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大冶市金山店镇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摸底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大冶市金山店镇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摸底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4 16:00:25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大冶市金山店镇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摸底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的历史事件(  )
A.秦始皇焚书坑儒
B.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C.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明朝统治者推行“八股取士”
【答案】C
【知识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使儒学居于独尊地位,成为此后整个汉代以至两千年封建社会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C符合题意;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以使儒学居于独尊地位,成为此后整个汉代以至两千年封建社会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为依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玆大举,光宅中原。”材料中的“魏主”指的是(  )
A.曹丕 B.刘邦 C.孝文帝 D.唐太宗
【答案】C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据题干“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可知,题干中的“平城”是今天山西大同,“魏主”决定将都城迁到洛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所以C符合题意;
ABD三项均不符合,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徙居平城”、“移风易俗”,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考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内容。
3.(2018·郴州)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中国历史上禹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他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这个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两周 D.秦朝
【答案】A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大禹治水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历史上,相传禹带领人民治理洪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反映了禹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禹因为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A项符合题意;B项是汤建立的;C项两周中的西周是周武王建立的,东周是周平王建立的;D项是秦王嬴政建立的。由此可知BCD三项与题干“禹”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联系,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得知是禹,禹建立的是夏朝。
4.(2016·青岛)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我国最早种植粟的是(  )
A.北京人 B.黄帝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答案】C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半坡原始居民的认识.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5.(2016七上·云阳期中)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D.推行县制治理地方
【答案】B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变法使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A、C、D虽为商鞅变法的内容,但不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6.(2021·临沭一模)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答案】B
【知识点】三国鼎立;南朝的政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这期间还出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故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当时的突出特点。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不符合题意;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所学知识的分析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这样简单有效。
7.(2018·北京)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  )
A.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
【答案】C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日益贪婪,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赢得了自治权,题干材料描述的就是伦敦市民通过金钱赎买,获得了部分自治权,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的内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西欧城市兴起中的发生的重要事件。
8.(2018·沈阳)17世纪晚期,奴隶贸易给非洲社会带来的混乱升级了。欧洲人诱骗非洲一些部落用奴隶交换火药武器,得到新式武器的部落能够轻易地从周围手无寸铁的其他部落中猎取奴隶,再向欧洲人换取更多的武器,依靠武器迅速扩张。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奴隶贸易使欧洲奴隶贩子获得大量财富
B.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了部落之间的争斗
C.奴隶贸易刺激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奴隶贸易为美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答案】B
【知识点】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的“17世纪晚期,奴隶贸易给非洲社会带来的混乱升级了。欧洲人诱骗非洲一些部落用奴隶交换火药武器,得到新式武器的部落能够轻易地从周围手无寸铁的其他部落中猎取奴隶,再向欧洲人换取更多的武器,依靠武器迅速扩张。”可以获取的信息是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了部落之间的争斗,故B理解最准确;
奴隶贸易使欧洲奴隶贩子获得大量财富和奴隶贸易刺激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说法正确,但题干材料未涉及。故AC不符合题意;
题干材料未涉及奴隶贸易为美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贸易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三角贸易的时间、路线和影响。
9.(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下列属古代希腊文明成果的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雅典民主政治
【答案】D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埃及的成就,所以A不符合题意;
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所以B不符合题意;
种姓制度是印度的成就,所以C不符合题意;
奴隶主民主政治是雅典的成就,所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
10.(2018九上·揭西月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  )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 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答案】B
【知识点】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仿效隋唐制度,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等,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其“新”主要体现在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大化改新相关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知道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所以大化改新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11.(2021九上·高州期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  )
A.13 世纪后,西欧出现了手工工场
B.文艺复兴是一次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C.1519-1522 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D.1588 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战队”
【答案】B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
【解析】【分析】据所学,13世纪后,西欧出现了手工工场,论述历史史实,属于历史现象,不符合题意;
文艺复兴是一次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揭示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本质,符合题意;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以及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战队”都属于论述历史史实,属于历史现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需准确理解并识记什么是本质的相关史实。
12.(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相关资料(下图),据此判断其研究主题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资本主义的制度的巩固与扩展
C.冷战与美苏对峙的世界 D.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答案】B
【知识点】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美国南北两种制度的矛盾;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巩固了美国的资产阶级统治,而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则是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故“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这一组所反映的历史阶段属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扩大时期。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均不符合,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关史实。
