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五四学制)《13、地震》教学设计
山东省肥城市边院镇过村小学李颖
【活动目标】
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想象,自行获取地震的成因的知识。
了解地震自救的知识,学会地震自救的方法
培养学生应急自救的适应能力和临危不乱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难点】
对地震的成因进行推理、想象。
【教学过程】
一、 地震的危害:
师导入大自然是美丽的,为我们呈现了壮美的山河,光怪陆离的地貌大自然有时又是温柔的, 温柔的像母亲的怀抱:大自然有时也会发怒的,一旦发怒,地动山摇、墙倒屋塌……于是会发生 地震。
生:分享地震带来的危害知识:
生1:房倒屋塌
生2:山崩地裂
生3:引起火灾
生4:引发毒气蔓延
生5:引发水灾
生6:引发滑坡、泥石流
生7:引发瘟疫
生8:引发爆炸
师:出示静态[PPT ]图片和动态[PPT视频再次感知地震带来的危害。
师:.[PPT 9出示]出示文字资料:
1976年7月28 0,河北省唐山市爆发了里氏7. 8级大地震,共造成约24. 2万人死亡。让学生
再一次感知地震危害之大。
二、 地震形成的原因
师:[PPT 11出示]猜测:猜想一下,地震的发生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师生交流。
生:设计方案,模拟实验。
师:观察实验器材有哪些?
师:[PPT 12-13 出示
生:]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
生:小组讨论、交流。
生:.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师:(1)向中间挤压毛巾,会发现什么现象?
折断树枝时,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由此推想:岩层在巨大的压力下发生什么变化?变化时会伴随什么现象发生?
师:[PPT14出示]提示注意事项:在实验操作中,大家需要注意什么?
生:学生探究、实验。
师:巡回指导
生:汇报交流,总结成因。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交流。
师生交流。
师:[PPT 15-18出示]播放地震的成因视频。
3师总结:岩石层在地下受到巨大的压力,发生变形、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 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的成因。
三:地震先兆
师:地震危害这么大,我们可以预报吗?
生:汇报交流地震先兆
地震前征兆
生1:地下水不是涨就是落;甜变苦苦变甜。
生2:牛羊骡马不进厩(jiti)、骡马不进厩(jiii)
生3:猪不吃食
生4:狗乱咬
生5:鸭不下水
生6:鸡飞上树
生7:冰天雪地蛇岀洞
生8:大鼠叼着小鼠跑
生9:兔子竖耳蹦又撞
生9:鱼跃水面惶惶跳。
生10:鸽子惊飞不回巢。
师.[PPT 22出示]正如同学们所说,地震前地下水、动物、天气都会出现异常现象。请看地震 前的预兆影片。
师:现在的科学技术不能提前预报地震,但是可以检测到地震。
师:[PPT 23出示]课件播放:公元132年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预报地震
的仪器一一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整整早了 1700多年。
四:自救方法
师:[PPT 24-25出示]地震来了,怎么办?既然地震的发生不可避免,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该怎 样做呢?
生:汇报交流。
生1:在震中区,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 的家具旁,
生2:地震来临时:趴在地下,闭目,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
生3: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电开关,然后迅速躲避。
生4:在楼房应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 的空间避震。
生5:千万不要从楼上跳下。
生6:不能使用电梯。
生7:在户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要远离高压线
生8:要远离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
师总结:当地震发生时,首选的想办法离开高楼大厦,到相对空旷的地方逃生。第二,如果被困 在房子里,岀不去,要拉掉电闸、关好煤气以防起火,躲藏到卫生间或有一定支撑力的物体如桌 子、床的下面,保护头部不受伤。
师:[PPT 26出示],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避震方法。
五、地震无情、大爱无疆
师:地震一旦发生,作为我们虽然远离灾区,我们应当为灾区做些什么呢:
生1:捐出自己零花钱
生2:捐出自己衣物
生3:号召家长捐款捐物
师总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精彩。
师:【板书设计】
地震
危害
成因
先兆
方法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