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1 简明
一、解读高考
1.考纲考情
试题类型上,客观选择题和主观题兼顾,以主观题为主;本考点常与选用句式、修辞手法、压缩语段、扩展语句和图文转换等考点互相渗透,一起考查,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加强。
2.趋势分析
预计明年高考将会进一步加强对本考点的考查,并且题目将会更加体现社会时代特色,弘扬中国民族文化。因此考生应多关注时下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思考和挖掘相关事件在语言运用试题中的命题点,做到重点备考。
二、考点探究2 语言表达要简明
【试题引领】
1.对同学们过生日的缘由各不相同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
答案 (示例)同学们对“为什么要过生日”有多种回答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每一位同学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生活观念不尽相同,因而过生日的缘由会产生差异。庆祝自己长大,感谢母亲,与朋友分享快乐,身处多元时代的学生有多样的想法,这是可以理解的,应该肯定。
解析 回答此题时要看清题目要求。题目要求对同学们过生日的缘由各不相同这一现象进行评论。这样,就要分析同学们为什么会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同学们看法不同,可能是由不同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人生观造成的。同时,要指出在多元的现代,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应予以理解。
2.阅读下边一段文字,请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要求:①既能回应野草的嘲讽,又能表现百合坚定的信念;②不少于20字,不多于25字。
在 山谷里,有一处高数千尺的断崖,崖上有一株小小的百合, 长得和野草一模一样,但它知道自己并不是野草。它心里有一个 念头:“我是百合,不是野草。 能证明这一点的,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百合深深地扎根,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终于结出了第一个花苞。百合很高兴,杂草却很不屑,七嘴八舌地嘲讽道:“你别费力气了,即使你真的能开花,在这 荒郊野外,不也是没人欣赏吗?”
百合说:“我会开花,____________。”有一天,百合终于开花了,那洁白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答案 因为我知道我有美丽的花,我要用开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解析 题目所给文段改编自林清玄的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作答时要抓住题干要求:“回应野草嘲讽”“表现百合坚定的信念”。其实这就是所补句子的内容。从杂草所说的话“即使”可以看出杂草不相信百合会开花,从“没人欣赏”可以看出杂草对百合的存在价值是不屑的。针对这两点补写即可。另外,考生要注意题干的字数限制。
小结:常见题型。应用文修改类、情境对话类、演讲解说类、手机短信、临别赠言类等。
【技巧点拨1】
“简”即“简洁而无冗余”,是对语言文字数量上的要求,一般采用“文段修改”的方式考查,“压缩语段”题也是对语言表达“简”的考查;“明”即“明确而无歧义”,是对语言文字表达效果的要求,常与“辨析并修改病句”一并考查。
(1)语言要简洁
①不节外生枝。表达要围绕中心,抓住要点。如“他年龄不大,头上却早早地谢顶了”,“谢顶”就是指头顶的头发脱落这一生理现象,再加上“头上”一词,就不简洁了。
②不重复赘余。删除可有可无的词语,善用指代性或替代性词语。
③要善于概括。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
(2)表意要明确
①避免晦涩。句子过长,使人一时不能领会意思,就是晦涩。
②避免歧义。要注意定语和状语的位置是否恰当;助词“的”的使用是否多余;“和”“跟”“同”等类词语的词性;承前或蒙后省略了主语的语句是否会产生歧义;停顿是否正确。
【巩固训练1】
1.下面的语段中,有一句话应剔除,这一句是 ( )
①几天前,收到挪威使馆的一张请柬,是用再生纸做的一张卡片,朴素精致,显示着主人的情谊。②对比我们平时收到的一些请柬,不免心生感叹。③不少单位的请柬,一张比一张豪华精美:加厚铜版纸、烫金大字、色彩艳丽,更甚者还要绒面、磨砂带上音响。④只是构图稍差,美中不足。⑤请柬的功能很简单,没有必要那么奢华。⑥挪威是个富裕国家,尚且如此节俭,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是更应该节约吗?
