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立志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福州市立志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4 15:30:1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福建省福州市立志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小的城邦公民甚至不过几百人,最大的城邦领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这说明当时城邦的特点是(  )
A.港湾众多 B.岛屿密布 C.人口众多 D.小国寡民
【答案】D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
【解析】【分析】A.港湾众多,不符合题意;
B.岛屿密布,不符合题意;
C.人口众多,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可知,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几百个城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小的城邦公民甚至不过几千人。最大的城邦斯巴达,领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2.(2020九上·淮南月考)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  )
A.具备政府管理职能 B.享有充分言论自由
C.受到世俗力支配 D.拥有较大的自治权
【答案】D
【知识点】西欧大学的兴起
【解析】【分析】根据“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可知,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拥有较大的自治权。故选项D符合题意;
欧洲大学不具备政府管理职能,没有受到世俗力的支配,故排除AC项;
材料没有涉及言论自由,故排除B项。
故答案为: 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中世纪欧洲大学的特点。
3.(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公元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该材料反映的是(  )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百日维新
【答案】B
【知识点】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A.伯里克利改革,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646年,日本孝德天皇任用一些从中国学成归来的留学生,宣布实行国制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此次改革在政治上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所以,该材料反映的是大化改新,故选项B符合题意;
C.明治维新,不符合题意;
D.百日维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特别是其中的时间、人物等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4.(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某班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的内容有"庄园法庭"、"自由和自治的城市"、《查士丁尼法典》等。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古代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新航路的开辟
【答案】C
【知识点】庄园法庭的特点及作用;西欧城市的兴起;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解析】【分析】A.古代亚非文明,不符合题意;
B.古代欧洲文明,不符合题意;
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时期制定的。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城市的兴起是从10世纪起。因此题干综合反映了封建时代的欧洲,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新航路的开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这样简单有效。
5.(2020·青岛)刘学铭在《理性的轨迹》中写道:“这种新文化思想强调人类个性的价值,关心人类个人的幸福;主张人类创造的自由,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要求人们将目光由天堂转向尘世,用人的观点看待世界。”最早流行“这种新文化思想”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答案】D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文艺复兴运动相关知识,重点掌握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意大利。根据题干“这种新文化思想强调人类个性的价值,关心人类个人的幸福;主张人类创造的自由,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要求人们将目光由天堂转向尘世,用人的观点看待世界。”最早流行“这种新文化思想”是人文主义。最早流行“这种新文化思想”的国家是意大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前后,意大利兴起了很多城市国家。这些城市工商业发达,手工工场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发展工商业富裕起来,开始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发起了这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重点掌握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意大利。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6.(2020·福建)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交易范围的物品,除特别法禁止出让者外,均可出售”。以上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
A. 议会主权 B.革命共和 C.平等自由 D.权力制衡
【答案】C
【知识点】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国民法典》体现的特点的相关史实。《法国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很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1804年,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这部法典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据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交易范围的物品,除特别法禁止出让者外,均可出售”可知,这些规定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原则。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法国民法典》体现的特点的相关史实。
7.(2020·福建)《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为俄国十月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这论述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
A.原因 B.条件 C.过程 D.意义
【答案】D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影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为俄国十月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这论述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8.(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现代工厂制度确立于(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5G时代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标志着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故选项A符合题意;
B.电气时代,不符合题意;
C.信息时代,不符合题意;
D. 5G时代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没有什么技巧。
9.(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二一九法令》规定: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如依法经营工厂、参加选举,受教育等:此规定表明俄国(  )
A.农奴成为自由人 B.农奴成为资产阶级
C.推行义务教育 D.转变为工业国
【答案】A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所给信息可知,《二一九法令》强调的是解放后的农奴所拥有的各种权利,农奴获得了自由人的权利。结合所学知识,1861年,俄国沙皇亚力山大二世推行的改革。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所以,此规定表明俄国的农奴成为自由人,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农奴成为资产阶级,不符合题意;
C.推行义务教育,不符合题意;
D.转变为工业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知识点,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0.(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主要史实依据是这场战争(  )
A.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B.摆脱了殖民统治
C.摧毁了专制统治 D.废除了奴隶制度
【答案】D
【知识点】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A.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不符合题意;
B.摆脱了殖民统治,不符合题意;
C.摧毁了专制统治,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不要死记硬背。
11.(2019九上·泉州期中)下列属于明治政府利用国家权力和资金,发展资本主义的举措是(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提倡文明开化 D.实行征兵制
【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结合题文,依据所学可知,明治维新的内容涉及政治方面A、经济方面B、社会生活方面C、军事方面D等,发展资本主义的举措应该是在经济方面的“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故A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明治政府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个方面进行改革。其中的经济改革措施——殖产兴业,最能体现改革的性质,它充分利用国家的权利和资金,大力发展资本主义。
