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课时同步练习
第3节动能和动能定理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辆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继续运动了一段距离停下来。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阻力对汽车做正功,汽车动能增加
B.阻力对汽车做负功,汽车动能增加
C.阻力对汽车做负功,汽车动能减少
D.阻力对汽车做正功,汽车动能减少
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
A.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某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在其速度由0增加到v和由v增加到2v的两个阶段中,F对物体所做的功之比为( )
A.1∶1 B.1∶2
C.1∶3 D.1∶4
4、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在0~1 s内,合外力做正功
B.在0~2 s内,合外力总是做负功
C.在1~2 s内,合外力不做功
D.在0~3 s内,合外力总是做正功
5、质量m=10 kg的物体只在变力F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F随坐标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若物体从坐标原点处由静止出发,则物体运动到x=16 m 处时的速度大小为( )
A.3 m/s B.4 m/s
C.2 m/s D. m/s
6、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当此物体受水平力F作用运动了距离s时,其动能为E1,而当此物体受水平力2F作用运动了相同的距离时,其动能为E2,则( )
A.E2=E1 B.E2=2E1
C.E2>2E1 D.E17、如图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若将小球A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A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若将小球A换为质量为3m的小球B,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小球B下降h时的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
A. B.
C. D.
8、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置于坐标原点O处的小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x轴方向运动,拉力F随物块所在位置坐标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线为半圆,则小物块运动到x0处时的动能为 ( )
A.Fmx0 B.Fmx0
C.Fmx0 D.
二、多项选择题
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用大小相等的力F分别拉它们在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相同的距离s。甲在光滑水平面上,乙在粗糙水平面上。下列关于力F对甲、乙做的功和甲、乙两物体获得的动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F对甲做功多
B.力F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
C.甲物体获得的动能比乙大
D.甲、乙两个物体获得的动能相同
10、对水平面上的物体施以水平恒力F,从静止开始运动了位移l,撤去力F,这以后又经过了位移l而停止下来,若物体的质量为m,则( )
A.它所受的阻力为F
B.它所受的阻力为
C.力F做功为零
D.力F做功为Fl
11、在平直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max后,立即关闭发动机直至静止,v-t图像如图所示,设汽车的牵引力为F,受到的摩擦力为f,全程中牵引力做功为W1,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2,则( )
A.F∶f=1∶3 B.W1∶W2=1∶1
C.F∶f=4∶1 D.W1∶W2=1∶3
12、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只受摩擦力作用并以初速度v0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距离d以后,速度减为,则( )
A.此平面动摩擦因数为
B.物体再前进便停止
C.摩擦力做功为mv
D.若使物体前进总距离为2d,其初速度至少为·v0
13、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用大小相等的力F分别拉它们在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甲在光滑面上,乙在粗糙面上,则下列关于力F对甲、乙两物体做的功和甲、乙两物体获得的动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F对甲物体做功多
B.力F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
C.甲物体获得的动能比乙大
D.甲、乙两个物体获得的动能相同
三、非选择题
14、如图甲所示为商场内的螺旋滑梯,小孩从顶端A处进入,由静止开始沿滑梯自然下滑(如图乙),并从底端B处滑出。已知滑梯总长度L=20 m,A、B间的高度差h=12 m。g取10 m/s2。
(1)假设滑梯光滑,求小孩从B处滑出时的速度v1的大小;
(2)若有人建议将该螺旋滑梯改建为倾斜直线滑梯,并保持高度差与总长度不变。已知小孩与滑梯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若小孩仍从顶端由静止自然下滑,求小孩从底端滑出时的速度v2的大小。
15、质量M=6.0×103 kg的客机,从静止开始沿平直的跑道匀加速滑行,当滑行距离l=7.2×102 m时,达到起飞速度v=60 m/s.求:
(1)起飞时飞机的动能多大?
(2)若不计滑行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则飞机受到的牵引力为多大?
(3)若滑行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为F=3.0×103 N,牵引力与第(2)问中求得的值相等,则要达到上述起飞速度,飞机的滑行距离应为多大?
16、如图所示,光滑圆弧的半径为0.8 m,有一质量为1 kg的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到B点,然后沿水平面前进4 m,到达C点停止。g取10 m/s2,求:
(1)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率;
(2)在物体沿水平面运动的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
(3)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7、将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已知抛出过程中阻力大小恒为重力的0.2.求:
(1)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2)物体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
18、如图所示,质量m=0.2 kg的小物体放在光滑的圆弧上端,圆弧半径R=55 cm,下端接一长为1 m的水平轨道AB,最后通过极小圆弧与倾角α=37°的斜面相接,已知物体与水平面和斜面轨道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将物体无初速度释放,(g取10 m/s2,cos 37°=0.8,sin 37°=0.6)求:
(1)物体第一次滑到水平轨道与右侧斜面轨道交接处的速度大小。
(2)物体第一次滑上右侧斜轨道的最大高度。
答案与解析
1、C
解析:关闭发动机后,汽车受重力、支持力和阻力,重力、支持力不做功,阻力的方向与汽车运动的方向相反,因而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汽车的动能减少,则C正确,A、B、D错误。
2、A
解析:受力分析,找到能影响动能变化的是那几个物理量,然后观测这几个物理量的变化即可.木箱受力如图所示:
木箱在移动的过程中有两个力做功,拉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即:WF-Wf=mv2-0,所以动能小于拉力做的功,故A正确,B错误;无法比较动能与摩擦力做功的大小,C、D错误.故选A.
