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作品,交流精彩片段,总结读书的方法。
2 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作品,交流精彩片段,总结读书的方法。
教学难点:
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记得上个月,我们学习了《鲁滨孙漂流记》的梗概和精彩片段后,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读一读《鲁滨孙漂流记》,不知道同学们读得怎么样?
2.那谁告诉我,《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谁?你们对他有所了解吗?
3. 我们都知道,大部分的小说都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素材改编的,《鲁滨孙漂流记》也不例外。十八世纪初,在英格兰的大街小巷,人们到处议论着一个传奇的人物,讲述着一个离奇的故事:1704年,一个名叫亚历山大 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登上了一艘海盗船去寻找宝物,没想到,途中与船长发生了争吵,结果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随身只带了一点武器与一本《圣经》,弹药用完后,他只好靠快跑追捕山羊,徒手觅食,过着茹毛饮血般的原始生活,后来,他居然跑得比一般的猎狗还快。就这样,他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下来,直到四年以后,航海的人们发现了他,把他带回了伦敦,并在报上刊登了他的事迹,正是塞尔柯克这段传奇般的冒险经历激发了笛福的灵感,不久,以塞尔柯克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发表了,便是脍炙人口的《鲁滨孙漂流记》。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鲁滨孙漂流记》,走进鲁滨孙惊险、新鲜而又真实的漂流历程。
二.交流读书方法
1.你是怎么读这本书的?
2. 交流后总结:
先读前言,再细读;
先看书的目录,挑选特别喜欢的章节先读,其余就大概翻翻;
把书中特别喜欢的经典语段摘抄下来,然后写写读后感;
三.交流体会收获
1、分享摘抄的精彩段落。
(提示:注意说话的完整)
2、通过刚才的发言,我觉得大家关注的是他28年的孤岛生活,那鲁滨孙在荒岛上究竟都遇了哪些困难?
3、在困难面前,鲁滨孙对自己目前的情形和环境做了理性的思考,列出了一张表,请看练习册,他把自己的幸与不幸、好处与坏处公正的排列出来。现在请男生读“坏处”,女生读“好处”。想一想,这样的一个表格,给鲁滨孙带来了什么?
4、如果你来到这个荒岛,你愿意和鲁滨孙作伴吗?
5、同学们,我想通过大家的阅读和讨论,鲁滨孙的形象已经深深的印在我们的脑海中,请你当一回评论家,发表对他的看法,并把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四.总结
鲁滨孙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上,不坐叹命运不济,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工具、缝纫衣服,在绝望和无助中用自己的顽强和毅力与饥饿和疾病等作斗争,最后终于胜利获救。下面老师要送给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一些名言,让我们一起共勉之。
五.赠送名言
六. 小练笔《学会生存》或《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鲁滨孙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战胜了种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虽然像鲁滨孙那样的遭遇是极少见的,但是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今天晚上,请同学们以“学会生存”或《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为题,写一篇小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