12.(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下图石油产量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蒸汽机的改良 B.火车的诞生
C.电灯的发明 D.内燃机的应用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A.蒸汽机的改良,不符合题意;
B.火车的诞生,不符合题意;
C.电灯的发明,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870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为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它是以消耗煤为燃料带动机器运转,因此这时期需要的石油较少;1900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是以内燃机为动力,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革命,因此需要大量的石油作为燃料,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掌握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发明的新能源,瓦特改良蒸汽机,促进了煤炭的开采,卡尔·本茨发明了内燃机和汽车,促进了石油的开采,产生了新的部门。
13.(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下列对如下图所示历史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B.资产阶级革命使农村人口大量迁向城市
C.工业革命提高了城市人口的出生率
D.黑人奴隶的买卖增加了城市人口数量
【答案】A
【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城市化与社会问题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可知:1850年、1851年、1870年,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时候,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资产阶级革命使农村人口大量迁向城市 ,不符合题意;
C. 工业革命提高了城市人口的出生率 ,不符合题意;
D. 黑人奴隶的买卖增加了城市人口数量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懂图片含义,再结合其中的时间、国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回答。
14.(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A.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一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一一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
C.1865年,美国内战的结束一一美国实现南北方政治体制的统一
D.1885年,卡尔 本获制造出汽车一一人类跨入火车时代
【答案】C
【知识点】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A. 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一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不符合史实;
B. 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一一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 ,不符合史实;
C.依据所学可知,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1865年,美国内战的结束﹣﹣美国实现南北方政治体制的统一”。美国独立后,南方和北方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发展。南方实行的种植园奴隶制度,严重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南北矛盾自19世纪起日趋激烈,美国面临南北分裂的危机,1861年南方挑起了内战。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1865年,美国内战的结束,经过内战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实现南北方政治体制的统一,维护了国家统一,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1885年,卡尔 本获制造出汽车一一人类跨入火车时代 ,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识记,细心辨别备选项回答。
15.(2018·福建)19世纪70年代,日本通过“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进入文明开化之域”,实现了国家富强。据此推知明治政府(  )
A.重视教育 B.废藩置县
C.实行征兵制 D.允许土地买卖
【答案】A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题干的“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进入文明开化之域”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为此,明治政府重视教育。故A符合题意;废藩置县、允许土地买卖属于明治政府的措施,与题干的“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不符,故BD不符合题意;实行征兵制与题干材料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需要学生掌握明治维新的含义,是考试的常考点。
16.(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各地掀起革命浪潮,中国、匈牙利等国家的被压迫者发动了一系列运动和革命。从这一角度看,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是(  )
A.促使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C.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D.推动了苏俄经济发展
【答案】C
【知识点】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A. 促使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不符合题意;
B.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世界各地掀起革命浪潮,中国、匈牙利等国家的被压迫者发动了一系列运动和革命”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是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了现实,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推动了世界人民解放运动的发展,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推动了苏俄经济发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7.(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原德属新西几内亚、纳米比亚和德属东非在1919年变成了英国的委任统治地。以上殖民地归属发生变动的依据是(  )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波茨坦公告》 D.《开罗宣言》
【答案】A
【知识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解析】【分析】A.根据“在1919年变成了英国的委任统治地”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委任统治实施的依据是《凡尔赛条约》,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九国公约》,不符合题意;
C.《波茨坦公告》,不符合题意;
D.《开罗宣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8.(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战争导致欧洲地位下降,使德、俄、奥匈毁灭,英法实力进一步削弱,美国和日本兴起,这场"战争"是(  )
A.亚历山大东征 B.拿破仑对外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分析】A.亚历山大东征,不符合题意;
B.拿破仑对外战争,不符合题意;
C.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欧洲地位下降,使德、俄、奥匈毁灭,英法实力进一步削弱,美国和日本兴起,故选项C符合题意;
D.第二次世界大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9.(2019·福建)1932年,苏联的机器设备78%依赖进口,到1937年,机器设备进口不到10%。这说明苏联(  )
A.优先发展农业 B.实现了工业化
C.推行市场经济 D.发展模式僵化
【答案】B
【知识点】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及弊端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937年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完成了工业化建设,成为世界工业强国,B选项符合题意。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A选项排除。
苏联搞的是计划经济,C选项排除。
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模式刚刚确立,发展尚未僵化,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斯大林模式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0.(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落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判断,该材料(  )
A.客观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完全赞同列宁的新经济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答案】C
【知识点】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及弊端
【解析】【分析】A. 客观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不符合题意;
B. 完全赞同列宁的新经济 ,不符合题意;
C.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 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这主要从正面评价斯大林模式的,这表明该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苏联仅用了十余年就完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的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这是苏联模式,在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
21.(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充满开创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将这一探索过程中的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A.十月革命——列宁逝世——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立苏联
