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单元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谈创造性思维
①我国古代有两个脍炙人口的典故,一是“曹冲称象”,一是“司马光破缸救人”。多少年来,这两个主人公一直被人们当作神童传颂,并且成为我国教育儿童、开发智慧的典范。可是,他们两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最宝贵的东西――创造性思维,却一直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②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思维,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掌握了思维的方法或者说思维的技巧。可以说,大多数场合的思维都是一种习惯性思维。虽然习惯性思维会使人得到一种前人已经作出过的合乎常理的答案,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往往使人囿于常理而无计可施。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就在于冲破了习惯性思维的羁绊,从而解决了按常理无法解决的问题。
③仍以上面两个典故为例。在如何称象这个问题上,人们想到的只是秤,因为自古以来,称小物用小秤称大物用大秤,已是人人皆知的常理,当时没有足以称起大象的大秤,因而无法计算。这是习惯性思维的必然结果。曹冲则不然,他利用船的吃水深浅,用砖头代替大象,化整为零,终于称出了大象的体重。
④同样,在儿童落入水缸之时,其他儿童想到的是怎样从水缸上面将落水者救出,这也是一种习惯性思维,司马光救人成功,正是由于他突破了这一点,从而出现了破缸救人的壮举。
⑤所谓创造性思维,包括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就扩散思维而言,要求人们从多种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不为事物本身的性质所束缚。比如,在回答“回形针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时,按习惯性思维的逻辑,只有一个答案,即夹文件;而有人通过扩散思维,竟找到了上百种其他用途。就集中思维而言,要求人们通过逻辑分析,对经扩散思维而得出的设想,按照解决问题的要求去进行筛选和最优化。坚持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结合,就有可能获得创造性的成果。
⑥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的教改中,我们应重新认识和评价“曹冲称象”和“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重视并提倡创造性思维。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提到:“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本文第②段中也有一句话表达了与之同样的含义,请在文中用横线划出来。
14、文章第①段和第③、④段都讲了“曹冲称象”、“司马光破缸救人”这两个事例,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在第①段中的用:
在第③、④段中的作用:
15、习惯性思维的不足之处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一个句子来回答)
16、第③、④段运用了对比论证,将 和 进行对比,增强了说服力。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表达实践
18、只有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才能发挥创造力。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践,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三国演义》中蜀将马谡“纸上谈兵”,不顾实际情况,结果痛失街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试写一个在下面。(100—200字)
◎中考链接
19.(2007,连云港)下面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部分标志、实物图片及简要文字说明,请你认真研读和探究,从中提取出这些标志和实物的共同特征及具体表现。
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由印形部分、Beijing 2008”字样和奥林匹克五环组成。印形图案好似一个北京的“京”字,又像一个舞动的人型,潇洒飘逸,充满张力。
北京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以篆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合了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特征,符合体育图标易识别、易记忆、易使用的要求。
北京奥运会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 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融入了祥云、漆红、纸卷轴等中国元素。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标志设计灵感来源于“火凤凰”的概念,主体是两个人共擎奥运圣火奔跑的形象。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鸟中之王,是吉祥永生的代表,高贵美好的象征。
知识积累卡 书海拾贝
◎创造性思维小故事
兄弟赛马
国王为了挑选继承人,给两个儿子出了个难题:“给你们两匹马,白马给老大,黄马给老二,你们骑马到清泉边去饮水,谁的马走得慢,谁就是赢家。”老大想用“拖”的办法取胜,而老二则抢过老大的白马飞驰而去。结果,弟弟胜了,因为他骑的是老大的马,自己的马自然就落到了后面。
