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光和颜色 同步练习题---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光和颜色 同步练习题---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14 20:2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 光和颜色
一、选择题
1.如图,一束太阳光射到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处应是紫光
B.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会感光
C.经过三棱镜光会发生折射,所以光经过三棱镜都会色散
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的示数变大
2.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古诗中,“桃花的红色”是因为(  )
A.桃花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了红光
C.桃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在湖边,小明用装有滤色镜的照相机给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拍照,在洗出来的照片上看到的却是黑叶红花,那么滤色镜的颜色可能是( )
A.黑色 B.绿色
C.红色 D.白色
4.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用红光照射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摄影师将看到(  )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 B.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
C.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 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
5.有关光和声音传播速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5米/秒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米/秒
C.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快于声速
D.天文学中常用光年来计算天体运行的时间
6.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从“光”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C.白纸上看到黑字是因为黑字在白纸上发生了漫反射
D.白纸能反射所有色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
7.文具市场上流行着一种红色透明遮挡板,将它覆盖在写有题目(黑字)和答案(红字)的白纸上,能达到“看见题目”而“看不见答案”的效果。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白纸被遮挡板染成红色,分辨不出红字,即“看不见答案”
B.黑字反射所有色光,其中红光透过遮挡板,即“能看到题目”
C.遮挡板吸收了红字反射的红光,没有光进入眼睛,即“看不见答案”
D.遮挡板只能透过白纸反射的红光,所见白纸为红色,分辨不出红字,即“看不见答案”
8.自然界中黑色的花很少,而红、黄色的花却很多,主要原因是因为(  )
A.黑色花能吸收自然界的一切色光,包括黑色光,所以容易受到伤害,不易存活
B.因红光外侧的红外线热效应较强,红色花将太阳光中的红光反射出去,从而使花免受伤害
C.黄花能发出黄色的光,吸引昆虫传粉
D.红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促进自身的光合作用
9.有两朵花,一朵是红色的玫瑰花,另一朵是白色的水仙花,当用蓝色的光照在这两朵花上后,两朵花将分别呈现什么颜色( )
A.玫瑰花呈蓝色,水仙花仍然是白色 B.水仙花呈蓝色,玫瑰花仍然呈红色
C.都呈蓝色 D.水仙花呈蓝色,玫瑰花呈黑色
10.“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经常使用手持测温仪(测温枪)对师生进行体温测量,只要把“枪口”对准人的额头或手腕,“枪尾”的显示屏就能用数字直接报告人体的温度,其测温利用的是(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红光 D.紫光
11.每年三月,市区马鞍池公园里满园的郁金香争先绽放,班、紫、红、黄……色彩斑斓,为游客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游客看到郁金香花瓣呈紫色是因为郁金香花瓣( )
A.自身能发出紫色的光 B.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色光
C.能透过太阳光中的紫色光 D.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紫色光
12.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拍摄师将看到苹果和瓷盘分别呈现( )
A.黑色,白色 B.红色,黑色 C.黑色,红色 D.红色,红色
13.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具有变色效应的新材料,该材料处于拉伸状态时为蓝色,压缩状态时为红色,则该材料(  )
A.在拉伸状态时吸收蓝色光 B.在拉伸状态时反射蓝色光
C.在压缩状态时吸收红色光 D.在压缩状态时反射蓝色光
14.下列能对医疗器械和食物进行杀菌消毒的是( )
A.超声波 B.红外线 C.紫外线 D.可见光
二、填空题
15.(1)下列属于光源的是______;
①萤火虫 ②钻石 ③亮着的LED灯 ④闪光的刺刀 ⑤眼睛 ⑥闪电 ⑦烛焰 ⑧月亮 ⑨太阳
(2)如图所示,在蓝色光屏上看到的光斑是______色。
16.白光通过绿色玻璃照在绿色的菠菜上,菠菜是_____颜色;白光通过黄色玻璃照在家中的小白兔身上,白兔皮毛呈_____颜色,白兔的红眼睛呈_____颜色。