A.② B.③ C.④ D.⑤
答案 C
解析 全段围绕请柬的奢侈与豪华展开,只有④说的是其不足之处。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渔民在夜间先用灯光诱集趋光性鱼类,然后围捕,称“光诱围网捕捞”。这种科学的捕鱼方法,渔获量高。有些渔民运用这种方法,拿网眼极小的密网围捕,连筷子粗细的、硬币大小的幼鱼,都统统捞了上来。
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种“密网光诱围捕”的做法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其结果大相径庭。“光诱围捕”原本是提高渔获量的科学方法,但一切“向钱看”,使用“密网”围捕,将会使我们的渔业资源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我们要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遵循科学精神,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
(2)这种惟利是图的做法,是对渔业资源的毁灭性破坏。为了眼前的利益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致使鱼子鱼孙都被赶尽杀绝,中国近海无鱼可捕已不是耸人听闻的事。我们的古人尚且知道“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的道理,作为现代文明人的我们更应该具备长远眼光,为自己、为子孙后代着想,制止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综合能力,并能对相关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试题要求就“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的做法进行评说。对此可根据材料提示和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必须做到观点鲜明、言之成理、语言简明连贯。
3.高一年级将举办“读《论语》,谈交友”读书交流会,拟向参会者赠送纪念书签。请写一则赠言,用以印制书签。要求:①紧扣活动主题;②必须原创;③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④不超过30字。
答案 (示例)读《论语》辨损益悟先贤睿智 借慧眼识真伪觅交友良方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对《论语》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论语》中关于交友的名言名句;所写赠言要紧扣“读《论语》,谈交友”的活动主题,能够体现《论语》的内容、特点和文化地位,形式上要简明、得体;另外,要注意“不超过30字”的字数限制。
【技巧点拨2】如何做改错题
1.审明题意,明确题目要求。
2.精读材料,把握语段中心。
3.细看语境,做到“四看”:看称谓语:看谦敬语:看语体色彩的词语:看表达目的。
4.改动要轻,不得伤害原意。
5.审核验证,看有无遗漏,是否错改等。
【巩固训练2】
下面的几个句子不够简明,请用“避免含糊,消除歧义”法加以修改。
(1)数百位死难者的家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2)他终于想起来了。
(3)一脸麻子无头发脚不大周正。
(4)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14年11月的照片。
答案
(1)调整语序:死难者的数百位家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2)变换词语:他终于想起床了。添加语境:他终于想起(事情)来了。
(3)加注标点:一脸麻子,无头发,脚不大周正。
(4)调整语序、变换词语:这是名模孙燕于2014年11月拍摄的照片。
【改一改,记一记】常见重复啰嗦90例
1.杀人的刽子手(“刽子手”即含“杀人”意,“杀人的”赘余)
2.无声的潜台词(“潜台词”就是“无声的”,“无声的”赘余)
3.胜利的捷报传来(“捷报”就是“胜利的消息”,“胜利的”重复)
4.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浪费”都是“不必要的”,“不必要的”重复)