鲁班发明锯子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有一位创造发明家叫做鲁班。他家世世代代都是工匠。在这个劳动家庭里,他从小就学会了多种手艺,例如盖房子、造桥、制造机器等。有一次,鲁班要建一座宫殿。他带了徒弟到山上去砍伐木料。他们用斧子砍树,速度很慢。眼看动工的日子近了,鲁班心里很着急。这一天,当他爬上一个险峻的山顶去找木料时,手指突然被茅草割伤了,鲜血直流。鲁班心想,茅草为什么这样厉害呢?他忘了伤口的疼痛,聚精会神地研究起茅草来。他发现茅草的边缘长着又密又锋利的细齿。他用那些小细齿在手上划一下,果然又是一道伤口。他想,如果照着茅草的样子,用铁打成边缘有细齿的铁条,不就可以拉树吗?他马上回去找铁匠帮忙,打了几十根边缘上带有细齿的铁条。他用这种铁条去拉树,果然又快又省力,不到几天的工夫,就把木材准备好了。这种有细齿的铁条,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锯子的祖先。鲁班就是运用他的智慧,发明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工具,所以人们把他当作工匠的祖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外拓展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过有理想的生活
胡爱萍
①如果不能过一种理想的生活,那就一定要过一种有理想的生活。
②很难描述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物质和精神要达到怎样的精彩和极致才算是理想。如果真的达到了那种状态,是不是就失去了理想的色彩。“理想只有在不可企及时才以理想的本质存在着”,不可企及,是理想最具魅力、最诱惑人的地方。
③A有理想不是以理想的对象来否定现实的自己;B有理想也不是高挂起一个愿望,对它冷若霜冰。
④有理想就是在未来的日子里,你应该怎样寻找更高的成就感和真切的幸福感。有理想就是日日更新着自我,又时时否定着自我。有理想就是不耽于现实,不溺于幻想,敢破旧,敢立新。
⑤有理想不是追求什么职业,而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⑥有理想的人不奢侈,不自私,做善事,有自我。自爱爱人,自信信人。不妄自菲薄,不趾高气扬。有雅趣而不浮于情调,有俗务而能轻松身心。能放松自己在原则底线之上,要提升境界达毕生追求之巅。
⑦有理想的人眼神明亮坚定,眼光高远清幽。他心胸开阔,处事从容;生活简单,情感单纯;他要把一部分爱和力量献给自己的理想。
⑧有理想的生活使你每天充实自信,精神愉悦。有所追求,故不会懈怠;有所期望,故不会苟且。有理想的生活,在感觉最寒冷迷茫的时候,你可以向心中的理想借来火,温暖你的心,借来光,照亮你的路。 C 。
⑨有理想就有了信仰,平凡的工作,世俗的生活,却保有一颗超凡脱俗、不染尘的心灵。于是,你的言谈举止在寻常之中就有了一层源于内心的光辉。
⑩平淡的生活里,有了理想,灵魂就有所归依,心灵就有所扶持,人生,就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⑾有过理想的生活,什么时候开始都为时未晚。
(选文有改动)
11、本文中心论点是:
主要论证方法是:
12、第⑤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文中第③段画线的A、B两个分句中任选一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为文章第⑧段C处补写一个与上文连贯的事实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实践
15、关于理论与实践,名人这样说:
(1)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萨迪)
(2)知识虽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富勒·托马斯)
(3)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名言警句,写出几条在下面。并谈谈你对其中一则名言的看法。
◎中考链接
16.(2007,无锡)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① 研究学术不可缺少, ② 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 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 ③ 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 ④ 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A.①因为 ②所以 ③但是 ④就 B.①由于 ②因此 ③虽然 ④却
C.①不但 ②而且 ⑦不论 ④都 D.①不仅 ②并且 ③然而 ④却
知识积累卡 书海拾贝
◎丁肇中与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是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74年11月12日,他和他的实验小组利用美国海文实验室的质子加速器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J”和“丁”字形相近,寓意这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与此同时,美国人里稀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因此,丁肇中和里稀特共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J”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质,其寿命值比预料值大5000倍;这表明它有新的内部结构,不能用当时已知的3种夸克来解释,需要引进第四种夸克来解释。这一发现大大地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之为“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
1977年秋,丁肇中访华期间,向邓小平建议中国科学院派遣物理学家参加他的实验小组工作。自1978年1月他迎接第一个中国物理学家小组迄今十年来,已有上百人到他的身边。他说:“与中国的合作令人满意。”
15、短文两篇
◎课外拓展
(2007,太原)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书与人的随想
