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3课 知识与技能 发声练习 铃鼓 示范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3课 知识与技能 发声练习 铃鼓 示范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2-14 14:4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发声练习》《铃鼓》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结合时钟滴滴答答的声音,在发声练习方面,将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发声方法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歌唱技能。能够使用轻巧、跳跃的声音进行歌唱。沿着学习认识打击乐器这条主线,知识与技能将学习的就是“铃鼓”。在学生掌握了铃鼓的演奏方法之后,可以用来为歌曲来进行伴奏。所以掌握铃鼓的演奏方法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学目标
1.能够使用正确的歌唱姿势和歌唱方法,轻松清脆、圆润的声音进行发声练习,掌握初步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
2.认识“铃鼓”,能够使用正确的演奏姿势以及演奏方法进行演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 使用正确的姿势和方法进行放松而清晰地发声训练。
2. 准确掌握节奏,能够创编节奏型。
教学难点
使用铃鼓伴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音乐文件、乐谱、铃鼓。
学生准备:教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使用轻巧、自然的声音进行歌唱。
【设计意图】通过歌唱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和方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师介绍“铃鼓”
2.铃鼓的演奏姿势
3.铃鼓的演奏方法
在演奏时用右手大拇指伸进小孔,其余四指紧握框边,左手手指轻击鼓面。在演奏颤音时右手拿鼓向上举起,不断摇动。
4. 知识拓展
铃鼓是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的打击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吉林延边等地,鼓框木制,单面蒙皮,有大、中、小三种。用于歌舞或器乐合奏。 铃鼓又称“手鼓”,无论在民间舞蹈或乐队伴奏中,铃鼓都是一种色彩性很强的节奏打击乐器,可用作伴奏、伴舞和伴歌,节奏自由,任凭演奏者即兴发挥。
【设计意图】认识串铃,能够使用正确的演奏姿势以及演奏方法感受铃鼓演奏的独特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
三、艺术实践
1.铃鼓还能怎样演奏呢?
学生探索演奏方法,使用铃鼓演奏不同节奏型。
2.请你使用铃鼓为《唢呐配喇叭》进行伴奏。
3.自制小乐器,使用自制小乐器进行游戏。
【设计意图】学生掌握演奏、游戏、节奏创编、歌唱带来的美好体验。
四、教师点评
1.请学生将自己学习的初步的发声方法运用到歌曲当中去,在练声曲中感受歌唱的乐趣。
2.请同学结合所学铃鼓的演奏进行全班互动。
【设计意图】教师鼓励学生创编,增加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让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歌唱习惯,为今后进行齐唱、合唱做好铺垫。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进行了发声练习,学习了正确的歌唱方法认识了铃鼓以及演奏方法,并且能够使用铃鼓为《唢呐与喇叭》伴奏表演,让我们将今天学到的内容进行创编并表演给大家吧!
【设计意图】培养音乐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音乐知识和发声技能的培养中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美好,从而从美育的角度来塑造学生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