5.非法的走私枪支的犯罪事实(“走私枪支”和“犯罪事实”都是“非法的”,“非法的”多余)
6.父亲多年的夙愿(“夙愿”就是“多年的愿望”之意,“多年”赘余)
7.过分的溢美之词(“溢美”就是“过分的赞美”,“过分的”重复)
8.目前工作的当务之急(“当务之急”含“目前”意,“目前”赘余)
9.偶然邂逅、邂逅相遇(“邂逅”就是“偶然相遇”的意思,“偶然”“相遇”重复)
10.白白地虚度(“虚度”就是“白白地度过”,“白白地”重复)
11.心里由衷地高兴(“由衷”就是“发自内心”的意思,“心里”重复)
12.亲眼目睹(“目睹”就是“亲眼看见”,“亲眼”重复)
13.前来莅临我校指导(“莅临”是对对方到来的敬称,“前来”重复)
14.一天天日臻完善(“日臻完善”就是“一天天地趋于完善”,“一天天”重复)
15.公开宣称(“宣称”就是“公开宣告”,“公开”重复)
16.免费赠送(“赠送”含“免费”意,“免费”赘余)
17.再次复发(“复发”本身含有“再次”的意思,“再次”赘余)
18.新时间表下周起开始启用(“启用”就是“开始使用”,“开始”赘余)
19.过高奢望(“奢望”含“过高的希望”意,“过高”赘余)
20.他的第一部处女作(“处女作”就是“第一部作品”,“第一部”重复)
21.来自于(“自”与“于”重复,删去“于”)
22.让人利令智昏(“利令智昏”就是“贪图私利使头脑发昏,丧失理智”,“让人”重复)
23.涉及到、波及到(“及”就是“到”的意思,“到”字重复)
24.国际间、人际间,这其中、这其间,此个中(“际”就是“间”,“间”重复;“这”就是“其”,“这”重复;“此”与“个中”重复)
25.破天荒第一次(“破天荒”就是“第一次”,“第一次”重复)
26.第一个首创(“首创”就含有“第一个”的意思,“第一个”重复)
27.凯旋归来(“凯旋”就是“胜利归来”的意思,“归来”赘余)
28.造成百姓生灵涂炭、人民生灵涂炭(“生灵”含“人民”“百姓”意,“人民”“百姓”赘余)
29.不能妄自菲薄自己(“妄自菲薄”就是“过分地看轻自己”,后面不需要再接“自己”)
30.真知灼见的意见(“真知灼见”含“意见”意,本身是名词性短语,不能作形容词修饰“意见”)
31.难言之隐的苦衷(“难言之隐”就是“难以说出口的藏在内心深处的事情”,“的苦衷”重复;而且“难言之隐”本身是名词性短语,不能作形容词修饰“苦衷”)
32.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笑”,“地笑起来”重复)
33.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之外(“表”就是“外”,“之外”重复)
34.三令五申地强调(“三令五申”就是“再三地命令和告诫”,“地强调”重复)
35.对当年老师的批评他一直耿耿于怀至今难忘(“耿耿于怀”指“事情在心里,难以排解”,“至今难忘”多余)
36.众多莘莘学子(“莘莘学子”就是“众多的学生”,“众多”重复)
37.浑身遍体鳞伤(“遍体”就是“浑身”,“浑身”重复)
38.显得相形见绌(“见”就是“显得”的意思,“显得”多余)
39.独自孑然一身(“孑然一身”就是“独自一个人”,“独自”重复)
40.让人贻笑大方、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含“被人耻笑”意,“让人”“被人”赘余)
41.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不虞之誉”就是“没有想到的赞誉”,“没想到”重复)
42.各种形形色色(“形形色色”就是“各种各样”,“各种”重复)
43.被应邀(“应邀”就是“被邀请”之意,“被”赘余)
44.都可以堪称是上乘之作(“堪称”含“可以”意,“可以”赘余)
45.网络文学重复出版现象令人堪忧(“堪忧”就是“令人担忧”,“令人”重复)
46.随意漫谈(“漫谈”含“随意”意,“随意”赘余)
47.突然顿悟(“顿悟”含“突然”意,“突然”赘余)
48.一致公认(“公认”含“一致”意,“一致”赘余)
49.值得可敬(“可敬”含“值得”意,“值得”赘余)
50.多虑的想法(“虑”有“想”的意思,改“虑”为“余”)
51.漫山遍野到处(“漫山遍野”即“到处”,“到处”赘余)
52.没有用的废话(废品、废物……)(“废”含“无用”意,“没有用的”赘余)
53.这类虚假报道常常屡见不鲜(“屡见不鲜”指“经常看见,并不新奇”,“常常”多余)
54.互相自我批评(“自我批评”与“互相”矛盾,“互相”应删去)
55.基本上根除(“根除”是“彻底铲除”,与“基本上”矛盾,“基本上”应删去)
56.普通的芸芸众生(“芸芸众生”就是“众多的普通人”,“普通的”赘余)
57.很多珍贵藏品将等待拍卖(“等待”就含有“将”的意思,“将”“等待”二者留一)
