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章节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章节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6 10:3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选修一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章节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世界台联宣布中国斯诺克球手丁俊晖已确定在新的世界排名榜上跃居世界第一,他也成为台联有史以来第11位世界第一,同时也是首位登上世界第一的亚洲球员,丁俊晖为台球运动在中国的推广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按照国际标准,每颗球的标准质量为,但是由于不同厂商生产水平的不同,所以生产出来的球的质量会有一些差异。如图所示,假设光滑水平面一条直线上依次放个质量均为的静止的弹性红球(相邻两个红球之间有微小的间腺),另有一颗质量为的弹性白球以初速度与号红球发生弹性正碰,则号红球最终的速度大小为(已知)(  )
A. B. C.0 D.
2.一个质量为60kg的蹦床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5.0m高处。该过程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0.8s,重力加速度g=10m/s2,则网面对运动员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
A.720N B.750N C.1350N D.1950N
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小车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在最低点与水平轨道相切。在小车的右端固定一轻弹簧,一小球从圆弧轨道上某处由静止释放。①若水平轨道光滑,当弹簧第一次被压缩至最短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v1,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1;②若水平轨道粗糙,当弹簧第一次被压缩至最短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v2,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2。则(  )
A.v1<v2,Ep1=Ep2 B.v1=v2,Ep1>Ep2
C.v1>v2,Ep1>Ep2 D.v1>v2,Ep1>Ep2
4.一质量为2kg的物块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 )
A.t=2s时物块的速率为1m/s
B.t=2s时物块的速率为4m/s
C.t=3s时物块的速率为1.5m/s
D.t=3s时物块的速率为1m/s
5.如图所示,一块质量为M的木板停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板的左端有挡板,挡板上固定一个轻质小弹簧。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v0从木板的最右端开始向左运动,与弹簧碰撞后(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最终又恰好相对静止在木板的最右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的最终速度为v0
B.木板的最终速度为v0
C.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D.木板和小物块组成的系统最终损失的机械能为
6.以下物理量为矢量且其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 )
A.位移,m B.力,N C.动量,N·s D.时间,s
7.打乒乓是青少年都爱好的一项体育运动。某次发球中,先将乒乓球以较小的速度竖直上抛,当运动到最高点时,乒乓拍以速度v拍向乒乓球(作用时间极短,乒乓球无旋转),关于乒乓球获得的速度(  )
A.可能在v与2v之间 B.可能在2v与3v之间
C.一定大于2v D.可能大于3v
8.跑鞋的鞋垫通常选择更软、更有弹性的抗压材料,如图是跑鞋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鞋垫减小了人与地面的作用力
B.鞋垫减小了人落地过程的动量变化量
C.鞋垫延长了人与地面相互作用的时间
D.鞋垫可将吸收的能量尽可能多的回馈给人
二、多选题
9.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关于实验结论的说明,正确的是(  )
A.只需找到一种情景的“不变量”即可,结论对其他情景也同样适用
B.只找到一种情景的“不变量”还不够,其他情景未必适用
C.实验中要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情况下都不改变
D.进行有限次实验找到的“不变量”,具有偶然性,结论还需要检验
10.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置一质量为M的木板,由一轻弹簧连在墙上,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水平射入木块并留在其中(此过程时间不计),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木块第一次回到原来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的最大速度为
B.子弹、木块、弹簧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
C.子弹损失的机械能为
D.墙对弹簧的冲量大小为
11.水平面上有质量相等的a、b两个物体,水平推力F1、F2别作用在a、b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物体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两物体的v-t图线如图所示,图中AB∥CD。则整个过程中(  )
A.水平推力F1、F2大小可能相等
B.a的平均速度大于b的平均速度
C.水平推力F1对a物体的冲量小于水平推力F2对b物体的冲量
D.摩擦力对a物体做的功小于摩擦力对b物体做的功
12.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极限运动。如图所示,某人用弹性橡皮绳一端拴住身体,橡皮绳另一端固定在跳台处,人自高空处自由下落,在空中感受失重的滋味,人从点处由静止下落至最低点所用时间为4s,若此人质量为50kg,橡皮绳长20m,人可看成质点,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对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自由下落时间为
