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已知数列对于任意,,有,且,则( )
A.21 B. C.34 D.
2.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且成等比数列,则的值为( )
A. B. C. D.
3.与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
A. B.
C. D.
4.若实数、满足,且的最大值等于,则正实数的值等于
A. B. C. D.
5.数列是等差数列,且,,那么( )
A. B. C.5 D.
6.数列{an}满足a1=2,a2=1并且(n≥2),则数列{an}的第100项为( )
A. B. C. D.
7.如果,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B. C. D.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角始边与x轴非负半轴重合,顶点与原点重合,且终边上有一点P坐标为,则
A. B. C. D.1
9.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10.若角的终边上有一点,则
A.3 B. C.1 D.
11.在数列中,若,,,设数列满足,则的前7项和为( ).
A.127 B.126 C.255 D.254
12.下列各个角中与终边相同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3.已知,,则的最大值是_______.
14.方程的解是________.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将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到,则点的横坐标为______.
16.已知数列满足,且,则______.
三、解答题
17.已知是递增的等差数列,且是方程的两根.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记,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
18.分别求满足下列条件的x的值.
(1);
(2);
(3);
(4).
19.某工厂要制造A种电子装置41台,B种电子装置66台,需用薄钢板给每台装置配一个外壳,已知薄钢板的面积有两种规格:甲种薄钢板每张面积2㎡,可做A、B的外壳分别为2个和7个,乙种薄钢板每张面积5㎡,可做A、B的外壳分别为7个和9个,求两种薄钢板各用多少张,才能使总的用料面积最小?
20.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
(1)求;
(2)请从问题①②中任选一个作答(若①②都做,则按①的作答计分):①若,且面积的最大值为,求周长的取值范围.②若的面积,求的最小值.
21.对于无穷数列、,,若,,则称数列是数列的“收缩数列”,其中、分别表示中的最大项和最小项.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数列是数列的“收缩数列”.
(Ⅰ)写出数列的“收缩数列”;
(Ⅱ)证明:数列的“收缩数列”仍是;
(Ⅲ)若,求所有满足该条件的数列.
22.已知数列的首项,前n项和为,且满足.
(1)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2)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先判断出数列构成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意,数列对于任意,有,且,
令,可得,解得,
令,可得,即,
所以数列构成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所以.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的应用,其中解答中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得出数列构成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计算能力.
2.C
【解析】
【分析】
因为是等比数列,所以有,利用基本量法求得首项和公差之间的关系,再写出通项公式代入即可求值.
【详解】
等差数列中,因为成等比数列,
所以有,即,解得,
所以该等差数列的通项为
则.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中项的用法,属基础题型.
3.D
【解析】
【分析】
根据终边相同的角定义的写法,直接写出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得到结果.
【详解】
根据角的终边相同的定义的写法,若α=,则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可以表示为k 360°(k∈Z),即(k∈Z)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与角α的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的表示方法,属于基础题.
4.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做出可行域,如图所示. 表示点与距离的平方.由图知,可行域中的点离最远,故的最大值为选
考点:1.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2.两点间距离公式.
5.B
【解析】
【分析】
令、 可得等差数列的首项和第三项,即可求出第五项,从而求出.
【详解】
令得,
令得,
所以数列的公差为,
所以,解得,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求等差数列的通项,以及利用通项求等差数列中的项,属于基础题.
6.B
【解析】
【详解】
∵n≥2),∴+=,∴为等差数列,首项为=,第二项为=1,∴d=,∴=+99d=50,∴a100=.
故答案为B.
7.B
【解析】
【分析】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分别将各个选项分析求解即可.
【详解】
A项,当时,,则,故A项不一定成立;
因为,两式相加得,故B项一定成立;
当时,,则,故C项不一定成立;
D 项,当时,,则,故D项不一定成立;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此题比较简单,需掌握不等式的性质,注意排除法在解选择题中的应用.
8.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结合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据此求解的值即可.
【详解】
已知角始边与x轴非负半轴重合,顶点与原点重合,且终边上有一点P坐标为,
则,,,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属于基础题.
9.D
【解析】
【分析】
画出,满足约束条件可行域,再根据几何意义求解即可.
【详解】
解:画出,满足约束条件可行域如图,
将变形为,平移直线,
所以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最小点为,联立方程,解得,
所以目标函数在此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线性规划求最值问题,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是基础题.
10.D
【解析】
【分析】
利用三角函数定义可得a的方程,解之即可.
【详解】
因为,所以.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属于基础题.
11.D
【解析】
【分析】
由递推式得是等差数列,由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求出后可得,再由性质求其和.