13.(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资产阶级政治家对资产阶级革命起到极大推动作用。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有(  )
①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击败王军取得最后胜利,英国成立共和国
②华盛顿领导北美人民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③罗伯斯庇尔采取措施,平息国内叛乱,打退反法联军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④希特勒为摆脱危机,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希特勒为摆脱危机,使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道路,希特勒并没有发动资产阶级革命,也没对资产阶级革命起到极大推动作用,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有④的BCD三项,只有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属于组合型题目,优先使用排除法可以快速得出答案。
14.(2018·威海)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其产生的相同作用是(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废除了封建专制
C.维护了国家统一 D.摆脱了殖民压迫
【答案】A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其产生的相同作用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符合题意;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时,已经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故B不符合题意;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的改革没有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摆脱了殖民压迫和美国南北战争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近代史中,美国,俄国,和日本的应付危机的内容,需要学生了解各国改革的实质。
15.(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利于我们了解(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 B.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进程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苏联卫国战争主要进程
【答案】B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42年-1943年,苏联获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这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进程,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16.(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期,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材料反映了(  )
A.新经济政策实施,使苏俄经济得到恢复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俄国强大起来
C.苏联实现农村集体化,生产力发展了
D.苏联实现了工业化,综合国力增长了
【答案】A
【知识点】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自1914年到1920年,战争一直不断,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随着国内战争结束后,1921年,列宁领导实施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从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所以A符合题意;
俄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保证了军事胜利,但挫伤了农民积极性,后来实行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积极性,故B错误;
选项CD是斯大林时期的,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7.(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冷战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其主要表现为(  )
①杜鲁门主义出台 ②马歇尔计划
③“北约”组织成立 ④美国入侵朝鲜、越南
⑤苏联占领阿富汗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④⑤
【答案】C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德国的分裂与欧洲冷战格局的形成;“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杜鲁门主义出台、②马歇尔计划、③“北约”组织成立均是美苏冷战的表现,④美国入侵朝鲜、越南和⑤苏联占领阿富汗不属于美苏冷战的表现,所以C符合题意;
ABD三项均不符合,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属于组合型选项题,优先使用排除法即可。
18.(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表现(  )
①欧洲走向联合 ②美国发展与日本崛起
③社会保障制度出现 ④万隆会议 ⑤拉美人民维护主权斗争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战后的欧洲的联合;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战后日本的崛起;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拉美人民为了维护主权,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发起了民族解放运动,④⑤均不属于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所以排除有④⑤的选项,只有A符合题意;
BCD三项均不符合,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9.(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组织是(  )
A.国际联盟和联合国
B.轴心国集团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北约”和“华约”
D.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
【答案】D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 拥有164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政治组织,为维护世界和平,尽力避免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世贸组织和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所以D符合题意;
选项ABC均不符合,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知识。
二、综合题
20.(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亚非古老文明简表
文明名称 古代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
产生时间 约公元前3100年 公元前19世纪 约公元前2500年 约公元前2070年
兴起地域 非洲尼罗河流域 西亚两河流域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黄河和长江流域
材料二:
材料三: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世界上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设、地域之别。
——2017年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亚非四大古老文明在地域分布上有何特点?哪一地区最早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2)很多古老文明都留有代表性的文明成果。请指出材料二中文明成果的创造者分别是谁?
(3)根据材料三归纳,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阐述了怎样的人类文明观点?
【答案】(1)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古埃及。
(2)苏美尔人;古罗马人。
(3)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表格中的兴起地域可知,四大古老文明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是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其中古埃及最早跨入文明时代。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的文明成果;圆形大剧场是古罗马人的文明成果。(3)根据“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设、地域之别”可知,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
【点评】本题考查亚非古代文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1.(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年代标尺)
任务二(制度创新)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批准…皆为非法.”
材料二: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叛乱和武装干涉后,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议: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任务三(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力量,人类历史上共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动力,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方兴未艾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极大地改为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世界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请写出任务一材料二标尺中1947年的重大历史事件。
(2)说说任务一材料二标尺中1929年和1933年发生的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3)任务二材料一的内容出自英国1689年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英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
(4)根据任务二中的材料二,为了摆脱这种困难局面,苏维埃俄国实行了哪一政策?
(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6)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汽车、飞机提供动力的机械是什么?