3、C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知,第一阶段有:W1=mv2-0,第二阶段有:W2=m(2v)2-mv2=mv2,所以=,A、B、D错误,C正确。
4、A
解析:由v-t图像知0~1 s内,v增加,动能增加,由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做正功,A对。1~2 s内v减小,动能减小,合外力做负功,可见B、C、D错。
5、C
解析:F-x图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力F所做的功,则这段过程中,外力做功为W=×(4+8)×10 J-×4×10 J=40 J,根据动能定理得W=mv2,解得v== m/s=2 m/s,故C正确,A、B、D错误。
6、C
解析:由动能定理可得Fs-Wf=E1,2F作用时,由动能定理可得2Fs-Wf=E2,由===2+>2,可得E2>2E1,选项C正确。
7、B
解析:小球A下降h过程小球克服弹簧弹力做功为W1,根据动能定理,有mgh-W1=0;小球B下降过程,由动能定理有3mgh-W1=·3mv2-0,解得v=,故B正确。
8、C
解析:F-x图像的“面积”等于拉力做功的大小,可得拉力做功W=π()2=,由题图乙看出,Fm=,得到W=Fmx0。根据动能定理得:小物块运动到x0处时的动能为Fmx0,则C正确,A、B、D错误。
9、BC
解析:由W=Flcos α=Fs可知,两种情况下力F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A错误,B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对甲有:Fs=Ek1,对乙有:Fs-Ffs=Ek2,可知Ek1>Ek2,C正确,D错误。
10、BD
解析:对物体运动的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Fl-F阻·2l=0-0,所以F阻=,B对,A错;力F做的功W=Fl,D对,C错.故正确答案为BD.
11、BC
解析:对汽车运动的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1-W2=ΔEk=0,所以W1=W2,选项B正确,D错误;由图像知s1∶s2=1∶4。由动能定理得Fs1-fs2=0,所以F∶f=4∶1,选项A错误,C正确。
12、AD
解析:设动摩擦因数为μ,根据动能定理W=ΔEk,有Wf=-μmgd=m2-mv=-mv,解得μ=,选项A正确;设物体总共能滑行l,则有:-μmgl=0-mv得l=d,即再前进便停止,选项B错;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即Wf=-mv,C错;若要使物体滑行2d,则物体初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有:-μmg(2d)=0-mv2,得v=v0,选项D正确.
13、BC
解析:由功的计算公式可知,两种情况下力F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A错误,B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对甲有Fs=Ek1,对乙有Fs-fs=Ek2,可知Ek1>Ek2,即甲物体获得的动能比乙大,C正确,D错误。
14、答案:(1)4 m/s
(2)4 m/s
解析:(1)对小孩从A到B由动能定理可得mgh=m
解得v1==4 m/s
(2)在倾斜直线滑梯上,对小孩下滑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
WG+Wf=m
其中WG=mgh
Wf=-fL
f=μN=μmg cos θ=μmg·
联立解得v2=4 m/s
15、解析:(1)飞机起飞时的动能Ek=Mv2
代入数值得Ek=1.08×107 J.
(2)设牵引力为F1,由动能定理得
F1l=Ek-0
代入数值得F1=1.5×104 N.
(3)设滑行距离为l′,由动能定理得
F1l′-Fl′=Ek-0
整理得l′=
代入数值,得l′=9.0×102 m.
答案:(1)1.08×107 J
(2)1.5×104 N
(3)9.0×102 m
16、答案:(1)4 m/s
(2)-8 J
(3)0.2
解析:(1)设物体到B点时的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得
mgR=mv2
解得v=4 m/s
(2)设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为W,由动能定理得W=-mv2=-8 J
(3)设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动能定理得
-μmgs=W
解得μ==0.2
17、解析:(1)上升过程,由动能定理
-mgh-fh=0-mv①
将f=0.2mg②
联立①②可得:h=.③
(2)全过程,由动能定理
-2fh=mv2-mv④
联立②③④可得:v=v0.
答案:(1)
(2)v0
18、解析: (1)小物体从圆弧上端到B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R-μmgsAB=m-0,
解得vB=3 m/s。
(2)设物体第一次滑上右侧轨道的最大高度为H,此时物体离B点的距离为s,由几何关系有=sinα;由动能定理得:
-μmgcosα·s-mgH=0-m,
解得H=0.40 m。
答案:(1)3 m/s
(2)0.4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