B.人下落至对橡皮绳产生拉力瞬间,其动量大小为
C.人下落拉伸橡皮绳过程中,橡皮绳对人产生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D.橡皮绳对人产生的平均作用力的冲量大小为
三、实验题
13.为了验证碰撞中的动量是否守恒和检验两个小球的碰懂是否为弹性碰撞,某同学选取了两个体积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m2;
②按照如图所示的那样,安装好实验装置。将斜槽AB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点的切线水平,将一斜面BC连接在斜槽末端;
③先不放小球m2,让小球m1从斜橹项端A处由静止开始滚下,记下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④将小球放在斜前端边缘处,让小球m1从斜项端A处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记下小球m1和小球m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⑤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各个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点B的距离.图中D、E、F点是该同学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几个落点位置,到B点的距离分别为。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m1与m2发生碰撞后,m1的落点是图中的_______,m2的落点是图中的______;
(2)用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只要满足关系式_________,则说明碰撞中动量是守恒的.(结果用m1、m2、来表示)
(3)用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只要再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说明两小球的碰撞是弹性碰撞(结果用m1、m2、来表示)。
1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调节气垫导轨的充气源,轻推滑块使其在气垫导轨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将安装有遮光条的滑块P由倾斜轨道上某位置静止释放,经过气垫导轨左侧的光电门1后与滑块Q发生碰撞,并粘合在一起,最终通过光电门2.已知滑块P、Q的质量分别为m、M,回答下列问题: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宽度d=___________mm。
(2)若滑块P经过光电门1、光电门2时,遮光条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Δt2,则两滑块碰后的总动量为___________,若碰撞过程系统的动量守恒,则关系式___________成立;该碰撞过程损失的机械能为_____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四、解答题
1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台面上放两个相同小物块A、B,右端处与水平传送带理想连接,传送带水平部分长度,沿逆时针方向以恒定速度匀速转动。物块A、B(大小不计,视作质点)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物块A、B质量均为。开始时A、B静止,A、B间压缩一轻质短弹簧。现解除锁定,弹簧弹开A、B,弹开后B滑上传送带,A掉落到地面上的Q点,已知水平台面高,Q点与水平台面间右端间的距离,g取。
(1)求物块A脱离弹簧时速度的大小;
(2)求物块B在水平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16.如图所示,为一手部力量控制训练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固定在地面上的弹射装置、质量m1=0.5kg的弹射小球、质量为m2=4.5kg的滑轨P构成。滑轨P的ab部分为水平轨道,bc部分由半径R=0.8m的圆弧构成,圆弧与水平轨道ab相切于b点。练习前,弹射装置的小球出口位置紧靠滑轨P左端,并且两者高度相同。向左拉动手柄,手柄压缩弹射装置中的轻质弹簧,紧贴弹簧右端放入弹射小球。不计一切摩擦,不计手柄、弹簧的质量。取。
(1)若轨道P固定,欲使弹射小球恰到圆弧的最高点c,则需控制弹射装置最初的弹性势能为多大?
(2)若轨道P不固定,欲使弹射小球仍恰到圆弧的最高点c,则需控制弹射装置最初的弹性势能又需要多大?
(3)若轨道P不固定,在控制弹射装置最初的弹性势能 时释放手柄,则轨道P可获得的最大速度。
17.如图所示,质量、左端带挡板的、长的木板B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静止在木板的左端,挡板和物块间用长为的轻绳连接,A与B之间、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现给物块A持续施加大小恒为、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使A由静止开始在B上向右运动,当绳拉直时瞬间绷断。已知A因绳绷断速度减小了,可认为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取,求:
(1)绳绷断后瞬间,物块A的速度和木板B的速度;
(2)物块A在木板B上运动的总时间。
18.当地时间2021年7月30日,东京奥运会女子蹦床决赛,整套动作完美发挥的朱雪莹,以56.635分夺得金牌,帮助中国蹦床队时隔13年重获该项目冠军。队友刘灵玲收获一枚银牌。已知朱雪莹的体重为45kg,在比赛中,朱雪莹从离水平网面3.2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离水平网面5.0m高处。已知朱雪莹与网接触的时间为0.15s,g取10m/s2,求:
(1)朱雪莹下落接触网面前瞬间的速率v1和上升离开网面瞬间的速率v2;
(2)网面对朱雪莹的平均作用力F。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7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B
2.D
3.B
4.C
5.D
6.A
7.A
8.B
9.BCD
10.BD
11.CD
12.ABD
13. D F
14. 1.881
15.(1);(2)
16.(1)4J;(2);(3)1.2m/s
17.(1),;(2)1s
18.(1)8m/s,10m/s;(2)5850N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