【详解】
∵,∴是等差数列,,,得公差为,
∴,由得,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判定,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解题关键是由等差数列的判定.
12.D
【解析】
【详解】
分析:把2018°化为形式.
详解:∵2018°=5×360°+218°,∴2018°与218°终边相同.
故选D.
点睛:与终边相同的角为,或,.
13.
【解析】
【分析】
令,,化简原式,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
解:令,,则,.
因为,,所以,,
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所以的最大值是.
故答案为:.
14.,
【解析】
根据方程得到,先得到在上的解,再根据余弦函数的周期性,得到答案.
【详解】
,,
当时,则,
余弦函数的周期为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根据三角函数的值求角,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属于简单题.
15..
【解析】
【分析】
作出图形,求出,以及,,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求出点的横坐标,即可得解.
【详解】
如图,过点作轴于点,作轴于点,作轴于点,作轴于点,由,则,,,
将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到,
所以,点的横坐标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旋转,熟练掌握旋转变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
16.47
【解析】
【详解】
∵,
∴数列是公比的等比数列,
∴,
∴.
故答案为:47
17.(1);(2)证明见解析.
【解析】
(1)根据条件求出,然后可算出答案;
(2),然后求出,即可证明.
【详解】
(1)因为方程两根为或7,
又 是方程的两根,数列是递增的等差数列,
,,设公差为,则,解得,.
(2)由(1)知,,
∴
18.(1)(2)或.(3)(4)
【解析】
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与三角函数的性质计算可得.
【详解】
解:(1)在,只有.
(2)在上,,
或.
(3).
又.
(4).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来确定所求函数的值,属于基础题.
19.甲种钢板用3张,乙种钢板用5张,能够使总的用料面积最小.
【解析】
【分析】
设甲乙两种薄钢板各用x,y张,用料总面积为z,则目标函数为z=2x+5y,根据题设,确定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即可求得目标函数的最值.
【详解】
设甲乙两种薄钢板各用张,用料总面积为,则目标函数为,
约束条件为 :,作出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如图所示:
作直线:,平移,观察知,当经过点时,取到最小值,
解方程组,得点坐标为,
所以㎡
答:甲种钢板用3张,乙种钢板用5张,能够使总的用料面积最小.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模型的构建,考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确定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属于中档题.
20.(1);(2)答案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利用诱导公式及正弦定理将边化角,再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化简计算可得;
(2)若选①由面积公式可得,再利用余弦定理及基本不等式求出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出周长的取值范围;
若选②由面积公式可得,再利用余弦定理及基本不等式求出的最小值;
【详解】
解:(1)
又
又
(2)选择①
由题意知,
又,
,
又
周长的取值范围是
(2)选择②
即
当且仅当时,取得最小值为
21.(Ⅰ);(Ⅱ)证明见解析;(Ⅲ),.
【解析】
【分析】
(Ⅰ)根据定义求出;
(Ⅱ)首先证明满足,然后根据定义求的“收缩数列”即可证;
(Ⅲ)由已知等式,得,时得,时,,否定和后证得,因此猜想,.然后进行证明,用反证法:假设是首次不符合的项,则,分三种情况否定:,,.
【详解】
解:(Ⅰ)由可得为递增数列,所以,
所以.
(Ⅱ)因为,
,
所以,
所以.
又因为,所以,
所以的“收缩数列”仍是.
(Ⅲ)由可得
当时,;
当时,,即,所以;
当时,,即(*),
若,则,所以由(*)可得,与矛盾;
若,则,所以由(*)可得,
所以与同号,这与矛盾;
若,则,由(*)可得.
猜想:满足的数列是:
..
经验证,左式,
右式.
下面证明其它数列都不满足题设条件.
由上述时的情况可知,时,是成立的.
假设是首次不符合的项,则,
由题设条件可得(*),
若,则由(*)式化简可得与矛盾;
若,则,所以由(*)可得
所以与同号,这与矛盾;
所以,则,所以由(*)化简可得.
这与假设矛盾.
所以,所有满足该条件的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数列新定义,解题关键是理解新定义,并能应用新定义求解.难点是第(Ⅲ)小题,求满足条件的数列,采取从特殊到一般,归纳与猜想、证明的思路求解.
22.(1)证明见解析
(2)
【解析】
【分析】
(1)当时,由,得,两式相减化简可得,再对等式两边同时减去1,化简可证得结论,
(2)由(1)得,然后利用分组求和可求出
(1)
由已知得,.
当时,.
两式相减得,.
于是,即,
又,,,所以满足上式,
所以对都成立,故数列是等比数列.
(2)
由(1)得,,
.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