17.走出森林,小明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_____,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其中一种光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是___________(红外线/紫外线)。
18.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___________,偏折最大的光为___________光。其中红、___________、蓝,称为光的三原色。
19.2021年5月17日中午,宁波市部分市民看到了太阳周围出现一个七彩“光环”,如图所示,这就是“日晕”。这种天象形成的重要原因是阳光通过无数小冰晶后发生了色散,其中各色光按红、橙、黄、______、蓝、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说明了阳光是______(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三、探究题
20.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光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他们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形状: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_______(合理/不合理)。
(2)通过探究,他们得到了以下结论,无论是大孔还是小孔形成的光斑都是由于_______形成的,其中______(小孔/大孔)形成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有关,______(小孔/大孔)形成的光斑的大小与孔到地面的距离有关。
21.在学校艺术节的游园活动中,七年级的(1)班、(2)班、(3)班、(4)班分别使用了橙色、紫色、绿色和白色的灯光,现在穿着白色裙子的芳芳、穿着红色裙子的玲玲和穿着绿色裙子的的菲菲一起走进七年级的四个班,请你把同学们在四个班中看到的三位同学着装的颜色填写在下表中:
姓名 班级 (1)班 (橙光) (2)班 (紫光) (3)班 (绿光) (4)班 (白光)
芳芳(白)
玲玲(红)
菲菲(绿)
我们进行以上判断的依据是:白色物体能够反射 色光;不透明物体会 与本身颜色不同的色光,而 与自身相同的色光;若物体不反射任一色光,则物体呈 色。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色散,图中位置从A到B依次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因此B处应是紫光,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于紫外线会使底片感光,B的外侧是紫外线,因此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会感光;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白光是复色光,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现象,如果是单色光经过三棱镜不会发生色散,故C错误,符合题意;
D.A的外侧是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它位于红色光的外面,所以温度计放在A处的外侧示数会上升,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解析】
【详解】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因为桃花能反射红光,所以桃花呈红色。
故选C。
3.C
【解析】
【详解】
不透明物质的颜色是由反射光的颜色决定的,白花能反射所有色光,绿叶只反射绿光;用装有滤色镜的照像机给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拍照,在洗出来的照片上看到的却是黑叶红花,是因为滤色镜是红色的,它只允许红光通过,其他色光被吸收,因为绿叶只反射的绿光被吸收,绿叶成黑色,白花反射的红光通过滤色镜在底片上感光,白花变为红花,因此,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绿叶白花是不透明物体,白花能反射各种颜色的光,绿叶只能反射绿光;滤色镜是透明物体,它只允许与它相同颜色的光通过,其他色光则被吸收,据此解答。
4.C
【解析】
【详解】
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用红光照射白色瓷盘,瓷盘呈现红色;红色的苹果只能反射红光,故呈现红色。
故选C。
5.C
【解析】
【详解】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m/s,故A错误;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由于光速远大于声速,因此发生雷电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故C正确;
D.光年指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距离,所以是长度单位,故D错误。
故选C。
6.D
【解析】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
【详解】
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从“光”的角度看,白纸能反射所有色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7.D
【解析】
【详解】
ACD.答案是红色字,所以只能反射红光。当用一张红色的透明遮挡板在书上时,由于红色的透明遮挡板只能透过红色的光,所以白纸和红字看起来都是红色的,因此看不到答案,故D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B.黑字吸收所有色光,其中红光透过遮挡板,即“能看到题目”,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D。