B.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逝世——成立苏联——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成立苏联——列宁逝世——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十月革命——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立苏联——列宁逝世
【答案】D
【知识点】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解析】【分析】A. 十月革命——列宁逝世——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立苏联 ,不符合史实;
B. 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逝世——成立苏联——十月革命 ,不符合史实;
C. 十月革命——成立苏联——列宁逝世——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不符合史实;
D.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十月革命是在1917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始于1918年,苏联成立是在1922年,列宁逝世是1924年,所以D项是正确顺序,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的准确记忆进行排序回答,还是要求牢记重要的事情和时间。
22.(2020·福建)1945年,英国工党在竞选中提出:控制物价,成立国家投资委员会等。1947年,工党政府在电力等部门推行国有化。这表明,工党的政策(  )
A. 深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响应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追求重振英帝国的目标 D.推动工人运动的新发展
【答案】A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国家干预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是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材料“1945年,英国工党在竞选中提出:控制物价,成立国家投资委员会等。1947年,工党政府在电力等部门推行国有化”看出竞选纲领的内容包含了国有化,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表明,工党的政策深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A项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3.(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他们同样是不宣而战袭击了珍珠港。几小时之内,美国的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5艘战列舰被炸毁"。发动这一偷袭行动的法西斯国家是(  )
A.德国 B.意大利 C.日本 D.西班牙
【答案】C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A.德国,不符合题意;
B.意大利,不符合题意;
C.根据“珍珠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二战中偷袭美国珍珠港的是日本,故选项C符合题意;
D.西班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把他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24.(2020·福建)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声明:不承认法西斯国家侵占的领土;联合打败“纳粹暴政”等。苏联等15个国家表示赞同。该声明促成了(  )
A. 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B.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C.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答案】C
【知识点】《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相关知识。分析史料,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根据题干信息“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声明:不承认法西斯国家侵占的领土;联合打败“纳粹暴政”等。苏联等15个国家表示赞同。”,可知美英苏等15个国家赞同联合打败“纳粹暴政”的声明,表明反法西斯国家准备走向联合,因此该声明促成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选项A三国同盟是一战的军事组织,与题干描述的二战事件不一致;选项B华盛顿体系建立是1922年,因此不符合题意;选项D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是1944年,诺曼底登陆,发生在建立反法西斯联盟之后。因此ABD项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5.(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和冷战的开始。"以上所述的是杜鲁门主义的(  )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答案】D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
【解析】【分析】A.背景,不符合题意;
B.内容,不符合题意;
C.性质,不符合题意;
D.根据“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和冷战的开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阐述的是杜鲁门主义带来的影响,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26.(2019·厦门模拟)“20世纪初大多数欧洲大国都以拥有殖民地为荣;一战后欧洲很多政治家和作家意识到殖民地是耻辱之根;1945年后,欧洲和世界认为殖民地一无必要、二不正义”。这说明(  )
A.殖民地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作用
B.殖民地对现代国家来说不重要
C.对殖民地问题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认识
D.对殖民地问题的认识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
【答案】D
【知识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解析】【分析】从“20世纪初大多数欧洲大国都以拥有殖民地为荣;一战后欧洲很多政治家和作家意识到殖民地是耻辱之根;1945年后,欧洲和世界认为殖民地一无必要、二不正义”中“拥有殖民地为荣”到“意识到殖民地是耻辱之根”可知,这说明对殖民地问题的认识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欧洲殖民地的内容,掌握世界近代史中的历史事件,综合分析和理解欧洲殖民地的含义和特征。
27.(2019九下·泉州模拟)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41年6月,德国突然进攻苏联
B.1945年2月,《雅尔塔协定》中苏联对日宣战的决定,体现了强权政治
C.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会演说
D.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
【答案】B
【知识点】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强权政治是对《雅尔塔协定》的解释,B选项符合题意。
ACD选项属于史实,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雅尔塔体系的准确把握,强权政治是对《雅尔塔协定》的解释。
28.(2020九上·南平期末)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这表明(  )
A.三国协约形成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马歇尔计划实施 D.北约成立
【答案】B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在演说中,他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阵营,宣传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所以B项符合题意;
三国协约是在一战前形成的军事同盟,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
1947年马歇尔计划实施,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
1949年北约的成立,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防御集团,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美国冷战政策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冷战的背景、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表现、影响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29.(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下图是某同学在历史课上做的笔记。由此判断,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
A.冷战政策 B.世界多极化 C.欧洲一体化 D.经济全球化
【答案】A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美国总统发表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开始,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是执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的表现是建立北约,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世界多极化,不符合题意;
C.欧洲一体化,不符合题意;
D.经济全球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注意所选择的选项要把所给的信息全部包括在内,切记。
30.(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有资料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联合国的作用下,全世界冲突减少了40%由此可见,联合国(  )
A.消除了各国之间的矛盾 B.是一个区域性国际组织
C.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D.制止了大国间的军备竞赛
【答案】C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解析】【分析】A. 消除了各国之间的矛盾 ,不符合题意;
B. 是一个区域性国际组织 ,不符合史实;
C.根据“全世界冲突减少了40%”可知联合国在减少世界冲突,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制止了大国间的军备竞赛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二、识图题
31.(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上图"美国''解放者'"指的是谁?
