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灯泡亮了》
教学目标:1.能借助手电筒猜想灯泡发亮的秘密;能用导线、灯泡等材料设计简 单的电路进行实验;能通过观察和已有知识经验对“灯泡亮了”做假设性的解務 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
能对电的知识提出想知道的问题;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体会合作探究的乐趣; 愿意与人交流电路连接的方法。
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有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会用导线、 灯泡、电池等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并将自己设计的电路用图的形式记录下来; 知道开关的功能;懂得节约用电。
教材重难点: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有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 会用导线、灯泡、电池等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并将自己设计的电路用图的形式 记录下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组装电路实验用品5套、手电筒6个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提出问题
这节课,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故事里有谜语猜一猜(学生抢答谜语一一手 电筒)。出示手电简,我们一起来研究它。同学们每组桌子上也有一个手电筒, 请组长拿起来,把开关推一下,看发生了什么现象?(学生回答)老师板书课 题:18、灯泡亮了
手电筒是怎样亮起来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
二、利用材料,探究手电筒的秘密
指导学生观察交流。
要想知道手电筒的秘密,最好的办法是我们把手电筒拆开,仔细研究手电筒的 构造。每一组都有一个手电筒,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拆一拆,看看手电筒 有哪几部分组成?仔细观察拆下来的每一部分,想想它们都有什么作用。你们能 不能自己发现灯泡的秘密?
【从拆手电筒开始,让学生充分的观察、思考、交流,从而探究
手电筒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所起的作用,使学生找到手电简亮起来的
秘密。】
(小组内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引导学生汇报发现。
谁来汇报刚才你们都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展示汇报)
讲解明理。
(1)电路的组成。(出示课件)手电筒的灯泡亮起来,是因为手电筒具备了一 个完整的电的回路,指图讲解:电池(正极、负极)、灯泡、导线(手电筒里 的铁片和下面的弹簧)、开关(演示开关)。
(适时板书:电池灯泡导线开关)
(2)电路部件的作用。
我把其中的一部分去掉,看小灯泡还亮不亮?(演示过程,让学生明白这四部分 是组成电路必不可少的。)
三、动手连连,让灯泡亮起来
实验指导。
我们明白了手电筒其中的装置,老师给每组的同学都准备了充足的材料,出示 材料:电池夹,安装电池用的;小灯座,安防灯泡的;开关,控制电源的;导线, 连接各部分全靠它。待会儿看看哪组桌子上的灯泡先亮起来?
【学生在了解了实验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共同参与,选择合适的材料亲自动 手连一连,体验探究的乐趣。】
(1) 交流实验方法。
动手之前先动脑,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制定出可行的方法,再动手实验。
(2) 汇报方法。
(3) 老师补充。
同学们真会动脑,办法想的很周密,现在请同学们分好工,动手连一连吧!同 时老师提醒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要正确利用材料,不能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正 负两极连接起来。老师给每组同学提供一张记录卡,不要忘记把自己的实验过 程和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验观察活动。
(教师巡视参与活动,每组选做一次实验,只要灯泡亮即为成功。)
【此实验过程大约需要15-20分钟,可根据学生选择的实验材
料,利用自己的连接方法,进行实验过程,当灯泡亮起时,就开始把
连接的方法记录下来,也可以画图。】
学生汇报交流。
(简介各小组的完成情况)现在请小组长汇报一下你们组在实验中是怎样连 的?有什么发现?其他成员可作补充。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实验记录,结合自己组的连接线路图进行汇报。)引导学 生得出让小灯泡亮起来需要电池、导线、小灯泡,重点对比体现“发亮'‘与“没 亮”的连接方法。
分析总结。
真看出团结的力量大来了,同学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但让灯泡连起来了,还 画出了电路图,真了不起!(出示课件:演示电路图)
指名说出电在电路中的流动过程(电有它自己的路,这条路还有一定的方向, 总是从电池的正极出发顺着导线流动,进入小灯泡以后,通过开关、导线回到 电池的负极,当这条路是畅通的,小灯泡就亮起来了,我们说这是一个完整的电 路。)
(板书完整的电路:电池,也就是电源灯泡,也就是电器开关导线)
出示两个电路,请同学判断灯泡亮不亮。
介绍短路和断路以及对电路的影响,
四、 表演活动,了解电路的各部分如何分工配合。
(学生分角色扮演完整电路四部分,先做自我介绍,再表演电路运行。)
五、 小结拓展。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指名说一说)
课后试一下设计一个两个灯泡同时亮的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