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琥珀 课件(2课时 共26+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 琥珀 课件(2课时 共26+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5 07:41:53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自然与科技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自然与科技
阅读方法
阅读策略
阅读能力
5.琥 珀
(第一课时)
琥 珀
hǔ pò
“琥珀”是什么意思?
课文介绍的是关于琥珀的什么内容?
这两个字为什么都是王字旁?
从不同的角度来提问
珍珠、珊瑚、玛瑙、琼瑶、玲珑
璀璨、玳瑁、琅琊、玻璃……
注:视频来源于百度秒懂百科。
推 测 : 指根据已经知道的事物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琥珀的样子(已知) 琥珀的形成过程(未知)
琥珀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为什么从琥珀的样子能推测出几万年前的故事的情形?这种推测可靠吗?
琥珀是怎么形成的呢?形成这块琥珀需要哪些条件?为什么要经过几万年呢?
为什么这句话要放在整篇文章的最后?
内容+写法
1.琥珀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2.为什么从琥珀的样子能推测出几万年前的故事的情形?这种推测可靠吗?
3.琥珀是怎么形成的呢?形成这块琥珀需要哪些条件?为什么要经过几万年呢?
4.为什么这句话要放在整篇文章的最后?
问题清单
问题网络
从不同的角度来提问
整理问题,发现问题之间的联系
注:音频来源于爱奇艺,发布者情添晴。
怒吼 嗡嗡 松脂 拂拭
划动 美餐 渗出 晌午
挣扎 一番 埋在 澎湃
冲刷 详细 热辣辣 前俯后仰
我会认


zhá 挣扎
zhā 扎针
zā 包扎

半晌 一晌
晌午:正午,中午。

1.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汹涌澎湃。
2.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激情澎湃。

我会写

《5琥珀》课堂学习单
一、把下面的生字写正确,写端正,再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夏日的 午,太阳很毒 ,海在远处 吼,海水不断地冲 着岸边。







shǎng


shuā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3
12
14
18
16
15
17
琥珀的样子
琥珀的形成

琥珀被发现的过程
琥珀的样子(已知) 琥珀的形成过程(未知)
(第18自然段)
琥珀的形成条件? 琥珀的形成阶段?
推测
(第1—12自然段)
发现琥珀的过程(已知)
(第13—17自然段)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结合生活经验
结合上下文理解
1
2
3
4
5
7
6
8
9
11
10
13
12
14
1-11自然段是松脂球的形成,
12自然段是松脂球变成了化石。
1-9自然段是松脂球的形成,10-11自然段是硬松脂球,12自然段是硬松脂球变成了化石(琥珀)。
树脂——硬树脂——琥珀
1-9自然段
10-11自然段
12自然段
请拿出笔,默读第1—12自然段,标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或短语。
一个夏日
晌午
几十年,
几百年,
几千年
后来
又是几千年过去了
有一天
一个夏日
晌午
几十年,
几百年,
几千年
后来
又是几千年过去了
有一天
真实时间轴
一个夏日
晌午
几十年,
几百年,
几千年
后来
又是几千年过去了
有一天
一个夏日
晌午
几十年,
几百年,
几千年
后来
又是几千年过去了
有一天
真实时间轴
一个夏日
晌午
几十年,
几百年,
几千年
后来
又是几千年过去了
有一天
故事时间轴
有一天
太阳热辣辣地晒
小苍蝇停在松树上
蜘蛛慢慢爬过来
松脂从树上滴下来
陆地渐渐沉下去
海水渐渐漫上来
松脂球挂在老松树上
慢慢风干成硬松脂球
硬松脂球成了化石
这就是琥珀
水把森林淹没
树慢慢腐烂
松脂球被淹没在泥沙中
一个夏日
晌午
后来
又是几千年过去了
几十年,
几百年,
几千年
我会说
更生动,更易懂
更简洁,更严谨
科学小品文
科学说明文
谢谢观看!(共29张PPT)
自然与科技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5.琥 珀
(第二课时)
一个夏日
晌午
后来
又是几千年过去了
有一天
太阳热辣辣地晒
小苍蝇停在松树上
蜘蛛慢慢爬过来
松脂从树上滴下来
陆地渐渐沉下去
海水渐渐漫上来
松脂球挂在老松树上
慢慢风干成硬松脂球
硬松脂球成了化石
这就是琥珀
水把森林淹没
树慢慢腐烂
松脂球被淹没在泥沙中
几十年,
几百年,
几千年
我会说
琥珀的样子(已知) 琥珀的形成过程(未知)
(第18自然段)
琥珀的形成条件? 琥珀的形成阶段?
推测
(第1—12自然段)
发现琥珀的过程(已知)
(第13—17自然段)