8.B
【解析】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通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详解】
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温度高容易损伤花,所以黑色的花很少见,而因红光外侧的红外线热效应较强,红色花和黄颜色的花将太阳光中的红光和黄光反射出去,从而使花免受伤害。
故选B。
9.D
【解析】
【分析】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它相同的色光,其他的色光被它吸收。
【详解】
蓝光照射白色的水仙花,白色的水仙花能反射蓝光,白色的水仙花反射的蓝光进入人眼,看到白色的水仙花是蓝色的。当蓝色的光灯光照在红色的玫瑰花上时,红色的玫瑰花将蓝色光吸收,没有色光反射,即看上去是黑色的。
故选D。
10.A
【解析】
【详解】
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应用于热成像、夜视仪、测温枪等。
故选A。
11.D
【解析】
【详解】
郁金香花瓣呈紫色,是因为太阳光中的紫光被紫花反射了,而太阳光中的其它色光都被紫花给吸收了。
故选D。
12.D
【解析】
【详解】
用红光照射白色瓷盘、红色苹果:白色瓷盘,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颜色,故瓷盘呈现红色;红色的苹果只能反射红光,故呈现红色。
故选D。
13.B
【解析】
【详解】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光线的颜色决定的,有颜色的不透明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其它颜色的色光被它吸收。
AB.在拉伸状态时为蓝色,说明这种材料拉伸状态下只反射蓝色光,吸收其他色光,故A错误,B正确;
CD.压缩状态时为红色,说明种材料压缩状态下只反射红色光,吸收其他色光,故C、D错误。
故选B。
14.C
【解析】
【详解】
紫外线能破坏细菌结构,能用来灭菌,因此可以作为对医疗器械和食物进行杀菌消毒的物质。
故选C。
15. ①③⑥⑦⑨ 黑
【解析】
【详解】
(1)[1]①萤火虫、③亮着的LED灯、⑥闪电、⑦烛焰、⑨太阳都能够自身发光属于光源。
(2)[2]太阳光经过红色透明薄膜时,只有红光照射到蓝色光屏上,蓝色光屏会吸收红光,故看到的是黑色。
16. 绿 黄 黑
【解析】
【分析】
透明物体只能通过和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自身物体颜色相同的色光。
【详解】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玻璃是绿色的,是因为玻璃只透过绿光,吸收了其它颜色的光。所以看到的玻璃是绿色的,照到菠菜上菠菜只反射绿光,所以菠菜是绿色的;同理白光通过黄色玻璃,为黄光照到小白兔身上,白色反射所有色光,所以小白兔皮毛是黄色的。黄光照到小白兔的红色眼睛上。红眼睛只能反射红光,黄光被吸收,所以看到的是黑色的眼睛。
【点睛】
掌握物体颜色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7. 色散 紫外线
【解析】
【详解】
[1]太阳光是复色光,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会被分解为各种原色的光(单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2]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能使钞票上的荧光防伪标志发光,以此辨别钞票的真伪。
18. 色散 紫 绿
【解析】
【详解】
[1]太阳光是复色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
[2]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红光偏折能力最弱,位于光屏的最上方,紫光偏折能力最强,位于光屏的最下方。
[3]利用红、绿、蓝这三种颜色的光任意混合,可以得到任意颜色的光,所以把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称为光的三原色。
19. 绿 复色光
【解析】
【详解】
日晕”是太阳周围的一个七彩“光环”,这是光的色散现象,经过色散后,太阳光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说明太阳光是复色光,不是单色光。
20. 不合理 直线传播 大孔 小孔
【解析】
【详解】
(1)[1]猜想a是光斑是树叶的影子,因为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不是影子,所以不合理。
(2)[2]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3]在光屏与小孔的距离相同的条件下,如果孔较小,通过孔形成的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光斑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4]如果孔太大,通过孔形成的光斑不再是小孔成像现象,而是影子的原因,则光斑形状与孔的形状有关;如果光屏与小孔的距离较远时,通过孔形成的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现象,像的大小与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21.
各种颜色 吸收 反射 黑
【解析】
【分析】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它相同的色光,其他的色光被它吸收.白光是复色光,包括各种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不反射任何色光的物体看起来是黑色的.
【详解】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所有色光全反射则物体为白色,全不反射(即全吸收)则物体为黑色.
白色物体能够反射所有色光;不透明物体会吸收与本身颜色不同的色光,而反射与自身相同的色光;若物体不反射任一色光,则物体呈黑色.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