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课件(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6 17:4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三、文明的交流
【课标要求】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探讨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点是什么?
(例如自然环境、文明类型和发展水平)
①均处于亚非两大洲
②均位于北纬20-40度之间
③均因大河流经而发源
①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
②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③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
农耕文明
→ 扩展“潜能”
1、扩展条件
古中国
古埃及
古印度
古巴比伦
由于有了农业,食物有了保障,人们定居下来,生活比较安定了,可以养活更多的孩子。为了养活这些人,人们就必须开垦更多的土地,于是在更多的地方出现农业。所以,农业是一种扩张的力量,它要求越来越多的土地。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人地矛盾”
“扩张及争霸战争”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1、扩展条件
2、扩展方式
主要文明 扩展方式
古埃及
古西亚
古希腊
埃及新王国时期,
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
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
武力扩张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1、扩展条件
2、扩展方式
主要文明 扩展方式
古埃及 武力扩张
古西亚
古希腊
古巴比伦王国
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
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
亚述帝国一度征服埃及。
武力扩张
公元前7世纪的亚述帝国疆域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1、扩展条件
2、扩展方式
主要文明 扩展方式
古埃及 武力扩张
古西亚 武力扩张
古希腊
移民
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
古希腊人
沿地中海北岸和黑海周边
建立殖民据点,
呈现线状分布
母邦
子邦
古中国
古埃及
古印度
古巴比伦
类型 扩展方式 结果 特点 影响
农耕文明
海洋文明
武力扩张(征服)
海外殖民
以大河为中心,向四周扩展
分散在地中海和黑海海岸线
殖民城邦独立,不受母邦控制
古代文明各自扩展,使不同文明区
相互连接起来,
促进了大帝国兴起。
被征服者
服从征服者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一)波斯帝国·公元前550—330年
1、扩张
发源于西亚伊朗高原地区。
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开创阿契美尼德王朝;
公元前518年大流士改革;
公元前500-449年希波战争;
信奉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祆教),崇拜光明与火。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一)波斯帝国—公元前558—330年
1、扩张
2、统治
材料一: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
——李铁匠选译《古代伊朗史料选辑》
大流士一世
(1)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
权力被认为来自于神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一)波斯帝国—公元前558—330年
1、扩张
2、统治
(2)行省制度:地方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
“登基之后,大流士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和时间,将波斯帝国的疆域系统地划分为界限分明的行省。当时大流士将波斯帝国划分为20个行省,每个行省任命一个总督,并对总督进行编号,总督是王国利益的代表。
另外,大流士还明确规定了各个行省应该缴纳的贡赋数量和方式,并按照地区土壤的肥沃程度与物产种类的多少来调整贡赋。......有些兴盛需要缴纳金币,有些行省需要缴纳银币,后还有一些行省则缴纳当地的特产。”
——(美)雅各布·阿伯特《大流士大帝制度创新与波斯帝国统一 》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一)波斯帝国—公元前558—330年
1、扩张
2、统治
国王不仅仅依靠暴力,也组建了行政机构来进行统治。每个行省都征收赋税以及贡品。由于总督在自己的统治范围内拥有绝对的权力,于是国王派出密探,被称为“国王的耳朵”来监视总督的行为,使得他们忠于国王,把应该上缴的税上缴到中央,而不是私下扣留。波斯人还修建了连接帝国各地的交通网, 密探、征税官以及商人可以很容易地在国内旅行。
(3)管理体系:官僚体系和税收体系,
由波斯人担任重要职务。
大流克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一)波斯帝国—公元前558—330年
1、扩张
2、统治:
3、灭亡:
(1)君主专制制度
(2)行省制度
(3)管理体系
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的攻陷波斯波利斯,波斯帝国灭亡,进入希腊化时期。
(二)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336—前323年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1、扩张
亚历山大大帝
(希腊语:Αλ ξανδρο ,英语:Alexander the Great)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帝国国王(前336年-前323年在位),称亚历山大三世。世界古代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西方历史上四大军事统帅之首(其他三人为汉尼拔、恺撒、拿破仑)。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之子。师从亚里士多德。
20岁登基,21岁统一希腊,22岁率军东征,横扫小亚细亚、中东及伊朗高原,不费一兵一卒占领埃及全境,26岁灭亡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在13年内征服了约5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建立起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锡尔河的大帝国,使马其顿成为当时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前323年在巴比伦病逝,年仅33岁。
(二)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336—前323年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1、扩张
2、统治:
(1)君权神授
(2)行省制度
(3)推广希腊文化
“亚历山大所建立的帝国,在许多方面都沿袭波斯帝国的旧规。他继承波斯的专制政体,采用波斯的服饰和朝仪。他保留波斯行省的制度,起用不少波斯旧臣担任行省的总督。他也保留埃及的宗教习惯,并且自居为神,要臣民把他当做神来崇拜。他在军事上征服了波斯,在政治上却为波斯的制度所溶化。从这一点说他的帝国应当视为波斯帝国历史的继续。 ”
——吴于廑《古代的希腊和罗马》
通过军事上的征服,古希腊文明得到了广泛传播与繁荣发展,东西方文化、经济进行密切的交流,开启了希腊化时代。同时,亚历山大鼓励民族间通婚,倡导民族间地位平等,对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三)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395年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1、扩张
王政时代
(BC753—BC510)
罗马帝国
(BC27—395年)
罗马共和国
(BC510—27)
城邦君主制
贵族共和制
君主制(帝制)
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 Roman Empire
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
中国史书称为大秦。
罗马进入“共和时代”以后,由于不断对外侵略和扩张,外族奴隶的数量增加很快。到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有150万人口,奴隶就占了90万。当时(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被征服地区的军民俘虏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据统计,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罗马总共把7.5万名俘虏卖为奴隶。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古代史编》
思考:
材料中罗马奴隶的主要来源是什么?有何特点?
