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气体的等温变化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
1.(2021·湖北省武汉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如图,竖直放置、开口向下的试管内用水银封闭一段气体,若试管自由下落,管内气体( B )
A.压强增大,体积增大 B.压强增大,体积减小
C.压强减小,体积增大 D.压强减小,体积减小
解析:设大气压为p0,试管内封闭气体压强为p1,水银重力为G,试管横截面积为S,根据平衡则有p0S=p1S+G
自由下落时,水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对下表面没有压力,根据受力平衡则有p0S=p2S
对比可得p2>p1,即压强增大。根据玻意耳定律则有
p1V1=p2V2
所以V1>V2,体积变小。故选项B正确。
2.一个气泡由湖面下20 m深处缓慢上升到湖面下10 m深处,它的体积约变为原来体积的( C )
A.3倍 B.2倍
C.1.5倍 D.0.7倍
解析:设大气压强为:p0=1.0×105 Pa,气体变化过程为等温变化,又气泡内压强p=ρ水gH+p0,
则湖面下20 m深处:p1=ρ水g×20+p0=3.0×105 Pa,
湖面下10 m深处:p2=ρ水g×10+p0=2.0×105 Pa,
由玻意耳定律:p1V1=p2V2
V2==1.5 V1,C正确。
3.如图所示,D→A→B→C表示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状态变化的一个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D→A是一个等温过程 B.A→B是一个等温过程
C.A与B的状态参量相同 D.B→C体积减小,压强减小,温度不变
解析:D→A是一个等温过程,A对;A、B两状态温度不同,A→B的过程中不变,则体积V不变,此过程中气体的压强、温度会发生变化,B、C错,B→C是一个等温过程,V增大,p减小,D错。
4.如图所示,某种自动洗衣机进水时,与洗衣缸相连的细管中会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压力传感器感知管中的空气压力,从而控制进水量。设温度不变,洗衣缸内水位升高,则细管中被封闭的空气( B )
A.体积不变,压强变小 B.体积变小,压强变大
C.体积不变,压强变大 D.体积变小,压强变小
解析:以细管中封闭气体为研究对象,当洗衣缸内水位升高时,细管中封闭气体压强变大,而气体温度不变,则由玻意耳定律知,气体体积变小,故B项正确。
5.(多选)下列图中,p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T为热力学温度,各图中正确描述一定质量的气体是等温变化的是( ABC )
解析:气体的等温变化指的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气体压强与体积成反比,BC正确,D错误;温度不变,A正确。
6.(多选)如图所示,内径均匀、两端开口的V形管,B支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A支管与B支管之间的夹角为θ,A支管中有一段长为h的水银柱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
A.B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高h
B.B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高hcos θ
C.B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低hcos θ
D.管内封闭气体的压强比大气压强小hcos θ高水银柱
解析:以A管中的水银柱为研究对象,则有pS+hcos θS=p0S,B管内气体的压强p=p0-hcos θ,显然p
7.如图所示,一试管开口朝下插入盛水的广口瓶中,在某一深度静止时,管内有一定的空气。若向广口瓶中缓慢倒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试管将加速上浮
B.试管将加速下沉
C.试管将保持静止
D.试管将以原静止位置为平衡位置上下振动
解析:题图中试管在水下某深度处于静止状态,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与试管重力相平衡。当试管中空气压强稍大些,即试管稍下移或向广口瓶中加水时,试管内的空气被压缩,浮力将减小,试管将下沉,在下沉的过程中,空气所受压强越来越大,浮力越来越小,试管将加速下沉。