(2)小历认为,图中两位人领导的"解放"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他的观点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林肯
(2)正确。林肯领导了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度,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美国解放者”指的是林肯;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中的俄国解放者指的是亚历山大二世。小历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林肯领导了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度,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故答案为:(1)林肯;
(2) 正确。林肯领导了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度,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点评】(1)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看懂图片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理由回答,注意一定要说明理由。
三、综合题
32.(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世纪的英国最早地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18世纪的英国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
材料二:1853年,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走上学习西方文明的道路,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均摘编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现代化(也称近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类型 特点
原发型 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的转变。
传导型 是外部因素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摘编自杨宁一《“现代化理论”讲学提要》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出现的“崭新的生产方式”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弃旧图新”的变革,并概括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英国、日本迈向现代化的类型。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答案】(1)名称:工业革命或第一次科技革命。
(2)变革:明治维新。作用:摆脱西方的侵略;实现现代化;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英国:原发型。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实现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现代化,是内部因素的积累、自发转变。日本:传导型。日本是在西方殖民者的胁迫下,走上学习西方文明的道路,是在外部刺激下的回应和学习而迈向现代化。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日本明治维新;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18世纪的英国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 18世纪,英国的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业生产,成为工厂的主要生产方式,开展了工业革命;
(2)根据材料二“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走上学习西方文明的道路,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日本为了“弃旧图新”,进行了明治维新变革,努力学习西方的文化和技术,大力发展近代工业,使日本摆脱了西方的侵略;实现现代化;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根据材料三的表格信息,依据所学可知,英国迈向现代化的类型是原发型;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实现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现代化,是内部因素的积累、自发转变;日本迈向现代化的类型是传导型;日本是在西方殖民者的胁迫下,走上学习西方文明的道路,是在外部刺激下的回应和学习而迈向现代化;
故答案为:(1) 名称:工业革命或第一次科技革命。
(2) 变革:明治维新。作用:摆脱西方的侵略;实现现代化;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 英国:原发型。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实现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现代化,是内部因素的积累、自发转变。日本:传导型。日本是在西方殖民者的胁迫下,走上学习西方文明的道路,是在外部刺激下的回应和学习而迈向现代化。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材料的有效信息18世纪的英国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走上学习西方文明的道路,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结合工业革命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能,能够运用基础知识解答问题的同时思考科技和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3.(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持将美国建成一个民主的联邦共和国争胜利,之后,拒绝了部下要他做国王的请在担任了两届总统后,华盛顿拒绝再次连外开创了美国总统任期制的先例。为纪念他,美国人民在首都的市中心建立了一座高约168米的纪念碑。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19世纪南方各州向英国提供大量的棉花,从英国输入绝大部分的消费品。几乎所有食物也都在当地的农场里生产。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认为并不需要联邦的商品。1861年,南方的一些州联合起来,宣布组成一个组成一个独立国家,号称“南部联盟,因此,联邦体制必须维护,对分裂叛乱活动必须武力镇压。
——选自(美)杰里 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19世纪最后40年间美国工业的发展速度极为惊人,1860年它在主要资本主义家中工业产值排名第4位,还不足英国工业总产值的1/2,到1890年,它的工业产值已居世界首位,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3,打破了英国的垄断地位,在当时资本主义强国首屈一指。
——选自《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美国人民为华盛顿建立纪念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南北方在哪些方面存在矛盾?为解决矛盾爆发了哪历史事件?
(3)联系材料二,说明材料三中“19世纪最后40年间美国工业的发展速度极为惊人”的原因。
(4)根据以上材料,写出美国历史的演变给你的启示。
【答案】(1)原因:领导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先河。
(2)原料、市场;南北战争。
(3)南北战争的胜利,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障碍。
(4)民族独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政治民主有利于国家发展;国家要强盛必须统一等。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两种制度的矛盾;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一,依据所学可知,华盛顿只所以被美国人民爱戴,是因为他领导独立战争取得胜利使美国获得了独立,领导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先河;
(2)结合材料二中“向英国提供大量的棉花,从英国输入绝大部分的消费品”可知,南北方在原料、市场等方面存在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南北方围绕奴隶制的存废问题进行了南北战争;
(3)结合材料二、三,依据所学可知,林肯领导南北战争,北方的胜利,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扫清了障碍,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
(4)结合以上材料,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获得了民族独立,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统一,让我们认识到民族独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政治民主有利于国家发展;国家要强盛必须统一等;
故答案为:(1) 原因:领导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先河。
(2) 原料、市场;南北战争。
(3) 南北战争的胜利,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障碍。
(4) 民族独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政治民主有利于国家发展;国家要强盛必须统一等。
【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进行概括回答,注意紧贴材料信息概括;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进行概括回答,注意紧贴材料信息概括;第二问是考查分析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抓住关键语句,把他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回答;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不能死记硬背;
(4)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34.(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
(1)根据材料,指出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法律文献名称”。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独立宣言》
(2)观点一: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论述: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一方面,三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都是一些因素阻碍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革命后阻碍因素被推翻,英、法推翻了本国封建专制统治,美国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为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在革命过程中,都颁布了一系列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律文献,如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人权宣言》和《民法典》,这些法律文献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结论:综上所述,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观点二:法律(宪法)的颁布实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论述: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英国历史的进程。1787年宪法的实施,美国由此建立了统一有力的联邦政府,从而保证了国家政治长期稳定,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利于促进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结论:综上所述,法律(宪法)的颁布实施是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推动国家社会发展。
观点三:法治建设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2)本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根据材料“《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提炼观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一方面,三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都是一些因素阻碍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革命后阻碍因素被推翻,英、法推翻了本国封建专制统治,美国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为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在革命过程中,都颁布了一系列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律文献,如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人权宣言》和《民法典》,这些法律文献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综上所述,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炼观点:法律(宪法)的颁布实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所学知识,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英国历史的进程。1787年宪法的实施,美国由此建立了统一有力的联邦政府,从而保证了国家政治长期稳定,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利于促进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综上所述,法律(宪法)的颁布实施是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推动国家社会发展;