①人类社会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我们常将它比作历史长河,而每个人都是途中搭行一段的乘客。每当我们上船之时,前人就将他们的一切发现和创造,浓缩在书本中,作为欢迎我们的礼物,同时也是交班的嘱托。由于有了这根接力魔棒,所以人类几十万年的历史,某一学科积几千年而有的成果,我们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其掌握,从而腾出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新的创造。因此,历史愈久,文明积累愈多,人和书的关系就愈紧密相连。
②书籍是平行于物质世界的另一个精神世界,它不仅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更使人们获得了极大的精神自由。作为物质的人,正常人刚生下来是没有任何疾病的,一张白纸,生机盎然,傲对世界。以后就灾病渐起,有一种病就减少一分活动的自由。作为精神的人正好与此相反。他刚一降生时,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迷蒙蒙,怯生生,茫然对世界。于是就识字读书,读一本书就获得一分自由,读的书越多,获得的自由度就越大。哥白尼一生研究日心说,备受教会迫害,到晚年生活困顿,双目失明,举步维艰,但他终于完成了划时代巨著《天体运行》。到去世前一刻,他摸了摸这本刚出版的新书欣然离开了人世。这时,他在天文世界里已获得了最大自由,而且还使后人也不断分享他的自由。
③读书之后还要实践。这里又用到了高尔基的那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你脚下不踏一梯,你的实践又能走出多远呢 古话说:读书明理。谁掌握了真理谁就掌握了世界。读书给人最大的智慧。爱因斯坦在伽利略、牛顿之书的基础上,发现相对论,物理世界一下进入一个新纪元。马克思穷读了他之前的所有经济学著作,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一下子就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一个人只有当他借助书籍进入精神世界、洞察万物时,他才能跳出现实的局限,才有了时代和历史的意义。
④我们作为一个历史长河中的旅人,上船时既得到过前人的赠礼,就该想到也要为下一班乘客留点东西。一个人读懂了世界,吸足了知识,并经过了实践的发展之后,才可能写出属于他自己而又对世界有用的东西。这样他才真正完成了继承与超越的交替,才算尽到历史的责任。写作不是抄书,你得把前人之书糅进自己的实践,得出新的思想,如鲁迅说的吃进草,挤出牛奶与血,这是一种创造。我们不妨把每个人留给这个世界的文章或著作,算作他搭乘历史之舟的船票,既然顶了读书人的名,最好就不要做逃票人。这船票自然也轻重不同,含金量不等,像《资本论》或者《红楼梦》,那是怎样一张沉甸甸的票据啊。
(作者梁衡,有删节)
13、第①段的主要观点是 ;第③段阐明了
的观点。
14、请具体分析第②段中哥白尼的例子有何作用。
15、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语言形象,耐人寻味。请说说句中“草”和“牛奶与血”的含义。
16、文章未删节前,作者在第③段中还提到“读书人最勇敢”,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请结合自己平时的阅读积累进行论述。
◎表达实践
17、你课外看些什么书呢?这些书中你最喜欢看哪类书?为什么?你课外阅读又有什么收获呢?请以“我的课外阅读”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中考链接
18.(2007,黄冈)1.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
狡(xiá) 者鄙读书,无知者(xiàn) 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拮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 A ,数学使人 B ,科学使人 C ,伦理学使人 D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 E
(培根《谈读书》)
(1)根据拼音写汉字,改正加点词中书写有误的字,并将其依次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田字格内。
(2)请从下列选项中给文中A、B、c、D处选填合适的词语。(只选序号)
选项:①周密 ②庄重 ③灵秀 ④深刻
我会选:A. B. C. D.
(3)请根据语境给文中E处选填合适的语句。( )(只选序号)
A.凡有所学,定成性格。 B.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C.凡有所学,能不成性格 D.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哉
知识积累卡 书海拾贝
◎妙语精华
☆名人读书三字诀
【三式】茅盾认为读书过程为:第一遍,鸟瞰式(求得初步印象);第二遍,精读式(品味妙处);第三遍,消化式(吸收其中的精华)。
【三喻】英国培根关于读书的“三喻”:我们不应该像蚂蚁—样只是收集,也不可以像蜘蛛一样只会从自己的肚子里抽丝,而应该像蜜蜂一样采百花、酿甜蜜。
【三性】鲁迅终生酷爱读书,其方法有三:一是目的性,二是灵活性,三是广泛性。
【三到】朱熹提出读书应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三回】高士其介绍自学方法时说:“学习的东西,一回见生,两回见熟,三回就成为了朋友。”
【三心】世界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说,学习要有三心:一是信心,二是决心,三是恒心。
【三多】欧阳修以文章闻名于世。他的经验有三多:多读好文章;多练习写作;多和朋友商讨。
【三法】翦伯赞学习经典著作有三法:一是通读,二是重点读,三是做笔记。
【三种好学】西汉刘向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三个头脑】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总结自己长期创作的经验认为: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句古话叫"近墨者黑",早已成为千万人的口头禅。
