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2019) 选修第二册 第四章 第二节 课时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2)
一、单选题
1.数列中,,且,则等于
A. B. C. D.4
2.{an}为等差数列,若,且它的前n项和Sn有最小值,那么当Sn取得最小正值时,n=( )
A.2019 B.2020 C.4039 D.4040
3.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公差,若,则( )
A. B. C. D.,
4.已知为等差数列数列的前n项和.给出下列两个命题:
命题:若都大于9,则大于11.
命题:若不小于12,则中至少有1个不小于9.
那么,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B. C. D.
5.【2018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10月月考】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若,且其前项和有最大值,则使得的最大值为
A. B. C. D.
6.古代数学名著《张丘建算经》中曾出现过高息借贷的题目:“今有举取他绢,重作券;要过限一日,息绢一尺;二日息二尺;如是息绢,日多一尺.今过限一百日,问息绢几何?”题目的意思是:债主拿欠债方的绢做抵押品,债务过期第一天要纳利息尺绢,过期第二天利息是尺,这样,每天利息比前一天增多尺,若过期天,欠债方共纳利息为
A.尺 B.尺 C.尺 D.尺
7.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当且仅当或11时,取得最小值,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数列的首项 B.数列的公差
C.存在,使得 D.存在,使得
8.若公差为负的等差数列中的两项是方程的两个根,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则当最大时,的值为( )
A.5 B.9或10 C.10 D.9
9.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多选题
10.(多选)已知两个等差数列和的前项和分别为,,且,则使得为整数的正整数可能是( )
A. B. C. D.
11.首项为正数,公差不为的等差数列,其前项和为.现有下列个命题,其中是真命题的有( )
A.若,则
B.若,则使的最大的为
C.若,,则中最大
D.若,则
三、双空题
12.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为的前项和,,若,,则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传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常用小石子来研究数.他们根据小石子所排列的形状把数分成许多类,如图(1)可得到三角形数1,3,6,10,…,图(2)可得到四边形数1,4,9,16,…,图(3)可得到五边形数1,5,12,22,…,图(4)可得到六边形数1,6,15,28,….进一步可得,六边形数的通项公式______,前n项和______.
(參考公式:)
14.在数列中,,,则___________,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四、填空题
15.若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且,则______.
16.“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伟烈亚利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出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2至2018这2017个整数中能被2除余1且被3除余1的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则此数列的项数为__________.
17.在中,已知,则__________
五、解答题
18.已知等差数列前三项的和为,前三项的积为8.
(1)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成等比数列,求数列的前20项和.
19.定义域在R的单调函数满足恒等式,且.
(1)求,;
(2)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并证明;
(3)若对于任意都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已知数列为等比数列,,公比为,且,为数列的前项和.
(1)若,求;
(2)若调换的顺序后能构成一个等差数列,求的所有可能值;
(3)是否存在正常数,使得对任意正整数,不等式总成立?若存在,求出的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由可得,数列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 ,首项为 ,所以通项公式为 ,故选C.
【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属于中档题.判定一个数列为等差数列的常见方法是:(1) 定义法:(是常数),则数列是等差数列(2) 等差中项法:(),则数列是等差数列;(3) 通项公式:(为常数), 则数列是等差数列;(4) 前n项和公式:(为常数) , 则数列是等差数列.本题先利用方法(2)判定出数列是等差数列后再进行解答的.
2.C
【解析】
【分析】
根据以及有最小值,判断出,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以及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判断出取得最小值正值时,对应的值.
【详解】
若,且它的前n项和Sn有最小值,
∴a2019<0,a2020>0.
∴a2019+a2020<0.
S4038=2019(a1+a4038)=2019(a2019+a2020)<0.
S40394039a2020>0.
那么当Sn取得最小正值时,n=4039.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及其性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3.A
【解析】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可得,由此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由题意可知,,所以
所以.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4.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知,则,命题为真,若、都小于9,则,因此命题为真,所以为真,故选C.
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复合命题的真假.
5.B
【解析】
【详解】
因为,所以一正一负,又因为其前项和有最大值,所以,则数列的前10项均为正数,从第11项开始都是是负数,所以又因为,所以,即,所以使得的最大值为19.选B.
点睛: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Sn最值的三种方法
(1)函数法:利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函数表达式Sn=an2+bn,通过配方结合图象借助求二次函数最值的方法求解.
(2)邻项变号法:
a1>0,d<0时,满足的项数m使得Sn取得最大值为Sm;
②当a1<0,d>0时,满足的项数m使得Sn取得最小值为Sm.
(3)通项公式法:求使an≥0(an≤0)成立时最大的n值即可.一般地,等差数列{an}中,若a1>0,且Sp=Sq(p≠q),则:①若p+q为偶数,则当n=时,Sn最大;②若p+q为奇数,则当n=或n=时,Sn最大.
6.D
【解析】
【详解】
每天的利息构成一个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所以共纳利息为(尺).
故选D.
7.A
【解析】
【分析】
根据数列前项和的性质,对每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
因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
当时,为关于的二次函数.