【答案】(1)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2)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给美国的社会带来沉重打击,罗斯福实行新政缓和危机。(或者在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罗斯福实行新政)。
(3)《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4)新经济政策。
(5)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6)内燃机。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冷战政策;德国的分裂与欧洲冷战格局的形成;“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材料二标尺中‘1947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冷战的开始。
(2)根据材料二标尺中“1929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根据材料二标尺可知,1933年发生的事件是罗斯福新政。因此,1929年和1933年发生的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给美国的社会带来沉重打击,罗斯福实行新政以缓和危机。
(3)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批准……皆为非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的内容出自《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4)根据材料二“1921年3月,······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包括: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因此,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及应用。
(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两次工业革命等相关史实。
22.(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罗斯福1941年讲话
材料二: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像,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二战后,美国独占日本。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和平宪法”。冷战开始后,美国开始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大量军事订单。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经济迅速发展,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第二经济大国。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下册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罗斯福总统采取的“行动”是什么?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新经济”,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2)英国“新政治制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新政治制度”对英国崛起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日本崛起的内部因素。
【答案】(1)行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特点:全球化和信息化。
(2)《权利法案》的颁布。影响:为英国崛起营造了宽松、自由、开放的政治环境。
(3)内部因素:制定恰当经济政策、引进先进技术。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1)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年前┅┅我们曾处于恐惧中” 指的是经济大危机;“我们采取了行动”指的是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新经济”,其主要特征是全球化和信息化。
(2)据材料二“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君主立宪制度。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终取得了胜利。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据“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可知,君主立宪制度对英国的影响是:营造出了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英国和平地实现了现代化。
(3)根据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点评】本题考查美国、英国、日本的发展,理解并识记美国、英国、日本发展的原因、表现等。
23.(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构建“学科思维导图”,有助于“关联化知识”“理解性记忆”“结构化思考”“可视化思维”的历史学习能力。下面是某同学根据所学教科书的目录制作的有关“步入近代”学科思维导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A:    B:    C:    D:   
【答案】A:文艺复兴运动;麦哲伦船队;贩卖黑奴;人文主义
【知识点】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思维导图“步入近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因此,A处填写“文艺复兴运动”;
根据思维导图“探寻新航路”“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的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麦哲伦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因此,B处填写“麦哲伦船队”;
根据思维导图“早期殖民掠夺”“三角贸易的中心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因此,C处填写“贩卖黑奴”;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它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因此,D处填写“人文主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艺复兴运动以及核心思想、新航路的开辟以及代表人物以及航线、三角贸易等知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大冶市金山店镇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摸底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的历史事件(  )
A.秦始皇焚书坑儒
B.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C.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明朝统治者推行“八股取士”
2.(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玆大举,光宅中原。”材料中的“魏主”指的是(  )
A.曹丕 B.刘邦 C.孝文帝 D.唐太宗
3.(2018·郴州)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中国历史上禹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他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这个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两周 D.秦朝
4.(2016·青岛)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我国最早种植粟的是(  )
A.北京人 B.黄帝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5.(2016七上·云阳期中)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D.推行县制治理地方
6.(2021·临沭一模)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7.(2018·北京)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  )
A.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
8.(2018·沈阳)17世纪晚期,奴隶贸易给非洲社会带来的混乱升级了。欧洲人诱骗非洲一些部落用奴隶交换火药武器,得到新式武器的部落能够轻易地从周围手无寸铁的其他部落中猎取奴隶,再向欧洲人换取更多的武器,依靠武器迅速扩张。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奴隶贸易使欧洲奴隶贩子获得大量财富
B.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了部落之间的争斗
C.奴隶贸易刺激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奴隶贸易为美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9.(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下列属古代希腊文明成果的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雅典民主政治
10.(2018九上·揭西月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  )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 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11.(2021九上·高州期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  )
A.13 世纪后,西欧出现了手工工场
B.文艺复兴是一次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C.1519-1522 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D.1588 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战队”
12.(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相关资料(下图),据此判断其研究主题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资本主义的制度的巩固与扩展
C.冷战与美苏对峙的世界 D.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13.(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资产阶级政治家对资产阶级革命起到极大推动作用。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有(  )
①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击败王军取得最后胜利,英国成立共和国
②华盛顿领导北美人民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③罗伯斯庇尔采取措施,平息国内叛乱,打退反法联军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④希特勒为摆脱危机,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18·威海)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其产生的相同作用是(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废除了封建专制
C.维护了国家统一 D.摆脱了殖民压迫
15.(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利于我们了解(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 B.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进程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苏联卫国战争主要进程
16.(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期,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材料反映了(  )
A.新经济政策实施,使苏俄经济得到恢复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俄国强大起来
C.苏联实现农村集体化,生产力发展了
D.苏联实现了工业化,综合国力增长了
17.(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冷战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其主要表现为(  )
①杜鲁门主义出台 ②马歇尔计划
③“北约”组织成立 ④美国入侵朝鲜、越南
⑤苏联占领阿富汗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④⑤
18.(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表现(  )
①欧洲走向联合 ②美国发展与日本崛起
③社会保障制度出现 ④万隆会议 ⑤拉美人民维护主权斗争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19.(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组织是(  )
A.国际联盟和联合国
B.轴心国集团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北约”和“华约”
D.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
二、综合题
20.(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亚非古老文明简表
文明名称 古代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
产生时间 约公元前3100年 公元前19世纪 约公元前2500年 约公元前2070年
兴起地域 非洲尼罗河流域 西亚两河流域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黄河和长江流域
材料二:
材料三: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世界上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设、地域之别。
——2017年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亚非四大古老文明在地域分布上有何特点?哪一地区最早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2)很多古老文明都留有代表性的文明成果。请指出材料二中文明成果的创造者分别是谁?
