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家园,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 )
A.人口 B.战争 C.合作 D.发展
2.下列对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跻身于世界先进航天国家之列 B.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C.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D.区域发展非常平衡
3.面对全球疫情,截至2020年5月31日,我国已经或正在向150多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这是中国对危难关头曾向我们伸出援手国家的回报,更展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②中国是发达国家,物资丰富
③应对疫情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④中国抗疫经验相对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据此完成4--5题。
4.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给出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目标,展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②中国重视经济发展,经济力量雄厚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加强国际合作 ④二氧化碳排放只与中国有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为努力实现碳中和,我们日常生活中应当( )
A.坐私家车上下学 B.购物时使用帆布包
C. 在公园里露天烧烤 D. 使用一次性筷子就餐
6.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下列不属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是( )
A.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 B.联合国维和任务
C.国际抢险救灾 D.把资源全部保护起来
7.下列关于我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单一 B.经济发展迅速,属于发达国家
C.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丰富 D.东西资源条件不同,发展也不平衡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人文现象千姿百态。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有关我国基本国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B.人口分布不均,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C.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统的多民族国家
D.经济建设成就巨大,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9.下列有关我国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气候类型单一,季风气候显著
C.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D.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总部的新闻发布会上称,WHO经过评估后认为新冠肺炎可被认定为“大流行病”。结合材料,完成第10题。
10.主导全球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国际组织是( )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卫生组织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成绩的是( )
A.鞍山钢铁公司恢复并扩建 B.完成了无人和载人航天飞行
C.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批喷气式飞机 D.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
12.在国际事务中做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应该做到的是( )
①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彰显“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③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
④继续发展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称霸世界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以下有关我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B.我国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C.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跻身发达国家
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目前各地生活垃圾分类的类别有所差异,北京的分类标准为四种。①厨余垃圾 ② 可回收垃圾 ③ 其他垃圾 ④有害垃圾。完成14-15题。
14.生活中的废旧书本和塑料矿泉水瓶应该放进的垃圾箱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带来的影响是( )
①增加垃圾处理成本 ②减少垃圾填埋量 ③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增加二次污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年3月18日,美军一架侦察机曾一度逼近中国香港附近空城,严重侵害了我国主权安全。读图,完成16- 17 题。
16. 美军侦察机航行空域位于我国( )
A.渤海上空 B.黄海上空 C.东海上空 D.南海上空
17.我国领海范围是从领海基线起算,向海上延伸到( )
A.24海里 B.24千米 C.12海里 D.12千米
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 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核心部件技术的国产化率达到了96.5%,彰显了一颗强大的“中国心”。据此完成18- -19 题。
18.我国发展深海探测主要依赖于( )
A.充足的能源保障 B. 雄厚的资金支持
C.自主的核心技术 D.发达的海洋运输
19.“奋斗者”号研制及海试的成功有利于( )
①加快建设海洋强国②不断扩大领海宽度③探测地球深海环境④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很多,主要表现在( )
①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突出 ②存在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③区域发展不平衡 ④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解答题(21题14分,22题14分,23题12分,共40分)
21.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银川市贺兰县考察了乡村生态观光园、葡萄种植园。在滔滔黄河水的滋润下,“渔稻空间”观光园里水稻、鱼、鸭、螃蟹、田螺等和谐共生,稻香鱼跃、美酒芬芳,塞上江南,名不虚传,真正实现了立体种养、一田多用。
(1)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省区是 。省会是 。
(2)从气候、水源等方面,分析当地发展渔稻养殖的有利条件。
(3)结合贺兰县的农业发展,说说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4)厉害了,我的国,成为中国人最常说的一句话,请列举两条我国近年来的发展成就。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共同家园,然而由于人类常常采取乱砍滥伐、竭泽而渔等不良发展方式,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加快。生物多样性的加速丧失正使生态系统滑向不可恢复的临界点,如果地球生态系统最终发生不可挽回的恶化,人类文明所赖以存在的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将不复存在。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
材料二: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该主题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1)下列行为符合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的是 (单选)。
A.砍伐森林,获取木材 B.大量放牧
C.烧山垦荒,获取粮食 D.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2)为践行中国环境日的主题,请你为家乡的环境保护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3)世界环境日的意义是
(4)和谐世界的新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思想之上,是中华民族独创的精神财富。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沿海与内地,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1)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
(2)我国与中非各国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 ”
(3)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我国在世界上是负责任的大国的是 (单选)。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C.我国疆域辽阔,海陆位置优越 D.我国维和部队用实际行动彰显大国风范
(4)为了逐步缩小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区域发展战略。请任意列举二个:
参考答案
一、1.D2.A3.D4.B5.B6.D7.D8.D9.C10.D11.B12.C13.D14.B15.C16.D17.C18.C19.D20.D
二、21.(1)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
(2)该地区夏季气温高,灌溉水源充足,适宜水稻和水产品的生长。
(3)发展高效农业,立体种养,一田多用。
(4)高铁里程世界第一;5G技术;工、农业总产值位居世界前列;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等。
22.(1)D
(2)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命;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等。
(3)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
(4)和合
23.(1)中国
(2)南南合作
(3)D
(4)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