由题可知,有最小值,故,即,故B选项正确;
又由题可知,或11时,取得最小值,故其对称轴为10.5,
则:,,故与异号,因为,故,
故A选项错误;
根据,可得,即,故C选项正确;
对D选项,若,则由公式可得:
整理得:,又,得,故D选项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数列前项和的性质以及通项公式的性质,涉及通项与前项和之间的关系,属于综合中档题.
8.D
【解析】
【分析】
利用基本量代换列方程组求出a1和d,求出Sn,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即可.
【详解】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因为是方程的两个根,
所以,
解得,.
因为,
取整数时,最大.
故选:D.
【点睛】
(1)等差(比)数列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基本量代换和灵活运用性质;
(2)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可以用函数的有关知识研究最值.
9.C
【解析】
【分析】
先根据题意可知前9项的和最小,判断出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数列为递减数列则,又,进而可知,判断出C不正确;利用等差中项的性质和求和公式可知,,故BD正确.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数列为递增数列,,,
∴前9项的和最小,故A正确,
,故B正确,
,故D正确.
∵,∴,
∴,故C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演绎推理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0.AC
【解析】
【分析】
首先利用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求出与之间的关系,进而可求出,然后根据已知求解即可.
【详解】
由题意,可得,
∵和均为等差数列,
∴,
同理,,
∴,
若为整数,则只需,,,.
故选:AC.
【点睛】
若等差数列和的前项和分别为,,则.
11.BC
【解析】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依次分析即可得答案.
【详解】
解:对于A,若,则,
那么.故A不正确;
对于B,中若,则,
又因为,所以前8项为正,从第9项开始为负,
因为,
所以使的最大的为15.故B正确;
对于C,中若,,
则,,则中最大.故C正确;
对于D,中若,则,而,不能判断正负情况.故D不正确.
故选:BC
12. . .
【解析】
【分析】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根据已知条件建立有关、的方程组,解出这两个量,即可求出的值,并利用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求出.
【详解】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由已知得:,解得.
因此,,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相关量的计算,对于这类问题,一般是根据已知条件,建立有关首项和公差的方程组,利用方程思想进行求解,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等题.
13. ; .
【解析】
【分析】
由题设易知是首项为5,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累加法求通项公式,利用分组求和求.
【详解】
设六边形中,则是首项为5,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
∴
,
∴,当时,符合该式,
∴,
.
故答案为:,.
14. 22
【解析】
【分析】
由可解出数列通项公式,再考查的单调性,即可得到的最小值.
【详解】
解:由可得,
;;;;,
累和得,,;
,则在,2,3,4,5时单调递减,
,7,8,9,时单调递增;
所以当时,取最小,
故答案为:22;.
15.2
【解析】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结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由,得,化简得,所以.
故答案为:2
16.
【解析】
【详解】
因为这些整数能被2除余1且被3除余1,所以这些数组成的数列的通项
所以此数列的项数为336. 故填336.
17.
【解析】
【详解】
点睛:在求△ABC的三边所对应向量的夹角时,要注意是三角形的内角还是外角.
18.(1),或;(2)500.
【解析】
(1)设等差数列的的公差为,则,,建立方程组求解;
(2)由(1)可知,根据项的正负关系求数列的前20项和.
【详解】
解:(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
由题意得,解得或,
所以由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可得或.
故或;
(2)当时,分别为,,2,不成等比数列;
当时,分别为,2,成等比数列,满足条件.
故,
记数列的前项和为,.
.
【点睛】
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的简单应用,以及含绝对值数列的前项的和.
19.(1),
(2)函数是奇函数,证明见解析
(3)
【解析】
【分析】
(1)取代入函数满足的等式,整理可得,再令,根据,可算出;
(2)令,可得,即,可得函数为奇函数;
(3)根据函数是单调函数且,得是定义域在上的增函数,再结合函数为奇函数,将题中不等式转化为在上恒成立,最后采用变量分离的方法结合换元法求函数的最小值,可算出的取值范围.
(1)
令可得,令∴∴∴;
(2)
令∴∴,即
∴函数是奇函数.
(3)
是奇函数,且在时恒成立,
∴在时恒成立,
又∵是定义域在R的单调函数,且∴是R上的增函数,∴即在时恒成立,∴在时恒成立.令,
∵∴.由抛物线图象可得∴,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20.(1) ;(2)或;(3).
【解析】
【分析】
(1)运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解方程可得公比,求和公式计算即可得到所求值;
(2)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差数列中项的性质,解方程即可得到所求值;
(3)假设存在正常数c,q,使得对任意的正整数n,不等式总成立,由,即为,等价为,讨论公比q,结合题意,推得存在,求得q的范围.
【详解】
(1)因为所以,所以或(舍去).
所以
(2)若或成等差数列,则,解得或1(舍去);若或成等差数列,
则,解得或1(舍去);若成等差数列,
则,解得(舍去).综上,
(3)由,可得,故等价于恒成立.
因为 所以得到当时,不可能成立.
当时,另,得,解得
因为,所以即当时,,所以不可能成立.
当时,由,即,所以
即当时,不成立.当时,,
所以当时恒成立,
综上,存在正常数,使得对任意正整数不等式总成立,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
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性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以及是否存在类问题的解法,注意正确应用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