(3)根据材料三归纳,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阐述了怎样的人类文明观点?
21.(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年代标尺)
任务二(制度创新)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批准…皆为非法.”
材料二: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叛乱和武装干涉后,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议: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任务三(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力量,人类历史上共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动力,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方兴未艾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极大地改为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世界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请写出任务一材料二标尺中1947年的重大历史事件。
(2)说说任务一材料二标尺中1929年和1933年发生的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3)任务二材料一的内容出自英国1689年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英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
(4)根据任务二中的材料二,为了摆脱这种困难局面,苏维埃俄国实行了哪一政策?
(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6)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汽车、飞机提供动力的机械是什么?
22.(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罗斯福1941年讲话
材料二: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像,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二战后,美国独占日本。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和平宪法”。冷战开始后,美国开始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大量军事订单。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经济迅速发展,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第二经济大国。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下册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罗斯福总统采取的“行动”是什么?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新经济”,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2)英国“新政治制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新政治制度”对英国崛起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日本崛起的内部因素。
23.(2021九下·大冶开学考)构建“学科思维导图”,有助于“关联化知识”“理解性记忆”“结构化思考”“可视化思维”的历史学习能力。下面是某同学根据所学教科书的目录制作的有关“步入近代”学科思维导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A:    B:    C:    D: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使儒学居于独尊地位,成为此后整个汉代以至两千年封建社会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C符合题意;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以使儒学居于独尊地位,成为此后整个汉代以至两千年封建社会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为依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答案】C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解析】【分析】据题干“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可知,题干中的“平城”是今天山西大同,“魏主”决定将都城迁到洛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所以C符合题意;
ABD三项均不符合,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徙居平城”、“移风易俗”,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考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内容。
3.【答案】A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更替;大禹治水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历史上,相传禹带领人民治理洪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反映了禹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禹因为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A项符合题意;B项是汤建立的;C项两周中的西周是周武王建立的,东周是周平王建立的;D项是秦王嬴政建立的。由此可知BCD三项与题干“禹”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联系,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得知是禹,禹建立的是夏朝。
4.【答案】C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半坡原始居民的认识.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5.【答案】B
【知识点】商鞅变法
【解析】【分析】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变法使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A、C、D虽为商鞅变法的内容,但不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6.【答案】B
【知识点】三国鼎立;南朝的政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这期间还出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故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当时的突出特点。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不符合题意;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所学知识的分析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这样简单有效。
7.【答案】C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日益贪婪,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赢得了自治权,题干材料描述的就是伦敦市民通过金钱赎买,获得了部分自治权,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的内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西欧城市兴起中的发生的重要事件。
8.【答案】B
【知识点】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的“17世纪晚期,奴隶贸易给非洲社会带来的混乱升级了。欧洲人诱骗非洲一些部落用奴隶交换火药武器,得到新式武器的部落能够轻易地从周围手无寸铁的其他部落中猎取奴隶,再向欧洲人换取更多的武器,依靠武器迅速扩张。”可以获取的信息是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了部落之间的争斗,故B理解最准确;
奴隶贸易使欧洲奴隶贩子获得大量财富和奴隶贸易刺激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说法正确,但题干材料未涉及。故AC不符合题意;
题干材料未涉及奴隶贸易为美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贸易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三角贸易的时间、路线和影响。
9.【答案】D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埃及的成就,所以A不符合题意;
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所以B不符合题意;
种姓制度是印度的成就,所以C不符合题意;
奴隶主民主政治是雅典的成就,所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
10.【答案】B
【知识点】大化改新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仿效隋唐制度,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等,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其“新”主要体现在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大化改新相关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知道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所以大化改新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11.【答案】B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
【解析】【分析】据所学,13世纪后,西欧出现了手工工场,论述历史史实,属于历史现象,不符合题意;
文艺复兴是一次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揭示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本质,符合题意;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以及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战队”都属于论述历史史实,属于历史现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需准确理解并识记什么是本质的相关史实。
12.【答案】B
