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演唱《小蜜蜂》(同步课件10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演唱《小蜜蜂》(同步课件10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2-15 09:08:29

文档简介

《小蜜蜂》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小蜜蜂》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这首歌仅用五个音写成。旋律多为级进和三度音程的小跳,节奏简单、有规律。歌曲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从全曲的最高音开始,一拍一音级进而下:这是个简洁而能引起人们注意的主题,仿佛是勤劳的小蜜蜂在振动翅膀寻找采蜜的方向。第二乐句的节奏全部以八分音符构成,旋律与歌词是一字一音的结合,加上急呼吸的运用,生动地刻画出小蜜蜂为采蜜而繁忙飞舞的形象。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完全重复,音乐上形成首尾呼应,仿佛是小蜜蜂辛勤劳动的一天结束了。这首简洁的儿歌易于演唱和表演,多年来,一直受到儿童们的广泛喜爱。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小蜜蜂》,通过反复聆听能熟练地演唱歌曲。
2.能跟着老师有表情地模唱歌曲的旋律。
3.熟悉歌曲旋律,能找到歌曲中相同的旋律。
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小蜜蜂》。
教学难点
能找到歌曲中相同的旋律,并有表情的模唱歌曲旋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歌曲《小蜜蜂》音乐文件,电子琴。
学生准备:教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带领同学回忆上节课内容,并再次聆听《蜜蜂》。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内容,大家在课余时间有没有去更多地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呢?请学生自由回答。
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再次认识我们的老朋友——音乐中的《小蜜蜂》。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和谈话方式导入课题,让学生初步感知本节课内容,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探究新知
1.老师首次播放歌曲,并提问:同学们听过一遍之后,对歌曲的旋律有什么感受呢?
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重复旋律。
2.老师:同学真棒,现在再听一遍来验证你们的发现吧。
再次播放歌曲,教师带领学生按照歌曲节奏分乐段朗读歌词。
3.老师第三次播放歌曲,用电子琴带领学生模唱歌曲旋律,学生跟唱。
4.老师第四次播放歌曲,学生轻声哼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和弹唱让学生逐步熟悉旋律,发现旋律特点,学会模唱歌曲旋律,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三、艺术实践
让学生一起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演唱过程中进一步把握歌曲旋律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演唱,通过演唱实践,进一步熟悉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
四、教师点评
请同学分组演唱歌曲,并且自编动作或舞蹈,边唱边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边唱边跳、自编自演,增强学生的表现力和自信心,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特别好,希望大家都能像小蜜蜂一样勤劳,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身边的小动物,相信我们的世界会越来越美的。最后就让我们学着小蜜蜂的样子飞出教室感受美好的大自然吧!
【设计意图】对歌曲主题进行简单总结,鼓励学生勤劳努力、互帮互助,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用艺术拥抱生活。德国民歌特点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德意志民族为世界音乐宝库贡献了众多的音乐大师和不胜枚举的经典作品,而德国的民间音乐,特别是那些感情真挚、朴素无华的民歌正是他们创作的重要源泉。正如伟大的作曲家罗伯特·舒曼所说:“勤去倾听一切民歌,它是最优美旋律的宝藏”。
德国民歌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它不像东方民族的音乐那样富于即兴性,也不像俄罗斯许多民歌那样具有大起大落的感情力度变化,它缺乏一种难以抑制的激情,相反它表现出德意志民族那种理智的性格。它通常都具有一种内在的平衡与协调,蕴含着深厚真挚的情感和潜藏着一种崇高的品格力量和深刻的喻意。它们充满想象力,但没有过分的矫饰。既诉说悲哀与愁苦,也不乏快乐与欢笑。总之它们始终让人感到亲切纯朴,平易近人。
虽然在德国不乏委婉动听的小调性民歌,但就总体而言多数采用大调式。因此大三和弦的3个音,即do、mi、sol是构成其民歌最常用的骨架,有时用它们作为旋律主题,有时将它们作为骨干音,在其前后再加上一些经过音和小音型,使旋律显得更加流畅平滑。在德国各地都可以发现具有这种特点的民歌:德国民歌几乎都是从这3音中的一个音开始的,从sol到do的4度起唱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刚才的两个例子就是这样。其旋律基本上都使用自然7声音阶,2度、3度、4度和5度是最常用的音程,旋律进行中较少使用变化音。
德国民歌的结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一段式,另一种是分为几个乐段的多段式。一段式的民歌也可以进一步分为若干乐节,但不能形成用半终止或全终止彼此分割的几个段落。而多段式民歌各段落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通常有二段或三段,中间含有部分反复,有时还附加一个小结尾。这类歌曲每段的长度完全相等或大体相等,每个乐句有2、4或8小节。这种段落分明、相对划一的结构可能是受民间舞曲影响的结果,各段落之间是按照严密的逻辑关系来安排的。二段式歌曲中最常见的方法是第一段以半终止结束,第二段以完全终止结束。此外第一段结束在3级音,第二段终止在主音上的情况也不少见。通常一首歌曲只用一种演唱方式,或者是独唱,或者是合唱。
德国民歌多从弱拍开始,这与德语名词前常有轻读的冠词和介词有关。之后每小节的首拍都是重音。切分节奏在这里并不常见,但近几十年由于受斯拉夫民间歌曲和爵士乐的影响,特别强调小节中的某一拍而出现了类似切分的节奏。每首民歌一方面保持节拍上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却注意各种节奏性音型的变换,一种节奏型一般不会连续反复三次以上,从下面这首《愁苦的布阿》中就可以看到这种变换的频繁,它不但不会显得杂乱,相反保持了旋律的流畅性和节奏的统一性。另外在速度上德国民歌一般较为中庸,既不太慢,也不太快,旋律进行中速度也无明显的变化。在力度上相应地也没有大的对比。以上各种特点造就了德国民歌那种带有普遍性的、恬静安详的风格。在这一点上德国艺术歌曲与它是较为相似的。(共10张PPT)
第三课 小蜜蜂
二年级下册
情境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内容,大家在课余时间有没有去更多地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呢?
探究新知
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再次认识我们的老朋友——音乐中的《小蜜蜂》。
同学们听过一遍之后,对歌曲的旋律有什么感受呢?
探究新知
和老师一起按照歌曲节奏分乐段朗读歌词。
探究新知
请同学们跟着琴声模唱歌曲旋律,注意感受歌曲的旋律。
探究新知
这一次伴随着音乐,请同学们与老师一起轻声哼唱歌曲。
艺术实践
请同学们一起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师点评
请同学分组演唱歌曲,并且自编动作或舞蹈,边唱边表演。
课堂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特别好,希望大家都能像小蜜蜂一样勤劳,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身边的小动物,相信我们的世界会越来越美的。最后就让我们学着小蜜蜂的样子飞出教室感受美好的大自然吧!

oo0000000000000

XX
月p
p@∴C
000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