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60-62页和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结合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理解面积的意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
的大小,形成面积单位的表象,建立面积单位概念。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建立面积单位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PPT课件 米尺 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形彩纸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小时候很喜欢玩拍手游戏吧!今天,谁来和老师拍手?在拍手时,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请大家比一比,是老师的手掌面大,还是你们的手掌面大呢?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和手掌面一样,也有各自的大小。
1.感知面积的意义及物体表面的面积。
(1)观察教室前面的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说说哪一个面比较大。教师明确: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国旗表面的面积。
(2)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的桌面哪个大?大一些还是大得多?再看看课桌的桌面与地面,你有什么话要说?
(3)生活中的物体都有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在数学中,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板书:面积)
(4)(师再次摸数学书的封面)谁能像老师这样摸一摸,说一说?桌面的大小就是什么?什么是黑板表面的面积?什么是教室地面的面积呢?(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黑板表面的面积小)
(5)(师拿出数学书)刚才我们说课桌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得多,也就是说课桌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得多。反过来可以怎么说?(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课桌桌面的面积小得多)
(6)你还能举例比一比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吗?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知道了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大有小。
2.感知封闭图形的面积。 师:这里有四个图形,有一个图形与其他三个图形不同,你发现了吗?(课件出示三个封闭图形,一个不封闭图形) 说明:不封闭图形的大小是不确定的,要研究图形的大小,这个图形必须是封闭的。 师:大家能看出另外三个封闭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吗?
小结:看来不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封闭图形的面积也是有大小的。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叫面积吗? (生发表意见后,师出示课件并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3.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
(1)观察下面两个图形,说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3)为学生提供一个橘子,请学生摸一摸橘子的表面,说说什么是橘子表面的面积。
(4)将数学书按不同方式摆放,说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不仅物体的上面、正面有面积,侧面也有面积,曲边图形、曲面也有面积,进一步完善学生对面积意义的理解;通过判断不同方式摆放的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物体无论怎样放,面积大小不变,以此发展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
4.探讨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发展度量意识。
(1)提出问题,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 课件出示两个不同的长方形。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小一些?能比出结果吗?为什么? (学生用观察、重叠等方法都无法比较,激发认知冲突)
小结:用观察、重叠等方法,都不太容易立刻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设计意图】通过比一比活动,进一步认识观察与重叠这两种比较方法,同时在比较中产生认知冲突,为激发用度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奠定基础。
(2)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识。 ①激发度量意识。 思考:你还能想到其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吗?(提示:用小精灵的建议试一试) 从学具中选择一种图形作单位,这个图形可以是什么形状呢? ②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度量的方法。
(3)提供学具(长方形、圆、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动手拼摆,合作探究。提出操作要求: ①同桌两人各选一个长方形,然后任选一种学具,在长方形上拼摆。 ②遇到困难,可以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③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组织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的。 先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说明自己的想法,再通过电脑课件一起回顾各种不同的方法。(可以分别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作单位) 引导学生结合所摆出的图形思考: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4)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进行体会:一是正方形能铺满(密铺)所测图形;二是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受摆放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小结:国际上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长方形面积的过程,在拼摆过程中体验单位的价值和选择面积单位的依据,通过比较,感受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认识正方形是最合适的面积单位。
5.应用面积单位表征面积,感受单位的价值。
(1)完成教材62页“做一做”。 交流时,让学生不但说明自己所填的结果,还要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做一做”的练习,使学生体会一个图形中含有几个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几(个单位),感悟单位的价值。在交流数第二、第三幅图中正方形个数方法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为了方便数出面积单位的个数,可以将图形进行割补,割补后图形的面积不变,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
小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3个面积单位,应用面积单位我们就能准确地测量和计算面积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不同面积单位的大小,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填一填。
(1)语文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 )。
(2)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50( )。
(3)校徽的面积大约是9( )。
(4)黑板表面的面积大约是( )平方米。
(5)数学作业本封面的面积大约是( )平方分米。
(6)操场的面积大约是( )平方米。
2.判断。
(1)小明的身高是138平方厘米。( )
(2)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米。( )
(3)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20分米。( )
(4)教室的门高约2米。( )
四、全课总结
1.回顾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 布置作业 创意比拼:在方格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3个图案,保证面积都是9平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