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寻找
真英雄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景阳冈》第一课时
景阳冈
——施耐庵《水浒传》
小题大做 入文本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一部章回体古典白话小说,讲述了宋代一百零八英雄好汉,齐聚梁山,于乱世之中起义反抗、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作品成功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通俗,描写细腻,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小题大做 入文本
小题大做 入文本
名著无闲笔,处处有玄机。
提炼词语,悟方法
梢棒 筛酒 晌午 吃酒
店家 客官 榜文
行路防身用的棍棒
倒酒
中午、正午
对客人
的尊称
喝酒
旧时旅店、酒馆的主人或者管事的人
官府张贴的公告
词语推断
联系生活经验
提炼词语,悟方法
这酒真有气力!
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但凡客人来我店中 ……
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酒力发作……踉踉跄跄,奔过乱树林来。
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结合具体语境
词语推断
联系生活经验
(体力、力气)
(为什么)
(只要)
(请不要自己伤害自己)
(跌跌撞撞)
(吊睛白额老虎)
阅读三招式——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
环境描写
小说
提炼情节
习体裁
小说要素一
如果你来介绍《景阳冈》
怎么概括故事情节?
(一)提炼情节,复述故事
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
有起因、经过、 高潮、结尾。
按故事发展顺序,提炼文章脉络
(1-2段):武松进店饮酒,不听酒家劝告,
执意过冈。
(3-5段):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
真的有虎,但还是决定继续上冈。
(6-7段):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
最终打死了老虎。
(最后一段):武松打虎后,一步步挨下冈来。
饮酒
上冈
打虎
下冈
(一)提炼情节,复述故事
提炼关键词
(一)提炼情节,复述故事
饮酒
上冈
打虎
下冈
饮酒——上冈——打虎——下冈
(二)提炼标题,初识回目
打虎
《景阳冈》
《景阳冈武松打虎》
第二十三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二)提炼标题,初识回目
回目必须对仗工整
章回体是古典长篇小说最主要表现形式,将全文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一回叙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段落。
每回都有一个对仗工整、整齐划一的标题,这个标题叫“回目”,用于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
(二)提炼标题,初识回目
第二十三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对仗的特点——词性相对
平仄相对
回目——对仗工整
(二)提炼标题,初识回目
地名
人名
动词
名词
整齐划一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三回 托内兄如海酬训教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第八回 …………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第八回 …………
(二)提炼标题,初识回目
倚在一边 绰了 手提 横拖
绾在肋下 轮起 丢在一边
一个文中反复出现的道具?
13次提及“梢棒”
(三)提炼细节,再读文本
小细节
大用心
①随身武器——凸显身份 身怀武艺
②心理暗示——武器防身 壮胆上冈
③突然折断——空拳打虎 千古佳话
(三)提炼细节,再读文本
一个看似无足轻重的细节
形成一条若隐若现的线索
为关键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三)提炼细节,再读文本
“无一处是闲笔”
感悟人物
寻英雄
小说要素二
行者人生
景阳冈打虎后,武松威名远扬,被任命为阳谷县都头。后来他历经波折,在逃亡途中投靠梁山,成为十大步军统领之一,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排名第十四位。人称“行者武松”。
行者——出家修行但未剃度的苦行僧人。
行者——契合了武松的人生和归宿。
绰号多与他们的外貌、性格和能力有关。
行者人生
及时雨宋江 豹子头林冲 智多星吴用
宋江于江湖之上广结朋友,为人仗义疏财,善于扶危济困,总能及时解决他人困难。
林冲曾为朝廷八十万禁军教头,且身高八尺,生得豹头环燕。(职业与相貌给予了这个绰号)
满腹经纶,通宵文韬武略
足智多谋,梁山智慧军师
蒋门神
酒中英雄
第二十九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武松醉打蒋门神
遇店必进 逢酒必喝
第三十二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
酒中英雄
“你怕我醉了没本事,我却是没酒没本事。带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我若吃了十分酒,这气力不知从何而来。若不是酒醉后了胆大,景阳冈上如何打得这只大虫!那时节我须烂醉了好下手。又有力,又有势。”
大量篇幅的饮酒场面——为武松打虎做铺垫
品读环境
叹笔法
小说要素三
课文3-5段,作者细致描写了景阳冈上的哪些自然环境?
红日 山神庙 树林 青石 十月天气,日短夜长 一阵狂风
“这轮红日,厌厌地相傍下去”
“一个败落的山神庙”
“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了下去”
“直奔过乱树林来”
“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
环境描写
笔法细腻
为惊心动魄的打虎场面
营造出恐怖危险的氛围
提炼情节
感悟人物
品读环境
一
二
三
课后作业
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并与家人分享你喜欢的故事情节。(共32张PPT)
寻找真英雄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景阳冈》第二课时
你觉得武松是英雄吗?
武松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一
是英雄
一· 是英雄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一· 是英雄
快
猛
恶
那一阵风过了,只听见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张牙舞爪,气势汹汹,“恶虎”。
一· 是英雄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临危不惧·勇
身手敏捷
有策略
·智
一· 是英雄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反击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只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一· 是英雄
细心观察,
沉着冷静
一· 是英雄
临危不惧·勇
身手敏捷
有策略
·智
细心观察,
沉着冷静
超人的力气
自信的打虎英雄
二
非英雄
二· 非英雄
阳谷县示:为这景阳冈上新有一只大虫,近来伤害人命。见今杖限各乡里正并猎户人等,打捕未获。如有过往客商人等,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过冈。其余时分及单身客人,白日不许过冈。恐被伤害性命不便。各宜知悉。
上山时
二· 非英雄
“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去那厮家里宿歇。我却怕甚么!”
