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月球与太阳
一、选择题
1.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它属于的星体类型是(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变化是有规律的,一天中影子变化规律是( )。
A.由西向东,由长到短再到长
B.由东向西,由长到短再到长
C.由西向东,由短到长再到短
3.( )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是球形的。
A.麦哲伦 B.布鲁诺 C.伽利略
4.太阳是一颗( )。
A.行星 B.卫星 C.恒星
5.像地球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质量足够大的天体,称为( )。
A.恒星 B.卫星 C.行星
6.农历下半月月相变化的规律是( )。
A.由亏到圆 B.一直是圆的 C.由圆到亏
二、填空题
7.太阳的体积相当于(______)个地球那么大。
8.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 _____。
9.古代人利用太阳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制造出的计时工具在西方被称为(______),在中国被称为(________)。
10.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发现,当帆船回港时总是先看到(_______),后看到(_______)。
11.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______)是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的。
三、判断题
12.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______)
13.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美国的航天员阿姆斯特朗。 (______)
14.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开始认为海面不是平的。(______)
15.烧水时从壶嘴处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极小的小水滴。(______)
四、连线题
16.请将下列日晷图片与其名称进行连线。
牛顿钟 赤道日晷 立式日晷 地平日晷
五、简答题
17.按照顺序写出一个农历月内的月相名称。
18.你知道有哪些日晷?它们有什么不同?(举出三个例子)
六、实验题
19.根据给出的内容完成下列实验。
完成“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报告。
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摆的快慢与摆线长度有关,摆线越长,摆越慢∶摆线越短,摆越快。
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摆锤重量∶摆幅大小。
需要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线长度有关,______________。
七、综合题
亮亮同学从7月13日起进行了月相观察,记录如下:
20.7月25日因为下雨没有记录,这一天的月相应该是___。
A. B. C.
21.上表中记录的月相发生在农历_____半月,月相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
22.月相中不可能出现的是下图中的_____
A. B. C.
试卷第2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A
2.A
3.A
4.C
5.C
6.C
7.130
8.恒星
9.太阳钟 日晷
10.桅杆 船身
11.环形山
12.√
13.√
14.√
15.√
16.
17.根据对月相变化的认识,图中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
18.常见的日晷有赤道日晷、立式日晷、地平日晷。牛顿钟属于地平日晷,根据竖立在平坦地面的竿子在不同时刻的影子和线条的相对位置,直接读取时刻,是最原始的地平日晷。后来的地平日晷的晷针始终指向北极星,也就是晷针与晷盘的夹角是当地的纬度。立式日晷的晷盘垂直于地平面,晷针的反向延长线指向北极星。赤道日晷的晷盘平行于赤道面,晷针指向北极星。
19.摆线长度 摆线越长,摆越慢;摆线越短,摆越快。
20.C
21. 上 亮的部分越来越多
22.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