故答案为:(1)《独立宣言》;
(2) 观点一: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论述: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一方面,三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都是一些因素阻碍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革命后阻碍因素被推翻,英、法推翻了本国封建专制统治,美国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为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在革命过程中,都颁布了一系列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律文献,如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人权宣言》和《民法典》,这些法律文献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结论:综上所述,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观点二:法律(宪法)的颁布实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论述: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英国历史的进程。1787年宪法的实施,美国由此建立了统一有力的联邦政府,从而保证了国家政治长期稳定,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利于促进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结论:综上所述,法律(宪法)的颁布实施是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推动国家社会发展。
观点三:法治建设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点评】(1)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观点,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述,注意做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福建省福州市立志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小的城邦公民甚至不过几百人,最大的城邦领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这说明当时城邦的特点是(  )
A.港湾众多 B.岛屿密布 C.人口众多 D.小国寡民
2.(2020九上·淮南月考)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  )
A.具备政府管理职能 B.享有充分言论自由
C.受到世俗力支配 D.拥有较大的自治权
3.(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公元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该材料反映的是(  )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百日维新
4.(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某班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的内容有"庄园法庭"、"自由和自治的城市"、《查士丁尼法典》等。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古代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新航路的开辟
5.(2020·青岛)刘学铭在《理性的轨迹》中写道:“这种新文化思想强调人类个性的价值,关心人类个人的幸福;主张人类创造的自由,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要求人们将目光由天堂转向尘世,用人的观点看待世界。”最早流行“这种新文化思想”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6.(2020·福建)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交易范围的物品,除特别法禁止出让者外,均可出售”。以上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
A. 议会主权 B.革命共和 C.平等自由 D.权力制衡
7.(2020·福建)《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为俄国十月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这论述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
A.原因 B.条件 C.过程 D.意义
8.(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现代工厂制度确立于(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5G时代
9.(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二一九法令》规定: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如依法经营工厂、参加选举,受教育等:此规定表明俄国(  )
A.农奴成为自由人 B.农奴成为资产阶级
C.推行义务教育 D.转变为工业国
10.(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主要史实依据是这场战争(  )
A.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B.摆脱了殖民统治
C.摧毁了专制统治 D.废除了奴隶制度
11.(2019九上·泉州期中)下列属于明治政府利用国家权力和资金,发展资本主义的举措是(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提倡文明开化 D.实行征兵制
12.(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下图石油产量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蒸汽机的改良 B.火车的诞生
C.电灯的发明 D.内燃机的应用
13.(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下列对如下图所示历史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B.资产阶级革命使农村人口大量迁向城市
C.工业革命提高了城市人口的出生率
D.黑人奴隶的买卖增加了城市人口数量
14.(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A.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一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一一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
C.1865年,美国内战的结束一一美国实现南北方政治体制的统一
D.1885年,卡尔 本获制造出汽车一一人类跨入火车时代
15.(2018·福建)19世纪70年代,日本通过“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进入文明开化之域”,实现了国家富强。据此推知明治政府(  )
A.重视教育 B.废藩置县
C.实行征兵制 D.允许土地买卖
16.(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各地掀起革命浪潮,中国、匈牙利等国家的被压迫者发动了一系列运动和革命。从这一角度看,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是(  )
A.促使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C.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D.推动了苏俄经济发展
17.(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原德属新西几内亚、纳米比亚和德属东非在1919年变成了英国的委任统治地。以上殖民地归属发生变动的依据是(  )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波茨坦公告》 D.《开罗宣言》
18.(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战争导致欧洲地位下降,使德、俄、奥匈毁灭,英法实力进一步削弱,美国和日本兴起,这场"战争"是(  )
A.亚历山大东征 B.拿破仑对外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19.(2019·福建)1932年,苏联的机器设备78%依赖进口,到1937年,机器设备进口不到10%。这说明苏联(  )
A.优先发展农业 B.实现了工业化
C.推行市场经济 D.发展模式僵化
20.(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落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判断,该材料(  )
A.客观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完全赞同列宁的新经济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21.(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充满开创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将这一探索过程中的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A.十月革命——列宁逝世——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立苏联
B.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逝世——成立苏联——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成立苏联——列宁逝世——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十月革命——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立苏联——列宁逝世
22.(2020·福建)1945年,英国工党在竞选中提出:控制物价,成立国家投资委员会等。1947年,工党政府在电力等部门推行国有化。这表明,工党的政策(  )
A. 深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响应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追求重振英帝国的目标 D.推动工人运动的新发展
23.(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他们同样是不宣而战袭击了珍珠港。几小时之内,美国的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5艘战列舰被炸毁"。发动这一偷袭行动的法西斯国家是(  )
A.德国 B.意大利 C.日本 D.西班牙
24.(2020·福建)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声明:不承认法西斯国家侵占的领土;联合打败“纳粹暴政”等。苏联等15个国家表示赞同。该声明促成了(  )
A. 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B.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C.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25.(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和冷战的开始。"以上所述的是杜鲁门主义的(  )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26.(2019·厦门模拟)“20世纪初大多数欧洲大国都以拥有殖民地为荣;一战后欧洲很多政治家和作家意识到殖民地是耻辱之根;1945年后,欧洲和世界认为殖民地一无必要、二不正义”。这说明(  )
A.殖民地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作用
B.殖民地对现代国家来说不重要
C.对殖民地问题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认识
D.对殖民地问题的认识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
27.(2019九下·泉州模拟)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41年6月,德国突然进攻苏联
B.1945年2月,《雅尔塔协定》中苏联对日宣战的决定,体现了强权政治
C.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会演说
D.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
28.(2020九上·南平期末)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这表明(  )
A.三国协约形成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马歇尔计划实施 D.北约成立
29.(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下图是某同学在历史课上做的笔记。由此判断,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
A.冷战政策 B.世界多极化 C.欧洲一体化 D.经济全球化
30.(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有资料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联合国的作用下,全世界冲突减少了40%由此可见,联合国(  )
A.消除了各国之间的矛盾 B.是一个区域性国际组织
C.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D.制止了大国间的军备竞赛
二、识图题
31.(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上图"美国''解放者'"指的是谁?