琥 珀
小苍蝇和小蜘蛛当时真的有这些伸腿、掸翅膀的小动作吗?
为什么一定是几万年前发生的事?这个时间是怎么推断出来的?
时间轴上的这几段时间准确吗?
作者怎么知道几万前的那一天的天气是怎样的呢?
从不同的角度来提问
作者怎么知道陆地沉下去,海水漫上来把森林淹没了?
为什么作者要一直在写松树和松脂呢?
种 类 推测内容 推测质疑
形成 条件 环境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着金黄的光。…… 为什么当时的天气特别热?
为什么作者一直在写松树和松脂?
动物 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 这两只小动物真的有这些小动作吗?
当时蜘蛛真的是准备捕食苍蝇吗?
变化 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 作者怎么知道陆地沉下去,海水漫上来把森林淹没了?……
形成阶段 (时间)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 为什么一定是几万年前发生的事?这个时间是怎么推断出来的?
时间轴上的这几个时间段准确吗?
……
发现联系,整理问题
预 测
生活经验
生活常识
科学依据
故事发展的规律
种类 推测内容 推测问题 推测依据
形成 条件 环境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着金黄的光。…… 为什么当时的天气特别热? 为什么作者一直在写松树和松脂?
动物 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 这两只小动物真的有这些小动作吗?当时蜘蛛真的是准确捕食苍蝇吗?
变化 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 作者怎么知道陆地沉下去,海水漫上来把森林淹没了?

形成阶段 (时间)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 为什么一定是几万年前发生的事?这个时间是怎么推断出来的?

请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后的“阅读链接”,说说下面这些推测内容的依据是什么,并填入表格中。有新的推测内容可以继续补充填表。
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
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着金黄的光。
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黏稠的黄色泪珠里。
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线索
种类 推测内容 推测问题 推测依据 依据类型
形成 条件 环境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着金黄的光。…… 为什么当时的天气特别热? 为什么作者一直在写松树和松脂? 只有高温和松树同时存在,才能产生松脂。松脂是形成琥珀的必要条件。 科学知识
动物 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 这两只小动物真的有这些小动作吗? 当时蜘蛛真的是准确捕食苍蝇吗?
变化 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 作者怎么知道陆地沉下去,海水漫上来把森林淹没了?

形成阶段 (时间)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 为什么一定是几万年前发生的事?这个时间是怎么推断出来的?

