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一年级下册1.1找空气(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一年级下册1.1找空气(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14 17:5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年级下册一单元第一课《找空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周围有空气。
2、 能使用简单的器材进行“证明空气存在”的实验;能借助物 体对无法直接观察的空气进行间接观察,证明空气的存在。
3、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感知到的空气表现出探究兴趣;能 尊重事实,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4、 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课前谈话
看到幻灯片,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不同。课前,展开 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情调查,更有利于在教学上选择不同教学方法,做 到因材施教。】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揭示空气
教师出示一个装满瓶水的瓶子,瓶子里有什么?
将水倒在水槽里,瓶子里还有水吗?里面有什么?
引出课题:空气很调皮,在给我们捉迷藏,我们把它找出来吧。 板书:找空气
【设计意图:实验导入与主题内容紧密相连,具有针对性和趣味 性,能直观引发学生观察、思考,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探究兴
趣。】
二、 用塑料袋捉空气
教师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里有空气?教室里有空气吗?
怎么才能找到空气呢?你想到教室的哪个地方找空气?
教师将塑料袋发给学生,学生找空气。
教师提出问题:教室内,高处有空气吗?怎么证明教室内高处有
空气?(教室前后左右低处高处)
学生汇报。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刚才是用什么方法捉到的空气?
用儿歌总结找空气的方法。
【设计意图:借助器材,通过教师提供的材料使学生亲身体验和 感受空气的存在,学会找到空气的方法,认识到空气无处不在。】
三、 观察周围物体里面是否有空气
教师提出问题:猜一猜,空气会藏在哪些物体里?
说一说,为什么玻璃球内没有空气,海绵里面有空气?海绵和粉
笔相比,哪一个里面空气多,哪一个空气少?为什么?
想一想,哪件衣服里的空气多?猜一猜,有什么好处?
教师出示砖块、石块、干木棍和湿木棍,提出问题:猜猜哪一个 里面有空气?哪一个里面空气多?
师生总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很多地方有空气,周围很多物体 里面有空气。
教师提出问题: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的?
用儿歌总结找空气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 方法发现问题,明确探究方法与实验步骤,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习 小组分工协作,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
四、 依据现象,判断哪里还有空气
师生交流:有些情况下不能直接感受空气的存在,但是可以通过 现象判断是否有空气。
教师出示图片:河边小树摇动,操场上红旗飘动,大海上帆船前 进,人在山上自由活动。
提出问题:看到这些现象,你认为小河边、山腰上、大海上、山 顶上有空气吗?为什么?
你觉得还能从哪里找到空气?用什么方法证明?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出发,激活学生思维,突出学生主体地 位:依托学生已有经验,证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空气。】
五、 利用仪器,“看到"空气
刚才我们通过一些现象推测出我们周围有空气,老师这里有个点 火器,想不想观察一下火焰周围的空气?
出示纹影设备,生观察火焰上方的空气。
总结:借助仪器,我们可以看到空气流动的图像,也证明我们周 围有空气。
【设计意图:利用仪器纹影技术,演示空气的流动现象,让学生 体会科学知识能够促进科技进步,明白学好科学的重要性:】
我们还是用一首儿歌总结一下这种方法。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吧。
【设计意图:通过“儿歌”形式将知识点归纳、总结,化散为整, 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更易接受新知。】
六、 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教师出示图片:蒙头睡觉好还是露头睡觉好,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七、 提出问题,课下探究
学完这节课,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水里有空气吗?怎么证明?请同学们课下研究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课外充分自主地展开研究,加深理解。期待 着学生在课外完成这一有挑战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