(2)小历认为,图中两位人领导的"解放"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他的观点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三、综合题
32.(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世纪的英国最早地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18世纪的英国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
材料二:1853年,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走上学习西方文明的道路,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均摘编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现代化(也称近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类型 特点
原发型 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的转变。
传导型 是外部因素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摘编自杨宁一《“现代化理论”讲学提要》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出现的“崭新的生产方式”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弃旧图新”的变革,并概括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英国、日本迈向现代化的类型。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33.(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持将美国建成一个民主的联邦共和国争胜利,之后,拒绝了部下要他做国王的请在担任了两届总统后,华盛顿拒绝再次连外开创了美国总统任期制的先例。为纪念他,美国人民在首都的市中心建立了一座高约168米的纪念碑。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19世纪南方各州向英国提供大量的棉花,从英国输入绝大部分的消费品。几乎所有食物也都在当地的农场里生产。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认为并不需要联邦的商品。1861年,南方的一些州联合起来,宣布组成一个组成一个独立国家,号称“南部联盟,因此,联邦体制必须维护,对分裂叛乱活动必须武力镇压。
——选自(美)杰里 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19世纪最后40年间美国工业的发展速度极为惊人,1860年它在主要资本主义家中工业产值排名第4位,还不足英国工业总产值的1/2,到1890年,它的工业产值已居世界首位,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3,打破了英国的垄断地位,在当时资本主义强国首屈一指。
——选自《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美国人民为华盛顿建立纪念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南北方在哪些方面存在矛盾?为解决矛盾爆发了哪历史事件?
(3)联系材料二,说明材料三中“19世纪最后40年间美国工业的发展速度极为惊人”的原因。
(4)根据以上材料,写出美国历史的演变给你的启示。
34.(2021九下·福州开学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
(1)根据材料,指出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法律文献名称”。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
【解析】【分析】A.港湾众多,不符合题意;
B.岛屿密布,不符合题意;
C.人口众多,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可知,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几百个城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小的城邦公民甚至不过几千人。最大的城邦斯巴达,领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2.【答案】D
【知识点】西欧大学的兴起
【解析】【分析】根据“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可知,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拥有较大的自治权。故选项D符合题意;
欧洲大学不具备政府管理职能,没有受到世俗力的支配,故排除AC项;
材料没有涉及言论自由,故排除B项。
故答案为: 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中世纪欧洲大学的特点。
3.【答案】B
【知识点】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A.伯里克利改革,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646年,日本孝德天皇任用一些从中国学成归来的留学生,宣布实行国制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此次改革在政治上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所以,该材料反映的是大化改新,故选项B符合题意;
C.明治维新,不符合题意;
D.百日维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特别是其中的时间、人物等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4.【答案】C
【知识点】庄园法庭的特点及作用;西欧城市的兴起;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解析】【分析】A.古代亚非文明,不符合题意;
B.古代欧洲文明,不符合题意;
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时期制定的。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城市的兴起是从10世纪起。因此题干综合反映了封建时代的欧洲,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新航路的开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这样简单有效。
5.【答案】D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文艺复兴运动相关知识,重点掌握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意大利。根据题干“这种新文化思想强调人类个性的价值,关心人类个人的幸福;主张人类创造的自由,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要求人们将目光由天堂转向尘世,用人的观点看待世界。”最早流行“这种新文化思想”是人文主义。最早流行“这种新文化思想”的国家是意大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前后,意大利兴起了很多城市国家。这些城市工商业发达,手工工场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发展工商业富裕起来,开始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发起了这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重点掌握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意大利。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6.【答案】C
【知识点】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国民法典》体现的特点的相关史实。《法国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很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1804年,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这部法典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据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交易范围的物品,除特别法禁止出让者外,均可出售”可知,这些规定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原则。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法国民法典》体现的特点的相关史实。
7.【答案】D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影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为俄国十月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这论述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8.【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标志着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故选项A符合题意;
B.电气时代,不符合题意;
C.信息时代,不符合题意;
D. 5G时代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没有什么技巧。
9.【答案】A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所给信息可知,《二一九法令》强调的是解放后的农奴所拥有的各种权利,农奴获得了自由人的权利。结合所学知识,1861年,俄国沙皇亚力山大二世推行的改革。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所以,此规定表明俄国的农奴成为自由人,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农奴成为资产阶级,不符合题意;
C.推行义务教育,不符合题意;
D.转变为工业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知识点,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0.【答案】D
【知识点】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A.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不符合题意;
B.摆脱了殖民统治,不符合题意;
C.摧毁了专制统治,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不要死记硬背。
11.【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结合题文,依据所学可知,明治维新的内容涉及政治方面A、经济方面B、社会生活方面C、军事方面D等,发展资本主义的举措应该是在经济方面的“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故A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有关知识。明治政府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个方面进行改革。其中的经济改革措施——殖产兴业,最能体现改革的性质,它充分利用国家的权利和资金,大力发展资本主义。
12.【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A.蒸汽机的改良,不符合题意;
B.火车的诞生,不符合题意;
C.电灯的发明,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870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为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它是以消耗煤为燃料带动机器运转,因此这时期需要的石油较少;1900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是以内燃机为动力,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革命,因此需要大量的石油作为燃料,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掌握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发明的新能源,瓦特改良蒸汽机,促进了煤炭的开采,卡尔·本茨发明了内燃机和汽车,促进了石油的开采,产生了新的部门。
13.【答案】A
【知识点】工业革命开始后的城市化与社会问题
【解析】【分析】A.根据所学可知:1850年、1851年、1870年,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时候,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资产阶级革命使农村人口大量迁向城市 ,不符合题意;
C. 工业革命提高了城市人口的出生率 ,不符合题意;
D. 黑人奴隶的买卖增加了城市人口数量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懂图片含义,再结合其中的时间、国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回答。
14.【答案】C
【知识点】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A. 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一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不符合史实;