“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面子比性命更重要
侥幸心理
自我安慰
不信有虎
二· 非英雄
武松打虎的时候,他到底害不害怕,是不是英雄?请你按下暂停键,在课文中找找看。
二· 非英雄
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
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打虎时
二· 非英雄
武松再来青石坐了半歇,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就石头边寻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下山
时
三
真英雄
三· 真英雄
上山前:好面子、逞强,还抱有侥幸心理,
自己骗自己没有老虎。
看见老虎时:还吓出一身冷汗。
打虎时:意外失手,到后面“只顾乱踢”、乱打。
下山时:精疲力竭,担心再有老虎出没。
英雄?
三· 真英雄
从前,皖南山区有老虎。
有一年正月里,一只大老虎盘踞在村子后面的山上不走,伤害了不少牲口。壮丁几次出动去打它,都没有成功。村民商量说,要除这个害,非得请“唐打虎”不可。
“唐打虎”是徽州一个姓唐的大家族,据说这一家人个个是打虎的能手。大伙备了财礼,就派人到徽州去请。派去的人回来说:唐家的人答应了,打虎的能手随后就到。
过了两天,唐家果然派人来了,一个是老头,头发胡子全白了,背也驼了,还不住地咳嗽;一个是小孩,还不到十岁,说是祖孙俩。
老头觉察到了主人的神色,先开口说:“这儿离山上没几步路,先把老虎除了,回来再吃饭吧。”说完,站起身来,领着带来的小孩就走。
村里的人把他们送到山口,不敢往里走了。老头笑着说:“你们给老虎吓怕了,有我在这里,不用怕!”几个胆大的远远地跟在后面看。
进了山口,小孩走在前头,连连用鼻子闻。走了一段路,他对祖父说:“爷爷,这畜生就在这里,正睡觉呢。我把它叫醒吧。”老头点了点头,找个地势站好了。小孩就学起老虎叫来。果然,老虎从树林里出来了。它大吼一声,震得地动山摇,猛扑过来。
快速默读
三· 真英雄
老头双手握着一把斧子,斧柄不到一尺,斧嘴四寸多点。他把斧子举过头,瞪大了眼睛,站得稳稳的。老虎扑过来,老头身子一蹲,把头一偏,老虎从他头上蹦了过去。谁也没想到,老虎一蹦过去就趴在地上不动了,肚子下面鲜血直流。大家围上去一看,原来才老虎的下巴到尾腚,都被斧子剖成了两半。
这一下村里的人都服了。老头带着孩子回村里吃饭,大家问他打虎的本事是从哪儿学来的。老头说,唐家的祖上不少人遭过虎害。后来出了个打柴的,叫唐牛,他身体壮,力气大,一担能挑二三百斤。有一次他正打柴,忽然来了只老虎。他拔腿就逃,老虎已经从背后扑上来了。他急得没法,两手抓住了从肩头扑下来的老虎腿,一下子用头顶住了老虎的咽喉,又用脚向后蹬老虎肚子。最后老虎不动了。唐牛的力气也使尽了,胸口已经被老虎抓得稀烂,抬到家里,一会儿就断气了。他临死还叮嘱儿子要打虎除害,交代了两条:一条是见了老虎不该怕,更不该逃;另一条是老虎见了人总要扑过来,要打它的咽喉和肚子。
唐家的子孙个个能打老虎,各有巧妙不同,但是大家都牢牢记住唐牛临死前说的这两条。
———选自1978年版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第24课,出自清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由吴组缃译成白话文。
三· 真英雄
老头双手握着一把斧子,斧柄不到一尺,斧嘴四寸多点。他把斧子举过头,瞪大了眼睛,站得稳稳的。老虎扑过来,老头身子一蹲,把头一偏,老虎从他头上蹦了过去。谁也没想到,老虎一蹦过去就趴在地上不动了,肚子下面鲜血直流。大家围上去一看,原来才老虎的下巴到尾腚,都被斧子剖成了两半。
武松 唐打虎
有无准备
有无打虎经验、技巧
无
欠缺
丰富
有
三· 真英雄
武松的好面子、逞强,还抱有侥幸心理
看见老虎时还吓出一身冷汗
打虎时意外失手
三· 真英雄
临危不惧·勇
身手敏捷
有策略
·智
细心观察,
沉着冷静
超人的力气
三· 真英雄
——清.金圣叹
人?
神?
三· 真英雄
他有人的倔强,也有神的酒量;
他有人的犹豫,也有神的胆量;
他有人的慌乱,也有神的力量。
他有人的自信,也有人的自负。
三· 真英雄
课后练习
恶虎
打
恶
虎
除
恶
霸
真
英
雄
!
武松斗杀西门庆
武松醉打蒋门神
武松打闹飞云浦
四
一群英雄
四· 一群英雄
什么是英雄呢?
四· 一群英雄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铁肩扛大义,救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
四· 一群英雄
“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量,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机警者也。断曰第一人,不变宜乎?”
——清.金圣叹
四· 一群英雄
作业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