8.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两条等温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从等温线可以看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发生等温变化时,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B.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是不同的
C.由图可知T1>T2
D.由图可知T1解析:根据等温图线的物理意义可知A、B选项都对;气体的温度越高时,等温图线的位置就越高,所以C错,D对。
9.有一段12 cm长的水银柱,在均匀玻璃管中封住一定质量的气体,若开口向上将玻璃管放置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在下滑过程中被封气体的压强为(大气压强p0=76 cmHg)( A )
A.76 cmHg B.82 cmHg
C.88 cmHg D.70 cmHg
解析:水银柱所处的状态不是平衡状态,因此不能用平衡条件处理。水银柱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因玻璃管和水银柱组成的系统的加速度a=gsin θ,所以对水银柱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p0S+mgsin θ-pS=ma,故p=p0。
点拨:玻璃管沿斜面加速下滑,在沿斜面方向处于失重状态。
10.容积为 20 L的钢瓶内,贮有压强为1.5×107 Pa的氧气。打开钢瓶的阀门,让氧气分装到容积为5 L的氧气袋中(袋都是真空的),充气后的氧气袋中氧气压强都是1.0×106 Pa,设充气过程不漏气,环境温度不变,则这瓶氧气最多可分装( B )
A.60袋 B.56袋
C.50袋 D.40袋
解析:设可分装n袋,取全部气体研究,据玻意耳定律有:p1V=p2V+np2V0
1.5×107 Pa×20 L=1.0×106 Pa×20 L+n×1.0×106 Pa×5 L,解得n=56,B选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1.(8分)采用验证玻马定律实验的主要器材针管及其附件,来测定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将针管水平固定,拔下橡皮帽,向右将活塞从针管中抽出;
(2)用天平称出活塞与固定在其上的支架的总质量为M;
(3)用卡尺测出活塞直径d;
(4)再将活塞插入针管中,保持针管中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并盖上橡皮帽,此时,从针管上可读出气柱体积为V1,如图所示;
(5)将弹簧秤挂钩钩在活塞支架上,向右水平缓慢拉动活塞到一定位置,此时,弹簧秤读数为F,气柱体积为V2。
试用以上的直接测量数据,写出大气压强的最终表达式p0=____,本实验中第__(2)__实验步骤是多余的。
解析:开始时气体的压强为p0,向右水平缓慢拉动活塞到一定位置,弹簧秤读数为F时气体的压强p1:
p1=p0-=p0-=p0-
该过程中温度不变,则:p0V1=p1V2
整理得:p0=
由上面的式子可知,在表达式中,与活塞及固定在其上的支架的总质量无关,所以步骤(2)是多余的。
12.(16分)(2021·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如图所示,连通器中盛有密度为ρ的部分液体,两活塞与液面的距离均为l,其中密封了压强为p0的空气,现将右活塞固定,要使容器内的液面之差为l,求左活塞需要上升的距离x。
答案:
解析:右侧发生等温变化,初态:压强p1=p0,体积:V1=lS,末态:压强p2,体积:V2=S
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p1V1=p2V2即:p0lS=p2S
左侧发生等温变化,初态:压强p3=p0,体积:V3=lS。末态:压强p4,体积:V3=S
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p3V3=p4V4。
即:p0lS=p4S
活塞上升x后,根据平衡可得:p4+ρgl=p2 。联立可得左活塞需要上升的距离:x=。
13.(16分)农村常用来喷射农药的压缩喷雾器的结构如图所示,A的容积为7.5 L,装入药液后,药液上方体积为1.5 L,关闭阀门K,用打气筒B每次打进105 Pa的空气250 cm3。求:
(1)要使药液上方气体的压强为4×105 Pa,打气筒活塞应打几次?