58.不合格的伪劣产品(“伪劣产品”就是“不合格的产品”,“不合格的”重复)
59.正方兴未艾(“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正”重复)
60.没有报酬的义务劳动(“义务劳动”本身含有“没有报酬”的意思,“没有报酬的”重复)
61.优秀的传统美德(“美德”就是“美好的品德”,“优秀的”重复)
62.正常的生活节奏发生紊乱,促使人早衰并引起某些不必要的疾病(疾病都是不必要的,“不必要的”应删去)
63.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截止日期”就是“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天”重复)
64.特别穷凶极恶(“穷凶极恶”中的“穷”“极”就是“特别”之意,“特别”重复)
65.整个会场的座位座无虚席(“座无虚席”就是“座位全部坐满”的意思,“的座位”多余)
66.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沉思”就是“深深的思索”,“深深的”重复)
67.感激涕零地流下了眼泪(“感激涕零”就是“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地流下了眼泪”重复)
68.互相厮打(“厮打”就是“互相扭打”,“互相”重复)
69.不熟悉的新情况(“新情况”本身含有“不熟悉的”之意,“不熟悉的”多余)
70.不期而遇地遇见(“不期而遇”包含“遇见”的意思,“地遇见”多余)
71.参加这次颁奖大会的与会者(“与会者”就是“参加会议的人”,“参加”赘余)
72.将近快要10岁(“将近”就是“快要”,“快要”重复)
73.悬殊极大(“悬殊”含“相差极大”意,“极大”删去)
74.大多以……为主(“大多”与“以……为主”重复,“大多”删去)
75.眼睛望穿秋水(“秋水”就是比喻“眼睛”,“眼睛”重复)
76.人为地蓄意破坏(“蓄意”就是“存心、有意”之意,“人为地”重复)
77.各自分道扬镳(“分道扬镳”就是“分道而行,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情”,“各自”多余)
78.值得可歌可泣(“可歌可泣”就是“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之意,“值得”重复)
79.好像如芒在背(“如芒在背”就是“好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好像”重复)
80.迅速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立竿见影”就是“立见功效”,“迅速”多余)
81.更加弥足珍贵(“弥足珍贵”就是“更加值得珍爱、重视”,“更加”多余)
82.……的目的是为了……、……的原因是因为……(“目的”即“为了”,两者留一;“原因”即“因为”,两者留一)
83.极其罕见、罕见的奇观(“罕见”就是“极其少见”,“极其”重复;“奇观”就是“稀奇少见的景观”,“罕见的”重复)
84.防止不要发生事故、杜绝不要大吃大喝、切忌不可喝生水、避免不受侵害(“不要”“不可”“不受”均属赘余,必须删去,否则意思表达反了)
85.并非是、绝非是、岂非是、实属是(“非”就是“不是”之意,后面的“是”赘余;“属”也可以表示判断,后面的“是”赘余)
86.诉诸于武力、公诸于众、见诸于报刊、付诸于流水……(“诸”是兼词,兼有“之于”或“之乎”的意思,与后面的“于”重复,可删去“于”或改“诸”为“之”)
87.十分(非常)酷爱、过于溺爱、非常奇缺、非常嗜好、过度酗酒、过分苛求(这几个动词本身就含有“程度很深,过分”的意思,“十分”“过于”“非常”“过度”“过分”重复)
88.非常(十分)巨大、十分炎热、非常雪白、十分罕见(“巨大”“炎热”“雪白”“罕见”等词语本身包含程度很深的意思,“十分”“非常”赘余)
89.我的寒舍(舍弟、贱内、家严、拙作、愚见……)、您的令尊(令堂、令爱、令郎……)(“寒舍”“舍弟”“贱内”“家严”“拙作”均含“我的”之意,“我的”赘余;“令尊”“令堂”“令爱”“令郎”均含“您的”之意,“您的”多余)
90.大约……左右、大约……上下、约摸……左右(上下)、约略……左右(上下)、大概……左右(上下)、至少……以上、至少……左右(上下)、至多……左右(上下、以下)、近……左右(上下、以上)、平均……以上(以下)、最少……以上、最小……以上、最大……以下、最高……以下、最低……以上(以上表概数的词两者只能留其一,否则就会赘余啰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