B. 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一一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 ,不符合史实;
C.依据所学可知,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1865年,美国内战的结束﹣﹣美国实现南北方政治体制的统一”。美国独立后,南方和北方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发展。南方实行的种植园奴隶制度,严重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南北矛盾自19世纪起日趋激烈,美国面临南北分裂的危机,1861年南方挑起了内战。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1865年,美国内战的结束,经过内战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实现南北方政治体制的统一,维护了国家统一,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1885年,卡尔 本获制造出汽车一一人类跨入火车时代 ,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识记,细心辨别备选项回答。
15.【答案】A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题干的“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进入文明开化之域”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为此,明治政府重视教育。故A符合题意;废藩置县、允许土地买卖属于明治政府的措施,与题干的“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不符,故BD不符合题意;实行征兵制与题干材料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需要学生掌握明治维新的含义,是考试的常考点。
16.【答案】C
【知识点】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A. 促使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不符合题意;
B.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世界各地掀起革命浪潮,中国、匈牙利等国家的被压迫者发动了一系列运动和革命”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是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了现实,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推动了世界人民解放运动的发展,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推动了苏俄经济发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7.【答案】A
【知识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条约》
【解析】【分析】A.根据“在1919年变成了英国的委任统治地”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委任统治实施的依据是《凡尔赛条约》,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九国公约》,不符合题意;
C.《波茨坦公告》,不符合题意;
D.《开罗宣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8.【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
【解析】【分析】A.亚历山大东征,不符合题意;
B.拿破仑对外战争,不符合题意;
C.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欧洲地位下降,使德、俄、奥匈毁灭,英法实力进一步削弱,美国和日本兴起,故选项C符合题意;
D.第二次世界大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9.【答案】B
【知识点】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及弊端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937年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完成了工业化建设,成为世界工业强国,B选项符合题意。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A选项排除。
苏联搞的是计划经济,C选项排除。
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模式刚刚确立,发展尚未僵化,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斯大林模式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0.【答案】C
【知识点】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及弊端
【解析】【分析】A. 客观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不符合题意;
B. 完全赞同列宁的新经济 ,不符合题意;
C.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 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这主要从正面评价斯大林模式的,这表明该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苏联仅用了十余年就完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的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这是苏联模式,在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
21.【答案】D
【知识点】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解析】【分析】A. 十月革命——列宁逝世——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立苏联 ,不符合史实;
B. 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逝世——成立苏联——十月革命 ,不符合史实;
C. 十月革命——成立苏联——列宁逝世——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不符合史实;
D.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十月革命是在1917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始于1918年,苏联成立是在1922年,列宁逝世是1924年,所以D项是正确顺序,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的准确记忆进行排序回答,还是要求牢记重要的事情和时间。
22.【答案】A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国家干预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是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材料“1945年,英国工党在竞选中提出:控制物价,成立国家投资委员会等。1947年,工党政府在电力等部门推行国有化”看出竞选纲领的内容包含了国有化,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表明,工党的政策深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A项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3.【答案】C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A.德国,不符合题意;
B.意大利,不符合题意;
C.根据“珍珠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二战中偷袭美国珍珠港的是日本,故选项C符合题意;
D.西班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把他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24.【答案】C
【知识点】《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相关知识。分析史料,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根据题干信息“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声明:不承认法西斯国家侵占的领土;联合打败“纳粹暴政”等。苏联等15个国家表示赞同。”,可知美英苏等15个国家赞同联合打败“纳粹暴政”的声明,表明反法西斯国家准备走向联合,因此该声明促成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选项A三国同盟是一战的军事组织,与题干描述的二战事件不一致;选项B华盛顿体系建立是1922年,因此不符合题意;选项D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是1944年,诺曼底登陆,发生在建立反法西斯联盟之后。因此ABD项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5.【答案】D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
【解析】【分析】A.背景,不符合题意;
B.内容,不符合题意;
C.性质,不符合题意;
D.根据“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和冷战的开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阐述的是杜鲁门主义带来的影响,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26.【答案】D
【知识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解析】【分析】从“20世纪初大多数欧洲大国都以拥有殖民地为荣;一战后欧洲很多政治家和作家意识到殖民地是耻辱之根;1945年后,欧洲和世界认为殖民地一无必要、二不正义”中“拥有殖民地为荣”到“意识到殖民地是耻辱之根”可知,这说明对殖民地问题的认识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欧洲殖民地的内容,掌握世界近代史中的历史事件,综合分析和理解欧洲殖民地的含义和特征。
27.【答案】B
【知识点】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强权政治是对《雅尔塔协定》的解释,B选项符合题意。
ACD选项属于史实,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雅尔塔体系的准确把握,强权政治是对《雅尔塔协定》的解释。
28.【答案】B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在演说中,他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阵营,宣传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所以B项符合题意;
三国协约是在一战前形成的军事同盟,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
1947年马歇尔计划实施,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
1949年北约的成立,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防御集团,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美国冷战政策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冷战的背景、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表现、影响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29.【答案】A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美国总统发表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开始,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是执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的表现是建立北约,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世界多极化,不符合题意;
C.欧洲一体化,不符合题意;
D.经济全球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注意所选择的选项要把所给的信息全部包括在内,切记。
30.【答案】C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解析】【分析】A. 消除了各国之间的矛盾 ,不符合题意;
B. 是一个区域性国际组织 ,不符合史实;
C.根据“全世界冲突减少了40%”可知联合国在减少世界冲突,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制止了大国间的军备竞赛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31.【答案】(1)林肯
