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过程,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结合操作活动,提高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3.经历活动中问题提出与解决的过程,渗透探索精神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12/7/5这组小棒的围三角形情况。
【教学准备】
五条规定长度的纸条、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扫清障碍。
1.围三角形。
用小棒围一个三角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
2.首尾相接。
约定:首尾相接,才算围成。
二、围三角形,收集数据。
1.提出问题:到底怎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2.学生操作。
(1)每次任选三根小棒;
(2)围一围,看看能否围成三角形;
(3)能围成三角形与不能围成的数据,都记录在表格里。
3.收集数据。
4.对12/7/5这组数据进行辨析,明确这组数据是否能围成三角形。
(1)能围成的小组上来围一围;
(2)不能围成的小组上来说一说道理;
(3)电脑演示三根小棒围三角形的情况。
三、研究数据,得到结论。
1.学生研究讨论。
2.学生汇报。
学生正反举例说明结论。
3.师生总结得到结论:两短边的长度和小于第三边,就能围成。
四、归纳性质,突破任意。
1.三角形例。
2.三角形边的关系的不等式。
3.讨论:从这些不等式中又能有什么发现?
4.汇报交流。
5.归纳: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和大于第三边。
五、带着问题,总结下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得到的两个结论,有没有什么联系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7张PPT)
2
0
2
2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
一支笔和一张可以写字的纸;
长度分别为12cm、10cm、7cm、5cm、4cm 宽度小于0.5cm的长方形纸条各一条;
一张如右图样式的表格(打印或手画均可)。
课前准备
12cm
10cm
7cm
5cm
4cm
单位:厘米
12cm
10cm
7cm
12cm
7cm
4cm
12cm
10cm
7cm
5cm
4cm
首尾相接
怎样的三条纸条能围成三角形?
围三角形
单位:厘米
12cm
10cm
7cm
5cm
4cm
每次任选三条纸条;
围一围,看能否围成三角形;
在表格上记录纸条的长度。
怎样的三条纸条能围成三角形?
怎样的三条纸条能围成三角形?
单位:厘米
怎样的三条纸条能围成三角形?
12cm
7cm
5cm
7+5=12
怎样的三条纸条能围成三角形?
怎样的三条纸条能围成三角形?
怎样的三条纸条能围成三角形?
单位:厘米
怎样的三条纸条能围成三角形?
两短纸条的长度和大于长纸条时,
就能围成!
判断下面哪组纸条能围成三角形。
√
√
√
×
5cm
13cm
12cm
(1)
12cm
5cm
8cm
(2)
8cm
8cm
8cm
(3)
8cm
5cm
13cm
(4)
12cm
13cm
5cm
5cm
12cm
8cm
5cm
13cm
12cm
(1)
12cm
5cm
8cm
(2)
12 + 5 > 13
8 + 5 > 12
13 + 5 〇12
13 + 12〇 5
12 + 5 〇 8
12 + 8 〇 5
>
>
>
>
关于三角形边的关系,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围三角形
两短纸条的长度和大于长纸条时,就能围成。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