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第四课 聆听
我是人民小骑兵
二年级下册
情境导入
进一步领略蒙古族的风采
情境导入
进一步领略蒙古族的风采
情境导入
进一步领略蒙古族的风采
蒙古族主要靠饲养畜牧业来维持生活,这和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他们大部分都生活在草原上,而广阔的草原就适合从事畜牧业。牧区的人们多数以牛、羊肉及奶食为主,粮食为辅。多数的蒙古族人住容易拆卸、搬运的蒙古包,便于移动。他们的穿着也都有自己的特点。有关蒙古族的知识,相信小朋友们以后还能了解到更多。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探究新知
小骑兵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马蹄声是怎样呢?
那如果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应该怎么表现呢?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轻的时候音乐就是弱的,响的时候音乐就是强的。你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强弱不同的声音吗?
艺术实践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双响筒,和老师一起用动作、声音模仿骑马。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我们要向小骑兵学习不怕困难,敢于同困难作斗争的精神。最后我们完整欣赏乐曲,边听边表演。
●
oo0000000000000
了
XX
2
p
)《我是人民小骑兵》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我是人民小骑兵》是吴光锐、齐景全、王小平作曲的一首木琴独奏曲,由手风琴伴奏。 乐曲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风格特点。其结构为复三部曲式。全曲由引子—A段 (主题及其变化重复)—B段(变奏+华彩)—A段+尾声等三部分组成。乐曲的A段,由两个乐段组成,乐曲表现了小骑兵威武活泼的扬鞭催马的形象。B段乐曲表现小骑兵喜悦欢快的心情以及战马奔驰飞越各种障碍的情景。A’段是A段的变化再现和尾声,表达了小骑兵们克服困难、战胜艰险后的欢快心情,描绘出战马远远离去的意境。音乐节奏明快,时而舒展,时而密集收拢,全曲采用乐节重复,音型级进、模进,变奏,旋律在低音、中音、高音区上行、下行的连续进行,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对比,以及颤音的运用等手法,表现了小骑兵挎枪骑马奔驰在辽阔草原上的欢腾场面。音乐所描绘的小骑兵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乐曲深受广大小听众的喜爱,是一首趣味性强的好作品。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进一步了解蒙古族音乐,感受美丽家园风貌。
2.通过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能听辩出歌曲中音乐力度的变化。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歌曲,进一步了解蒙古族音乐,感受美丽家园风貌。
教学难点
通过听赏让学生初步了解渐强、渐弱的概念,能听辩出歌曲中音乐力度的变化。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音乐文件,双响筒。
学生准备:教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大家是不是对于蒙古族已经非常熟悉了,现在和老师一起,进一步领略蒙古族的风采。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和展示蒙古族相关知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蒙古相关文化,了解音乐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老师:蒙古小骑兵给我们带来了一段优美的音乐,让我们来听听、看看。
老师播放《我是人民小骑兵》音乐课件。
师生互动:
1.老师: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学生回答:小骑兵在骑马,他很勇敢。
2.老师:小骑兵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马蹄声是怎样呢?(由远及近,越来越响,渐强)
3.老师:那如果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应该怎么表现呢?(由近及远,越来越轻,渐弱)
4.老师总结:轻的时候音乐也就是弱的,响的时候音乐也就是强的。你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强弱不同的声音吗?(火车进站、火车出站等)
5.老师再次播放音乐,学生聆听音乐,听辩出歌曲中音乐力度的变化。
【设计意图】在聆听、教师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建立强弱概念,再去音乐中印证,增强学生印象。
三、艺术实践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双响筒,和老师一起用动作、声音模仿骑马。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实践活动,明白声音强弱概念和原理。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我们要向小骑兵学习不怕困难,敢于同困难作斗争的精神。最后我们完整欣赏乐曲,边听边表演。
【设计意图】对歌曲主题进行简单总结,勉励学生直面困难,开拓进取,最后重温歌曲,加深学习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