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第1课时课件(共21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第1课时课件(共21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4 19:37:59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回忆鲁迅先生
第1课时
目录
扫清字词
初读感知
新课导读
新课导读
导入课文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鲁迅是严厉的、尖锐的,甚至是可怕的。其实,这些只是鲁迅先生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即“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方面,但这不是他的全部。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十分关心、爱护进步青年。他的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
萧红(1911—1942年),原名张迺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她的一生在苦难中挣扎、抗争,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1942年1月22日卒于香港。
作者简介
【代表作】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中篇小说《生死场》《小城三月》
短篇小说《三个无聊人》《王阿嫂的死》
散文《天空的点缀》《在东京》
萧红小说的特点:
以抒情笔调写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无完整的故事情节,然而韵味深长。
鲁迅(1881—1936年)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助都资料
【代表作】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诗集《野草》
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
助读资料
回忆录
顾名思义,就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记录下来;准确地说,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根据文字记录方式的不同,回忆录可分为亲笔回忆录和口述回忆录。亲笔回忆录即回忆录主人公亲笔撰写的个人回忆录。口述回忆录,即回忆录主人公不是亲笔撰写,而采用自己口述、他人记录整理的方式。
文体知识
扫清字词
薪金( ) 调羹( ) 阖( )
抹杀( ) 揩( ) 喘( )
忧郁( ) 校对( ) 咳嗽( )
绞肉( ) 草率( ) 深恶痛绝( )
sòu
tiáo gēng
kāi

jiào

xīn

chuǎn
jiǎo
shuài

读准字音

差不多
差别
出差
参差不齐
大病差后 、
久病出差(瘥)
(chāi)
(chā)
(chài)
(chà)
(cī)

堵塞
边塞
活塞
(sè)
(sài)
(sāi)
多音字


(è)
(wù)
(ě)
厌恶
凶恶
恶心
(xiào)
(jiào)
学校
校对
安顿---安稳。
嘱咐---叮嘱,吩咐。
会心---已经领会,明白对方的意思了。
存心---心里怀有的念头。
理解词语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展然---(心绪)舒展的样子。
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物厌恶、痛恨到极点。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初读感知
第一部分(1-29段):
讲了我与鲁迅先生在内山书店见面的过程以及发生的事情。
讲了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对我的鼓舞和影响。
第二部分(30-31段):
划分段落
读课文,说说萧红从哪些方面回忆了鲁迅先生,简要概括出来。
日常琐事
神情姿态
饮食起居
工作习惯
待人接物
休闲娱乐
初读感知
谢 谢 观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