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 下册 第九章 青藏地区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 下册 第九章 青藏地区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2-15 12:0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章 青藏地区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我同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克服了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困难。青藏铁路建设的地理意义是( )
①促进青藏地区的资源开发 ②促进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③有利于国防安全 ④改善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今后该地区应( )
A.扩大耕地面积 B.扩大牧场规模
C.大力开发水资源 D.加强生态建设
3.我国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的地理区域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020年末,因为一个短视频,四川的藏族小伙丁真爆红网络,其坐落于青藏高原之上的家乡理塘县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据此完成4--6题。
4.青藏高原的地表景观是( )
A.林海茫茫 B.一望无垠 C.千沟万壑 D.雪山连绵
5.青藏地区的特色畜种及其习性表述正确的是( )
A.宁夏滩羊——喜湿 B.牦牛——耐寒
C.三河马——喜热 D.骆驼——耐旱
6.位于四川邛崃市的小明一家计划暑假去理塘县旅游,小明提出应采用“渐进——阶梯”的旅游模式,主要原因是( )
A.躲避滑坡等自然灾害 B.山路崎岖,保持充足的体力
C.交通条件落后,无法快速出行
D.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减轻高原反应
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代表景观。据此完成7- -8题。
7.春天,在华北平原地区常见的景观是( )
C.丙 D.丁 A.甲 B.乙
8.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变化规律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乙区域种植的主要糖料作物是甘蔗
C.丙区域雪山连绵,主要特征是高寒
D.丁区域自然特征是干旱
读我国部分铁路的分布情况图,完成9--10题。
9.⑤⑥铁路沿线的车站,使用的新能源最可能是( )
A.风能 B.地热能 C.太阳能 D.水能
10.下列关于①④铁路沿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④沿线景观为森林——草原——荒漠
B.①-②沿线所属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湿润,多内流河
C.②③沿线跨越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带,其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D.③-④沿线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热量
11.有关中国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目前,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B.中国疆域辽阔,南北纬度跨度大,因此冬季南北气候差异明显
C.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由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D.从纬度位置看,中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和寒带
12.属于青藏地区的代表畜种,有“高原之舟”之称的是( )
A.藏羚羊 B.牦牛 C.宁夏滩羊 D.三河马
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读图,完成13-14题。
13.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14.三江源的“三江”,除长江以外,另外两条指的是( )
A.黄河、珠江 B.黄河、雅鲁藏布江
C.黄河、澜沧江 D.珠江、塔里木河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完成15- -17题。
15.图中甲湖泊的主要补给方式是( )
A.雨水 B.地下水 C.冰川融水 D. 土壤水
16.该省区有著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该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是( )
A.湿地面积锐减 B.冰川增加 C.水土流失减少 D.大气污染加剧
第15-17题图
17.下列对该省居住的主要少数民族及其民俗节日、生活习惯描述,正确的是( )
A.维吾尔族——最爱吃馕 B.藏族一一喝青稞酒、酥油茶
C.回族——不吃猪肉 D.蒙古族——那达慕节
18.根据所学知识和图文信息,完善三江源地区知识框架,框架中所填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
海拔① (高低)——高原山地气候——多雪山和冰川——② 和沼泽是河流的天然调蓄器——为长江、黄河③ 江等提供了最初水源——水量大——被称为④“ ”
A.①-高 B.②湖泊 C.③——雅鲁藏布江 D.④中华水塔
“世纪工程”川藏铁路的建设在2021年取得进一步发展。川藏铁路是一条连接四川省成都市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快速铁路,是我国西南地区铁路干线之一。读图,完成19- -20题。
19.下列关于川藏铁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川藏铁路大致呈南北走向
B.穿越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横断山脉
C.途经沃野千里的“黑土地”
D.沿途经过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20.图中阴影部分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数字序号所代表的河流依次是( )
A.①澜沧江②黄河③长江 B.①黄河②长江③澜沧江
C.①黄河 ②澜沧江③长江 D.①澜沧江②长江③黄河
二、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2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 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被誉为“ ”。目前,由于生态环境恶化, 国家在这里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主要采取的保护措施是(一点即可):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稻米产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 ”
(3)图中城市中属于我国著名古都的是 ,图中湖泊A是 。
(4)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你向游客推荐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 。
22.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于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历史上水草丰美、生物多样、湖泊众多。现在,三江源生态系统功能不断下降,湖泊减少、冰川萎缩、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黄河、 的源区。
(2)青藏地区是我国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其中A省农业主要分布在
(3)下列对三江源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
A.雪山连绵,冰川高悬,湖泊星罗
B.雪山和冰川融水是本区江河的最初水源
C.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D.骆驼、三河马、藏羚羊是本区特有动物
(4)2021年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全国人大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青海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和“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负责。请分析这样说的原因。
2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三江平原和三江源地区水草丰茂,湿地面积广大,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被称为“生态的净土”。
材料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东北平原图。
(1)三江平原的“三江”是指 、 乌苏里江和黑龙江;该地区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的原因是
(2)源于青藏地区的国际性河流有 (多选、填字母)。
(3)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分布在河谷地带;东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农作物熟制都是一年一熟,原因是
(4)在我国的四大地理分区中,处于青藏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处的省份是
2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地区中,地势最高的是 ,该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和
(2)图甲中①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列举一例说明 ;说明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至少三点)
(3)图中甲、乙两地阴影区域共同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乙地区出现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解决乙地区此环境问题的措施是 。
(4)丙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是 ;制约该地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参考答案
一、1.A2.D3.D4.D5.B6.D7.B8.C9.C10.A11.D12.B13.B14.C15.C16.A17.B18.C19.D20.D
二、21.(1)高原湿地;中华水塔;退耕还草(林);休牧育草;全面禁猎;禁采砂金;实施天然林与天然牧场保护工程
鱼米之乡
南京、杭州;太湖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苏州古典园林
(1)澜沧江
湟水谷地
D
因为青海特别是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生活有众多的高寒特有物种。这里生态环境脆弱,但易遭受破坏。一旦遭到破坏,危及国家生态安全,影响民族水续发展。
(1)松花江;平原广阔,土壤肥沃,适于机械化作业、雨热同期,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
C、D
河谷地带;夏季短暂,气温较低
甘肃省
(1)乙,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
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平原广阔、耕地多;土壤肥沃;雨热同期
湿地面积锐减;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
畜牧业,水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