罗马奴隶制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罗马角斗场
奴隶起义
是古代罗马共和国后期的两次大型的奴隶起义运动,
后被罗马大将阿克维里乌斯镇压。
西西里奴隶起义(Uprising of Sicilian Slaves)
罗马共和国最大的奴隶起义,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元老院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选任大奴隶主克拉苏统率大军,镇压起义军。公元前72年秋,斯巴达克领导军队在意大利集结,预计乘坐海盗船渡过墨西拿海峡。但海盗不守信用,没有提供船只,最后在罗马军队疯狂围攻下,6万名起义者战死,斯巴达克也壮烈牺牲。
斯巴达克起义--The War of Spartacus BC 73-71
在共和国时期,缓和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保证了对外战争的胜利,共和国内部社会稳定,罗马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平民权益的法律。在帝国时期,罗马法又增加了许多内容,以调解罗马人与被征服民族的关系,巩固了帝国的统治和统一。——岳麓版教材必修Ⅰ
平民保民官
《民法大全》
十二铜表法
(三)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395年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1、扩张
2、繁荣
罗马共和国后期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盖乌斯·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古罗马文明由此进入帝国时代。
在帝国征服地区实行行省制;
注重法律的颁布和推进,罗马法更加完善;
·公元1—2世纪,帝国经济空前繁荣。
·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屋大维雕像
(三)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395年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3世纪危机;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
·5世纪后期西罗马灭亡。
1、扩张
2、繁荣
3、衰落
395年,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实行东西分治。
476年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欧洲历史进入了中世纪;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彻底灭亡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帝国 都城 起止时间
西罗马 罗马 395--476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 君士坦丁堡 395--1453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一)波斯帝国—公元前558—330年
(二)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336—前323年
(三)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395年
结合所学知识,
思考奴隶制大帝国兴起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请在此输入标题
奴隶制大帝国兴起的条件
地理因素 依靠大河或海洋的有利条件,便利了对外贸易和扩张
经济因素 农耕经济发达,商业和对外贸易发展,增强了实力
政治因素 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统一;
较为完备的官僚机构和军事实力
文化因素 具有发达的文化并向周边地区扩展、渗透
外交因素 利用自身优势和军事实力,殖民扩张;
吸收和借鉴不同地区文明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帝国扩张的影响。
亚历山大的东侵也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在他的军队中,有不少随军的学者。他们有的搜集标本,有的记载地方形势风习。这些活动丰富了古代科学研究的资料,扩大了人们知识的范围。东西交通和商业发达的结果,又使东西方的艺术、思想、智慧合炉而冶,孕育了公元前4至前2世纪东部地中海各地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昌盛。在西亚和北非有长久传统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无疑培育了希腊人在这一方面的发展。
——吴于廑《古代的希腊和罗马》
客观上推动了各文明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文明的传播。
三、文明的交流
三、文明的交流
1、交流总趋势:
2、交流内容:
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不断扩大。
农耕技术 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
冶铁技术 从西亚扩散到古埃及和古希腊等地
神话和雕刻 (1)西亚神话传入古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
(2)古希腊人像雕刻模仿埃及
字母文字 西亚腓尼基字母成为世界字母文字的开端;
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
三、文明的交流
1、交流总趋势
2、交流内容
3、汉与罗马
(1)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波斯帝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已到达地中海东岸。
(2)东汉甘英出使大秦。
(3)2世纪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与中国进行贸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特点。(史料实证)
(大秦)“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缯彩(缯zēng,古代对丝织品的总称)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汉朝郡名)徼外(塞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
—《后汉书 西域传》
①从间接经贸和文化交流到直接交往。
②通过丝绸之路。
③以经济联系为主。
1.下图是波斯浮雕,反映的是波斯帝国建立后,被征服者向其纳贡的
情景。这幅浮雕可以印证(  )
A.波斯完善的税收系统 B.当地应是农耕文明区
C.波斯凭武力拓展文明 D.当时还没有发行货币
B
2.如下图所示,图一是1世纪意大利庞贝古城壁画——亚历山大
在伊苏斯,图二是亚述古城浮雕——亚述骑兵,图三是秦始皇陵
兵马俑。这些历史遗存可以说明(  )
A.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 B.1世纪时东西方战乱不断
C.亚洲文明传播的共同特征 D.三大帝国战无不胜的原因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