6、(1)心理描写(2)景物描写(3)语言描写(4)神态描写。7、①C②D 8、不一样。第一个“狼狈”指“受窘的样子”。第二个“狼狈”指穷困到了极点。9、作者写菲利普夫妇综合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他们虚伪、自私、贪婪、冷酷的拜金相。作者写“我”(即若瑟夫)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细腻地再现了一个富有正义感和怜悯心、纯真善良的少年形象。10、侧面描写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可以对照前面的一段景物描写一并讲解。“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烘托出人物欢快的心情。)11、从字面的人物关系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亲的弟弟”,意思一样。但是从排列顺序分析,最后重复“我的叔叔”,并在“叔叔”前加一“亲”字,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对父母亲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这是一句饱含讥讽意味的心里话。12、反映菲利普夫妇的自私与冷酷,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12、心声
1、léng xī sū piě dǎo jiǒnɡ nɑnɡ yē tuò 2、(1)揽 (2)蜷(3)咽(4)涌3、(1)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2)李京京想举手念课文却又担心老师不喊他、同学嘲笑他而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4、⑴窸窸窣窣 端端正正⑵结结巴巴 ⑶干干脆脆 ⑷嘟嘟囔囔 ⑸痛痛快快5、(1)“不安地”描画出京京因为没有被老师安排读课文,很不自在的感觉,“眼巴巴”描画出京京很想老师点他读这篇自己喜爱的课文。(2)写出京京想逃避这个场面但始终放不下的心理。6、示例:这是一种在教学上弄虚作假的行为。真正的公开课首先应该是最真实的,不应是事先排练好的,也不应是一堂表演课。这也是教师不能为人师表的一种表现。无论对学生、还是对前来听课的老师同行都是一种欺骗。7、“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眼睛里涌出来”,联想到自己想爷爷和玩伴的感情;“他叹了口气,悄悄地坐了下来”:心情轻松,完成心愿,表达了心声的满足。8、第一处是无奈,不放心;第二处是感动,内疚。9、埋在心底的亲情、友情10、同学们被京京的真情朗读感动,沉浸在故事情节中。11、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12、①“叭嗒”一声落在手里的讲义上,声音那么响,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②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13、启发:做事要认真,要有真情实感,要勇敢。或者老师对学生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应深入理解学生内心。
责任编辑:王艳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