“近墨者黑”这是棒打不走的真理吗?已经成了口头禅的东西,人们往往懒得再去想一想,就像大雄宝殿里的善男信女们口念“南无阿弥陀佛”一样,很难得见到某种进一步的思考。虽然“近墨”确会把一些东西染黑,但“近墨”不黑者却大见其事,大有人在。试看西湖“曲院”的“风荷”扎根于污泥之中,叶芽和花芽都从污泥中爆出来,但万叶千花,出污泥而不染,纷呈其清白的本色,绽放出红艳的花冠。其近墨不黑的自然风范,千百年来为世人所景仰。记得解放前在白区同敌人做地下斗争时,多少普通的共产党人,凭着对事业的忠诚和组织的领导,天天生活和战斗在黑暗的环境中,同“黑帮”日夜周旋,却能葆其殷红的本色。这种近墨不黑的英雄风范,更是青史永垂。
12、给这段议论文字拟一个小标题,来表明作者的观点。
小标题是
13、本文所批驳的错误观点是 ,采用的批驳方式是 。
14、选文的过渡句是
文段证明论点的论据有
(1)
(2)
16、请再举一个近墨不黑的事例。
◎表达实践
17、以“名师未必出高徒”或“滥竽充数新解”等为题目,试着写一篇逆向思维的小议论文,500字左右。
◎中考链接
18、(2007,常州)2006年11月13日开始,12集大型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隆重推出,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综合下面材料,说说“大国”的含义。
荷兰:国土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在三百年前,仅有150万人口,却将自己的经济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荷兰没有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德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统一成为德意志发展的最大的动力,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智力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它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
美国:只有230年的历史,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总产值占到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同时,还向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派驻了军队,最终在20世纪后期,美国成为了一个超级大国。
知识积累卡 书海拾贝
◎驳论文常识
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上看,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驳论点,即先举出对方的荒谬的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荒谬与真理之间的矛盾。二是通过批驳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不成立了。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则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点与论据之间列内在的逻辑联系,即所持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其论点不能由论据推出。
参考答案:
第四单元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3、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就在于冲破了习惯性思维的羁绊,从而解决了按常理无法解决的问题。14、引起论题 证明前句(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就在于冲破了习惯性思维的羁绊,从而解决了按常理无法解决的问题)15.往往使人囿于常理而无计可施。16.创造性思维 习惯性思维17、重视并提倡创造性思维。18、略19、(1)都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的特征。(意思对即可)(2)会徽标志中的印章,体育图标中的篆字(书法,火炬形象中的祥云等,火炬接力标志中的凤凰。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1、本文中心论点是:过有理想的生活。主要论证方法是:道理论证 12、过渡或引起下文或启下13、示例:选项:A 理解:努力奋斗,实现理想,但不妄自菲薄。选项:B 理解:有远大的理想,更要付诸行动。14、提示:如张海迪、洪战辉、邰丽华等人的事例。15、示例:行动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道路。(肖伯纳)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司马光)16.C
15、短文两篇
13、历史愈久,文明积累愈多,任何书的关系就愈紧密相连。读书之后还要实践。(或者:一个人只有当他借助书籍进入精神世界、洞察万物时,他才能跳出现实的局限,才有了时代和历史的意义。)14、示例:哥白尼的身体越来越差,生活越来越困难,作为物质的人,他的自由越来越少;但是,因为拥有了《天体运行》艺术,他作为精神的人获得了最大的自由。通过这个事例具体地论述了书籍能使人获得极大的精神自由。15、前人的书 新思想16、示例:书中有真理,一个人读书找到了真理,就会变得正直、坚强、执著、勇敢。布鲁诺为了维护日心说,毫不畏惧,被教会烧死在鲜花广场;马寅初即使被批判,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就是因为他懂得人口科学这个道理。这些人之所以勇敢,就是坚信真理站在自己一边。17、略18.(1)黠羡诘辩 (2)A.③B.①c.④D.② (3)B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2、近墨者未必黑 13、近墨者黑 驳论点 14、“近墨者黑”这是棒打不走的真理吗?15、(1)西湖“曲院”的“风荷”出污泥而不染,纷呈其清白的本色。(2)解放前许多共产党员在白区同敌人做地下斗争时,与“黑帮”日夜周旋,却能葆其殷红的本色。16、示例:“南京路上好八连”在"香风"、"毒雾"面前,依然保持高洁的本质。17、略 18.答题要点:在经济,或科技,或军事等方面占世界领先地位,并影响世界。
责任编辑:王艳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