【知识点】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美国南北两种制度的矛盾;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巩固了美国的资产阶级统治,而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则是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故“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这一组所反映的历史阶段属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扩大时期。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均不符合,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关史实。
13.【答案】A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希特勒为摆脱危机,使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道路,希特勒并没有发动资产阶级革命,也没对资产阶级革命起到极大推动作用,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有④的BCD三项,只有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属于组合型题目,优先使用排除法可以快速得出答案。
14.【答案】A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其产生的相同作用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符合题意;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时,已经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故B不符合题意;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的改革没有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摆脱了殖民压迫和美国南北战争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近代史中,美国,俄国,和日本的应付危机的内容,需要学生了解各国改革的实质。
15.【答案】B
【知识点】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42年-1943年,苏联获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这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进程,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16.【答案】A
【知识点】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自1914年到1920年,战争一直不断,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随着国内战争结束后,1921年,列宁领导实施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从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所以A符合题意;
俄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保证了军事胜利,但挫伤了农民积极性,后来实行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积极性,故B错误;
选项CD是斯大林时期的,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7.【答案】C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德国的分裂与欧洲冷战格局的形成;“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杜鲁门主义出台、②马歇尔计划、③“北约”组织成立均是美苏冷战的表现,④美国入侵朝鲜、越南和⑤苏联占领阿富汗不属于美苏冷战的表现,所以C符合题意;
ABD三项均不符合,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属于组合型选项题,优先使用排除法即可。
18.【答案】A
【知识点】战后的欧洲的联合;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战后日本的崛起;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拉美人民为了维护主权,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发起了民族解放运动,④⑤均不属于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所以排除有④⑤的选项,只有A符合题意;
BCD三项均不符合,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9.【答案】D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 拥有164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政治组织,为维护世界和平,尽力避免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世贸组织和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所以D符合题意;
选项ABC均不符合,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知识。
20.【答案】(1)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古埃及。
(2)苏美尔人;古罗马人。
(3)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表格中的兴起地域可知,四大古老文明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是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其中古埃及最早跨入文明时代。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的文明成果;圆形大剧场是古罗马人的文明成果。(3)根据“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设、地域之别”可知,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
【点评】本题考查亚非古代文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1.【答案】(1)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2)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给美国的社会带来沉重打击,罗斯福实行新政缓和危机。(或者在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罗斯福实行新政)。
(3)《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4)新经济政策。
(5)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6)内燃机。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冷战政策;德国的分裂与欧洲冷战格局的形成;“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材料二标尺中‘1947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冷战的开始。
(2)根据材料二标尺中“1929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根据材料二标尺可知,1933年发生的事件是罗斯福新政。因此,1929年和1933年发生的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给美国的社会带来沉重打击,罗斯福实行新政以缓和危机。
(3)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批准……皆为非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的内容出自《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4)根据材料二“1921年3月,······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包括: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因此,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及应用。
(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两次工业革命等相关史实。
22.【答案】(1)行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特点:全球化和信息化。
(2)《权利法案》的颁布。影响:为英国崛起营造了宽松、自由、开放的政治环境。
(3)内部因素:制定恰当经济政策、引进先进技术。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1)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年前┅┅我们曾处于恐惧中” 指的是经济大危机;“我们采取了行动”指的是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新经济”,其主要特征是全球化和信息化。
(2)据材料二“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君主立宪制度。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终取得了胜利。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据“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可知,君主立宪制度对英国的影响是:营造出了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英国和平地实现了现代化。
(3)根据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点评】本题考查美国、英国、日本的发展,理解并识记美国、英国、日本发展的原因、表现等。
23.【答案】A:文艺复兴运动;麦哲伦船队;贩卖黑奴;人文主义
【知识点】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思维导图“步入近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因此,A处填写“文艺复兴运动”;
根据思维导图“探寻新航路”“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的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麦哲伦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因此,B处填写“麦哲伦船队”;
根据思维导图“早期殖民掠夺”“三角贸易的中心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因此,C处填写“贩卖黑奴”;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它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因此,D处填写“人文主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艺复兴运动以及核心思想、新航路的开辟以及代表人物以及航线、三角贸易等知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