(2)正确。林肯领导了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度,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美国解放者”指的是林肯;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中的俄国解放者指的是亚历山大二世。小历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林肯领导了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度,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故答案为:(1)林肯;
(2) 正确。林肯领导了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度,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点评】(1)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看懂图片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理由回答,注意一定要说明理由。
32.【答案】(1)名称:工业革命或第一次科技革命。
(2)变革:明治维新。作用:摆脱西方的侵略;实现现代化;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英国:原发型。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实现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现代化,是内部因素的积累、自发转变。日本:传导型。日本是在西方殖民者的胁迫下,走上学习西方文明的道路,是在外部刺激下的回应和学习而迈向现代化。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日本明治维新;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18世纪的英国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 18世纪,英国的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业生产,成为工厂的主要生产方式,开展了工业革命;
(2)根据材料二“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走上学习西方文明的道路,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日本为了“弃旧图新”,进行了明治维新变革,努力学习西方的文化和技术,大力发展近代工业,使日本摆脱了西方的侵略;实现现代化;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根据材料三的表格信息,依据所学可知,英国迈向现代化的类型是原发型;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实现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现代化,是内部因素的积累、自发转变;日本迈向现代化的类型是传导型;日本是在西方殖民者的胁迫下,走上学习西方文明的道路,是在外部刺激下的回应和学习而迈向现代化;
故答案为:(1) 名称:工业革命或第一次科技革命。
(2) 变革:明治维新。作用:摆脱西方的侵略;实现现代化;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 英国:原发型。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实现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现代化,是内部因素的积累、自发转变。日本:传导型。日本是在西方殖民者的胁迫下,走上学习西方文明的道路,是在外部刺激下的回应和学习而迈向现代化。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材料的有效信息18世纪的英国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走上学习西方文明的道路,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结合工业革命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能,能够运用基础知识解答问题的同时思考科技和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3.【答案】(1)原因:领导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先河。
(2)原料、市场;南北战争。
(3)南北战争的胜利,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障碍。
(4)民族独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政治民主有利于国家发展;国家要强盛必须统一等。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两种制度的矛盾;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一,依据所学可知,华盛顿只所以被美国人民爱戴,是因为他领导独立战争取得胜利使美国获得了独立,领导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先河;
(2)结合材料二中“向英国提供大量的棉花,从英国输入绝大部分的消费品”可知,南北方在原料、市场等方面存在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南北方围绕奴隶制的存废问题进行了南北战争;
(3)结合材料二、三,依据所学可知,林肯领导南北战争,北方的胜利,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扫清了障碍,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
(4)结合以上材料,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获得了民族独立,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统一,让我们认识到民族独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政治民主有利于国家发展;国家要强盛必须统一等;
故答案为:(1) 原因:领导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先河。
(2) 原料、市场;南北战争。
(3) 南北战争的胜利,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障碍。
(4) 民族独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政治民主有利于国家发展;国家要强盛必须统一等。
【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进行概括回答,注意紧贴材料信息概括;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进行概括回答,注意紧贴材料信息概括;第二问是考查分析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抓住关键语句,把他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回答;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类知识点,要注意理解,不能死记硬背;
(4)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34.【答案】(1)《独立宣言》
(2)观点一: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论述: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一方面,三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都是一些因素阻碍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革命后阻碍因素被推翻,英、法推翻了本国封建专制统治,美国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为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在革命过程中,都颁布了一系列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律文献,如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人权宣言》和《民法典》,这些法律文献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结论:综上所述,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观点二:法律(宪法)的颁布实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论述: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英国历史的进程。1787年宪法的实施,美国由此建立了统一有力的联邦政府,从而保证了国家政治长期稳定,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利于促进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结论:综上所述,法律(宪法)的颁布实施是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推动国家社会发展。
观点三:法治建设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2)本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根据材料“《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提炼观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一方面,三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都是一些因素阻碍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革命后阻碍因素被推翻,英、法推翻了本国封建专制统治,美国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为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在革命过程中,都颁布了一系列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律文献,如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人权宣言》和《民法典》,这些法律文献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综上所述,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炼观点:法律(宪法)的颁布实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所学知识,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英国历史的进程。1787年宪法的实施,美国由此建立了统一有力的联邦政府,从而保证了国家政治长期稳定,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利于促进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综上所述,法律(宪法)的颁布实施是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推动国家社会发展;
故答案为:(1)《独立宣言》;
(2) 观点一: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论述: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一方面,三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都是一些因素阻碍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革命后阻碍因素被推翻,英、法推翻了本国封建专制统治,美国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为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在革命过程中,都颁布了一系列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律文献,如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人权宣言》和《民法典》,这些法律文献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结论:综上所述,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观点二:法律(宪法)的颁布实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论述: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英国历史的进程。1787年宪法的实施,美国由此建立了统一有力的联邦政府,从而保证了国家政治长期稳定,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利于促进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结论:综上所述,法律(宪法)的颁布实施是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推动国家社会发展。
观点三:法治建设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点评】(1)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观点,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述,注意做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