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 审核人: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4.6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总课时数
教学目标
根据给定的信息,能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
能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准备
相关题目
课前预习
怎样使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教法)
学生活动(学法)
复习导入
探索新知
例题讲解
什么是加权平均数?
探索计算器的用法。
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不仅比笔算快捷简便,而且有利于保存更多的统计数据。
使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的操作程序如下:
按键ON,打开计算器;
按键MODE 2 进入统计状态,计算器显示“SD”符号;
按键SHIFT MODE 1 =,清除计算器中原有寄存器的统计数据;
输入统计数据,按键顺序为:第1个数据,第2个数据,……最后一个数据;
按键 SHIFT 2 1 =,计算器显示出所有统计数据的平均数;
如果不准备保留数据,可按键 MODE 1 ,结束平均数的运算。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精确到0.1):
169 170 171 172 173 175 176 178 179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用计算器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仿照例题求出例题中的平均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教法)
学生活动(学法)
巩固练习
当堂测试
某班学生期末数学考试的分数统计如下表所示,求全班学生这次考试的平均分(精确到0.1分)
说明 当一组数据输入完成后,这组数据的个数、总和、平均数等数据均被储存在计算器中,即使按ON或AC都不能消除它们,按 MODE 1 键可以将它们删除,并退出统计状态。
练习:
某公司8名员工的月薪如下(单位:元):
2500,2750,2200,1800,1600,2000,3100,3200.
求这些员工的平均月薪。
一个地区某年1月上旬每天的最低气温(单位:℃)分别是
求1月上旬的日平均最低气温。
填空题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时,先打开计算器,然后按键
,进入 状态,这时计算器显示 符号。
2、
,清除
。
二、选择题
3、利用计算器计算,数据84,88,91,83,90,89,98,86,96,95的平均数是( )。
A、91 B、92 C、90 D、88
4、八年级二班40名学生中,22名男生的平均身高为1.65m,18名女生的平均身高为1.57m,用计算器求的该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为( )
A、1.61m B 、1.612m
C、1.613m D、1.614m
三、解答题
5、为了了解某种节能灯管的使用寿命,随机抽取了10只灯管进行实验,测得它们的使用寿命分别为(单位:时):
6 545,6 534,6 980,6 349,6 437,6 098,6 843,6 693,6 878,
6 833.
用计算器计算这10只灯管的平均寿命。
小亮调查了30名同学上学路上所用的时间,得到如下数据(单位:分):
20,20,30,15,20,25,5,15,20,10,
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各题。
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各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教法)
学生活动(学法)
小结
作业
15,35,45,10,20,25,30,20,15,20,
20,10,20,5,20,20,20,5,15.
(1)用计算器求上述数据的平均数;
(2)求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
6、八年级一、二班各派出5名同学参加学校的减灾知识问答,成绩如下图所示。
/
第8题
分别求两个班5名同学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各班从参赛的5名同学中选出2名参加决赛,哪个班的实力强?为什么?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习题A组第2、3题。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