(2)当A中有4×105 Pa的空气后,打开阀门K可喷射药液,直到不能喷射时,喷射器剩余多少体积的药液。
答案:(1)18次 (2)1.5 L
解析:(1)以V总、V分别表示A的总容积和打气前药液上方的体积,p0表示打气前A容器内外的气体压强,V0表示每次打入压强为p0的空气体积,p1表示打n次后A容器的气体压强,以A中原有空气和n次打入A中的全部气体作为研究对象,由玻意耳定律,可得p0(V+nV0)=p1V
所以n===18。
(2)打开阀门K,直到药液不能喷射,忽略喷管中药液产生的压强,则A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应等于外界大气压强,以A容器内的气体作为研究对象,由玻意耳定律,可得p1V=p0V′
所以药液不能喷射时A容器内的气体体积
V′=V=×1.5 L=6 L
从而,A容器内剩余药液的体积
V剩=V总-V′=7.5 L-6 L=1.5 L2.2气体的等温变化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
1.(2021·湖北省武汉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如图,竖直放置、开口向下的试管内用水银封闭一段气体,若试管自由下落,管内气体( )
A.压强增大,体积增大 B.压强增大,体积减小
C.压强减小,体积增大 D.压强减小,体积减小
2.一个气泡由湖面下20 m深处缓慢上升到湖面下10 m深处,它的体积约变为原来体积的( )
A.3倍 B.2倍
C.1.5倍 D.0.7倍
3.如图所示,D→A→B→C表示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状态变化的一个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A是一个等温过程 B.A→B是一个等温过程
C.A与B的状态参量相同 D.B→C体积减小,压强减小,温度不变
4.如图所示,某种自动洗衣机进水时,与洗衣缸相连的细管中会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压力传感器感知管中的空气压力,从而控制进水量。设温度不变,洗衣缸内水位升高,则细管中被封闭的空气( )
A.体积不变,压强变小 B.体积变小,压强变大
C.体积不变,压强变大 D.体积变小,压强变小
5.(多选)下列图中,p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T为热力学温度,各图中正确描述一定质量的气体是等温变化的是( )
6.(多选)如图所示,内径均匀、两端开口的V形管,B支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A支管与B支管之间的夹角为θ,A支管中有一段长为h的水银柱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高h
B.B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高hcos θ
C.B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低hcos θ
D.管内封闭气体的压强比大气压强小hcos θ高水银柱
7.如图所示,一试管开口朝下插入盛水的广口瓶中,在某一深度静止时,管内有一定的空气。若向广口瓶中缓慢倒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将加速上浮
B.试管将加速下沉
C.试管将保持静止
D.试管将以原静止位置为平衡位置上下振动
8.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两条等温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等温线可以看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发生等温变化时,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B.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是不同的
C.由图可知T1>T2
D.由图可知T19.有一段12 cm长的水银柱,在均匀玻璃管中封住一定质量的气体,若开口向上将玻璃管放置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在下滑过程中被封气体的压强为(大气压强p0=76 cmHg)( )
A.76 cmHg B.82 cmHg
C.88 cmHg D.70 cmHg
10.容积为 20 L的钢瓶内,贮有压强为1.5×107 Pa的氧气。打开钢瓶的阀门,让氧气分装到容积为5 L的氧气袋中(袋都是真空的),充气后的氧气袋中氧气压强都是1.0×106 Pa,设充气过程不漏气,环境温度不变,则这瓶氧气最多可分装( )
A.60袋 B.56袋
C.50袋 D.40袋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1.(8分)采用验证玻马定律实验的主要器材针管及其附件,来测定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将针管水平固定,拔下橡皮帽,向右将活塞从针管中抽出;
(2)用天平称出活塞与固定在其上的支架的总质量为M;
(3)用卡尺测出活塞直径d;
(4)再将活塞插入针管中,保持针管中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并盖上橡皮帽,此时,从针管上可读出气柱体积为V1,如图所示;
(5)将弹簧秤挂钩钩在活塞支架上,向右水平缓慢拉动活塞到一定位置,此时,弹簧秤读数为F,气柱体积为V2。
试用以上的直接测量数据,写出大气压强的最终表达式p0=,本实验中第实验步骤是多余的。
12.(16分)(2021·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如图所示,连通器中盛有密度为ρ的部分液体,两活塞与液面的距离均为l,其中密封了压强为p0的空气,现将右活塞固定,要使容器内的液面之差为l,求左活塞需要上升的距离x。
13.(16分)农村常用来喷射农药的压缩喷雾器的结构如图所示,A的容积为7.5 L,装入药液后,药液上方体积为1.5 L,关闭阀门K,用打气筒B每次打进105 Pa的空气250 cm3。求:
(1)要使药液上方气体的压强为4×105 Pa,打气筒活塞应打几次?
(2)当A中有4×105 Pa的空气后,打开阀门K可喷射药液,直到不能喷射时,喷射器剩余多少体积的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