资料链接
科普读物
网络资料
科学小品文
生活经验
实物观察
种类 推测内容 推测问题 推测依据 依据类型
形成 条件 环境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着金黄的光。…… 为什么当时的天气特别热? 为什么作者一直在写松树和松脂? 只有高温和松树同时存在,才能产生松脂。松脂是形成琥珀的必要条件。 科学知识
动物 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 这两只小动物真的有这些小动作吗?当时蜘蛛真的是准确捕食苍蝇吗? 生活中的苍蝇和蜘蛛就是这样活动的。 两种动物在琥珀中的姿态说明当时的捕食状态。 生活经验
实物观察
变化 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 作者怎么知道陆地沉下去,海水漫上来把森林淹没了? 树脂需要被砂泥等沉积物掩埋后,经过地下深处的高温和高压,最终才形成了琥珀; 琥珀被发现的地点,说明它曾经被海水淹没,泥沙掩埋。 科学知识
形成阶段 (时间)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 为什么一定是几万年前发生的事?这个时间是怎么推断出来的? 琥珀的形成需要经过漫长的岁月。 科学知识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中心句
黄河象(节选)
1973年的春天,甘肃省几个农民在这里挖掘沙土,忽然发现沙土中有一段洁白的象牙。他们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后来在考古工作者的指挥下进行挖掘。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它斜斜地站在沙土里,脚踩着砾石。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出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从它各部分骨头互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出它死后就在原地没有被移动过,所以能保存得这样完整。
因为在黄河边出土,这头大象被命名为“黄河象”。
推测内容 推测依据
大象是失足落水的。 大象骨架完整,没有被猎杀的痕迹。


黄河象(节选)
1973年的春天,甘肃省几个农民在这里挖掘沙土,忽然发现沙土中有一段洁白的象牙。他们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后来在考古工作者的指挥下进行挖掘。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它斜斜地站在沙土里,脚踩着砾石。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出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从它各部分骨头互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出它死后就在原地没有被移动过,所以能保存得这样完整。
因为在黄河边出土,这头大象被命名为“黄河象”。
推测内容 推测依据 依据类型
大象是失足落水的。 大象骨架完整,没有被猎杀的痕迹。 事实推测
大象是踩到跞石后陷入泥沙的。 从大象化石出土时的样子,可以推测出来。 事实推测
大象死后没有被移动过。 骨架保存得非常完整,极为罕见。 事实推测
这里曾经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 化石的形成需要经历地质变化,高温挤压等条件与过程。 科学知识
这是发生在二百万年前的事情。 这块黄河象化石的历史有二百万年。 科学知识
其他大象可能吓得逃走了。 大象是群居动物,现场没发其他大象化石。 生活经验
生物常识
事实推测
环境描写 动作描写
拟人比喻 时间线索
地质变化
黄河象(节选)
1973年的春天,甘肃省几个农民在这里挖掘沙土,忽然发现沙土中有一段洁白的象牙。他们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后来在考古工作者的指挥下进行挖掘。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它斜斜地站在沙土里,脚踩着砾石。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出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从它各部分骨头互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出它死后就在原地没有被移动过,所以能保存得这样完整。
因为在黄河边出土,这头大象被命名为“黄河象”。
有一天
晌午
几百年,
几千年,
几万年
过了二百多万年
1973年的春天
象群来喝水
头象遇险沉没
大象尸体腐化钙化
发掘黄河象化石
动作描写
黄河象(节选)
200万年前的一天,碧空万里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荒草丛似乎要燃烧起来。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鸵鸟走来走去。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流去。一群黄河象,在一头老年公象的带领下,扑踏扑踏地从远处走来了。疲劳和干渴,把他们折磨得有气无力。一望见前边有一条小河,它们就高兴地跑起来。
老象跑在前头,最先来到河边。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小品文
查阅工具书
结合上下文
结合生活经验
……
解决字词的问题
解决课文内容的问题
1.琥珀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2.为什么从琥珀的样子能推测出几万年前的故事的情形?这种推测可靠吗?
3.琥珀是怎么形成的呢?形成这块琥珀需要哪些条件?为什么要经过几万年呢?
4.为什么这句话要放在整篇文章的最后?
问题清单
问题网络
解决推测的问题
科学知识
生物知识
实物观察
生活经验
故事发展规律
……
运用方法推测
仿写科学小品文
作业超市
必做题:和家人讲一讲《琥珀》的故事。
选做题:选一块化石,展开推测,创作一篇科学小品文。
史前龟化石
鱼化石
恐龙(建设气龙)化石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