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筒》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的美术设计语言,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贯彻使设计努力贴近学生生活,与其认知水平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的美术语言,大胆表现自己的创意和独特的构思,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与创作欲望;使学生在课堂中真正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及美术创作带来的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点
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教学难点
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学生准备: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胶水、绘图笔等。
教学过程
实物导入
(上课铃响后,教师将万花筒放在实物投影上,开始课堂教学)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玩具,你们谁认识?
生:(齐声回答)万花筒。
(师板书课题:万花筒)
请大家都来玩玩这个万花筒,把你们的发现或是你们感兴趣的现象告诉给组内同学。(学生立刻兴致勃勃地观察起来,并且小声地议论。)
师:哪组愿意说说你们的发现、你们感兴趣的现象?
生1:我们发现万花筒每转一次,里面的花都不一样。
生2:我们看到里面装有小镜子、彩色的小石子,都感到十分神秘。
生3:我在以前查过资料,其实里面装有一面可以反光的三角镜,在最底部还装了一些小粒,转动角度不同,图案就不一样。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课堂。
二、新课讲授
(一)教师提出质疑
同学们应该注意到,无论万花筒的图案怎么变化,图案都是对称的。对于万花筒你有什么疑问?小组讨论,把疑问写在研究方案上。
(二)学生提出疑问
教师预设学生问题:
1.为什么万花筒的颜色多彩缤纷?
2.万花的图案为什么是对称的?
3.万花筒是什么原理制成的?
4.为什么我看到了很多个一样的图形?
(三)根据如果学生提出了“万花的图案为什么是对称的?教师板书(研究的问题:万花的图案为什么是对称的?)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多,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的问题是:万花的图案为什么是对称的?在探究的过程中,各个小组所提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板书(共同研究的问题:万花的图案为什么是对称的?)
同学们猜想一下:万花筒的图案为什么是对称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问题,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板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
(四)观察万花筒,完成问题
1.每个小组按顺序依次观察万花筒,通过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2.用手遮住万花筒底部,按顺序依次观察,你能观察清楚吗?
3.每个小组同学按顺序依次用厚衣服盖住头部,在衣服内观察万花筒,看看你还能观察到什么?这说明万花筒图案的对称与什么有关?
学生:与阳光有关。
完成结论、板书(结论:光的反射)。
光到底是怎样反射的呢?通过课件展示。(光的反射)
教师示范
如何做成一个万花筒的图案呢?
四、学生实践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能不能结合你们的收获,加上大胆的创想,创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万花筒?
生一齐回答:能。
师:请大家独立思考。
学生思考,然后发言。
生:可以把三面镜改成多面镜、加彩色纸、把镜面的一边做成开放的、三个三面镜组合在一起、筒内加水、镜面设计成不规则的形状。
师:边创新边记录。
学生各取材料进行创新活动。
五、展示评价
评价师:请大家针对这节课的每项活动做出小组评价,优秀三颗星,较好两颗星,有进步一颗星。
学生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学习评价语言,提高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
六、拓展延伸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边,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不一样。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
【设计意图】调动孩子们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